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锡尾矿锡石浮选试验研究

2022-03-10 01:14矣建林
矿冶 2022年1期
关键词:精矿产率尾矿

陈 珺 吴 杰 矣建林

(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屯锡矿,云南 个旧 661018)

锡是人类使用最古老的金属之一,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球锡储量约为480万t,中国锡储量约占全球的23%,是世界上锡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锡矿石被不断开采利用,全国已堆积了数亿吨锡尾矿。尾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再利用,不仅能消除由尾矿堆存所带来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安全问题,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2,3]。

云南某锡铜硫化矿性质复杂,属于多金属锡铜共生矿,其回收的主要金属元素为锡、铜,次要元素为硫、铁,现场采用了“浮选—重选—磁选—浮选”的工艺对其进行选别。据统计,当该工艺处理高锡原矿时,重选尾矿锡品位在0.28%左右,丢尾品位偏高;处理低锡原矿时,重选尾矿锡品位小于0.17%。为了充分回收锡金属、降低丢尾品位,该系统将原先闲置的摇床及流程进行优化,改造成“旋流器脱粗—摇床重选”的尾矿再选流程。该尾矿再选流程投入生产后,其产出的锡精矿品位在3.0%左右,摇床作业回收率仅为20%左右,存在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鉴于该尾矿再选作业回收率低、选矿指标不佳的生产现状,多次对尾矿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重选尾矿锡石嵌布粒度细,锡金属主要集中在-0.074 mm粒级。因此,回收微细粒级锡石是选别该锡尾矿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微细粒锡石和矿泥的选矿,浮选法比重选法更有优势。本文针对重选尾矿,开展了锡石浮选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较优的试验指标,实现了二次资源更高效的利用。

1 矿石性质

试验原料为云南某锡铜硫化矿的重选尾矿。其主要化学成分、锡的物相分析结果及粒度组成见表1~3。

表1 主要化学成分Table 1 Mainly chemical composition /%

表2 锡的物相分析结果Table 2 Chemical phase analysis of tin /%

由表1、2可知,试料含锡品位为0.256%,锡主要以锡石的状态存在,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可回收的次要元素为铁、硫;铜品位仅为0.079%,二次利用意义不大。

从表3数据可知,试料中粗粒级产率较高,而锡分布率较低,+0.074 mm粒级占47.07%、锡分布率仅为22.64%;细粒级锡分布率较高,其中-0.019 mm粒级占22.15%、锡金属率为44.09%。针对试验原料中产率较低、锡金属含量较高的细粒级部分,用常规的重选法很难进行有效回收。因此,本文选择处理细粒及微细粒锡石较为有效的锡石浮选技术,对该试验原料开展不同方案的小型锡石浮选试验研究,以获得较好的锡选矿指标,为国内外同类型尾矿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表3 粒度分析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particle size analysis

2 探索性试验

试验原料为某高锡原矿的尾矿,尾矿的再选试验以回收锡金属为主,为了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工艺流程,降低投资成本,开展了直接锡石浮选以及磨矿—锡石浮选的探索性试验。由于试料中硫品位为0.456%,含硫不高,入选时可不必预先脱硫。

2.1 直接锡石浮选

试验选用一粗两扫两精的流程,对试料进行了直接锡石浮选的探索性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直接锡石浮选试验结果Table 4 The test results of direct cassiterite flotation

由表4可知,尾矿不经过处理,直接进入锡石浮选,可获得锡品位2.353%、回收率34.52%的锡精矿。

2.2 磨矿—锡石浮选

由于试料粗粒级产率较高,要使锡石达到充分单体解离,对试料进行磨矿处理后再入选。磨后试料+0.074 mm粒级占4.57%,-0.010 mm粒级占25.23%,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磨矿—锡石浮选试验结果Table 5 The test results of grinding-cassiterite flotation

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经过磨矿后入选,在药剂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泡沫上浮速率比不磨矿变慢,浮选指标变差。这主要是因为在磨矿过程中新增了一部分次生矿泥,而试料中原生矿泥产率已达13.85%,过多的矿泥在消耗大量药剂的同时,降低了锡品位及回收率。同时,增加磨矿作业会使选矿成本急剧增加,故后续不考虑磨矿—锡石浮选试验方案。

3 试验方案的确定

试料性质表明,其粗粒级产率较大,含锡品位及金属分布率也较低,据有关资料显示,云锡锡尾矿的粗粒级部分绝大多数为1/4锡铁脉石结合体,锡品位均低于0.2%,用摇床估计最多能从该粒级中回收15%的锡金属[4]。从探索性试验结果可知,试料再磨所产生的次生矿泥会降低浮选指标,因此,采用旋流器对试料进行预先分级,抛除粗粒级;由于分级后的溢流粒度组成会发生变化,其-0.010 mm粒级含量会增加,为避免过多的矿泥对浮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需对分级溢流产品进行脱泥处理;根据经验,经过旋流器预先脱粗、脱泥后的物料含硫会增加,硫会在精矿泡沫中富集,浮选时该部分硫化物既会消耗大量的锡石捕收剂,又制约着锡精矿品质,故在锡石浮选前要进行浮选脱硫。结合探索试验结果,最终拟定了旋流器脱粗—旋流器脱泥—除硫浮选—锡石浮选的较合理的尾矿选别工艺方案,试验原则流程见图1。

