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岗位实习指导的探讨

2022-03-13 12:18李传吉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考勤岗位中职

李传吉,李 信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重庆 400709)

0 引言

岗位实习是学生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职业道德和技术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岗位实习是2022年1 月由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实习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该活动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专业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的岗位实习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提前认知行业,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企业暂时解决用工荒,实现双赢。学生完成实习后,其技能水平、工作能力、沟通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因此学生的稳定实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家校合作上看,学生参与岗位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家长减轻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精力,同时能让学生通过实习减轻家庭负担而获得成就感,建立责任心。但是,学生在岗位实习中,会因实习工作内容枯燥、繁重,自身心里素质差等多种原因,给完成岗位实习带来困难,而影响岗位实习的最终教学效果。在阐述学生岗位实习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学生岗位实习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1 岗位实习的必要性

1.1 岗位实习的含义

岗位实习是指具备一定实践岗位工作能力的学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辅助或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中职学校通常在学生完成转段考试或分类高考后组织实施岗位实习教学活动。其与认识实习不同,认识实习强调对职业行业的认知体验,而岗位实习是强调实习过程,强调学生在企业中能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学校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对学生专业技能成长需要,联系符合实习要求的企业进行宣讲,学生根据自我需求进行选择,达到双向互选的目的。

1.2 岗位实习的作用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建立形成的关键时期。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传播迅速,学生易受到网络影响,表现为追求毕业后的安逸、高薪资的工作,但此类工作不契合中职学生职业的定位。据调查,以往本校学生从高职毕业后前三年有70%从事装备制造行业,而后却频繁更换工作,好高骛远稳定不下去,最终等到年纪大以后,也是工作不稳定,只能打打临工。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职业规划不清晰,缺乏吃苦意识,自身定位不清晰导致。岗位实习则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行业发展,培养良好职业能力素养的平台。学生经过岗位实习,人生目标将会明确,职业规划发展也更加清晰。完成岗位实习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认知和规划,在毕业选择岗位时能够更理性,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加强。

中职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因此,岗位实习也能帮助学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提高学生的成功获得感和荣誉感。同时,岗位实习也能促进学校发展建设。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服务产业的升级转型都大有裨益。

2 岗位实习稳定面临的问题

学生岗位实习的稳定与学生个人情况、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企业管理文化等都有关,在完成岗位实习过程,容易出现的如下问题。

2.1 学生在岗位实习后心理落差大

近年来,重庆市人员密集性制造行业主要分布在电脑制造和汽车制造两大行业,电子制造企业主要代表有广达、英业达、仁宝,汽车制造企业有通用五菱,长安秦川等。每年都有数万计中职学生参加岗位实习,但实际能根据对口专业进行实习的校企合作较少,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出现部分学生去非专业相关企业进行实习的情况,如模具专业学生去电子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学生在入职后,表现出明显的岗位落差,觉得专业技能无法得到实践锻炼,感到实习无用,内心极度抱怨[1]。这类持续心理状态将严重影响学生参与岗位实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稳定性,导致出现旷工、消极怠工等情况,严重者离职。学生的心理调整能力欠缺,无法正视就业现实,说明学生的职业素养还亟待提高。

2.2 岗位实习企业缺乏针对学生的关怀教育

在岗位实习前,学校会与实习企业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实习方案。岗位实习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生因初次实习,在生活上、工作上、人际关系处理上会面临诸多困难。通常学校会在企业安排相应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工作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困难。然而,企业是以产生经济效益为目的,例如模具生产企业只关注零件生产的良品率和员工的生产速度,在管理教育学生中,通常只注重管理而缺少教育,针对问题学生采用简单的考勤制度或对学生采用员工标准进行考核,并将学生问题简单抛给实习指导教师处理,使得在实习开始阶段学生问题突出。企业员工素质良莠不齐,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工作中,也容易发生矛盾。企业在管理中缺少对社会员工的行为管理约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日常巡查工作。这间接增大了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也让这部分问题学生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2.3 岗位实习中学生易受群体影响出现思想波动

中职在校学生在班主任、宿管老师、德育老师的共同管理下,通常表现为能遵守校规校纪,按时出勤,面对困难也能积极应对。但进入岗位实习后,学生因缺少多方的监督管理,个性得到释放,面对困难易情绪化而出现旷工、迟到等问题,且此类情况容易在寝室中集体发生。学生思想易受群体的影响,在制造生产企业中,多数员工是男性,因此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抽烟、讲脏话、发牢骚)也会影响学生的实习,而实习指导教师囿于精力有限,无法及时掌握各群体学生情况,当发现学生集体思想波动时,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育引导。如学生情绪与诉求无法解决,易出现集体离职的不良后果。

