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理论阐释

2022-03-17 12:20吴银银洪松舟
关键词:特色化乡土发展

吴银银,洪松舟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都伴随着乡村的普遍衰落,这成了工业时代世界范围内难以扭转的“铁律”。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扫除了一直以来“农村消亡论”的阴霾,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振了信心,这将有望为世界提供解决“城进农退”困境的中国方案。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事业,必须通过谋求特色化发展道路,转变以往的发展“颓势”,为乡村振兴奠定稳固基石。

一、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内涵阐释

针对过去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乡村教育丧失乡村特色的问题,特色化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思考路径。乡村教育特色化是区别于城镇化教育而言的,表现在教育目的、功能、内容、过程等方面都要凸显乡村社会的特色、发挥乡村的优势,除了具有国民教育的一般规定性外,还应具有乡村教育特有的意蕴。

(一)“为了乡村”的教育目的

在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的的前提下,乡村教育的目的应该更加具体化,即培养能够热爱乡村、立足乡村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乡村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实际上践行着“离农”的价值取向。乡村教育的目的是为城镇培养建设者,教师是为学生能够离开农村而教,学生是为成为城里人而学;过去这种现象由城乡收入、生活条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天然差距所决定。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类优惠政策向农村倾斜,乡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离农”的价值观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乡村教育倡导“为农”的价值取向不再是脱离实际的选择,而是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体现为使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的与乡村振兴的节奏与需求相合拍、相促进,让教育为乡村的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培养新型高能力、高素质乡村建设者和管理者,使之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服务乡村”的教育功能

教育历来有着重要的社会建设和治理功能、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在梁漱溟所开展的乡村建设实验中,教育甚至是社会改造的主力军。建国后,伴随着乡村形态和治理结构的全面改造,乡村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功能急遽弱化,如今学校虽被建设成乡村最美丽的地方,但其“教书育人”之外的功能已经微乎其微。

乡村振兴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而是包括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这些无不与乡村教育有着紧密联系,若抛开教育,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乡村文明和乡村治理,势必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基于此,乡村教育要重拾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尤其是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功能,“实施与一方水土相联系的本地化教育”[1]。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不同于以往的“苦干蛮干”,需要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信息文化的高度融合,更需要作为乡村精英群体的教师出谋划策,充当“乡村产业人才的培育者、乡村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乡风文明的守护者、乡村治理的协助者和乡民生活改造的领导者”[2],要“扶植和培养一批现代乡贤、乡村工、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和经纪人等乡土文化精英,发挥其在乡风文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3],要让学校成为乡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乡村教育的社会和文化功能。

(三)“源于乡土”的教育内容

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制度决定了乡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一体化,可以说,过去并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乡村教育,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无差别性的教育内容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乡土的价值,试图开发乡土教材,但在现有体制环境和物质条件下,在原有课程体系中植入乡土教育的内容难度较大,存在主流城市文化排斥、单一评价指标限制、教材开发难度大等各种困境。

然而,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文化,缺少乡土的乡村是没有灵魂的乡村[4]。历经百年变革,乡土在大多数当代农村已经不再以具体的知识形态存在,而更多是一种区别于城市文化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如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中和仁恕的传统道德。乡村教育要打破现代性价值预设,构建和认同以乡土文化为主导的新价值体系,并在课堂中、日常生活中传达给学生,促进乡村青少年人格健全发展,创造乡村社会的精神气象。乡土不是需要传承的文化遗产,而是一个能够治愈金钱至上、道德滑坡等各种现代病的精神宝库,“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属性是乡村性、乡土性”[5],要重视开发乡土的精神性价值,并在学校内外以身示范、广泛传扬。

(四)“基于乡村”的教育实践

乡村振兴所致力构建的是一个乡村学习生活共同体,乡村教育与社会治理相融合,校内与校外相衔接,教育目的更加务实和务本,教育功能得以舒展,教育内容重视乡土与现代科技结合。

