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构建过程分析

2022-03-16 21:32朱秋海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开放式美术学科

朱秋海

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爱好,开放式教育理念正是通过开放式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这一学科领域,[1]这就为开放式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由此,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其在小学阶段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地位。

一、开放式课堂的教学理念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课堂更加重视教师的讲授,教师个人的教学计划和设计完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导向。而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需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一方面,要让学生摆脱以往课堂角色的束缚,积极参与到课堂建设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角色关系产生重大变化,进而转变成为由学生主导推进、教师进行观察和辅助的教学课堂。

(二)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

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不仅在于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角色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是否能够适应开放式课堂的教学过程。因此,在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当采取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不论是给予学生充分的个性发挥空间,还是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堂建设,教师都需要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教学目的,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

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是开放式教学课堂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一方面,开放式课堂宽松的教学环境在于教学空间的转变,教师可以将教学课堂设置在教室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场景;另一方面,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还在于课堂教学氛围的转变,这是源于由学生自主参与和构建的课堂,本身就具备高度的自由性,学生可以在课堂建设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创造力,与教师一道构建高自由度的课堂教与学。

(四)复合多变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课堂意味着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并且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和适应这些丰富的教学过程。首先,在开放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课堂本身已经包容了各种可能的教学变革与创新,这也意味着对课堂教学价值的认知得到了相应的深化;其次,基于教学价值认知和多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复合多变的教学模式,进而探究不同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呈现。[2]总之,复合多变的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以及学生本位理念的教学基础之上。

二、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建开放式课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在美术学科中的学习兴趣。事实上,开放式的教学课堂实际上为学生营造了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个人兴趣的牵引,主动接触和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美术知识和内容。因此,开放式教学正是通过课堂自由度的提升,实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更为尊重学生天性的教学课堂。

(二)引导学生的独立思考

当小学美术课堂呈现出开放式的教学结构时,学生个人也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思考性。在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更需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节奏进行规划,这种规划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服从教师科学设计的课堂教学计划,同时也需要兼顾个人的学习意愿。调节自身学习规划与课堂教学计划关系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思考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分析、评估、策划,以及适当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以形成。

(三)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充满趣味性和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是最具吸引力的学习过程,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与学生心目中的最佳课堂特征不谋而合,因此,开放式的、自由的美术课堂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这不仅是因为开放式课堂能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新鲜感,同时也因为其本身与学生心目中课堂的形象十分贴合。显然,要想保持开放式美术课堂的体验感,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合力持续优化美术教学过程。

(四)挖掘学生的独特个性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挖掘美术学科多样化教学的多元可能,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独特个性。对不同的学生来说,同一节美术课、同一个教学空间给他们带来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开放式美术课堂更是放大了这种学习体验和教学价值的差异性。因此,在开放式美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人状态有所不同,他们的独特个性也能够得以挖掘和展现。

(五)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源于学生个体固有的美术基础的差异性。事实上,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并不追求所有学生都能够通过美术课堂的学习取得美术领域的巨大进步和发展,而是通过课堂的开放性显现学生的差异性,为其创造出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在这一学习空间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美术知识与能力基础、学习意愿或个人兴趣,探索属于自己的美术学习与创作道路,即挖掘学生个体在美术领域的潜能。

三、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拓展教学场景,延展美术课堂空间

对于开放式课堂来说,教学空间和场景的开放性是课堂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尝试拓展小学美术教学场景,延展美术课堂的教学空间。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当打破原有的空间束缚,从“教室”的单一场景转变为多场景的教学课堂,如社区、工厂、美术馆、自然景观等的美术课堂场景,同时教师还应当根据教学场景的改变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需要找寻和挖掘一些与美术学科关联程度较高的场景资源,例如,组织户外写生活动,学生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绘制的景象、事物、人物,体验户外写生的创作感受;又如,在艺术作品鉴赏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博物馆、美术馆等空间作为教学场所,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进行创意、创作。

(二)依托网络空间,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也意味着课堂信息的流动。换言之,在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应当建立起美术课堂与外部信息渠道的连接。而网络空间是信息内容最丰富,信息流动频率最高的场所,教师可以在美术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入网络空间中丰富的信息内容,将其作为美术学科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外部信息渠道相连的教学能够加速课堂的开放进程。

依托网络资源所构建的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能够让课堂教学富有流动性和多变性。譬如,教师可以将美术教学设计成为一个分享课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分享自己所喜爱的、与美术学科相关的网络博客、视频等内容。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视角更多地投射到历史中的艺术作品和人物,而网络资源构建下的开放式课堂,能够为美术学科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

(三)解构教学课堂,转变美术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是对原有美术课堂形式的改革,其与传统的美术课堂形式有较大的不同。因此,要想落实开放式课堂的构建,教师应当对原有的美术教学课堂进行解构,打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尝试新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开放式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内核,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美术教学过程。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课《奇妙的撕纸添画》为例,在这一节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翻转课堂模式与小组合作模式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形式完成撕纸添画的美术作品创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由教师和班级中的其他小组进行点评。由此,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了美术课堂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凸显了美术课堂的开放特性。

(四)关注教学主体,构建新型课堂关系

在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尝试由学生来进行课堂内容的规划。教师在课堂上只需遵循学生的构建思路,对课堂的整体进程进行一个宏观的把控。譬如,教师只需要确保课堂的教学过程不会对其他班级造成影响,也不会破坏教学空间中的公共物品即可。当然,在学生构建开放式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规划进程和具体内容进行实时跟进,并给予指导和调整。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并不会违背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初衷。相反,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构建的开放式课堂才能够更加完整,从而呈现出更高质量的课堂生态。

(五)结合教材编排,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随着开放式美术课堂的构建,教学课堂所处的场景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资源,已然能够为小学美术课堂引入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基于美术学科的自身特点,引导学生采用更多元的形式展示课堂内容,凸显艺术的丰富特性,并由此延展美术课堂内容的丰富性。除此之外,借由美术课堂的丰富内容,美术学科独有的艺术氛围也能够得到展现。

以湘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红灯停、绿灯行》教学为例,在这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与美术相关的任意形式来表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除此之外,学生所创作的具体内容也不必局限在现有的、我国的交通规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阅,以追溯历史的形式了解红绿灯交通规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将这一发展历程作为创作的基本素材。

(六)总结课堂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复盘

开放式课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构建,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无序性。为了进一步彰显和深化开放式课堂的教学价值,教师更应当确保某些教学过程的程序性和完整性。因此,在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复盘,对美术课堂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回顾开放式课堂构建过程中的优势所在和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的开放式课堂构建中加以修正。

学生的回顾和复盘过程,相当于为开放式的美术课堂构建了一个独有的课堂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教师和学生对开放式课堂构建的奇思妙想都能够得到实践和发展。而课堂回顾和复盘的过程,也正是为了确保开放式课堂的构建不会脱离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由此,学生才能够从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中回归美术学科本身,正视自身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历程。

总之,在小学美术开放式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凸显课堂的开放特性,同时也要兼顾美术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而使得开放式课堂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得以落实,而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也能够借助开放式课堂得以深化。

猜你喜欢
开放式美术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意美术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