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2-03-17 10:32刘春雷
关键词:学段心理健康心理

刘春雷

(吉林师范大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吉林 四平 136000)

青少年是国家及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当下的发展,又关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多层次、多阶段、多侧面相连接的整体,通过一体化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与学理依据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素质、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自2005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在研究实践中便出现了德育一体化建设,[1]尽管德育一体化建设还有待完善,但不可否认,德育一体化建设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3][4][5]学生的德育教育已从各学段独立开展进入到融合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一体化建设却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跟进。

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不仅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尽管心理健康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如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等内容,都对各学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开展方向,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仍存在教学内容的割裂及与心理发展阶段不匹配等状况,尤为突出的是,在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与学生成长不相关和与时代发展要求不适应的问题。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递次出现且不断整合的过程,实现教育对学生发展从阶段性到连续性的科学衔接,构建有效的一体化心理育人体系,必然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构建大中小幼纵向衔接、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学生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还可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是实践的需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大中小幼教育衔接的贯通。具体指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学段之间心理健康教育的连贯与衔接,[4][7]幼儿、小学、中学、大学各年龄段均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身心特征与行为表现,而且阶段之间并非割裂且是连续发展的,因此,促进学生健康连续发展需要遵循发展心理学身心发展年龄阶段性规律,以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7]本文旨在立足时代需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体系,助力解决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学段割裂、零散化等操作层面的问题。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存在阶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过程。阶段性指学生在不同学段所呈现的心理特征,与此对应也面临与年龄段相适应的发展任务。连续性则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先后顺序,不能逾越,不能超前,不能逆转。强调个体身心发展是按其内在逻辑遵循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的规律运行,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乃至衰老死亡完整生命过程中心理阶段性与发展性统一的科学,其基本规律强调:不同年龄段存在差异性;同一年龄段发展存在共性,但共性中的个体有特殊性;个体心理发展存在连续性特征。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目标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健康快乐连续成长,这与发展心理学理论及规律高度契合。基于此,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发展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理论层出不穷。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又称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强调每一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发展顺序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向前发展。他认为人的一生会经历连续不断的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婴儿期(0~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4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第三阶段学前期(4~7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 岁),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5岁以后直至死亡),发展任务是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8]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任务完成的成功与否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任务成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任务失败形成消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功能是尽可能帮助个体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发展积极品质,避免消极品质。[9]

综上,发展心理学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表明在工作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学段差异性、递进性实施教育。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衔接问题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研究,结合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探索刚刚开启,因此迎合时代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时代要求下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二、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衔接的困境

事实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与顶层设计一直走在理论和实践的前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绩,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指引下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开展、危机干预等方面逐步规范和完善,已在引领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小学及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队伍组建、课程设计、活动开展等现状明显离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大中小幼衔接方面存在亟待解决和应对的诸多问题。明显的体现是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未有明显的良好变化,个别地区和个别时候还出现了局部恶化,相关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大,纵观这几年不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在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并不遗余力地推进。2021 年10 月,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给予答复并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并建立档案,对测评异常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这些现象背后是不断攀升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持续性作用亟待提高。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不畅或脱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管理机制缺乏一体化衔接

目前出台的三部《纲要》不是大中小一贯的指导性文件,而是分别为大学和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宏观的行动指南,而且也并没有关于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衔接问题的指导性意见。这种制度层面的不连贯与不完整,必然带来各学段工作的彼此断裂、脱节,客观上不利于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推进,自然也就无法在工作和实施过程中有效衔接和统一。随着教育形势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演进,客观上需要在组织管理、政策层面形成有效衔接、统筹领导、整体推进的体制。

(二)专业队伍匮乏并缺乏有序衔接

专业知识精湛、业务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实力的保障。目前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都面临师资短缺的现状,多数高校近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基本达标但也要借助兼职力量才能完成工作,中小学和幼儿园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屈指可数,只有少数示范校、园相对重视。况且,不说那么多兼职教师有没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就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缺少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保障和督导制度,他们的业务能力难以满足广大师生需求。还要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日常管理中被边缘化,变成了“良心活”,很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靠的是教师的职业精神与教育情怀。

(三)课程设计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衔接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直接依据,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衔接不仅要前后延续,更要有所侧重,并遵循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目前的现状是课程重复、错位、脱节。如本应中小学阶段讲授的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学习风格与策略等基础知识与内容都呈现在大学心理健康有限定课时的课程中(36 课时),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浮于表面,不接地气,难以满足儿童青少年发展需要。最近几年高校才刚刚出现与大学年龄段吻合的恋爱心理等知识讲授,但部分授课内容缺失与断层加上课时限制,根本无法充分展开。因此,如何实现各学段间课程内容“同向同行”有效衔接,无疑是一个难点,深刻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的育人效果。