在此背景下,乡村教育的方法亟待改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然主义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的理念应重新得到重视,充分发挥农村大课堂的作用,将田间地头、山川河流、寻常百姓家作为重要的教育场所,将课堂搬出教室,搬进大社会、大自然,要注重结合乡村生活开展体验学习、探究式教学,要重视培育乡土情怀,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劳动的喜悦,“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6]。乡村教师要重塑“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跳出苑囿,以社会实践家和教育家的身份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跳出书本,灵活运用如查访乡民、乡村叙事、观看民间技艺、参加农业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在乡村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培育英才。

总之,乡村教育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就是要“把农村教育办成‘在农村’‘富农村’‘为农民’的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全面振兴”[6],与之相应,乡村教育应着眼于实现特色化发展,构建“基于乡村、为了乡村、借重乡土”的基本路径。

二、乡村教育特色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必然意味着乡村教育的振兴,教育的振兴也会牵引乡村社会的整体振兴,二者是互促共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乡村振兴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同样,乡村教育须具有乡村特色。

(一)乡村振兴建设基于乡村特色化发展

每一种文明都是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得以持久发展。乡村社会有着完全不同于城市的文明形态,乡村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民风淳朴、生态自然、地域广阔、环境优美等,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和特色。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质是深入推进和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不是城市化乡村,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和特色化乡村发展道路,建设千千万万个形态各异且有别于工业化时代由钢筋混凝土打造的现代化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板和一成不变的定式,应避开以往城市扩张的单一模式,“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7],走出一条多元发展、百花齐放的现代乡村之路。

(二)乡村振兴是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契机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力挽狂澜之策,为重新理解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为乡村教育实现跨越式、特色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过去狭隘的城镇化理念给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则为城乡教育走各具特色的一体化发展之路提供了思路,为乡村教育“起死回生”提供了可能。其前提便是要充分发挥乡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的一体化,不是发展模式、发展形态的趋同化。“趋同”往往是“有限知识”时代简化管理和单一制度体系的产物,而未来知识爆炸和信息共享所带来的选择多样性反而会促成教育的多元发展,这是乡村教育可以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的前提。未来,乡村教育发展要保持本土化和特色化发展思路,“以此丰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8],实现特色化、多元化,彰显丰富性、差异性,唯有如此,才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呼应。

(三)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要求

在以往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考试制度框架下,并未存在乡村教育与整体国民教育的显著差异。新时代,乡村教育本应有独特的、有别于城市教育的地方,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来乡村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乡村振兴的特色化发展包括多个方面。乡村教育的特色化发展既是整个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基础性工程,承担着为乡村振兴“育才”的重任。在整个乡村都谋求特色化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要“不拖乡村振兴的后腿”,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否则便会以“离农”的价值取向“掏空”乡村的根基。

(四)教育特色化是乡村特色化的重要基石

荀子说:“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乡村振兴摆在最前面的便是乡村教育事业的振兴,其一方面承担着为乡村“育才”的任务,另一方面也是整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这同时意味着,乡村教育必须为乡村留住可用之才,乡村教育必须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在价值取向、教学内容、教育目标、功能设置等各方面都要围绕服务乡村社会这个中心。实现乡村振兴,首先是要肯定乡村的价值,包括乡村的人文环境、自然风光,包括乡俗、乡风、乡愁、乡土等。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就是重视乡村的本有价值,通过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引领性作用,发挥其“文化环境塑造、人才体系优化、社会主体聚合”[9]的优势,重建乡村社会的吸引力,重塑乡风文明,扭转以往农村人口向城镇单向流动的局面,从而为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奠基。

三、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立足实现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要通过重释“乡村教育”概念、重建乡村教师信念、扎根乡土文化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措施,深化乡村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助推乡村教育实现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一)重释“乡村教育”概念,奠定理论之基

以往,尽管我们谈论了乡村教育上百年,但对“乡村教育”的概念界定和应用语境是有问题的。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所谓“乡村教育”是在乡村社会开展针对乡村学生的教育。然而,很多时候,是先入为主的理念、固化的评价标准、局限的视角决定了我们的认知。

