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提出、结构困境与应对策略(上)

2022-03-17 18:45
关键词:战略成本

顾 强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2021年1月29日,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等七家智库联合举办的对话会上,新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杰克·沙利文表示,美国需要针对新疆、香港和台湾等问题准备采取行动,对中国“成本强加”(impose costs)[1]。沙利文的表态,不免让人们需要系统地回顾过去几年美国学术界积极讨论,同时也是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指导方针之一的“成本强加战略”(Cost-imposing strategy)。从拜登政府上台后的各种表现来看,能够推断“成本强加战略”将继续成为美国政府未来的对华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和基础。因此,梳理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提出的过程,分析其局限性以及判断其发展趋势,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提出

“成本强加战略”早在欧洲拿破仑战争时期就由英国提出并实施,后在冷战时期成型并被系统运用。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积极开展海洋维权行动,美国针对中国提出了“成本强加战略”。“成本强加战略”是长期和平时期的战略,其目的是使发起国获得艰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所运用的手段包括军事和非军事手段。

(一)“成本强加战略”的历史演进

1.大英帝国的“成本强加战略”

英国作为昔日的全球性霸主,有着非常娴熟的外交手腕。在历史上,为了压制对手,英国多次运用了“成本强加战略”。其中,最为典型的两次是19世纪初对抗法国拿破仑以及20世纪初对抗德意志帝国。

在拿破仑战争时期,面对拿破仑所领导的法国横扫欧洲的局面,英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反拿破仑战争更是屡屡失败。从1808年开始,英国对拿破仑实施新的战略,“向欧洲大陆部署军队,耗尽法国资源,最终帮助击败拿破仑;开辟新市场,取代被大陆体系关闭的市场;缓和与联军伙伴俄罗斯和瑞典的紧张关系”[2]316-317。这些举措为英国赢得拿破仑战争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现代“成本强加战略”的雏形。

在20世纪初,为了打压当时即将打破欧洲大陆均势的德意志帝国,英国故伎重演,对德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把德国拖入了成本极高且难以承受的军备竞赛当中。英国大幅提升其海军装备,德国紧跟其后,使之进入了一个其非常不擅长并处于明显劣势的领域。由于德国把大量的资源用于发展其海军,从而影响到了其他领域(特别是陆军)的投资。“通过把捉襟见肘的军费的一部分投资到充满风险的舰队建设之中,德国最终减少了两支陆军兵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舰队影响不大,而如果德国能够增加陆上部队很有可能会对欧洲大陆的战壕战产生影响。”[3]2从英国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选择。当时英国本来就打算淘汰已经落伍的150艘军舰,把大量资源投入到海军当中正契合了其海军现代化计划。“英国通过引进性能更强大、价格更昂贵的英国皇家海军无畏级舰艇,迫使竞争对手过早地淘汰小型舰艇巨大的成本。”[4]34-141“通过大幅扩充自己的战列舰舰队来应对德国的海军挑战。它这样做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即柏林将发现与这一建设相匹配的成本高得令人难以忍受,而这样做的努力将消耗更多危险举措的资源,例如建立一支可以主宰欧洲的德国军队。”[5]132-156正因如此,有历史学家认为,“英国在1900—1914年间战胜了德国,这是一次成本强加的胜利”[4]135。

2.美国对苏联的“成本强加战略”

在20世纪70年代,面对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重大挫败以及苏联的进攻态势,美国开始对苏联采取“成本强加战略”并将此战略进一步系统化。

早在1966年1月,美国国防部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就把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作为美军购买轰炸机的部分理由[3]43。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采用更具侵略性的“成本强加战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对苏联的“成本强加战略”正式成型。1972年,安德鲁·马歇尔撰写了《与苏联的长期竞争:战略分析框架》(LongTermCompetitionwiththeSoviets:AFrameworkforStrategicAnalysis),提出美国与苏联在军事实力、经济增长和国际影响力方面处于长期竞争之中。这一认识促使美国国家安全机构将重点放在通过竞争战略方式培育美国已经拥有明显优势的军事能力领域[6]。里根政府时期,国防部专门成立了竞争战略办公室,使美苏竞争制度化。在此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竞争战略,“将美国的持久优势与苏联的长期弱点相结合……以迫使苏联人降低效率或效益”[7]88。美国国防部通过选择对优势领域的投资进而获得了“不成比例的优势”,也减少了苏联对美国所形成的威胁[8]66。反观苏联,则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被拖入到了其经济实力无法承受的军备竞赛当中。“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隐形飞机和轰炸机的投资迫使苏联为继续保卫其领空免受任何入侵者而付出更高的代价。”[9]例如,“苏联为保护国家12 000英里边界而仅在萨姆导弹(SAM)上的开支就高达1 200亿美元”[10]。

