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吸入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率和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2-03-11 01:27刘丹丹
当代医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七氟醚血氧疝气

刘丹丹

(湖北省孝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湖北 孝感 432100)

小儿疝气是疝外科与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于男性患儿,主要包括先天性腹股沟疝与脐疝两种类型,其发生主要与先天性因素有关,患儿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会引发脐疝,鞘状突未关闭会引起腹股沟疝,而低体质量儿与早产儿在出生时由于生长发育不完全会引发疝气[1]。患儿脐孔或者腹股沟区域会出现时大时小或者时有时无的包块,临床对小儿疝气的治疗除切除疝囊外还需要进行缝合修补,采用疝气修补术疗效确切且对患者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小儿年龄较小,身体各个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插管与建立静脉通道的难度较大,会增加手术过程中麻醉的风险与难度[2]。疝气修补术虽然需要实施全身麻醉,但无需深度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与麻醉药物不但可提高麻醉质量,还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3]。本研究旨在探讨七氟醚吸入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于本院接受疝气手术的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40例,女5例;年龄3~12岁,平均(7.65±3.35)岁。对照组男41例,女4例;年龄4~13岁,平均(8.75±3.25)岁。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腹外疝的诊断标准;②均经相关临床检查确诊为腹外疝;③均具有手术指征;④均接受疝囊无张力修补术;⑤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未完成手术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④对麻醉药物过敏者;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⑥重要器官存在障碍者;⑦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术前为患儿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静脉滴注0.02 mg/kg盐酸戊乙奎醚(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05);静脉注射2 mg/kg 氯胺酮(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54);期间动态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与血压,给予其面罩吸氧,保证氧流量为2 L/min。之后持续静脉泵注2.5~12 mg/(kg·h)异丙酚,密切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与血压等指标,并根据以上指标调整患儿麻醉药物剂量,保证血氧饱和度>95%。切皮之前为患儿追加0.5~1.0 mg/kg 的氯胺酮,在患儿进入深度睡眠后实施手术,手术结束后停用异丙酚并给予患儿鼻导管吸氧[4]。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前处理及静脉用药同对照组,给予患儿面罩吸氧,并在手术过程中吸入3%~5%的七氟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81),手术结束后停用七氟醚并给予患儿鼻导管吸氧[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率与血压水平、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应激反应(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和肾上腺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 术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心率和血压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5 45术后109.48±7.51 96.39±6.18 9.028 0.001心率(次/min)术前105.74±8.75 105.28±8.58 0.252 0.802术后128.76±8.96 114.73±9.85 7.068<0.001舒张压(mmHg)术前74.93±8.52 74.83±8.38 0.056 0.955术后71.28±7.53 60.27±6.88 7.241 0.001收缩压(mmHg)术前86.33±5.82 86.28±5.73 0.041 0.967

2.2 两组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应激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和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应激反应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苏醒时间、血氧饱和度及应激反应情况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covery time,blood oxygen satur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5 45苏醒时间(min)29.73±3.45 14.93±3.84 19.232<0.001血氧饱和度(%)87.54±9.85 98.47±12.53 4.600<0.001应激反应情况(ng/ml)去甲肾上腺素186.94±10.81 104.15±9.27 38.999<0.001肾素4.93±0.71 2.37±0.65 17.840<0.001肾上腺素186.49±11.52 98.83±8.42 41.211<0.001

3 讨论

小儿疝气的发生主要与小儿腹壁肌肉力量的缺失有关,在小儿咳嗽、哭闹或者用力排便的情况下,其腹腔内的压力会逐渐升高,进而引发疝气,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的疝气类型,患儿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内侧出现可复性肿物,患儿在咳嗽或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大的肿物会缩小甚至消失,也可用手按压消除[6]。腹股沟斜疝不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并且会随着患儿体格强健及腹肌强壮逐渐自愈,对于1 岁以下的患儿可采用棉线或者绷带进行压迫,防止疝块突出;对于1 岁以上的患儿,腹股沟的可复性肿物会进入阴囊,导致其一侧阴囊肿大,需要通过手术分离睾丸鞘膜与肿物,但由于患儿的耐受程度有限,需要在手术期间实施有效麻醉以提高手术成功率[7]。

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均属于全身麻醉,静脉麻醉的程度较深且麻醉药用量较大,会延长患儿术后的苏醒时间,而吸入麻醉的麻醉程度具有较强的可控性,麻醉诱导较为迅速,在停药后可促进患儿尽快苏醒[8]。实施小儿疝气修补术期间,为保证手术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对患儿实施有效麻醉,异丙酚虽具有一定麻醉效果,麻醉起效速度较快,但患儿苏醒时间相对较迟,血氧饱和度较低,对患儿呼吸管理的难度较大,若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患儿呼吸暂停[9]。七氟醚是一种吸入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是无色且有香味的液体,且无刺激性,不易在水中溶解,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与镇痛作用[10]。实施小儿疝气修补术的过程中应用七氟醚麻醉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不会对患儿的呼吸道造成刺激,并且麻醉诱导速度较快,可保证患儿在短时间内进入深度麻醉,且应用七氟醚后患儿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容易控制麻醉程度,在停药后患儿的苏醒速度较快,体征相对平稳,是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心率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应激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吸入七氟醚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可缓解术中应激反应,加快患儿苏醒速度[12]。

综上所述,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可加快苏醒速度,降低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提高血氧饱和度,且无明显的应激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七氟醚血氧疝气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疝气患者能运动吗?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细节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治疗ICU病房重症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