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基于CNKI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2-03-16 12:25李园锋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东南亚地区华文期刊

李园锋

(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华文教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华人华侨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华文教育研究有了新的发展,贾益民曾指出世界华文教育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华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及世界华文教育发展历史研究应作为当前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1]。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梳理和分析华文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全面认识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作用。

在华文教育研究领域,已有部分学者采用文献计量的方式进行定量分析,如徐云的《大陆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戴明的《海外华文媒体研究述论(1975-2015)——以中国知网数据为例的分析》[3],但这些研究在对文献进行数据处理后较少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从时间上来看,研究的年代离现在相对较远,对目前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指导性较小。朱宇、蔡武的《华文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演进趋势——基于CSSCI(1998—2017)的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分析》采用知识图谱研究方法研究1998—2017间的热点主题和演进趋势[4]。但时代更迭,研究热点和趋势都与时俱进,以往研究有其参考性,也需与时代联系。故选取新世纪以来的二十年左右华文教育研究的文献,紧跟时局变化,与时俱进地研究华文教育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一、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华文教育目前已成为海内外华裔族群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海外华语沟通能力、维系海外同胞与祖籍国关系的重要纽带。华文教育发展历史悠久,最早追溯到17世纪初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的“明诚书院”[5]。然而,华文教育自产生以来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时至今日,华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有所提高,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对华文教育的系统性研究和分析业已成为促进华文教育研究再上一台阶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方法

以新世纪以来(2000年~2020年)的重要期刊为研究范围,选取学界认可度高、使用广泛的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核心期刊以及CSSCI期刊中的全部文献。

首先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将文献时间限定在2000年~2020年,“来源类别”选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出文献439篇,并剔除文献中的综述、采访、书评、征稿启事等无关文献,最后得到有效文献379篇,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反映华文教育研究的状况。使用的文献分析工具为Cite Space(版本为5.8 R1),通过对学科领域文献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分析对象涵盖主题、作者、机构、区域、期刊、理论、学科等多个方面[6],是目前进行计量分析使用率极高的软件。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搜集数据样本后,利用Cite Space文献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分析了华文教育研究的总体趋势、载文的重要期刊以及高频次、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

(一)华文教育研究总体趋势

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呈现波浪式发展的趋势,并且起伏较大;但从总体来看,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新世纪以来历年华文教育研究文献数量统计

从检索的文献数据来看,2000年至2020年发表重要文献379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0年至2007年,发表文章总数为118篇,平均每年发表文章14.75篇;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20年,这一阶段华文教育研究的文章数量开始上升,发表文章总数为261篇,平均每年发表文章20.08篇。这与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有一定联系。2008年后的文献总数量上升,但波动较大,尤其在2020年下降较多,这与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无关联,疫情为华文教育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限制和约束,使得华文教育研究在此时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

(二)期刊统计

文献发表的期刊可以体现文献的质量,2000年至2020年,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的载文量不断上升,不仅可以体现文献的数量增加,还可体现文献的质量提高。不仅如此,期刊的分布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学科在研究方向上的侧重。经统计分析,这379篇文献共发表在127种刊物上,按照文献数量排列后,绘制出发文量10篇以上的重要期刊统计表(见表1)。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东南亚研究》,发文39篇,其后依次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东南亚纵横》《华文教学与研究》等,共有11种期刊发文10篇或以上。

表1 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载文重要期刊

从期刊发文量来看,《东南亚研究》和《东南亚纵横》这两本用于刊载东南亚相关研究的期刊2000年至2020年在发文量方面排在前三,总发文量达到60篇,约占总发文量的六分之一,占比较高。由此可知,世界华文教育研究在地区上侧重于对东南亚地区的研究。

(三)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对文章关键信息、核心词汇的概括和提示,能清晰地提示文章的主题。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说明重要性越大,也说明这个方向是研究的重点;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越高,可以体现该关键词在整个聚类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根据关键词的频次和中介中心性进行排序,得出排名前十的序列表(如表2)。

