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14 03:11刘琳朱红江刘明阳杨志勇张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尿激酶二聚体肝素

刘琳,朱红江,刘明阳,杨志勇,张燕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张家口 07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下肢深静脉腔内的血液发生了凝结,对静脉管腔造成了阻塞,引发静脉回流受阻,致使下肢发生局部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脱落,会随血液循环引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研究表明,下肢静脉血栓可波及全身主干静脉,表现出发病急、病程长等特点,需把握好治疗时机[2]。该病临床主要以抗凝治疗干预为主,传统抗凝药物起效慢,效果不显著,大剂量尿激酶虽可获得显著疗效但易引起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等[3]。因此,本研究将新型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与尿激酶联合应用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探究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0~74岁,年龄(47.4±2.5)岁;单侧下肢血栓者28例,双侧下肢血栓者12例;发病时间范围7~12 d,发病时间(6.2±1.3)d;7例长期卧床者,11例肿瘤患者,9例腹部手术,13例骨科及脑外科手术者。研究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2~73岁,年龄(47.1±2.4)岁;单侧发病者29例,双侧发病者11例;发病时间范围5 h至13 d,发病时间(6.4±1.6)d;9例长期卧床者,10例肿瘤患者,9例腹部手术,12例骨科及脑外科手术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对患者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或深静脉造影检查,结合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4];(2)均无精神障碍,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及交流沟通能力;(3)无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4)无血液循环系统及凝血障碍。排除标准:(1)存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2)存在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史的患者;(3)高血压且控制不稳定者;(4)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治疗药物存在禁忌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产,药品规格为1.0 mL∶5 000 AXa单位)抗凝治疗:皮下注射给药,剂量为5 000 U,每12小时给药1次,持续治疗7~10 d[5-6]。

1.3.2 研究组 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青岛冠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规格:10万U)治疗。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给药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将10万U的注射用尿激酶注射液与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混合,对患肢足背静脉滴注给药,在2 h内滴注完,2次/d,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4.1 效果评价 显效:下肢无肿胀、活动后无疼痛症状,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无反流,无血栓,无管径异常,管壁光滑。有效:下肢肿胀明显减轻,活动后轻微疼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下肢静脉的大部分血栓消失,部分血管有血流信号,部分再通,治疗前后相同患肢部位周径减小至少2 cm。无效: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无改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未检测到血流信号,血栓无改变,相同患肢部位周径减小不足2 cm。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对比两组患者的QOL评分 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100)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共包含生理、心理、信仰、独立、环境及社会6方面领域,每1方面计100分,患者所得分数越高表示QOL水平高。

1.4.3 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 在患者用药前及治疗后24 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检测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功能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国产普朗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检测,型号为PUN-2048B。

1.4.4 对比两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水平 在用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分别抽取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分离提取血浆,D-二聚体水平用乳胶凝集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检测,FIB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国产普朗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检测,型号为PUN-2048B。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QOL评分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QOL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OL评分比较分)

2.3 凝血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凝血功能均改善,研究组TT、PT及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对比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由普通肝素经过解聚制成,抗血栓能力强、出血等毒副作用低,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不会对凝血因子造成严重影响,且有药物不良反应低等特点[7]。低分子肝素已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静脉血栓等的首选治疗药物[8]。相关研究资料[9]显示,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在短期内不会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原因可能是对于已形成的血栓,不会表现出显著的溶栓效果。本研究中,对患者应用5 000 U的低分子肝素,每12小时经皮下注射给药1次。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充分表明联合用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必要性。

尿激酶提取自健康人体的尿液,同时还能由人

肾组织经培养获得的酶蛋白中获得[10]。尿激酶是通过对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进行作用,使其纤溶酶原裂解为纤溶酶,纤溶酶对纤维蛋白进行降解,同时还能降解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进而发挥溶栓效果[11]。尿激酶能使未结合型或结合型纤溶酶原水平降低。本研究中,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足背静滴小剂量的尿激酶,结果显示相较于单药物治疗,联合用药更能提升疗效。

本研究显示,经治疗两组凝血功能均改善,研究组TT、PT及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研究组治疗方案对改善凝血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是尿激酶能使血小板内的环磷酸腺苷的表达水平升高,使血栓素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此外,通过提升血小板的膜流动性,使细胞的变形性作用得到改善,便于顺利通过毛细血管,防止下肢微循环阻塞[12]。

血浆中的FIB可发挥凝血功能,主要由肝脏生成,在凝血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13-15]。本研究中,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患者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表明研究组治疗方案对调节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具有更好作用。D-二聚体属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的产物,D-二聚体表达水平的增高表明机体凝血及纤溶系统发生了异常[16]。本研究中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7 d后低于对照组,证明研究组治疗方案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更显著。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2年后,会有超过70%的患者疾病症状、体征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进行溶栓治疗的目的是快速恢复血流、避免血栓蔓延、消除血栓脱落等,从而消除患肢静脉高压及淤血状态。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QOL各项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可能因静脉血管血流通畅,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活动能力、缓解了不良情绪、促进了临床康复。

综上所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提升患者QOL评分,改善生活质量,还有改善凝血功能与降低血浆中FIB、D-二聚体水平的作用。

猜你喜欢
尿激酶二聚体肝素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