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策略研究

2022-03-14 08:10黄倩
学周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方式

摘 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有别于其他类院校,这决定了就读于该类院校的大学生学习方式也应有所差异。大学生学习方式正确与否、适合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能力养成,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研究发现,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尚不能完全适应相关需求及要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7-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7.001

自2018年国家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全国教育大会以来,相继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系列文件可谓是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多角度地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指导和新希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意识更是深入人心。众所周知,大学生培养质量如何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志之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收获与培养质量,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成果多少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说大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大学生学习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下,国际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环境与局势亦不断变化。为更好应对当下乃至未来大学生需要应对的各种新挑战、新要求和新变化,大学生学习方式就需及时打破当下的同质化发展困境进行优化和重构,进而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方式优化势在必行,有学者明确提出“学习方式变革是‘课堂革命’的关键内核”。需要说明的是,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人才培养的弹性和高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现有的高校分类体系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来说,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大部分会直接进入到各行各业开始工作,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策略研究。

就实践操作层面而言,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角色、学习理念、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均是学习构成的要素,具有各自特有的特质。因此,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需首先处理和整合好学习的各组成要素,并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发展需求等逐步建立起各自所独有的学习方式特征和风格。

一、以学校为纲、为要、为基

学校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发生的载体和组织者,第一需要自上而下进行部署安排,开展主题调研、认真筹划、精心准备,逐渐形成从学校到系部到专业到班级再到个人的支撑体系,树立起狠抓大学生学习质量的意识,以此助推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应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指导思想,组织各级各类教职员工学习新时代高等教育方面的系列文件,充分开展大学习、大研讨、大讨论等,实时了解并指导各二级单位学习和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推进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加强教师引导。要引导教师聚焦教育工作的“两个根本”,聚焦以本为本、四个回归,不断推动全员参与,通过学习讨论、培训讲座、思想研讨等方式思考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与办法,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教书育人使命,努力探索落地方法与着手点。

第三,开展专项行动计划。系统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培养策略、建设路径和关键举措,积极探索形成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始终如一的积极贯彻落实。如强化学生学业过程考核、加强学生学业管理、实施学风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和改革项目等思路和措施。还需要一以贯之地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大會、做好“开学第一课”等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与优化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探索与部署,并在工作部署后持续抓反馈、抓落实、抓整改等,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加强氛围建设。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采取系列措施,以引导和服务学生成长。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好的经验,努力形成振兴本科的良好氛围和全局效应,第一时间在全校范围形成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与积极的学习氛围,并持续加强宣传和氛围营造,其可通过在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材料汇编印刷与发放或在学校信息张贴栏、宣传橱窗、展板等作相应宣传的方式来开展,以确保信息传递及时,政策执行到位。

第五,加强制度建设。紧紧抓住核心环节,加快构建振兴本科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积极探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制度建设,不断探索和加强大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设,不断加快自律、自查、自纠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包括考试制度、考核标准、学风制度、转专业制度、实习制度等。

第六,加强交流合作。在积极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继续把疫情防控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的同时,拓展交流合作渠道,与相关高校、行业、企业、协会、联盟等建立合作关系,争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互通、共同育人。

第七,重视学习资源建设。包括为大学生学习所创造的物质资源和软件资源,如大学生学习的所需环境、场所、设施、技术、工具等方面。

二、以教师为主导与抓手

大学教师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承担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教师的责任和重担,要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指向,深入认真学习、努力深刻领会、积极贯彻落实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及领导讲话与思想等,认真落实学校相关总体部署和要求,集体研讨相关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其次,大学教师应响应国家号召,逐步探索给大学生合理增负,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踮踮脚”。此外,还需要在课程考核中注重过程性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切实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再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围绕学生的关切点和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还要结合社会经济生产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充分对接、考虑和满足意向区域、地方、行业等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缺口需求引导、鼓励、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在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时,还应努力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等质同效。

同样,基于后疫情时代的需要,还应立足于疫情防控实际,做到线下线上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不断强化课程思政、思想引领,加强大学生学习动态管理等等,对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形成有力支持,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如学习目标、学习信念、学习价值观等意识导向和参照标准,并引导其基于这些学习要素形成内在导向的学习价值系统,为学习主体即大学生的学习行为赋予理论依据,并引导大学生改变原有不好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等。还要根据学科专业行业新要求,开展学习内容调整、更新与优化工作,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不断优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重点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其性质与主要出口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找到大学学习的内在规律,因“己”制宜,瞄准市场经济发展动向和产业行业更新趋势,形成适应自己本身长远发展的学习方式,并将其落实到整个学习过程、各个学习环节中,努力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充分探索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在学习的共性和个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做好学习普遍性与独特性的有机衔接与融合,搭建适合自己的清晰的知识图谱。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还需分清各阶段的学习主次并懂得取舍,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刻苦学习。其次,需尽早找准自身定位并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明确自身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目标是什么,并勾勒清楚实现路径,一步一个脚印地付诸行动,将目标变为现实。此外,还需做好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学习目标与生活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等的衔接与融合,做好自我管理与时间管理,增强自觉和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做到学习全程不松懈。再次,需要转变学习观,对自我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来解决和支撑自身学习观摇摆不定的问题,端正学习态度和做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及校内校外的优质资源来辅助自己学习并反向助推自身成长,形成学习资源与学习行为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

综上,唯有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才能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方式优化工作落地落实、产生成效。

参考文献:

[1] 黄倩.应用型本科院校大一新生学习方式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

[2] 刘智运.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責任编辑 胡雅君]

385550190829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