表2 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核心期刊高频词和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表

关键词频次排序数据显示,“华文教育”的频次最高,其次是“马来西亚”“海外华文教育”“东南亚”“新加坡”“华侨华人”等;中介中心性的排序中最高的是“华文教育”,其次是“华文学校”“华侨华人”“东南亚”“海外华文教育”等。依据关键词聚类绘制出华文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如图2),该图谱中,关键词节点的圆圈以及字体越大,表示频次越高,研究热度越高,反之亦然。

图2 新世纪以来华文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三、热点主题及趋势分析

(一)华文教育研究热点主题

1.研究地域上集中于东南亚地区

从载文量较大的期刊《东南亚研究》《东南亚纵横》等专门收录研究东南亚国家的重要期刊来看,华文教育研究的主要地域在东南亚,这类刊登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研究动态的刊物新世纪以来共刊载76篇。不仅如此,高频次、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如“马来西亚”“东南亚”“新加坡”“菲律宾”均位于关键词频次排序的前列,这也同样反映了学界十分关注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例如,刘世勇、武彦斌介绍和分析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以及发展策略等问题[7];黄明对新加坡华文教育体系消亡的原因进行分析[8];汪敏锋对印度尼西亚华文补习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9]。学界对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其原因在于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历史优势、地理优势以及政策优势。

首先,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起步最早、发展历史最为悠久。在世界各大地区中,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起步最早,从目前研究来看,海外华文教教育最早追溯到1696年在印度尼西亚创办的“明诚书院”。此后,东南亚地区陆续创办学校、书院,开展华文教育。其他地区产生华文教育较晚,大洋洲、美洲地区从19世纪开始,非洲则始于20世纪初,且华文教育开展的范围较小,故而从历史渊源来看,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研究的热度更高。

其次,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毗邻,文化差异、调研难度相比其他地区小。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与中国接壤,是世界上华裔最多的地区,有数千万的华裔在此居住。由于地域上的接近,东南亚地区华人与中国沿海地区接触较多,在华文学习方面极易受其影响,多数华人接触过闽客粤方言,抑或其他方言,因此其语言背景多样,并且与中国方言背景息息相关,其中的千丝万缕有待挖掘。不仅如此,东南亚与中国接壤的地理优势,使得田野调查难度大大降低,能进入当地进行实地调研,获得开展华文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最后,东南亚国家对本国华文教育发展予以政策支持。华文教育发展与所在国的支持具有密切关联,积极正面的国家政策为华文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华人聚集的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也逐渐取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尤其是在华人取得一些经济成就后,国家对华文教育的重视力度提高,参与人员愈发广泛,目前已取得重大发展。

2.研究内容集中于“三教”问题

“教师”“教材”“教法”是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数据来看,到目前为止仍以对“三教”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为主,“华文学校”“华文教学”“教学媒介语”等关键词在新世纪以来的华文教育研究中均以高频次、高中介中心性形式存在。“三教”问题研究是华文教育、华文教学的具体研究方向。黄方方对海外华文教育中“三教”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华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10]。连榕、田守花分析华文学校幼儿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11]。

根据华文教育“三教”问题研究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在搜集的文献中,有30篇对华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其中便包涵对教师、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有15篇关注到华文教师及其培养,8篇文献对华文教材进行研究,对华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关注较少,因此我们可以将学者们的关注点进行简单的排序:教师>教材>教法。目前华文教育研究中“三教”问题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本土化教材编排。目前海外华文教师20多万,但这20多万海外教师并不是全部都参加过专业培训,部分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汉语水平尚未达到教学水准,无法准确地教授汉语和中华文化,需要采取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程度;教材方面最主要的问题则是教材的本土性不够,诸多学者提出要建设本土华文教材,不断提高华文教材的专业性和适用性;教学方法方面则是仍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大多教学方法与传统汉语教学方法一致,但华文教育有其特殊性,其教学对象、语言背景、学习目标等皆有其特点,因此,探索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与时政相关联

