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

2022-03-17 18:55健,许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矛盾导向

罗 健,许 渺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发展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探讨的永恒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和“发展成效由谁评价”的根本命题。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蕴含着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个体性与总体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哲学思维。 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对于实践中认识并贯彻这一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着问题导向。所谓问题导向, 即从既有问题出发去思考和谋划发展,推动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进而找寻发展的切入点和思路。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1](P289)问题其实就是矛盾,而矛盾无时无处不在,发现了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 社会发展进程中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 发展以后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蕴含着目标导向。所谓目标导向,即在社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解决、具体任务的完成要服务于战略目标的规划、 全局工作的定位及其系列指标化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 力求把落实党中央要求、满足实践需要、符合基层期盼统一起来”[2](P19)。目标既立足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无限的,人们总会立足于现实同时又不断否定现实、超越现实而提出更高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战略目标日益丰富、接续递进。 在实践中,正因为我们不断树立新的发展目标, 更好聚焦并导引发展的方向,从而不断增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动力。

坚持问题导向,首先是学会发现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事关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往往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和身体健康水平, 影响到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坚持问题导向,还要善于准确分析问题。 发现了问题以后,需要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问题的根源及其发展趋势,找寻问题形成发展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3](P497)。坚持问题导向, 更为关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解决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了一系列的实践举措。 如在教育方面,坚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精准帮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均衡、高质量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医疗卫生方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建设,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为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在社会保障方面,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并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强化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群众构筑起民生保障防护网; 在文化方面,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服务阵地,保障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使人民群众享有丰富、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针对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需求,持续实施大气污染减排,提高污水防治能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恢复,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等。

坚持目标导向的关键是立足国情、站在人民立场提出科学的目标规划。 在发展实践中,欲使诸多不同方面力量能够集中着力、同向发力,促使不同人群聚焦问题、相向而行,需要确立切合时代实际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不仅善于规划长远目标,还善于将长远目标分解成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不断落实和实现阶段性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更好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提出了许多重大发展战略目标:一是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二是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P5), 作为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5](P29)。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奋斗目标,鲜明地体现党对改善人民生活、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不断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问题来源于实践,目标反映了现实。 问题是实践中的问题, 解决问题必须遵循客观发展规律;目标是现实趋向于未来的愿景,目标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问题导向决定着目标导向,目标导向推进、提升着问题导向。 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有机结合,意味着将遵循客观发展规律与维护人民利益紧密地统一起来,这成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方法论。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个体性与总体性的统一

个体性指的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体的实践活动以个体利益需要和追求作为目的的存在状态。在现实社会中, 个体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主体,个体是人的存在的最基本形式。 马克思在研究“现实的人”时,以具体的现实中的个人为对象进行研究。他强调:“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6](P12-13)每个人都是利益的实际承担者,要考虑到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利益。 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首先要立足于个体人的存在,体现出个体性。只有坚持从实际的每个个体出发,才能在根本上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全面利益。

总体性是指主体与客体在历史性的进程中发生联系并形成的整体统一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总体概念并非静止的总体结构,而是不断发展的运动过程本身。马克思从社会总体角度认识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P4)人始终是社会中的人,是社会总体中的人。 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总体而生活,更不能背离社会总体而生活。 新时代,只有从总体性高度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才能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为人民谋发展、谋利益、谋幸福。

个体是总体的组成要素, 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首先,坚持从个体出发,充分顾及到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利益。 没有每一个个体的小康生活,就没有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实践中决不让任何贫困户被边缘化、成为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8](P1)在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相关部门针对不同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 应以精准方法找到 “贫根”,对症下药,因人施策。“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9](P57)。 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们没有让任何民族、任何个体落下。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制定差异化的区域扶贫目标和政策措施, 全力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其次,坚持从个体出发,注重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人公。强调个体性,为个体人提供平等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更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体现出立足个体基础上的国家发展进步的动力机制。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参与共建有助于消除“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使其在劳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继而不断实现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总体的高度统筹规划战略布局是其核心要义。 个人与国家、集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和目的。在认识个体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关系时,应避免将他们看作两个孤立的问题。 个体的发展不仅要求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还要求个体能够公平享有社会发展成果。个体的利益实现和国家发展利益是紧密相关的,个体利益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大的力量。只有从总体的高度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每个个体的美好生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大河没水小河干”所阐明的,就是个人与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关系。 首先,国家经济建设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基础。个体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必须依托于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极大丰富的物质产品,如果失去这个前提,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谈。 党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都是从总体高度推动实现国家和社会发展,进而实现人民的个体利益。 实践中,我们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这些战略安排各有所侧重,但都围绕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的目标,以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目的,鲜明地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

