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职校生存与发展的瓶颈之生源短缺

2022-03-10 01:43宋维超张云强
中文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职校生源职业院校

薛 锋 宋维超 张云强

(东营市技师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不论有没有师资力量或实训设备条件,公办或民办的,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到2019年,全国职校上升至1.23万所,年招生930.78万人,在校生2857.1万人[1]。规模虽大,但却依旧处在粗放办学模式下运行。参差不齐的培训办学效果、致使出现愈来愈多的问题和困境。

一、制约职校生存与发展的瓶颈之生源短缺

1.职校生源短缺瓶颈形成的原因

由于历史“计生”的原因,使得生源客观上相对减少,在一定的时空环境条件下,区域社会内现有的生源数量是有限的。由于普招扩大,使职校的生源数量减少。生源的总供给量也绝不会随职校的数量、层次相对增加或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相反还会因各职校之间相互排挤或挤压以及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院碾压低层次的中职学校的生源空间,而使得低层次职校原本拥有的生源供给数量也会相对缩水,生源供给数量逐年减少,即供应小于求:职校渐多,生源却渐少。

首先,传统观念认为“读中专出来就是打工,早三年,晚三年,还是打工”,区别不大。笔者所在本地的毕业生一是就业学非所用,二是企业用人对是否上职业院校意愿不强,加之部分民营、集体、私有或个体企业,单靠大规模化、粗放经营模式,入职门槛太低,未经任何专业的培训,不需要任何专业的技术。高中毕业生就可外出打工,干些简单的粗活、脏活、体力活。打工潮使生源大量地向社会流失,使得生源数量绝对减少。

其次,职校办学过程严谨度不足,致使毕业证及职业资格证的含金量不足,“入学即毕业”,证书考取国标执行宽泛,宽进宽出的特征,使得部分学生在校考试通过与否、成绩好与不好都不太关心。有补考机会;且不存在留级、重修或肄业,凡入校,只要不被开除,都能获得一本毕业证入职上岗,致使一些毕业生的技能动手操作能力与其拥有资格证书的等级极其不对等。

最后,初中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倾向性和保护明显。随着国家职教高考政策的出台,部分初中和职业院校将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这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观念“学不好就只能上中专和技校”,同时,给学生思想烙上了职业院校代表了底层能力,把上职业院校变成了没有出息的代名词,贬低之意悠然其中。

2.生源短缺下的招生策略必然引发招生过程中的生源抢夺

由于生源短缺引起抢夺在职业院校而言是长期的、常态化的。招生已经成为职校谋划生存与发展最为重要的关建。甚至有的职校视招生以其为中心开展工作。目前国内常见的招生策略有:第一,全民招生、人人招生;第二,春、秋两季到全年、全天候招生;第三,囤积生源招生;第四,来者不拒招生;第五,前置生源招生;第六,竞争封锁、地方保护垄断招生;第七,招生宣传产业链招生;第八,以生招生;第九,招生即招工。而生源短缺引起生源抢夺等诸多次生问题,又会进一步演化、恶化加剧。最终,使得生源短缺成了制约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一大瓶颈。

3.生源短缺引起抢夺必然导致学生生源质量下降

由于生源紧俏有限,招生越来越难,为了增加招生数量,部分职校不论学生中、高考成绩分数高低,只要是学生报名即录取。招进的生源良莠不齐,大多是理论基础较薄弱、年龄偏小、心理素质差、思想品德欠缺的初中毕业生或肄业生。特别是春季招生,更易混进少数在中学阶段就被学校开除或退学、踏入社会一年半载,有肄业或辍学或混入社会一段时间、身上难免沾有部分不良习气的学生。可见,看似简单地将初中时的一张“桌子”移进了职校,绝大多数少年将职校作为首选,而中职就是这些生源的前沿收罗驿站。