美国在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战略”之时,其目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想通过此战略改变苏联的决策过程并进而改变其战略行为。美国并不指望有更高的成效,更不幻想通过此战略就能推翻苏联。但是从结果来看,此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对苏联采取的竞争战略取得了成功,甚至连最热心的支持者也无法想象得到。”[11]419

(二)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提出

从美国学者对“成本强加战略”的讨论来看,该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崛起以及中国海洋维权行动的两大背景下提出的。对于中国崛起,美国政府和学界普遍认为要对中国的崛起予以严肃对待。亚历山大·苏利文和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美国一直是二战后地区秩序建设和安全维护的中心,但它的信誉似乎正在慢慢受到侵蚀。一个重新崛起的中国正在重塑自己的海上大国形象,不时呼吁建立一个排他性的‘亚洲人的亚洲’架构,并利用其全面的权力工具单方面改变地面、海洋和空中的事实。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断上升的海上紧张局势将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影响力,危及邻国的主权,并破坏战后地区的总体秩序。”[12]对于中国的海洋维权行动,特别是在南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刺激了美国。凯雷·塞耶认为:“中国的果断和侵略行动,特别是最近的填海造地活动,无异于缓慢而蓄意地将东盟的海上心脏从东南亚地区割除。”[13]美国海军陆战队大学的亚洲研究学者克里斯托弗·杨和帕特里克·麦克纳尔蒂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扩大其在东海和南海的足迹方面投入了如此多的时间和财富”[14]。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对中国提出了“成本强加战略”。

2012年6月4日,由托马斯·曼肯所领衔的团队发表题为《平衡中的亚洲:转变美国在亚洲的军事战略》的研究报告提出:“为了在和平时期与中国展开长期竞争,并为战争做好准备,美国必须制定一项前瞻性战略,以保护其在亚洲的利益。这一战略的关键要素包括……对中国采取‘成本强加’战略”[15]。2013年,美国众议员兰迪·福布斯在对众议院第4310号决议(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拟议修正案中明确要求美国国防部“开展一项研究,以确定旨在应对外国潜在挑战的成本强加/竞争战略”[16]。

2014年,美国针对中国海洋维权行动所实施的“成本强加战略”在理论上成型,在学者层面,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且富有成果的讨论。2014年5月7日,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肯尼思·埃克曼发表题为《通过成本强加赢得和平》的文章,提出如何在军事领域(特别是在空中)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17]。同样是在这一年,新美国安全中心发表了一组研究报告,针对中国的海洋政策,站在美国的角度系统且具体地提出了如何运用“成本强加战略”。

2015年5月13日,新美国安全中心研究员帕特里克·克罗宁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任何一个单独的成本强加措施都不太可能成功地说服中国改变目前的行动方针。美国目前的南海政策为中国带来了一些成本,但还不足以改变北京的总体成本/效益计算。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成本强加的措施”[18]。2015年5月15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葛莱仪(Bonnie Glaser)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美国需要与盟国和伙伴一起,在东海和南海两个方向,迫使中国为其有针对性的胁迫和其他不良行为付出代价。美国目前的成本强加方式仍然是间接的,尤其是外交和法律。美国需要通过更多的方法以便更好的通过间接方式施加成本,同时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收益”[19]。2018年4月,哈尔·布兰兹提出,在长期竞争当中需要成功地创造不对称的优势。“把成本强加给一个有自己想法和优势的充满活力的对手。但最好的战略,尤其是对于资源受限的超级大国来说,使用定向投资来抬高对手的成本,转移其资源,削弱其跟上步伐的能力。”[20]

(三)“成本强加战略”的内涵与外延

1.“成本强加战略”的定义

肯尼思·埃克曼对成本强加的定义:“成本强加是一个被更为精细定制的竞争战略,通过此战略,计划、态势和作战概念的选择会导致对手处于不利的竞争当中,并因此而承受更大的财政或其他困难。这些代价是在战前承担的,尽管战前选择与在战争中造成或避免损害的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考虑,因为前者为后者设置了条件。”[17]中国学者赵明昊在分析南海问题之后认为,所谓“成本强加”,“即一方面要避免与中国爆发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一方面必须通过外交、政治、军事威慑、法律、舆论战等综合性的政策手段,增加中国推进南海政策的成本,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既难看又难受’,使中国承受周边关系紧张、国家声誉受损等方面的政策代价,从而尽可能地抵消和否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收益。这种以‘成本强加’为导向的制衡政策包括军事和非军事层面的举措,也可以从直接性成本强加(美国发挥主导性)和间接性成本强加(他国发挥主导性)的角度进行辨析”[21]29-41。

