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促进幼儿自主游戏发展的策略分析

2022-03-16 21:32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7期
关键词:凉亭土豆解决问题

林 萍

探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幼儿游戏形成直接经验的有效形式。幼儿具有好奇、好动、好探究的天性,他们在游戏中的高投入状态,如表现出愿意倾听、想要表达、不断尝试、不放弃等行为,是实现游戏的真正探究目标的表征。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观察、记录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获得感受和体验,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观察幼儿自主游戏,了解幼儿探究问题的方式

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会发现幼儿在认知、情感、人际交往、语言表述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例如,在一次户外自主游戏中,户外建构游戏区暴露在烈日下,没有建筑物可以遮挡阳光,教师建议幼儿选择其他阴凉的游戏区。但烈日并没有阻挡幼儿们的搭建行动,彤彤和一旁的伙伴商量说:“我们来搭建一个凉亭吧!就像栈道上那种让游客休息的凉亭,搭一个盖子挡住太阳。”只有彤彤一个人对凉亭有初步的概念,其他孩子并不知道搭建凉亭是什么意思。于是彤彤成为一个领导者,指挥其他同伴一起行动,但是因为对凉亭的概念比较模糊,游戏结束时还是没能成功地搭建好凉亭。彤彤找到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你能给他们看看凉亭的照片吗?”教师利用游戏分享活动,和他们观看了凉亭的照片,彤彤说下一次游戏时还要继续搭建凉亭。在下一次游戏中,彤彤带来了设计图,在她的引领下,搭建了凉亭的初步结构。在游戏探讨中,有幼儿提出问题:还缺一块大大的帘子。教师趁热打铁,利用游戏后的分享和交流环节,对幼儿的创意和合作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当帘子,怎么让凉亭变得牢固?”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干预幼儿的行动,而是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进展情况、幼儿是否遇到困难,适时地介入,给予幼儿以帮助。

再如,沙地是幼儿喜欢的游戏区之一,他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拿上玩沙工具,来到沙地玩起游戏。最初幼儿玩沙时喜欢搭建碉堡、开挖地道、搬运沙子、寻找“宝藏”,之后开始模仿生活情景,玩“娃娃家”“奶茶店”等游戏。奶茶店制作的奶茶越来越多,店员们开始四处叫卖,有一个店员就成了外卖员,到处送订单;订货的人越来越多,两名店员忙不过来,于是他们开始招聘外卖员;店员开始有了分工,一人接订单,一人制作,另外两人是招聘的外卖员,奶茶店生意越来越热闹。订单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有要大桶的,外卖员提不动,他们就用小推车一桶一桶运送着超大杯奶茶。在持续的观察中,发现幼儿投入其中并享受着游戏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了游戏水平。

二、陪伴幼儿自主游戏,分析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

陈鹤琴说:“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幼儿园的种植区同时满足了这一双重要求。中班种植区种植了土豆,在种植土豆时,幼儿们探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种植土豆,在游戏活动中探索让土豆更快生长的方式。观察土豆生长时,幼儿们产生了疑问:“土豆到底有没有长大?”科学探究的嫩芽已经萌发。他们已经不满足知道土豆会成长,而开始探究土豆长大的依据。幼儿们提出可以用记录的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会发现,生活中真实的问题激发了幼儿探究的浓厚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问题会越来越多而探究会越来越深:土豆收获了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幼儿们尝试制作土豆饼;制作土豆饼需要土豆丝,怎么把土豆变成丝,用什么样的工具,幼儿们思考并带来了不同的工具进行试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真实的活动体验,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发展机会,幼儿的探究能力在一次次的实验操作中得到了提升,掌握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深入自主游戏,给予幼儿适切的回应和问题引导

幼儿园大班木工区有“桌椅”游戏,在最初开展游戏时幼儿们基本上只是进行一些平面性质的操作。在开展户外“畅游时光”游戏时,幼儿们发现娃娃家需要一些小椅子,引发他们亲手设计制造的兴趣。看着木工区里的工具,幼儿想到自己做一些椅子,椅子要做多大,怎么做?幼儿们琢磨着并进行比对测量;在选择材料和合作切割材料时,他们协同自己的语言、身体和行动投入游戏,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变成现实。组装的过程,幼儿们遇到了难题:有什么材料可用于固定,为什么钉子敲进去以后就会歪了,用什么样的钉子才是最安全最合适的?幼儿们咨询了富有经验的门卫大叔,知道了钉钉子要先轻轻敲打,等到它没入进去约一半以后再用力敲打,这样钉子就不会弯了、不会歪了。幼儿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分析思考到大胆设计,从尝试制作到调整改进,他们一步一步接近成功。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幼儿自主探究的时间,放手让幼儿游戏,不能在他们一遇到困难时就将答案告诉他们,而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操作、发现。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支持他们通过动手解决问题来展开学习,让学习得以不断地深入。木块的组合过程是幼儿一次次的探索和创新之旅,给予他们足够的材料、适宜的工具、适当的技术支持和自主游戏的权限后,笔者发现幼儿们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惊喜。

小班幼儿喜欢在户外玩耍,喜欢“娃娃家”游戏,他们将树叶、枯树枝变成“青菜、食物”,模拟家庭的餐具炊具,模仿家长炒菜,营造家庭生活的一些情节。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随处都可以成为他们玩娃娃家的游戏场所。小班幼儿游戏经验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在游戏环境布置和材料的投放上要有预设性,如投放轮胎、大小不同厚度不同的地垫、积木、锅碗瓢盆等。在课程开始前,可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怎么搭建自己的家,需要哪些材料,与幼儿一同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提出可以将地垫立起来作为自己家的围墙小院,在两个大的地垫连接处就是门,利用地垫的折叠创设了自己的家门。教师应实时观察,及时投放材料,给予幼儿有效的回应,在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及时进行引导:有了门以后还需要有厨房。在台阶处刚好有木板座位,幼儿将这里建成了自家的厨房,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幼儿利用区域环境特点,创设了自己的游戏乐园。

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是体现探究式活动的有力手段。幼儿通过探究游戏,可以获得粗浅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游戏将抽象的知识融入游戏中,使得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趣味地学习,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体会成功的快乐。正是因为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继续游戏下去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力打破幼儿园自主游戏投放材料功能单一、可操作性较差、游戏过程中幼儿思维激发程度较低、对幼儿提出的挑战有限、情节发展流于形式、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挑战热情难以持续等障碍。在教师指导下,以游戏中的有效的、共性的、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价值性问题为依托,分析主动探究、自主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幼儿游戏与活动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与能力结构。

猜你喜欢
凉亭土豆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土豆喝水
土豆的问题
凉亭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发芽土豆带着毒
土豆发芽
外福来的葛藤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