4.生源短缺引起抢夺势必造成在校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4.1 生源学生背景及家庭背景造成在校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目前社会上部分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歧视与偏见仍然存在,当职业院校学生报出的一些问题时人们将不好的词句泼向孩子们,使学生和学校长期饱受严厉批评和指责。从这些孩子们生活背景、思想、动机、目的等来看,从事务工、个体、农村的孩子比例较大,在义务教务阶段面对学习、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有效得到帮助和指导,在思想上形成对事情都缺乏自信、厌学等,最终能够上职校是无奈之选,一些学生上了职校也变得目的不明确,对待事物漠不关心,缺乏学习动力。家庭教育缺失是关键,早期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小学报辅导班,中学将中考压力前置,单亲或离异重组家庭等,在思想上、学习动机和目的上鲜有家庭关心,这就造成学生子任性、个性偏激、抗挫能力差等,一旦形成家长没有一点办法,所以相当一部分家长选择职校,单纯把孩子推给学校,但学生仍然是“人在曹营心在汉”。面对多样的学生,多元的家庭,职校需要根据本校实际精准摸排数据,从管育和教学改革上引领和重塑学生。

4.2 在校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造成在校学生管育难度加大

职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十四、五岁,经历多次的筛选而剩下的,正处青春期和叛逆期,有时不惜做出一些出格的、在大人们眼中觉得滑稽可笑的事,甚至千方百计地用尽一切可能的小手段谋划着干点小坏事来引起老师、家长们的注意,从失落中找回一丁点可怜的慰藉、一丝快感来满足他们的缺失。

职校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通常是初中成绩不是很好,考不上高中,在心理上存在自卑感,笔者做过调查,有近六成的学生因为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缺乏兴趣,存在很强的自卑感,没有上进的动力,因此,进入中职学校后无论基础理论课,还是专业课,上课时,不遵守纪律的现象严重。碰到严厉的老师会稍微好一些,否则会出一些现睡觉的、随意进出教室的、各种理由请假的情况,因此,管理存在极大挑战。

5.生源短缺引起抢夺也必然滋生出诸多的问题

5.1 造成生源家长及学生们在心理或精神上的极度反感

一是提前分层分流,分类劝返。因为学生成绩“靠后”,会影响班级升学率,初中班主任会引导部分学生提早进入职校,对家长和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二是超前招生,各级各类中职技工院校招生老师提前到各学校宣传,甚至通过电话、家庭走访等形式对生源对象进行介绍,导致同一初中毕业生家庭的家长及学生本人,在毕业前后一段时间内,常常要面临来至不同学校的招生人员、或同一学校不同的招生人员的电话、短信或微信的反复联络。由于孩子升学无望,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被打乱,人生的时空发生扭曲,正处在心情憋屈、茫然、纠结的时刻;家长们正处在自责,自己的孩子没有培养好,上大学无望的自暴自弃和自嘲中,此时不同的招生人员的反复联系,家长们、孩子们不胜其烦。

5.2 引发老师们产生很大的精神负担与心理压力

全员招生,致使老师们为了完成招生任务,想尽一切办法,卑微到了没有任何尊严了,近似祈求于家长来我们学校吧;为了学校及自己,不少老师们只得厚着脸皮给家长或学生一遍遍打电话、发短信或微信;由于招生宣传深入程度的差异,有的老师还挨过家长或学生的辱骂,在心理上留下永久的创伤和阴影,发誓再也不为招生给家长或学生打电话了。可年复一年的招生,创伤就会再次复发、阴影就会再现,形成不可磨灭的招生恐惧症。

5.3 招致政府、社会、学校滋生出的问题

生源数量的减少,由招生带来的问题,除了会导致学校的招生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成本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外,还会因安全纪律、实训实习、就业等,使的职校领导们、企业用人和学生及家长们焦头烂额。学生质量下降,使得整个职校的教学质量不高,而影响办学声誉与效果。同时,还会造成对职校办学、企业生产经营用工等深层次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加剧,而导致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滞阻、遏制的后果。