2.“成本强加战略”的目标

从美国学者的讨论来看,“成本强加战略”的目的是为目标行为体制造困难,使之背负难以承受的代价,从而使发起国获得“艰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advantageous hardship differential)。亚历山大·苏利文和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成本强加策略在一个更大的竞争策略类别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它们的重点是提高目标行为体所承担的成本,以便改变其政策,通常是为了和平时期和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的特定或有限的目标。”[12]肯尼思·埃克曼认为:“在一个极端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诱导竞争对手不成比例地投资于竞争性、防御性、劣势系统,这些系统采用的是低劣的运营理念,在边缘化地区假设数量微不足道,从而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有利的比较优势。……为了实现有利的比较优势,国防部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包括国家军费开支的方方面面。”[17]

3.“成本强加战略”的时间

“成本强加战略”的提出者普遍认为,此战略是长期和平时期的战略。托马斯·曼肯认为:“和平时期的战略与战争时期的战略有几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成本强加战略’可以,而且经常涉及使用军事资产,但重点是潜在地使用武力来威慑或胁迫,而不是击败竞争对手;第二,和平时期的战略比战争时期更具不确定性;第三,在和平时期作战的政治家和士兵对风险的容忍度通常比在战争中要低得多;第四,在和平时期要比在战时花更长的时间来确定战略的效果。”[22]成本强加的发起国试图让对手确信,长期的竞争和冲突所产生的代价将极为高昂,甚至难以承受。反之,与发起国妥协或作出改变,更具吸引力。正因“成本强加战略”是长期和平时期的战略,所以需要持续推进,且其成效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4.“成本强加战略”的手段

对于成本强加的手段,美国学术界的讨论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肯尼思·埃克曼、托马斯·曼肯和帕特里克·克罗宁的观点。肯尼思·埃克曼认为:“从广义上而言,从安全竞争方面来看,成本强加的努力必然使用国家权力的所有手段。外交领域、经济领域和信息领域都为安全竞争对手提供了各自的机会。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货币,这些货币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会计和利益的确定。”[17]托马斯·曼肯认为:“‘成本强加战略’应利用广泛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手段,将成本强加给竞争对手。”[22]其中,经济成本(包括货币成本、财政、劳动力和技术投入)、人力资源成本、技术成本、军费、效率成本、效益成本、政治或外交成本。亚历山大·苏利文和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制止胁迫和成本强加的一系列对策和政策包括:军事措施(包括存在、行动、部队结构和伙伴关系能力建设);非军事措施(包括使用信息、外交、法律和制度以及经济政策工具)[12]。凯雷·塞耶提出,成本强加分为直接成本强加和间接成本强加,直接成本强加是美国单独行动对中国施加压力和制造困难;间接成本强加是在美国的领导之下,利用联盟和伙伴关系(特别是东盟)通过法律、外交和政治手段推行“成本强加战略”[13]。

5.“成本强加战略”的演进机理

从“成本强加战略”的演进历程来看,存在着几方面的机理:一是在战略目标方面越来越清晰,从开始时的混沌和模糊逐渐演进为清晰,现在清晰地确定为发起国获得“艰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二是在实施手段方面越来越多样化,从开始时主要侧重于军事手段,后发展到军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再发展到现在的军事、经济、科技、舆论和法理等系列手段;三是在战略心态方面越来越有耐心,从开始时的“毕其功于一役”的心态转变为数年的斗争,再变为十余年乃至数十年的缠斗,再到现在所规划的将持续数十年的战略竞争,都体现出“成本强加战略”的规划者极强的耐心;四是实施成本越来越难以承受,从开始时该战略的发起国能够承受极高的军事成本和政治成本,发展到主要承受经济和社会成本并尽可能减少军事成本,再到尽可能避免承受直接的军事风险,都反映出实施成本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

二、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结构困境

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的实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对此,中国既需要与美国的霸权行径进行坚决斗争,与此同时,也需冷静地看到该战略存在着结构性困境,因此,需深入研究并加以利用,以便更好地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亚历山大·苏利文和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成本强加战略”存在三方面的局限性:“一是行动的成本,成本强加的代价不应超过所认为的胁迫行为的成本;二是政策的一致性,美国的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最薄弱的环节,为中国提供了无数分裂和统治的机会;三是结果,成本强加的手段必须产生预期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塔利奥尼斯法,一个复仇正义的眼睛”[12]。据此,可以把“成本强加战略”的局限性归结为成本、一致性以及结果三个方面。