个体是从属于总体中的个体,总体是建基于个体基础上的总体。 我们既不能离开个体去理解总体,也不能离开总体去认识个体。 社会历史中的个体与总体之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因此,应坚持个体性与总体性相统一,从宏观总体高度不断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在微观个体层面则应不断完善举措,促进个体发展,恰到好处地将国家富强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保障每个人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个体性与总体性相统一的辩证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一重要方法论。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个性是指某一事物所特有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据,也即矛盾的特殊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10](P30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于中国国情,着眼于不同群体和不同区域实际,体现出对矛盾特殊性的关注。 我们承认区域间、人群间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现实,坚持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群体率先积累发展经验。 分梯次以先富帮助后富、先富带动后富的方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出了立足于矛盾的特殊性以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共性是指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和规律,它决定该类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矛盾普遍性的两层含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10](P30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均衡性发展导向,不断消灭贫富悬殊差距和两极分化。 坚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人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路上的共性问题与矛盾所在,以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开辟新的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正确对待矛盾的特殊性。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发展经济的价值旨归。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为了防范单纯市场经济产生的两极分化风险,摒弃资本至上和资本操控的逻辑,克服传统市场经济的弊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民性。其次,从人群的差别性出发,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 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是立足矛盾特殊性的鲜明体现。实事求是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准贫困“病根”,进行“靶向治疗”,对贫困群众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更加符合当地人民群众的急切需要,更利于让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正因为从矛盾特殊性出发,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才使得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第三,从区域的差异性出发,促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新时代我们立足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提出“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11]因此,针对不同区域分阶段逐步展开,允许各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是把握矛盾特殊性的重要体现。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就是要承认矛盾、 认清矛盾、化解矛盾。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来,调动起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12](P3-4)。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影响了人民利益的实现。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持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动摇。同时,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推动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所有制制度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制度前提。 实践中必须持续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继续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增大蛋糕”中的作用。最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需要以高质量发展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面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实现共同富裕,应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形成各方面优势互补的合力,努力推动各区域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努力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列宁曾指出:“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 ”[13](P409)要通过个性把握共性,在共性指导下分析个性。 只有掌握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发现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及其相互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相互联结,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按照不同质的矛盾,采用不同方法去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正确把握利益差别、调和利益矛盾,进而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利益福祉,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蕴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合目的性是指个体在掌握、遵循和运用客观事物规律的基础上, 为实践活动确立合乎理性的目标,这一目标旨在通过改造客观世界以符合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14](P295)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包蕴的合目的性的现实体现。

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按规律展开具体行动。唯物史观认为,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性的运动。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5](P519)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符合历史的客观规律。 只有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顺应历史趋势、顺应人民期盼,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创造财富,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只有遵循党的执政规律,才能不忘初心,接续前行,更加坚定地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始终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作为根本目的是坚持合目的性的关键。 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持续做大“蛋糕”,不断强化民生建设。同时,把“蛋糕”分好, 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新时代,我们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致力于促进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旨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和财富,让财富更多惠及普通人民群众,不断缩小贫富差距。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美好生活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保证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快补齐生态环境领域短板弱项,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获得感、安全感。

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是社会发展应符合客观规律。 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社会全面发展。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习近平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带一路”倡议等体现系统思维的发展战略,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二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发展过程。坚持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助后富的方式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导向。 坚定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道路,在总体的不均衡中日益走向均衡性发展。遵循从非均衡逐渐过渡到均衡的发展规律,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擘画增进人民福祉的美好生活蓝图。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工程,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高质量生活的增长点。 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推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合目的性是合规律性的出发点和归宿,合规律性是合目的性的条件和手段。没有以合规律性为条件的合目的性是虚幻的,而没有合目的性推动和引领的合规律性则是盲目和乏力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主体的实践活动,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立足于客观规律,致力于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民利益。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矛盾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偏向”不是好导向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