(四)教材缺乏整体连贯的内容衔接

教材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托资源,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眼花缭乱,种类繁多。相当多教材内容和结构设计并未聚焦于所在年龄段的心理发展任务和时代发展下的新问题,内容老旧与学生真实生活脱节,而且也看不到知识点与活动设计及案例呈现的有机结合,因此无法满足学生学的兴趣和教师教的热情。这种状况体现在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喜好程度明显低于高校。

(五)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缺乏宏观一体的规划衔接

纵向衔接、螺旋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衔接在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居于引领方向的地位,是贯彻课程、教材、队伍等落实的关键。

依据前面阐述,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各有侧重。学段目标要遵循儿童青少年身心规律,但目前从政策制定到课程与教材设计都存在着总体目标衔接缺乏上下贯通的宏观规划问题。中小学校过分看重分数和升学率的现状,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大学校园暴露的心理问题,相当多都是中小学教育缺失导致的“后遗症”。这种前后学段培养目标比重失衡现象恰恰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缺乏从宏观视角进行一体化顶层设计的现实。

(六)活动缺乏有效性及感染性方法的衔接

贴合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真正奏效的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科学有效的活动既要考虑特定年龄段的普遍需要,还应兼顾各学段、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特殊需求,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目前活动开展很少关注到学生差异性也是活动选择和效用不明显的原因所在。目前,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特色活动比较活跃,而且也陆续开展全国性、区域性的活动竞赛,如每年五月举办的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结合疫情各省组织微电影大赛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因中高考指挥棒影响,活动水平和数量参差不齐,有特色有成效的不普遍,甚至仍呈现“呼声高、成效低”的特点,存在着活动与学生认知发展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七)档案建设缺乏个体数据的前后衔接

心理档案是利用科学有效、专业成熟的测评工具对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据此对个体建立可观测的量化数据,这些数据可作为对个体实施教育的基础和依据,也是每个人的心理成长信息。因此心理档案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理应从出生开始就建立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但目前的基本事实是大多数中小学并没有建设个体的心理健康档案库,大学新生入学档案里也没有心理档案这一项目,即多数学生都是从进入大学才开始建立个体心理健康档案。由于不同学段间心理档案的缺失或阻隔导致学校无法掌握每个学生的连续性资料,出现问题尤其是进行危机干预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心理疏导或干预的有效性落实。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需要出发,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更严重的心理危机,亟待从制度层面强化建设前后衔接的个体心理档案库。

三、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路径

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从幼儿园开始的心理育人教育实效。而实效性又受制于多个因素,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活动、课程、教材等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育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实践中探索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衔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差异性、创新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注重整体中各要素的协调统一,目标是实现整体效用最佳化。运用整体性指导思想和方法,形成多渠道多渗透的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把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衔接成效看成是由学校的课程、教材、活动等要素为主,经过教师、家长、社会联合协作紧密连接,共同营造良好的、方向一致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共同努力的整体成果。

系统性原则:注重对系统内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管理,目标是实现管理的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衔接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其内部要素的管理衔接、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活动衔接呈现既定的层次和关系,每一要素在整个系统中均占有一定地位。新时代新需求背景下,有必要从系统的视角审视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状况,不断调整并完善其不合理之处,使其满足发展需求。

差异性原则:注重各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性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及认知发展需求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创新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创新也成为时代主题。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本就是一个创新性的事业。因此,秉承创新性原则,将创新渗透到一体化的各环节,贯彻到整个过程,从目标、课程、教材、队伍建设、实践活动等多点着力,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发展动力。

因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必须立足时代要求,基于儿童青少年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点,在“一体化”理念指导下,从管理体制、专业队伍、课程和教材、教育目标、活动开展、档案建设着手,全面系统推进一体化进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效。

(一)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统一管理体制

“一体化”衔接能否有效推进,有赖于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针对不同学段管理机制上的割裂现状,教育部相关管理部门应在具体操作方面发挥指导、引领等作用。北京、上海两个一线城市的顶层设计就很有借鉴价值。为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北京市率先成立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该研究会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深化学习研讨,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推进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的一些理论认识、实践成果和工作思路,营造了大中小幼各学段同参与、共分享、齐推动的工作局面,出台了《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整体优化全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队伍、评价体系,完善大中小幼学段衔接的工作机制,建立德育要素融通一体、学段衔接一体、各方协同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10]而上海市黄浦区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则由区教育局主管,各部门如区文明办、卫健委等协同合作,以成立黄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区域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督导评估、专业指导等工作。区域内各学校均成立了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校长担任组长,其他如德育教导等中层干部以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等担任组员,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不仅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多样化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育实效。[11]