(一)成本:发起者需要承受相应的成本

1.美国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时所承受的巨大成本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成本强加战略”的发起者在向目标行为体施加成本时,自身不得不承担起相应的代价。在历史上,美国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时,自身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虽然星球大战计划 (战略防御倡议)被认为只是美国政府为拖垮苏联而采用的一种宣传手段,但美国也不得不为此花费巨资,如建设了白沙实验场、研究“光束飞船”(用激光代替化学燃料)的激光。由于美国国力长期以来都拥有明显甚至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美国对其他国家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时,其国力能够承担得起相应的代价,也能够使目标行为体背负起难以承受的成本。肯尼思·埃克曼认为:“从极端情况来看,美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迫使处于劣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付出极高的成本,究其原因只是美国拥有明显超过这些国家的实力。”[23]26-59显然,面对中国这么大体量的国家,美国在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过程中,也将不得不为此背负起巨大的包袱。

2.美国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美国学者提出“成本强加战略”时,主要是针对南海和东海问题。从现有情况来看,单是在南海问题上,美国已经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成本强加战略”使东亚乃至世界被分化,进而伤及美国自身。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美国“成本强加战略”的长期潜在代价是该地区的两极分化,如同冷战时期把世界大部分地区分为两个阵营一样。“‘成本强加战略’的设计必须有助于实现维护和平与繁荣的更大目标。由于美国对该地区提出了一个积极的愿景,因此,我们不应忽视建立一个包容各方、以规则为基础的制度的目标,以便所有负责任的国家都能从一个开放的全球公域中获益。然而,硬性的‘成本强加战略’有可能使该地区分裂,加剧军备竞赛,引发新的冷战,并迫使中国子孙后代相信,与美国的长期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是必须得赢的。”[24]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的南海政策,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包括在南海问题上对针对中国的种种措施,已经使地区出现分裂,甚至面临着爆发新冷战的巨大风险,中国民众对美国的认知和情感已经严重恶化。据此可以判断,美国已经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其次,是“成本强加战略”使美国背负起更为庞大的军事开支,付出相应机会成本。肯尼思·埃克曼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美国可能成为一个成本强加的受害者,加剧不平衡,边缘化其国际安全影响力,并承担更多不必要的困难。”[17]美国作为全球性强国,从全球获取利益的同时,也背负起了沉重的负担。“尽管美国可以将某些能力和作战概念更多地定位于一个竞争对手或地区,但国防部只有一支军队。从地理上看,美国国防开支的35%来自亚太地区,30%来自中东,10%来自欧洲,5%来自美洲,一小部分用于非洲,20%用于支持中央活动。”[25]98美国极其庞大的军事开支,使其早已不堪重负。如果继续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将不得不缩减在亚太地区以外的支出,使其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

最后,中国的反制会让美国付出相应的成本。在美国对华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时,中国不可能被动地被美国施压而不让美国为其行为付出代价。2013年9月18日,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赫伯特·卡莱尔将军在演讲中表示:“‘成本强加战略’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只要看一下美国的军火库及其武器库的成本,以及防御导弹的成本,我们失去了这种‘成本强加战略’。而且,数字只会越来越大。”[26]2020年8月6日,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发布了提供给国会的研究报告《中美在南海和东海的战略竞争:背景与议题》。该报告提出:“向中国成本强加的行为也可能导致中国向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施加成本。因此,是否实施成本强加行动涉及权衡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实施这些行动的潜在利益和成本,以及不执行这些行动对美国及其盟国和伙伴的潜在后果。”[27]可见,美国在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过程中,也将不得不考虑其需要付出的成本以及可能获得的收益。

(二)一致性:内部、外部和时间的一致性

“成本强加战略”作为长期和平时期的战略,需要内部高度一致且持续实施,如此才能够见成效。现在来看,美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

