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仪式中景谷彝族乐舞“跳笙”文化研究

2022-03-16 02:41
黄河之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右脚左脚彝族

周 京

引 言

“跳笙”是集歌唱、舞蹈、器乐为一体的景谷彝族传统乐舞,在人们的生活里,“跳笙”一般于闲暇、进新房、婚礼、年节时举行。“跳笙”的曲调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歌唱性,往往可以单独演奏或演唱,音乐多为五声调式,大多无固定唱词,以即兴为主。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看,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跳笙”亦是历史传承的结果,也是现代文化融合的事实,正是这样,才让“跳笙”得以传承不辍。文章将“跳笙”放置于景谷彝族“二月八”、“火把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从历史文化、农耕文化、信仰文化几个方面来解读“跳笙”的文化内涵。

一、人文背景

景谷位于云南西南边陲无量山一带,此处生活着汉族、傣族、彝族、拉祜族等民族,其中,生活于此地的彝族共有腊鲁、腊米、改苏、腊罗、撒梅、阿武几个支系,他们散居于山坡与半山坡。目前,他们以茶叶、稻谷、烟草、甘蔗等农作物为经济来源,农闲时,通过唱歌、“跳笙”、打陀螺、荡秋千等活动为乐。

(一)景谷彝族的迁入

作为迁入民族,最早于唐代中期之后就有一部分彝族迁入景谷,据《景谷彝族自治县志》(1978-2008)载:“景谷彝族有一部分是从滇池、洱海一带迁入县内,有一部分是先迁到元江、红河、楚雄、景东等地居住后,又迁到景谷。”如永平昔碧鸡罗氏于光绪十八年从滇池(昆明)迁入,民乐乡大村周氏于康熙十八年迁入。迁入景谷后的彝族同当地的傣族、哈尼族、汉族等民族杂居,如今,景谷彝族大多还在用彝语交流,但无任何文字保留下来,对凤山文竹村实地采访时村民们说:“听老一辈说,我们的文字在唐僧师徒四人最后一难经书掉进河里时就已经被河水冲走了,实则是在迁移过程中失传。”

(二)宗教信仰

景谷的彝族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某一块奇特造型的石头、某一处自然形成的水域或某一棵大树具有神力,所以女子不能攀爬这块石头,水里的鱼不能捕捞,大树不能砍伐,甚至是家里用旧了的蒸锅也不能随意丢弃。但景谷彝族并未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体系,大多以自然崇拜为主,有少部分信仰小乘佛教与道教。信仰原始宗教的彝族村落都会在指定地点设竜神、山神、土主等神灵位,自家的家堂内也供奉着许多神灵牌位,每年都要定时祭献。其中,“祭竜”是他们每年都会举行的集体祭祀仪式,每家都必须参与到其中,如生活在凤山镇、景谷镇的彝族一般将此仪式选在每年立春之后第一个属龙之日进行,如永平、边江的彝族一般将仪式选在每年农历“二月八”时举行。信仰小乘佛教的彝族每年都要定期参与赕佛活动,信仰道教往往需要祭天神、做庙会、念庙会经。

(三)节庆仪式概况

现如今,景谷彝族的节日主要以春节、元宵节、二月八、火把节为主。其中,“二月八”这样的传统节日主要由村民自发组织,如昔俄碧鸡的彝族于“二月八”到来之际开展“祭竜”活动,以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此节从农历二月初七持续到二月初十,于初七晚到初九早两天夜间举行“跳笙”活动,并遵循着“二月八”之后到“八月十五”前任何活动都不再举行“跳笙”的传统。每逢火把节一般不举行“跳笙”,只有相关祭祀活动,但近年来多由政府主持举办火把节的庆典活动,活动中将“跳笙”及象脚鼓舞等相关音乐活动都加入其中。

二、节庆仪式中的“跳笙”

在“二月八”“火把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中,人们都会举行相关的仪式活动,这些活动包含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再创。“跳笙”作为景谷当地的乐舞文化,节庆仪式是它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跳笙”的音乐往往具有固定性与流变性,固定性主要体现于曲调的历史传承,流变性主要体现在唱词的即兴性与旋律的变化之中。

(一)历史记忆

“跳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无谱本、无文字的情况下通过口传心授的途径传给下一代,节庆仪式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给音乐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可考文献资料看,自彝族迁入景谷后“跳笙”就传承至今。

“白倮猡,即白猡猡,性情耿直,男女皆穿蓝白短衣,袴外披羊皮,腿缠青布,刀耕火种,并好游猎,婚不凭媒,病不服药,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度岁,男女杂聚携手成圈吹芦笙跳舞名为跳笙”。

“米利性朴,最嗜酒好畜羊豕,男子耕耘又善弩猎射得鸟雀即行生噉,妇女种麻织布,男衣麻布短衣裩,女衣麻布长衣俱跣足,婚丧悉如汉民,每年秋收后宰牲祀神,吹芦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

