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

2022-03-17 21:45李丹丹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劳动学校

李丹丹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2.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劳动教育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不断深化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思想。回顾和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探索之路,有助于加深理论认识,明确现代化新征程中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旨归。

1 中国共产党开展学校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学校劳动教育问题的初步认识

五四时期,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已经对劳动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封建社会环境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割裂的旧教育制度以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成为他们的批判目标。他们主张建立为生产服务的新型教育制度,要“脱去长袍”“实行劳动”。1919年2月,李大钊在《晨报》上撰文,首倡劳动教育,号召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毛泽东从小接受旧式教育,对旧的教育体制脱离生产劳动和脱离劳动人民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旧学校教育的弊端“在于与社会打成两橛,犹鸿沟之分东西”,“学生不能得职业于社会”[1]。为了探求真理和开发民智,须改革禁锢思想的旧教育,“采古讲学与今学校二者之长”。1920年,毛泽东在《上海工读互助团募捐启》中尖锐批判了当时受教育的不参加劳动、劳动者不能受教育的现象,指出教育与职业相冲突并非合理的教育和生活。1921年8月,毛泽东参与创立和领导湖南自修大学,主张自修大学“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以达到 “使文化普及于平民,术学周流于社会”的目的,并特别规定“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2]。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积极探索。1934年毛泽东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广大的劳动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在战争的环境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都应该适应战争的需要。他认为应保障工农群众及其子女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同时也要进行劳动教育,动员苏区的群众全部参加生产劳动,为革命前线提供所需物资,为战争做好后勤保障。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然而,在旧的教育观念影响下,我国学校教育尚未完全摆脱脱离国情、脱离实际的现象,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实践能力都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中国十分重视普及教育,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学生升学愿望强烈,然而就业意愿不足,升学与就业矛盾一度较为突出。1954年中共中央分析指出中小学之所以普遍发生升学紧张问题,主要是因为教育行政领导机关对中小学教育的政治思想领导薄弱,忽视了劳动教育,没有认识到批判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剥削阶级思想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发端,我国开始从实际出发在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并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具体内容包括:在教育制度上,确立了“两种教育制度”;在办学方式上,坚持“两条腿走路”;在结合途径上,实行勤工俭学;在课程设置上,一切学校均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同时开设了生产常识、手工、劳动等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对各类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劳动时间作了明确规定。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多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劳动教育以学习工农业生产常识和技术为主。此阶段由于坚持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我国学校劳动教育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手段,同时具有思想改造的含义,被赋予建构社会政治秩序的功能。由于新中国刚成立,如何办无产阶级教育的探索刚刚起步,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的理解还不深入,勤工俭学、半工半读逐渐偏离了正常轨道,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下厂下乡运动,出现了以劳代学或不学习的极端做法,教育的核心地位被削弱。

1.3 从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前坚持劳动教育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既要“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又要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改革了一切不适应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当然也包括教育方面的改革。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此方针指引下,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人才,1981年我国开始在小学开设劳动课,1982年在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并对各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劳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此外,为满足我国工农业生产、服务行业发展的需要,要求初高中毕业生必须接受职业知识教育、劳动安全和劳动劳动纪律教育。但是,此阶段劳动教育被纳入学校德育范畴,而非正式课程,地位明显下降。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和完善生产劳动与实践教育,要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入21世纪,劳动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劳动教育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由生产劳动逐步扩展为公益劳动、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等。

这一时期,劳动技术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劳动教育逐渐与“职业技术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劳动教育的政治意涵减少,经济意味越来越浓,工具理性占主导,而价值理性相对缺失。劳动教育作为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手段,其实用化趋势削弱了其价值性,淡化了其教育性。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按要素分配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管理型、经营型和科技创新型的劳动者得到更多价值体现,而从事简单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则在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重智轻劳”现象突出,在学校即表现为“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劳动教育存在被弱化、软化、淡化现象。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立德树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劳结合思想,开启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等著名论断,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2015年7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被弱化、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情况,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养成劳动习惯,树立积极的劳动态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4]。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五育并举”的局面全面开启。这是我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回应。劳动教育集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于一体的综合育人之路开启。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到立德树人,学校劳动教育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得以彰显,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回归,实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育人与育才的统一。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并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实现人的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才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的实践经验。“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吸取中国共产党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形式。

2.1 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时代虽然改变了劳动的形式,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却从未改变。劳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对象性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历史,更是开创美好未来唯一途径。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发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坚定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就能成长成才的信念。反对贪图享乐、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提倡通过诚实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努力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尊重劳动、尊重所有劳动者,让劳动回归于人的本质,让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尊严。同时,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也需要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从中获得自己的阶级认同感和升华无产阶级的自觉的革命意识[5]。

2.2 正确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价值观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术界对此也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学校和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形式的理解还停留在较简单的层次上,甚至存在偏差,如将劳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导致劳动形式多采用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或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首先必须科学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结合,起源于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从历史上来看教育历经两次与生产劳动的分离,才成为独立的社会部门,发展成现代学校。分离后的劳动和教育在各自独立的同时,又联系密切。新中国成立初期较多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其次,要正确处理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仍要坚持教育的主体地位。劳动教育的落脚点是教育而不是劳动,劳动只是教育的途径。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不能将劳动等同于体力劳动,甚至用劳动代替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分重视学习,强调智育和应试教育,忽视劳动甚至鄙视劳动,更是与劳动教育的本意相违背的。劳动教育作为教劳结合思想的重要实践形式,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在生产活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避免进入异化劳动的状态,实现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占有和自由全面发展。最后,正确处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于劳动教育的地位及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关系的认识仍旧存在分歧。劳动教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一育”,还是仅仅作为实现“四育”的目的和手段?实际上,劳动教育具有其他“四育”无法代替的独特作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强大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兼容性。劳动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的双重属性,使得它对“五育”的系统性、融合性、融通性、整体价值性,具有本质的解释力和承载力。在实践应避免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德育,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融合发展才是“五育并举”的发展之道。发掘劳动教育有机统合“五育”的路径,让学生真正获得对自身及其所在世界的本质力量占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形式要与时俱进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形态不断调整,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必须与时俱进,劳动教育必须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校劳动教育以体力劳动为主,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形态相统一的。当今社会条件下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如果仍局限于工农业生产背景,局限于“学工学农”等体力劳动形式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使生产力发展要素发生了质变,劳动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特征日渐突出,数字劳动、创造性劳动等新的劳动形态不断形成,深刻影响着社会分工的变革、劳动的变换以及劳动者的全面流动。创造性劳动在新时代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传统的简单重复性劳动将更多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创新决胜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以创新创造为强大驱动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时代劳动教育应突破传统认识,发挥劳动教育促进创新发展的优势,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形式。当然,完全抛弃体力劳动的实践,否认体力劳动的价值也是不当的,因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6],无论生产技术如何高超也决不可能从人类社会劳动中完全消除体力劳动的因素,无论从事什么专业都将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起来“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全部能力即体能和智能的机会。”[7]

猜你喜欢
现代化劳动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边疆治理现代化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