图1 试验原则流程图Fig.1 Flowsheet of principle test

4 试验研究

4.1 旋流器脱粗—脱泥试验

试验使用Φ300 mm旋流器对试料进行预先脱粗,在给矿浓度9.54%、给矿压力0.11 MPa的条件下,旋流器沉砂产率为63.78%、含锡品位0.143%、锡金属分布率35.63%,沉砂作为尾矿直接丢尾。旋流器溢流中-0.010 mm粒级产率高达36.33%,含泥量偏高。为降低细粒级泥含量,脱泥试验采用Φ100 mm旋流器对Φ300 mm旋流器溢流产物进行脱泥,在给矿浓度3.75%,给矿压力0.20 MPa的条件下,旋流器溢流中-0.010 mm产率达到87.25%,这部分矿泥同样作为尾矿产出。重选尾矿通过脱粗—脱泥试验,可获得产率为16.02%、锡品位为0.504%、硫品位为0.834%、金属率为30.65%的入选物料。其中入选物料-0.010 mm粒级产率降至12.84%,+0.074 mm产率仅为1.96%,粒度特性符合锡石浮选的入选粒度要求。

4.2 锡石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近年来,国内又研制出一些新型的锡石浮选捕收剂,其中有些已应用于生产实践中[5]。试验固定粗选pH值调整剂草酸用量为500 g/t,P86总用量为250 g/t,选用GX-4、TL-1、TL-1∶TZ-1、SN-2∶YT-1等几种捕收剂分别开展了用量对比试验,试验流程为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几种捕收剂较佳用量下的试验指标见表6。

表6 几种捕收剂较佳用量下试验指标对比Table 6 Comparison of test indexes of several collectors with better dosage

由表6可知,TZ-1与TL-1按一定配比组合使用时,药剂用量明显降低,但混合粗精矿中锡富集比、回收率均比单独使用TL-1时低。对比几种捕收剂,TZ-1对锡的捕收能力较强、选择性较差,与TL-1混合使用可以降低药剂用量,YT-1与SN-2按1∶1的比例组合使用,其捕收性较差。综合考虑锡精矿品位及回收率,选用TL-1作为试料的锡石捕收剂。

4.3 P86用量对锡石浮选的影响

在锡石、钨矿、稀土矿等矿物的浮选时,P86作为辅助捕收剂,常与羟肟酸类捕收剂混合使用,兼有起泡、消泡等性能。试验使用TL-1作为捕收剂,开展了P86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见图2。

图2 P86用量试验结果Fig.2 The test results on dosage of P86

从图2中可看出,添加P86有利于锡金属的回收,在P86用量增加至225 g/t时,锡回收率与添加150 g/t时相当,锡品位有所提高,但此时泡沫开始变脆、泡沫层稳定性变差,加大操作难度。综合考虑,确定粗选P86捕收剂用量150 g/t为宜。

4.4 浮选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较优的条件下,开展了浮选闭路试验。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7。

图3 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图Fig.3 The flowsheet of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

表7 闭路试验结果Table 7 The test results of flotation closed circuit test

由表7可知,闭路试验获得了锡精矿品位4.05%、作业回收率63.48%、对试验原料回收率19.46%的较佳指标。

5 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闭路试验指标对该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5.1 锡精矿销售收入

锡精矿锡品位4.05%,按最新的锡富中矿价格计算,含税单价为71 520元/t。据统计,2020年共处理某高锡原矿27.60万t,重选尾矿产率按55%计,尾矿量约为15.18万t。若在生产上应用该成果,预计每年可产出锡金属量为75.90 t的锡精矿,年销售收入约为542.84万元。

5.2 选矿成本

以闭路试验所使用的药剂制度为基准,通过与生产厂家咨询等方式收集各种药剂的单价,估算出锡石浮选作业每吨矿的药剂费用为43.42元,每处理一吨尾矿的药剂成本为6.96元。该锡石浮选工艺的选矿成本参考该系统现有泥矿锡石浮选工艺(其药剂成本占比约为56%),推算出该方案选矿成本约为12.43元/t·尾矿,每年选矿成本约为188.69万元。

5.3 技术经济效益概算

该成果若进行工程化应用,年创效益约为354.15万元。

6 结论

1)该含锡尾矿锡品位为0.256%,其中锡石分布率为96.88%,是主要回收的锡矿物,硫、铁品位均不高,铜品位仅为0.079%,二次利用意义不大。

2)针对该试验原料粗粒级产率较高、锡金属率较低、细粒级含锡量较高的性质,开展了以锡石浮选为主线的探索性试验及条件试验,最终确定“预先脱粗—脱泥—脱硫—锡石浮选”的工艺方案,获得了锡精矿品位4.05%、锡石浮选作业回收率63.48%、对重选尾矿回收率19.46%的试验指标。

3)试验成果工程化应用后,预计每年可产出锡金属量为75.90 t的锡精矿,年可创效约为354.15万元。

4)采用浮选法处理该含锡尾矿中的细粒级部分,较重选法更有优势,锡石浮选作业效率明显高于摇床作业效率。

猜你喜欢
精矿产率尾矿
基于正交试验的水泥_铁尾矿胶凝材料最佳配比
生物质烘干钛精矿对其酸解性能的影响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探讨
铁尾矿表面改性研究
氰霜唑中间体合成工艺研究
焦化化工产品产率影响因素及对策
铜铋混合精矿超声波分散磁选分离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