——《威远厅志》(道光) 风俗

《威远厅志》(道光)风俗篇中记载了“白倮倮”“米利”两个族群的相关生活习俗,其中,六月二十四为“白倮倮”的年节,“米利”于每年秋收后举行的“祭神”仪式被称为“祭庄稼”,从中可看出,相关节日的历史记忆中,景谷彝族一直保留着“跳笙”这一乐舞活动。

传说中“跳笙”共有72套,目前保留下来的远不及此,对比1986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编写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资料卷》、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文化局等于1999年编写的《景谷民族民间器乐曲集》及实地采录情况,统计出19世纪80年代以后景谷“跳笙”曲目依然保留有30余曲:直脚歌、翻身歌、三进三出、跺笙歌、扫脚歌、一跺调、二跺调、三脚歌、四脚歌、跺脚歌、梭脚歌、挂脚舞、炒肉舞、开荒舞、撒种舞、串花舞、挂脚调、羊斯打、摆夷笙、二折歌、开荒舞、白鱼翻身…

(二)历史传承

无论是节庆仪式还是“跳笙”,在历史进程中,其内容具有固定性与流变性。首先,从结构上看,如“二月八”中的“跳笙”需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永平昔俄碧鸡村彝族“跳笙”以《三跺脚》开始《串花舞》结束,凤山文竹村彝族以《三跺脚》开始以《扫堂歌》《择紫瓜》结束,等等。其次,大多少数民族音乐主要以口头形式传承而具有流变性,社会、群体、个人的选择让“跳笙”的一些曲目在历史传承中出现了差异性,甚至早已经消逝。昔俄碧鸡李超说:“我学习芦笙、三弦、笛子的时候,父亲只教我一段旋律,但在‘跳笙’过程中,往往根据别人吹的进行调整扩充”。如《炒肉舞》: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思茅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资料卷》扫描

《景谷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扫描

谱例1 (注:L R表示舞蹈动作的左脚与右脚)

歌词大意:“跳笙”跳了一晚,脚关节、手关节都酸疼了,天快亮了,我们马上就要休息了,快炒肉来我们一起吃。

舞蹈动作:1-8拍,左脚向正前方跺出,右脚原地轻踏,左脚向后收后踏地,右脚原地轻踏,5-8反复。9-12拍,左右脚分别踏地后左脚再踏地,右脚抬起向左脚靠拢。13-14拍右脚向右踏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并踏地,15-20拍反复。

(三)现实再创

“跳笙”曲目的再创主要体现在曲目的改编创作、唱词的即兴创编及以上提到的旋律加花变奏。曲目的改编创作主要由局外人或局内人与局外人共同完成,如2017年由景谷县文化馆组织编排的《箍襒.咗.携蝶》就是在“跳笙”《舂粑粑》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即兴的唱词与舞蹈动作多来源于劳动生产、爱情、娱乐生活、鸟禽模仿等,以下为《三跺脚》中一个片段的唱词,通过生活来歌唱爱情:

三月甘蔗渣呀,四月甘蔗花呀,甘蔗渣泡酒喝,醉死不投降呀,妹敬酒,你不喝,今晚咋个说呀,今晚敬酒你不喝你是想哪个,醉倒小哥你麽气,还有我等着。

谱例2

舞蹈动作:1-4拍踏脚前进,右脚向左脚旁跺脚,5-6拍右脚原地向后退一步,左脚向右脚靠轻踏。7-12拍同1-6拍的动作,13-14拍左脚向前跺脚,右脚点地,15-16拍左脚向右脚收轻踏,右脚轻踏,17-20拍同13-16拍。

三、外显与内化

节庆仪式是人们认知世界的结果,他们将生活需求、心理需求通过仪式活动表现出来,又通过仪式内化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从人们生活中的信仰文化、农耕文化、生活心理需求考虑,解读节庆仪式中“跳笙”活动所隐喻的文化认知。

(一)信仰文化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到:“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②。从信仰角度看,无论是“二月八”的“祭竜”仪式,还是“火把节”的祭祀仪式,都是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祈求来年有好收成且无病无灾。从教化的角度看,“二月八”相关仪式中通过“祭竜”仪式中的撒米、平分食物、爬古树等活动培养了人们尊敬长辈、热爱自然、节约粮食、互相谦让、勇敢顽强等良好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人们认为可以通过节日来聚集全村落的人们及亲朋好友,通宵达旦,饮酒歌舞为乐,以消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矛盾,最终达到邻里和谐,整体来说这样的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发展。

(二)农耕文化

景谷的彝族大多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现如今大多依然以农耕为主要经济来源,所以与庄稼收成息息相关的传统仪式活动仍然保留至今。如《撒种舞》《炒肉舞》《羊撕打》《串花舞》等这些曲目皆来源于劳动生活。