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及研究热点也与时事热点密切相关,华文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以及国家政策密不可分,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同样会影响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后,“汉语热”便逐渐升温,海外华文教育也获得进一步关注和发展,华文教育研究从数量到质量,从广度到深度都有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学界对华文教育的研究也与国家政策相联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带一路”沿线的华文教育研究也随即展开,如蒋炳庆从“一带一路”视域对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进行探析,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各方面问题,探究其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意义和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提供帮助[12]。

(二)华文教育研究趋势预测

Cite Space不仅可以通过数据反映该领域的相关热点,也可以通过热点预测未来研究趋势,结合以上数据以及目前学界对华文教育研究的关注点,对华文教育研究的趋势进行了热点预测。

首先,深入研究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地域上仍以东南亚为主,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起步最早,发展历史最为悠久,有着深厚的华文教育基础。对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教育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华文教育研究历史,构建更加完整统一的华文教育研究系统。通过目前搜集的文献来看,“现状”“进程”这类词多出现在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研究的文献中,由此可知对东南亚地区华文教育历史发展进程及现状调查仍是热点,旨在从历时角度进行研究,梳理出华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更加完整系统地了解华文教育研究的发展。

其次,加大教师培养研究与本土化教材开发研究力度。教师素质和专业化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华文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华文教育研究中的传播者,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学习者的华文学习都有极大影响,因此,要保证华文教育的质量,需要从华文教师入手,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华文教材的本土化建设研究是近几年华文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但华文教材的本土化建设不仅能以国别为方向,还应与学习对象相关联,这些少不了对当地的华文教育的语言背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而这需要长期的调查和细致的分析。

最后,探索线上华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华文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华文教育研究也在全球突发事件的冲击下产生了巨大的危机,开展行之有效的线上华文教学活动成为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在全球突发卫生事件的背景下,线上华文教学将成为今后华文教学的重要方向,如何开展华文教学活动、提高线上华文教学的效果将成为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对线上华文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利用线上平台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寻求解决危机的方式,提高华文教育的水平。

四、结论和思考

华文教育研究的受关注程度逐年上升,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呈波动式上升的状态,主要期刊集中在《东南亚研究》《东南亚纵横》《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华文教学与研究》这些专用于刊载华文教育研究相关文献的期刊上。华文教育研究地域主要聚焦于东南亚地区,其他地区的华文教育研究较少,且在“教师”和“教材”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在这些研究中有部分研究与国家政策、时政联系紧密。

第一,研究地域需拓宽。以往研究大部分聚焦于东南亚地区,对其他地区如大洋洲、非洲地区的研究较少,进而也使得这些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缓慢。因此,加大对这些地区的研究力度可以促进世界华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华文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研究视角宜增加。目前华文教育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在于“三教”问题,建议适当拓宽研究视角。比如目前对地域间的影响研究较少,东南亚地区毗邻我国南部,在华文学习时易收到东南地区的方言影响,方言对华文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较少关注到这方面。抑或对华裔儿童的研究较少,华裔儿童在汉语学习、文化学习等方面有其特点和优势,对这一低龄人群华文教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三,与时政联系加强。“一带一路”地区的华文教育研究相对较少,对这部分地区的华文教育研究不仅有利于华文教育的发展,更是对国家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的响应与支持,有助于中国整体综合实力提升。从目前的教学背景来看,疫情成为影响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线上华文教学成为应对疫情的解决方法,但如何在后疫情时代提高华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东南亚地区华文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区域认知素养导向下区域地理教学探索——以《东南亚地区》教学为例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区域认知素养导向下区域地理教学探索——以《东南亚地区》教学为例
期刊审稿进度表
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粮食产业的优势、挑战与对策
杭州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