2.4 学生沟通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偏弱

在学生岗位实习期间,学生主要由企业的上班考核制度进行管理。企业管理人员不会像学校教师一样有耐心对迟到或旷工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而是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处理——扣工资甚至除名(实习停止实习)。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在独立工作过程中遇到苦难后表现为申请转岗或调休不被批准后,就满脸抱怨和愤恨。中职学生刚走出校门,对实习企业环境不熟悉,不愿主动与企业老员工交流,导致工作效率提升缓慢,员工间关系紧张。同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与企业新老员工相处融洽。在工作中,学生也容易因受批评而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影响工作质量。总体上此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偏弱[2]。

3 如何提高岗位实习的稳定性和实习效果

岗位实习学生稳定工作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工作,需要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四方共同参与完成,具有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为保障岗位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改进措施创新方法,让岗位实习工作稳定开展、有序完成。

3.1 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企业和学生情况

良好的准备是成功的一半,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参与实习前,应充分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工作时长等情况,便于在后期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例如,模具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的工作时间有区别,通常CNC 生产车间是两班倒,而装配车间则只是白天上班,有的工作岗位是按件计工资有的则是按工作时长计工资。指导教师在实习开展前应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实习目的、特殊学生的情况的了解。建议将学生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实习期间进行个别引导。实习教师应写好实习指导记录,归纳实习期间学生问题备忘录,充分查阅相关实习指导论文,与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交流经验,强化自身指导能力。

3.2 做好学生实习动员工作

学生从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变并不容易,在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老师的引导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随意,思想活跃。而企业却是有严格的考勤评价制度,员工的考勤、工作表现、班组长的评价都是整个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很容易因为犯差错导致被企业开除。因此,在实习前,指导教师也应该对实习学生进行必要的实习动员,包括: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和实习激励等的分享与指导。通过多方面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岗位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成才观。有些学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当参加制造业这类艰苦行业实践时,感觉薪资较低,工作时间长。满腔抱负却不得志的心理让其对任何实习都产生抵触情绪,想要找轻松来钱快的工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摆正位置,树立艰苦奋斗意识,提高接受批评的耐受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良好的前期准备中,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迎接岗位实习挑战。

3.3 企业应加强人文关怀和教育

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通常会被企业当作短期工。实习内容和岗前培训都按短期工使用的模式培训,在对待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养上,投入较少。除了有专们人员进行学生管理,还应定期组织学生和企业管理职工进行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和互信。将学生发展和企业发展相联系,逐步建立一套针对职业学校实习的企业管理教育机制。企业专门人员协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学生心理疏导,可采取组织优秀员工座谈会、学员进步分享会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工作挑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习。制造类企业的“5S”管理文化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职业素养的一种文化影响,企业可以多加宣传。企业也可组织文化展示活动,使学生树立“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

3.4 采用多重出勤监督机制

考勤是从制度纪律上约束学生按时实习的方法。学生在长期连续工作后,产生疲态,在第二天无法按时起床上班。因此采用多种出勤监督方法能够稳定学生出勤率,主要包括以下方法;一是在各学生寝室设置寝室室长,室长每天报告学生当天的出勤情况;二是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及时获取学生考勤名单,对未出勤者进行提醒出勤;三是利用软件(钉钉)的视频定位考勤功能,学生只能在企业内才能通过软件考勤,实习指导教师则根据软件考勤结果将学生问题提早发现并及时解决;四是企业班组长应与学生主动联系,督促学生实习。例如,模具制造业企业一般会早上组织例会,班组长在例会上点名考勤,及时发现迟到学生,及时提醒出勤。

3.5 拓宽学生沟通渠道,提升学生沟通能力

学生岗位实践,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将自身困难、需求和情绪通过合理的表达得到抒发解决。岗位实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做到:一是定期组织学生实习经验座谈会,让学生相互分享实习心得,正面引导实习中的舆论;二是为学生畅通与企业的沟通渠道,将学生诉求及时传达给企业;三是将重点问题学生表现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共同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3.6 加强同伴教育的作用

学生在岗位实习期间,很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当有身边学生提出离职时,通常会一呼百应,带动一批人离职。此时指导教师管理压力极大,很难将所有人劝说进行继续实习。通常,学生都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及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因此,良好的同伴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应加强实习中班干部和团员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实习氛围。也可联系企业优秀年轻员工对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对待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可组织学生帮扶小队对学生进行交流引导,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相信在岗位实习中发挥同伴教育是完全有效切实可行的[3]。

岗位实习是职业学校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培养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等职业素养的阵地。学校和企业应通力合作,提升管理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为岗位实习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4 结语

通过对影响岗位实习稳定性的分析,找到影响要素,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法。整体来看,要达到岗位实习稳定,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岗位实习“前、中、后”三阶段工作,从学生的思想、实习的管理、方法创新等方面着手,调动一切有利资源,通过学校、企业、家庭、实习主体等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做好学生岗位实习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承受力,才能达到岗位实习的真正目的,筑造高素质、高技能的新时代职业人才。

猜你喜欢
考勤岗位中职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浅谈电子考勤的优势及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便携式指纹考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