歌词大意:一年到头季节到了,可以开始撒荞种了。

谱例3

舞蹈动作:1-4拍左脚向前跺出,右脚向右轻踏一步,左脚向后退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5—8拍反复。9—12拍左脚跺脚,右脚前后摆动,13—16拍反复。17—24拍左脚踏地右脚向左前方踢后跺地,21—24拍做前四拍对称动作,25—32左脚踏地右脚向左前方踢出,27-28做前两拍的对称动作,29—32反复。33—40拍左右脚踏地后左脚踏地右脚向左前方踢出,右脚踏出,左脚向右脚靠拢。

“二月八”的举行正值春播时节,歌词中的荞种代表了所有庄稼的种子。此曲唱词固定不变,音程跨度较大,存在八度大跳,出现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旋律较为欢快,曲调高亢嘹亮,其舞蹈动作较为复杂,可以分为四组,运用前后摆脚的动作来模仿撒种的动作,展现出春天人们开始播种时的喜悦之情及对能够有好收成的期盼。

(三)心理需求

音乐一定程度上是人们情感的体现,暗示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如《翻身舞》:

谱例4

歌词大意:一年到头,庄家就要种进去了,来年一定会有好收成。

舞蹈动作:1-8拍左脚向正前方跺出,右脚原地轻踏,左脚向后收后踏地,右脚原地轻踏,5-8拍反复。9-14拍左脚跺脚,右脚踏地同时向右转身,左脚踏地后跳起,右脚向后弯屈抬起,右脚落地的同时向后转身,左脚向后弯屈抬起。15-18拍左脚跳起,右脚向前踢后收回落地,右脚跳,左脚向后抬起,19-22拍反复。

《翻身舞》由a和b两个乐句构成,2/4、4/4拍构成混合拍子,内含附点节奏型,使音乐更有律动性,在实地采录中以三弦、芦笙、口琴伴奏,舞蹈动作可以分为三组,左右翻转身体来模仿翻身的动作,意蕴新的一年所有灾难病痛都会过去,即将迎来美好生活,让人们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观念的转变

“随着现代化发展,传统生活方式有所退隐,乡村也会受到城市节庆活动的影响,在现代化和传统社会生活的发展中,节庆仪式成为不同民族从传统生活走向现代生活这一过程中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③。在实地采访过程中昔俄碧鸡的李春说道:“女子不能吹芦笙、弹三弦,如果吹芦笙烤酒不好喝,弹三弦则所做的腌菜不好吃”。在他们的观念里男女有别,所以在相关仪式中男女具有一定的分工,如“祭竜”仪式主要以男子为主,而春节“祭水井”的仪式则主要以女子为主。由此来看,这样的规定并无科学依据,只是历代习俗传承中留下来的固有观念,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及彝族人民在现代文化的熏陶下,这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改变,如女子可以学习弹三弦、吹口琴,女童可进入竜林内等,从这一点看这正是彝族人民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结 语

总的来说,“跳笙”文化的形成与景谷彝族所居住的环境及文化结构模式分不开,将“跳笙”的文化意义总结为以下几点:

其一,景谷彝族大多生活于山区,农耕环境下出于对生活的需求,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节日仪式活动,“跳笙”作为其中一个环节时,其功能与仪式功能相互交融,而具有多重功能性。

其二,景谷人民对“跳笙”等音乐活动具有一致的认同,如把《三跺脚》中帮腔统称为“打和声”,一个乐曲统称为“调子”,大多地方将口琴加入“跳笙”之中,且一些曲调的流传也是各村落相互学习的结果,故“跳笙”具有地域性。

其三,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彝族的祖先将歌舞作为他们的娱乐活动之一,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里,“跳笙”贯穿于节庆仪式、休闲娱乐、婚庆活动之中,“男女携手成圈吹笙跳舞”,这种具有集体性的乐舞活动在当地彝族人民生活中具有团结邻里、强身健体之功能。除此之外,居住于景谷的各民族皆会参与到“跳笙”之中,具有广泛性。

其四,在节日中,景谷彝族的一些支系于春节、火把节举行“跳笙”,而一些支系在春节、二月八举行“跳笙”;“跳笙”作为景谷彝族乐舞的总称,各村落曲目保留情况各有不同。从这两点看,具有地域文化差异性。

总之,人们对“跳笙”有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才得以保留传承至今。如今,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对当下“跳笙”文化不仅要做形式保护,而且还要深刻解读其积极层面的文化精神,才能在确保“不变味”的情况下注入更多的新元素。■

注释:

① 调子:即一个乐曲,景谷彝族称为“调子”。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③ 杨曦帆.建构与认同理论的音乐人类学反思——以嘉绒藏族为例的少数民族节庆仪式与传统音乐发展研究[J].中国音乐,2020,(01).

猜你喜欢
右脚左脚彝族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抬不起的左脚
判断:沙滩上的脚印
一的开始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脑筋急转弯
卖拖鞋
铁龙炮捶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