展望未来,在乡村社会实现全面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育以往的“弱势”转为“优势”,或将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一种教育形态。彼时,乡村教育面临概念重塑和语境转换:乡村教育不是指面向乡村孩子的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学生,以乡村社会为场域,以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是“内容属性”而非“场域属性”。换句话说:未来,城市学生也应该接受乡村教育,就像曾经的乡村学生要接受城市化教育一样。以往,我们天然地把“乡村教育”视作了一个问题,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一问题解决后,“乡村教育”的概念理论上就不复存在了,即城乡教育从事实到理论、从实践到概念的真正“一体化”,互相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时,乡村教育不再是与“城市教育”相对的存在,而是教育大体系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其“并列项”变成了“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成为一个从教育内容属性出发的概念体系,从而为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二)重建乡村教师信念,提供精神支撑

以往乡村教师对“任教农村”这一事实的被迫感、失落感和自卑感,根源于整个社会“城尊农卑”的价值错判。没有高楼大厦衬托的农村在物质比拼中一步步输给了城市,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对农村的嫌弃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不言而喻。

乡村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和重要阵地,“城镇化越是加快,农村教育越要加强。”[10]以往,急速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的优势和价值多年来被人们遗忘。然而,在后工业时代向信息、智能时代转型的过程中,自然、绿色、健康等这些遗忘的价值逐渐又被人们重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乡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重新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地方。可以说,是以往失落的乡村给了乡村教师强烈的职业失落感,而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又重拾了发展的希望。在此过程中,要通过重建乡村教师信念,对其所从事的事业要有充分的信心,对乡村教育事业的价值意义要有高度而积极的认知,转职业失落感为职业认同感,从而充分肯定自我,为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提供支撑。乡村教师要形成一种基本信念:乡村是一个会越来越美好的地方,乡村生活是值得一过且优于城市的生活,从事乡村教育事业是光荣而更有意义、有价值的职业选择;要自觉转变“离农”的教育价值观、城市文明主导的教育内容观和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过程观,践行“为了乡村,在乡村中和通过乡村开展教学”的教育观。这样的信念不是凭空想象和强加在教师身上的,也不是无可奈何之下的精神安慰和自我麻醉,而是未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能够实实在在给到乡村教师的实惠。

(三)扎根乡土文化,改良教育土壤

“乡土文化是乡村教育实施与发展的沃土,乡村教育是传承与创新乡土文化的有效机制。”[11]乡村振兴所振兴的不只是乡村的经济、乡村人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保障,而首先要重拾人们对乡村社会、乡土文化的认同。

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既不是固守乡土的价值,高唱田园牧歌,回归传统;也不是追逐城市的脚步,改头换面;而是要将教育现代化扎根于乡土之中,“通过凝聚、强化、凸显个性与优势来形成特色”[12],逐步改良乡村教育的土壤。一是重塑具有乡村化特色的教育,搜集整理趣味性浓、教育性强的乡土文化素材,借重乡土文化,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把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探究式学习等理念落实在教学中。二是要努力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取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为目标,创造性开展学科课程教学,挖掘传统课程中的乡土内容,注重利用和开发乡土教材,把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三是要鼓励乡村教师自觉投身到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的建设中,热爱乡村,扎根乡土,建设乡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各项活动,自觉担当乡土文化守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四)融合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加速城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城乡教育在资源共享、硬件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乡村教育一方面要对新技术开怀拥抱,另一方面也要对原有的乡土文化保持绝对尊重,必须寻求能够让教师轻松愉悦、让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乡土的现代化,传承和传播乡土文化,为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增光添彩”。一是要主动迎接新技术、新挑战,改进课堂教学,主动整理和开发乡土文化。二是要借重现代科技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课堂内外,如利用视频音频让学生了解乡风乡俗,利用手机App学习动植物生长习性,利用情境感知技术、自动化模拟技术领略乡村自然风光,利用数字化视听技术、多媒体交互技术让学生切身体验乡土生活。三是要尝试自主开发数字化乡土课程资源,开展数字化乡土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把乡土搬进梦想课堂,让学生更多通过画面、游戏和亲身参与而不是文字讲述来了解乡土,进而热爱乡土。通过快乐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胜名迹、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名优产品等乡土知识,让家乡成为学生最熟悉、最热爱和最值得守护的地方。

猜你喜欢
特色化乡土发展
全员参与创建特色化的安全文化体系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语文教师班级特色化管理“四法”
乡土中国
打造特色化外汇风险管理体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