二、解决生源短缺瓶颈问题的建议

1.政府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由政府主导,将区域内单一或零散的信息平台整合,纳入在政府的网络化管控,搭建职校、学生及家长、企业三方对接的、能满足与本地企业的专业工种及用工人数需求相匹配的网络化动态平衡的大数据信息共享宣传平台。发布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政策;统筹划分辖区内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兼顾各学校的招生人数,合理匹配、宏观调控职校的办学规模、专业工种的设置。滚动发布、更新职校、企业、毕业生的信息。拓展出四个平台,实现三个零距离“无缝”对接。

第一,生源学生与职校零距离的对接。让学生及家长坐在家里就能随时提前了解相关职校的办学环境、专业方向、实训条件、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校园文化等硬件和软件因素,方便学生自主抉择想上哪类职校,规划好学生的专业及就业方向与职业生涯;了解企业对员工的专业、人数、标准、专业工种的需求以及用工时的薪酬待遇、福利等。达到和学生喜欢的、想要学的专业、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及其职业生涯继续深造的专业的需求的彼此一致。

第二,实现职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让职校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和更新其招生专业的设置、专业方向、人数、标准及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使职校的招生、教—培、学—训等活动,都是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的需要,以满足学生及家长、企业的需求。

第三,实现企业与职校毕业生零距离的对接。让企业招聘员工的专业工种需求和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实习、就业的意愿彼此符合;利于企业提前规划好招工用工,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招工、用工难的问题(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共享宣传平台

从而,避免出现学生在校之所学非想学、学校专业之所设非企业之所需、在企之所用非在校之所学;实现职校、企业及学生三者相互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完美契合。

2.要充分发挥企业和职校的主体作用

2.1 规范招生行为及加强对学生的疏导与管育

招生实现宣传自动化、指导常态化、咨询网络化。网络化招生,学生本人及家长报名,直接登录各职校主网,自主报名,自主选择专业,动态录取。学生录取应在政府用计划的手段统筹划分招生人数下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加强管理;企业在经营方式上也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减少生源大量的流失。建全在校学生及校外实习学生管育的规章制度;建全校园人文关怀、心理辅导。教师住校值班,24小时学生不离教师的视野,不间断地陪护在学生身边,保证其身体健康、安全、卫生、纪律及饮食起居生活的正常进行,真正做到学校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在围绕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服务。

2.2 加强对学生培训学习的指导

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生源,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让学员进行实际动手操作。营造如企业生产般的真实情景,离开囿于他们的桌椅,走进实训真实的岗位,让安全、纪律、卫生、个人着装与防护,及实训规章制度等融进学生们的血液中。让安全风险与隐患成为学员时刻牢记的不松之弦,并贯穿于学员实训的全过程。让企业文化进实训课堂,营造开放式的实训教学文化,加深其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真正的“传帮带”。通过查阅资料、布置作业,将手机巧妙地潜移默化成了一种学习工具,提高手机在专业上对孩子们的诱惑与作用,提振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活力,缓解过去因噎废食的做法所造成孩子们的极度反感与抵制、甚至对立与对抗的情绪。从而使得睡觉、玩手机的也就遁形了。

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及模块化课程,促使学生由被动转向自主、从强制扭转为主动学习;修满所需总学分,考评合格准予毕业。否则,将不能毕业,使留级、重修或肄业也是职校学生可享有的待遇、特权;让不好好学,考试不通过、考试考几分,也能靠补考及格而毕业的现象成为过去;使得只求数量多,不顾质量差的粗放型办学的职校失去生存的空间;杜绝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粗制滥造、随意的发放;从而实现职校办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结语

生源短缺既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也是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的必然,是导致形成制约职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瓶颈,只有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发挥职校、企业的双主体作用,实现职校的办学由粗放型向高质量办学、企业的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从而突破因生源短缺所导致的制约职校生存与发展的瓶颈。

猜你喜欢
职校生源职业院校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的职校我的梦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