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性笔记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2022-03-16 18:45高晓瑞霍卫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引导性笔记记忆

高晓瑞,霍卫红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1 引导性笔记的概念

笔记是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课堂中大学生将各种问题进行记录,从而对知识起到一定的梳理作用,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和内化(盛跃忠,2020)。引导性笔记(Guided Notes)也被叫作框架笔记、教师辅助教学笔记等,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在课前提前准备好的半成品笔记,笔记呈现的内容包括留有空白的课程提纲、概念、定理、观点、推理过程、图形图表和结果结论等,以便大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填写补充,在完善笔记的过程中,进行重点知识的强化(王光艳,李海丰,崔海霞,2021)。

2 引导性笔记的特点

2.1 信息的外部存储器

信息获取者在获取信息时由于自身记忆力储存的信息有限,往往依靠各类储存工具使信息得以保存,例如信息储存器、手机等电子设备。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容易形成高负荷的认知压力,因此在从事各项学习活动时会出错。引导性笔记作为外部的储存器,可以将某些内容附加在笔记上进行保留,减少信息获取者本身的超负荷状态,减轻其他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消耗,推进学习任务进程。根据关联理论,笔记信息也可在表达的过程中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使笔记以一种最大关联度提升其知识之间的关联效果。记忆用来储存信息,而记忆与笔记之间的互相碰撞,共同储存大量的信息从而还原当时的信息。引导性笔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过程中的记忆压力(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2011),因此某些信息需要被自身所记忆,同时其他信息也需要用工具承载,为记忆减负。

2.2 记忆的提示器

引导性笔记犹如是整个记忆塔层中的楼阁,若本身对各类信息的接收存在误读或理解有误的情况,就会使整个楼阁的地基不稳,也难以发挥出笔记所带来的真正作用。长时间的间隔会引发短时工作记忆的丢失,以至于无法再次被回忆起来,但长时工作记忆中,信息只是因为无相应的连接,无法被激活、被探寻,若得到合适的线索依然可以被回忆起来。引导性笔记中所记录的关键点会对各类记忆进行提示,有效的记录更精确的内容,用最小的成本涵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各种任务的完成、各类记忆的获取,使长时工作记忆中的各种信息得以恢复,从而使记录者有更多的精力从事认知任务的展开。

2.3 有助于加深语言理解

研究表明,听辨阶段若采取笔记作为协助记忆的工具比无笔记情况下所带来的学习效果更佳(董诗文,2018)。引导性笔记并不是将各类信息毫无保留地全部记录,而是挑选重要的内容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也逐步提升了学习者对于该部分内容的记忆力,学习者在脑中提前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加工而后记录于储存信息的笔记中。这是一种对信息的深度加工方式,有利于学习者对重点内容的记忆强化,因此记笔记在信息加工论中有如下的解释,理解和记忆保留是信息处理深度的函数,而记笔记的过程中通过分辨并分析信息再次进行加工,不仅加深了信息获取者对信息的记忆也促进了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

3 引导性笔记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3.1 提升信息编码的深度

引导性笔记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升了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帮助大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动力,满足多元化需求。引导性笔记使课堂教学的每个课时、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环节设计变得更加直观和条理化,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环节的统筹和把控。同时,引导性笔记也使大学生能够紧跟课堂进度,进行习题练习和深入思考,激发大学生的元认知潜能。王光艳,李海丰,崔海霞等人从 2011年开始,在《电路》和《信号与系统》等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推广引导性笔记,按照教学课时进行引导性笔记的设置,并不断修正改进。目前,借助于“课堂派”的资料云存储功能,提前将引导性笔记等课程资料分享到资料区,供大学生下载打印,并跟着课堂教学进度,完成笔记的补充书写。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引导性笔记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思考。

3.2 促进批判性思维

引导性笔记是一种大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旨在辅助教师讲授课程。引导性笔记使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删除讲义中的一些重点的学习资料,帮助大学生听课的同时方便记笔记,减少大学生的记笔记的认知活动。通过应用引导性笔记,大学生更加专注于观察教师,提出问题来补充自己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以便出现错误时教师及时给予矫正,他们更乐于与其他大学生交流有关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更愿意花费更多的课下时间补全引导性笔记,激发大学生课下的知识拓展延伸。因此,引导性笔记对于大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Astra,Budi,Evita,2020)。

