关于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路径及动因的探讨

2022-03-09 12:18谷玉红
中国食品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鲜供应链物流

鲜活、高品质是生鲜农产品在销售时的基本要求,为了保障生鲜农产品能达到上述要求,建立一套健全且完善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就显得无比重要。现下正处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科技手段,将其融入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能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演化路径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优化措施,希望能为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演化路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农业发展中,生鲜农产品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销售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农业的发展,而高效运转的物流供应链是确保生鲜农产品高质量销售的前提。通过对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情况的调研与分析,发现以交易为主导的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渐向以服务为主导的物流供应链模式转变和演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物流企业以及商家三者的需求,同时其也朝着完善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在该类型物流供应链模式下,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区域物流仓储,把采购的生鲜农产品放入库中保存,用于后续的加工,加工完成后投入市场进行销售,某种程度上解决了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二階段,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将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连接在一起,建立生鲜农产品物流园区,为有储藏生鲜农产品需求的企业提供服务。

第三阶段,以超市销售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终端以城市区域内各大超市为核心,践行生鲜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模式,省去不必要的物流运输环节,既能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又能有效减少物流运输期间对生鲜农产品造成的损耗影响。以华润万家超市为例,为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超市直接与农产品源头对接,根据生鲜农产品在超市内部的实际销售与供需情况进行集中采购,极大地提升了生鲜农产品的物流供应效率。

第四阶段,以电商经营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不断融入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消费者可通过线上APP或微信小程序直接购买生鲜农产品,生鲜电商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配送生鲜农产品。

二、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观念与需求也在产生变化,人们对高品质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要求相关企业不断调整与创新现有物流供应链模式,不仅要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向专业化、服务化等方面发展,更要进一步降低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运输成本,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水平。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朝着上述目标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待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物流运输成本过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活动开展期间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属于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范畴。由于在储存期间要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因此对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提出较高要求,比如温度方面要达到适宜的温度。而为了达到生鲜农产品的保鲜要求,就需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保鲜措施,这就导致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不断增加。再加上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够,也直接造成生鲜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升高。

第二,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缺少安全保障。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尤其是生鲜农产品易腐烂、变质,就更应该重视安全问题。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就需要加大资金和设施投入,比如要有冷藏车、冷库,要配备制冷机和速冻设备等。但实际情况却是,不少冷链物流企业用常温/保温车辆来代替冷藏车,从而导致生鲜农产品出现腐烂变质等现象,影响农产品的安全。

第三,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作用未显现。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从以交易为主导向服务为主导演化,促使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从目前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长期缺少相应组织化管理,致使生鲜农产品流通主体的作用未显现,同时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健康化发展带来诸多阻碍。

三、有效改进生鲜农产品

物流供应链模式的建议

1.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规范生鲜农产品流通。通过对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运营情况的调研与分析,为了更加凸显生鲜农产品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效果,重点加强生鲜农产品的流通监管非常必要,这就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的生鲜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促进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立足供应链中企业及商户利益,完善现有生鲜农产品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生鲜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标准与各项要求,严格审核经营生鲜农产品相关企业的资质,确认是否符合生鲜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从根本上保证生鲜农产品流通监管的实效性。根据生鲜农产品交易及流通等实际情况,持续补充与完善对应规章制度,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的交易透明性,实现生鲜农产品规范化、合法化流通。

第二,结合现阶段生鲜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实际流通情况,统一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管理标准,实施针对性的监管政策,确保生鲜农产品流通监管到位,保障生鲜农产品安全。

第三,以促进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为抓手,基于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建立全新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服务水平,杜绝恶意竞争或行业垄断等情况的出现,积极推进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行业健康化发展。

2.加强生鲜农产品质量提升,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从源头严格把控生鲜农产品生产,不但有利于提高生鲜农产品的质量,而且对促进生鲜农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就地方政府而言,应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协助各农业企业做好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根据目前我国生鲜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出台多样性的扶持政策,有效优化与完善生鲜农产品生产条件,引导生鲜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有机结合在一起,实时掌握生鲜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最大程度上规避生鲜农产品的滞销风险,提高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效益。

3.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实现采购及验收环节的标准化。为更好地发挥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的作用,加大生鲜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力度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有关部门应注重高科技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升生鲜农产品的检测效率,建立覆盖面较广的检测数据库,为生鲜农产品的采购及验收提供便利。例如,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产品验收环节,工作人员可利用先进检测技术手段来完成生鲜农产品的高效率验收,将存在质量问题、未达到要求标准的生鲜农产品自动识别并进行淘汰,简化原有过于复杂的验收流程,切实减少物流运输期间对生鲜农产品产生的损耗影响。

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的储存与配送成本也在整个供应链成本支出中占据较大比例,加强生鲜农产品的储存管理,并提高配送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更好地保证生鲜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为此,要实现仓库存储与产品配送的标准化发展,将产品储存及运输时间尽可能压缩,以提升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至销售全过程的流通速度。除了与城市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以外,也要侧重与小型便利店合作关系的建立,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4.发挥物流主体的组织化作用,全面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生鲜农产品的价格、配送以及生产种类均受物流主体影响,发挥物流主体的组织化作用,更加有利于全面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根据市场准入标准,加快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以及加工产业的建设和完善,以组织化形式助力生鲜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增加其竞争优势,形成整体利益闭环,有效规避生鲜农产品滞销风险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全面保障供应链上相關企业及商家的经济效益。

此外,应融合信息技术,搭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平台,利用该平台发布与识别物流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商家提供电子商务、交换信息及资源等服务,同时通过该平台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宣传,拓展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平台也可与不同地区市场进行对接,掌握市场信息,以此来确定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方向,降低生鲜农产品滞销风险的发生几率。另外,结合当下消费者需求,还要提出针对性的生产销售策略与物流运输规划,提升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各企业的协作性,加快信息流通速度,提高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水平,从而为推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农超规模扩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流通速度加快等因素推进着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从以交易为主导向以服务为主导的模式转变,这就要求相关企业进一步优化现有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体系,做到既能更好地把控运输成本,又能保证物流运输期间农产品的鲜活、安全、高品质,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项目基金:广西教育厅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数字农产品‘拉式供应链’模式研究——以广西容县沙田柚为例”(2021KY09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谷玉红(1979-),男,湖南宜章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生鲜供应链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生鲜灯的奥秘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
数据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