第一,是美国内部的一致性。美国国内的两党体制,使两党的外交政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虽然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华政策并无本质性差别,对华强硬已经成为美国各界的共识,在诸多问题上高度一致,但是具体策略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成本强加战略”并非一味强调对华强硬,也有其理性和灵活的一面。如果某个政党执政之后,为了展现对华强硬而在某些问题上只是一味向中国施压,甚至不惜要与中国开战,以此向美国国内民众交代,那么将使美国的对华政策丧失灵活性,也将脱离“成本强加战略”的框架。因此,美国国内对于“成本强加战略”是否能够长期保持一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第二,是美国与盟国和伙伴之间的一致性。在对华关系方面,美国不但需要自己出面向中国施压,还会积极地借助盟国和伙伴的力量。例如,在南海问题上,从过去的实践来看,美国积极地协调与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域外盟国的立场以一致向中国施压,还积极地帮助和利用域内盟国菲律宾,同时还会协调和借助印度、越南等伙伴国的力量。从实践情况来看,美国的举措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效果。但是,美国要在南海问题上长期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其与盟国和伙伴之间的一致性,也存在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与域内国家之间。例如,在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菲律宾与美国在南海问题上高度一致,而在杜特尔特执政后两国明显疏远。甚至,菲律宾政府还威胁要废除《美菲访问部队协议》。印尼、马来西亚、越南和文莱等国固然有借助美国以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意图,但也担心美国把他们当成打压中国的棋子和筹码。

第三,是战略实施的可持续性。从时间上来看,“成本强加战略”需要长期且持续地实施数年甚至数十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否能够做到如此连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在中短期之内,美国还会推行此战略。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在政党轮替之后,新上台的美国政府认为“成本强加战略”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抑或希望能够在自己有限的任期之内达到一定的效果以获得民众支持,那么就很可能会抛弃“成本强加战略”,转而改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见到效果的战略。

(三)结果:是否达到预计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从美国对苏联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效果来看,苏联的解体固然使美国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但是苏联解体主要还是其内部的原因,美国的苏联政策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成本强加战略”的发起国能否使目标行为体放弃或弱化原定的目标,或者出现战略漂移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如果中国保持足够战略定力并锚定目标,将使美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美国针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时,如果中国没有充分感知到“成本强加战略”,或者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心,坚定地锚定既定目标,并没有按照美国设想的那样反应和行动,那么美国就很可能无法达到预计目的。肯尼思·埃克曼认为:“国防决策者会发现,成本强加并非万能药。”[23]26-59帕特里克·克罗宁认为,“即使美国及其盟国愿意为中国的不良行为付出代价,即使他们能够设计并实施一项可行的战略,也无法保证这会对中国的行为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记住,成本强加和改变行为之间是有区别的”[24]。肯尼思·埃克曼认为:“发起竞争的一方应该有合理的信心认为,被动作出反应的一方会感知到自己已经陷入到竞争当中。如果对手避免陷入此类竞争,主动发起一方就不太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发起国将承担所有额外的成本,反而可能导致对手获得某种优势。”[17]

其次,信息不充分和技术不确定将对美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结果产生不确定性。美国对中国实施“成本强加战略”,其结果之所以面临不确定性,除了其自身可能要负担起沉重的代价以及国内和盟国、伙伴的不一致性之外,还面临信息的不充分性和技术的不确定性。肯尼思·埃克曼提出:“成功的‘成本强加战略’需要对美国和每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净评估,首先是中国。这项分析将对美国的情报资源提出具体要求。互动理论只有在充分洞察对手的决策演算(导致主要反应和替代反应)的基础上才能获得预测效用。为了实现艰难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国防部需要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包括国家军费开支的方方面面。即便如此,成本加成(作者注:此为会计学的一种统计方法)的计算方法有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在计算的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囊括诸多领域,又要有意义,同时还要通过汇率换算之后才能够在不同经济体之间更好地进行比较。”[17]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样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肯尼思·埃克曼认为:“一个危险的对手反应将见证一个无法预见的技术突破,再加上采用它的资金强度和组织资本。这种突破性的替代反应可能会改变竞争,使发起国处于劣势。”[23]26-59在人类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新能源、区块链、量子计划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必将深远地改变整个世界,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影响美国对华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效果。

最后,美国在对华实施“成本强加战略”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目标偏离和漂移的情况。帕特里克·克罗宁提出:“‘成本强加战略’的目的不是冲突,而是更明确的道路规则,供所有人遵循,从而使该地区更加和平。因为该地区大多数人都希望与中国和美国实现和平,也希望中美之间实现和平,因此特别强调必须使成本强加的战略与被认为的胁迫行为相称。简言之,重要的是,在不引起对美国领导人或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强烈反对的情况下,施加有意义的成本。同样重要的是要避免代价惨重的胜利,比如一个极度不稳定的中国,它使全球经济陷入瘫痪。”[24]如果以帕特里克·克罗宁所提出的目标来看,现在美国的所作所为明显存在偏离其原定目标的风险。特朗普和拜登两任政府对华政策,并没有使本地区更加和平,反而使本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待续)

猜你喜欢
战略成本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战略
乡愁的成本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