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探究

2022-03-14 03:07王玉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通识思政课人文

孙 蓓,陈 菁,王玉婷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325)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企业与社会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应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能力。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呼唤着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型。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应担当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1 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人文通识教育的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具有职业教育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应肩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因而在注重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在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实践中,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师型”师资队伍等途径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现实中则是经常被忽略的一部分,这一模式既无法达成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扭转这一现状,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加强人文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

1.1 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培育现代公民

大学从事的是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定义不应当只限于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更主要的是要培育完整的人,这意味着大学不仅仅从事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为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将学生培养为与时代相适应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这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从《耶鲁报告》、哈佛的《红皮书》到国内顶尖高校的通识教育探索,“通识教育”一直以来便是高等教育史上最具活力的理念之一。“通识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其目标是要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现代公民。同时,“通识教育”也是一种自由教育,借助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通中、在批判反思的过程中找寻人生的意义,寻求自身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教育家纽曼曾指出,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所谓好公民在当今时代可被看成是现代公民,现代公民应当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所以培育现代公民应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和技术教育,人文教育则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科学教育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缜密论证、精确分析,人文教育则强调人的需要满足、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工具,是启智的过程,而人文教育则更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2]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科学进步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不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其中科学教育能为我们提供物质财富、人文教育为我们提供精神财富,指引我们追求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以及生命的真谛。因此要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2 有利于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

应用技术大学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了应对企业和社会更高的要求而出现的。我国的应用技术大学一般依托地方特色,注重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持续供给,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恰恰能助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仅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素养的“专才”已经无法满足地方发展的需求,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才是大势所趋,应用技术大学的培养更应以此为导向。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上横跨多学科,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课程能拓宽知识储备量,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为了更好地融合综合型的课程内容,往往会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不断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人文通识教育对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能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1.3 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从党的十七大确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平台,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高等教育属性也意味着“立德树人”理念在其发展过程中理应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开设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课程的学习,以期大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认识、理解人类文化瑰宝,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真切地感受历史厚重、透视时代风云。通过人文通识教育的学习,大学生能不断开阔胸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内涵博大精深,即使处于今天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能从其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因此,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大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滋养,能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底蕴,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石。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果大学生不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那么他们在文化上则如无根之浮萍,很难产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更无从谈起。人文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相聚于校园,对于这片土地他们应该有更直接的认识。通过挖掘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生活的城市有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增进文化认同,滋养本土情怀、增强服务地方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随着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不断推进,人文素养将深深融入应用技术大学的校园文化中,从而改变应用技术大学原有的培养模式,使得大学生成为更为全能的综合型人才,“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也得以拥有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2 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融通的可行性

在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思政课是开展人文通识教育的天然场域,因此人文通识教育的全面展开应当充分利用思政课堂。

2.1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在目标上都致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识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该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应该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协调而又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4]我国高校思政课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在教育目标层面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课程内容的相通性

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具有相通性。结合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我国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人文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包含以下内容:(1)现代视野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审视;(2)培育国际视野的外国文化;(3)传递社会主流价值、塑造学生品格的伦理思辨;(4)提升学生个人审美意趣的文学与艺术;(5)培养批判思维、提升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社会研究;(6)使学生更好理解自身生活的世界、提升科学素养的科学与世界等等。而思政课所涉及的内容也横跨多个学科,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等。因而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上的相通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的密切联系也表明二者的融通是切实可行的。

2.3 教学功能的互补性

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虽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各有侧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从总体上看,通识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为了弥补课程设置过于强调专业教育而出现的,通识教育课程能融通不同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其教育功能是智育功能,也有一定的德育功能。[5]传统教育思想认为思政课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全部任务仅仅为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6]因而思政课更注重德育功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思政课一直给人以死板说教的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政课在高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其功能的探讨也越来越深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思政课除了德育功能外,更应该追求塑造完整的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思政课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实现二者功能的互补。

3 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的实现路径

3.1 了解学生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一角色的活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不能触达学生的需求,那么教育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变成令人反感的说教。因此了解学生的需求是顺利实现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的关键一步。如今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0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00后”更加擅长通过网络学习,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人文类内容也是“00后”较为关注的主题。以当代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哔哩哔哩”网站为例,“哔哩哔哩”发布的《2021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显示:2021年,在B站有1.98亿用户观看泛知识类视频,泛知识类视频占全平台视频播放量的44%,截止2021年底,B站传统文化爱好者总数达到1.36亿。以上数据可以表现出当代大学生对人文类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亦是如此。相较而言,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本身基础不够扎实,但同时他们又对人文类知识充满兴趣,如果仅仅依赖网络上的资源,学生很可能无法获得真正的提升。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网络上很多人文知识类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一方面是很多知识内容的生产者本身并不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很多人为博取流量关注,难以静下心来深入挖掘研究。如果大学生仅仅依赖这一形式获取人文类知识,对其人文素养的提高极为有限。在此背景下,大学教育中的人文通识类教育就应当承担起相应的使命。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思政课内容为主,辅以人文类内容。由于思政课课时有限,人文通识类课程所涵盖的范围又极为深广,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必须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之前应当广泛调研学生的需求,按需设置课程内容。同时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突出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在思政课的框架下合理纳入人文通识类内容,不能反客为主,将思政课堂完全转变为通识课堂。

3.2 创新教学方法,营造人文氛围

传统思政课教学往往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这种形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较低。人文通识类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横跨多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政课教学与人文通识教育融通的过程中可以延续这一优势。通识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追求渗透浸润、互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并非知识和信息的单向传递,而是共同展开对世界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讨论法、翻转课堂、实践法等等方式让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进入课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学生能化枯燥的理论为鲜活的生活经验。由于学生在课堂上的高度参与,教学过程实质上已经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

人文氛围的营造可以从校园文化入手,以人文为底蕴的校园文化能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人文氛围的营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校园文化的营造不能仅限于思政课堂,而应当融合全方位的力量,诸如学校、社团等等,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校园电台、公共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小传等等,在全方位立体化的熏陶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3 提升教师素养,践行终身学习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能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思政课与人文通识课所涉及的知识都极为博大精深。思政课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7]人文通识课也涉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等,所以教授这些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教学内容雅要跟上时代,不能永远讲“老掉牙”的内容,这样既不能将理论讲解透彻,也不能解答现实世界学生的疑惑。因此要想更好地融通思政课与人文通识课程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3.4 厚植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

在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价值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热爱祖国是其成长成才的基石。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天然认为应当尽自己所能去热爱我们的祖国,但部分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仍有一定欠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和激发与对国史国情的深入了解密不可分。通过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思政课一方面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能从理论层面回应大学生关心的一些较为敏感尖锐的问题。通过对国史国情的深入了解,爱国主义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不会轻信网络上的刻意抹黑,更不会被历史虚无主义牵着鼻子走。

思政课堂融通人文通识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程,二者的融通基于二者的相似性与功能互补性,但真正实现融通依然时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

猜你喜欢
通识思政课人文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人文绍兴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人文社科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