(二)推动交流合作,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

首先应正视教师队伍严重短缺的现实,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力争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师共同体。建议搭建平台,利用专家智库指导各项工作开展。目前高校按教育部文件1:4000配比配齐专职师资,中小学因无明确规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可通过平台组织大中小心理健康专业力量共同探讨和交流分级分类的活动设计、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等,高校发挥专业队伍力量优势带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可以经常性举办灵活生动的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交流会等(例如,案例资源、优质课件与教学视频、教学材料等)。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创新一体化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载体,在新时代首先要把“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心理育人高度统筹谋划课程体系,同时要遵循发展心理学关于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如各学段都要兼顾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情绪情感调节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的培养,使各学段心理健康的课程要求能够依照学生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有效推进。

俞国良提出,首先,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水平,选择心理健康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原理、技能和价值观等。这些内容分层分段取自真实世界的生活并保持合适的比例。其次,以连续性和顺序性原则为指导,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按学段分层精心选择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身的心理品质。[12]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可借鉴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如全国大中小学稳步推行的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对制定科学、统一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要从根本上改变从大学、中学、小学到幼儿园在课程系统不贯通、不衔接的现象,形成环环相扣、层级递升的课程衔接体系必须先明确课程衔接目标、理顺课程衔接内容、完善课程衔接标准,具体涉及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途径体系、评价体系等,明确课程衔接目标设置的整体性,建构一个由心理健康课程衔接总目标、学段衔接目标、年级课程衔接目标组成的层次鲜明的大中小幼一体化衔接的课程目标体系,体系的建构应体现整体性、阶段性、连续性、差异性有机统一,实现各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最优化目标。

(四)统筹各方力量,编撰一体化示范教材

教材是实施心理育人的抓手,承载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涵盖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呈现出类型广泛、品种繁多、体裁丰富、手段多元、元素多样的特点。当下音频、视频、智能VR、微电影短片等丰富多样的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因此,只要教材革除陈旧内容,逻辑合理,贴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符合儿童青少年学习特点并满足他们心理成长的任务,就完全可以在知识、案例、活动和训练等不同模块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实施教学。建议国家主管部门作宏观指导,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心理活动开展成熟且收效显著地区编写的系列教材作范例,国家级出版机构参与,借助心理学专家指导委员会学术力量,组织各学段专家团队编撰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教材。这就是呼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改革举措。

(五)科学开展教育评估,制订一体化教育目标体系

新时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具体到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其目标定位于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学段的儿童青少年要依据其身心特征和教育规律,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以总目标为指引,依靠专家团队指导,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向围绕课程、教材、活动开展、危机个案预防等方面设计和制定工作方案,普遍性方案分学段和分年级设计;特殊群体或特殊问题个案采用“私人订制”方式应对和解决。

目前全国各区域发展严重不均衡,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已经颁布和实施,某些省份高等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正在实施,中小学指标体系也正在调研准备阶段,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启动此项工作。建议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应宏观指导,统筹规划此具体工作开展。

(六)优化活动方案,促进分层分类有效衔接

活动一体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三种基本组织形式:集体、小组、个别活动。集体活动以专题性与融合性活动为主;小组心理活动以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矫正活动为主;个别心理活动以网络教育、个体咨询、自我学习为主。三种组织形式则共同构建了心理活动体系。[14]

依据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身心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把握新生入学适应、考前考后心态调整及其他心理成长关键时期,结合“5·25心理健康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系统化设计制定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活动方案,并面向中小学骨干教师征集优秀活动方案,积累更多素材,为创建品牌特色活动打下坚实基础。目前高校心理社团组织比较健全,活动开展丰富,对校园文化和学生成长有很强的助力作用。建议以区域为单位,发挥高校优势,对中小学幼儿园集体活动及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和带动。如组织高校专业教师参与中小学幼儿园活动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开展“送阳光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各种心理主题的团体活动等。

本着立德树人出发点,应牢固树立心理育人意识,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理念贯彻实施,各学段保育员、班主任、辅导员、群团组织负责人、心理教师等可充分利用班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七)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作为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能够客观有效掌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心理轨迹,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各学段转折过程中教育者的有序衔接,一旦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也便于心理教师科学、快捷、高效进行干预。由于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各学段档案转交可以参照法律条款及咨询伦理,制定一套适合个人心理信息档案转接的制度与手续,规范此项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运行的必要环节。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实现大中小幼学段贯通目标,摆脱衔接不力的困境,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将心理育人与品德育人有机结合,在一体化理念指导下,遵循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他们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差异,运用科学方法,做到早规划、早预防、早发现、早应对,创新多种机制,搭建多样平台,促进多方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助力培育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猜你喜欢
学段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心理感受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