3.3 提升学习成绩

引导性笔记能够增加课堂上师生的互动频率,增加大学生记笔记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教师的引导式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Cardetti等人(2010)的一项干预研究中发现,一些大学生表示他们在做引导性笔记时,可以更加注意教师课堂中所说的话,而不是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专心记笔记。相比较在课程中做传统笔记的大学生来说,做引导性笔记的大学生在微积分课程的考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绩。Arozaq(2017)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使用引导性笔记之后,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Kourea,Konrad和Kazolia(2019)的研究中同样发现,使用引导性笔记后,大学生的测验成绩提高了23.5%至33.5%。

4 教育建议

4.1 引导性笔记以了解功能为前提

在促进学生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引导性笔记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但在此前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明确引导性笔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具体使用方式,以及所带来的主要作用。例如通过引导性笔记提升学习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针对课前的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上通过教师讲解的各类内容来尝试着将笔记空白的部分予以填补,课下以引导性笔记为主要的大纲,按照自己的思路回顾课堂内容。而教师在告知学生引导性笔记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时,也应当告诉学生引导性笔记应以自身的需求为主要起点。由于引导性笔记的使用过程因人而异,每个人所展现出的笔记内容具有独特性,做到精简以及遵循引导性笔记的基础原则,熟练使用笔记。

4.2 引导性笔记要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性笔记主要通过学生对内容的认识来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引导性笔记所展现出的价值不仅仅是对课堂内容系统性地阐述,同时利用引导性笔记也有利于拓宽学生在知识面方面的理解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将理论转化成实际,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而引导性笔记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当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身性格和学习特点为基础,使学生利用好引导性笔记,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深入,逐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某些学生在使用引导性笔记促进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过度依赖笔记而产生偏废记忆,因此教师在其中的辅助作用要逐步凸显,要着重强调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不可专注于笔记的记载而失去对其他记忆的承载力,要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抓取信息的同时保留记忆,同时拥有问题的思考力来平衡记忆和引导性笔记给学生思维和记忆方面带来的冲击,而并非成为学习其他认知任务的阻碍。

4.3 引导性笔记要以理解为基础

引导性笔记的记录需要对信息进行提取,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笔记进行展示,但很多学生在记录笔记时存在只记不思考的误区,不仅浪费时间且会使知识产生断层。因此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应停止笔记,应在教师的引导方面先学会或先知晓某个知识和要点的具体内容,强化理解的基础上再对各类信息进行记录,同时也可留下空白在课下的回忆课堂过程中逐步填补。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注重引导性笔记中各类信息的填写和记录,例如各类信息能否从上下文语境中获取并进行处理加工,这影响到学生在记录笔记时的效率,课堂时间有限,个人精力和注意力需要得到更完美的分配,而并非记录一些难以轻松获得的信息,应更注重于获取并记录能理解的信息。

4.4 合理运用引导性笔记符号

教师在为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课程的过程中,要主动使学生知晓某些笔记记号所带来的特殊含义,并且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并熟练地运用各类笔记符号,在阅读他人的引导性笔记过程中遇到不明确的问题时应予以探讨。他人的笔记符号即使与自己的符号相同,也可能存在对应不同的情况,因此能够将符号进行统一,需要学生反复地琢磨并调整,或是利用自己已知的各类符号体系进行各类符号的书写。记录笔记的时间比较紧急,因此各类布局和排版之间所形成的联系,就成了阅读笔记过程中的重要线索,杂乱无章的布局难以使学生读懂笔记的具体内容,辨识困难。

4.5 引导性笔记要结合技能竞赛

课程的具体教学成效可由各类比赛结果来展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大学生使用引导性笔记的过程中也应当针对各项专业的比赛规则和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阅读,将此类比赛内容融入课堂并使大学生在引导性笔记中进行记录,有利于大学生从接受知识的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就保持有端正且严谨的态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技能竞赛的形式合理安排学生正确使用引导性笔记,例如在组与组和成员与成员之间结合形成一定的竞赛,大学生参与竞赛、熟悉竞赛,并且将引导性笔记与竞赛相互联系,提升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比赛也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比赛操作技巧,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从业水平。

4.6 使用信息化技术改进引导性笔记

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并深入学习各项知识。信息化技术的引进使得教学活动变得丰富有趣,例如视频、模型以及各类图像,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并感知学习过程,学生的求知欲也由此被激发,因此,使用信息化技术来改进引导性笔记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度。例如在引导性笔记的记录方面,除纸质类笔记可进行记录之外,也可利用数字化的笔记以及形成相应的音频、视频等形式进行记录,是引导性笔记带来一种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令引导性笔记更加有趣,更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也要积极地提升学校学习环境的氛围,例如某些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引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结合引导性笔记,凸显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引导性笔记记忆
引导性反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