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问题和破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刍议

2022-03-17 21:46雷志佳夏小华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主客体客体教育者

任 静,雷志佳,夏小华

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主客体是哲学中经常提及的一对矛盾体,将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中,即产生出了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1],二者缺一不可。

1 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常议常新的话题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客体共同作用下的实践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畛域,有关“谁主谁客”的讨论,即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探讨,成为学界持续关注且讨论热烈的话题。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提出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1985年,全国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党和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做出了具体要求,也由此拉开了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讨论的帷幕。1987年,金鉴康[2]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认为教育主体是教育者,教育客体是教育对象,为后续关于主客体关系的探讨奠定了基础。1989年,王礼湛[3]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内涵做出详细阐释,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既是一定社会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体现者,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组织者。1992年,邹学荣[4]第一次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做了广义和狭义的解释。

自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提出之日起,关于“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分别是谁、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争论就一直没有间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发展初期,“单主体论”成为主流。起初,持“教育者主体论”者居大多数。他们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和机构组成的系统。”[4]该观点一度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界的主流。但这一观点,过度强化了教师主体的主导性,弱化甚至漠视了学生作为客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难免出现“假”“大”“空”等诸多问题。由此,学者们开始反思如何发挥受教育者的作用和调动受教育者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出了“受教育者主体论”,倡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由教育者转变为受教育者。这一观点显然受到了教育学中“教师学生平等观”的影响,陷入了教育学的研究范式,疏忽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关注视角的转换开创了新思路。如黄蓉生[5]强调,应重视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将目光聚集到受教育者的身上。此后,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研究也愈加深入。2001年,陈秉公[6]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作为一对基本范畴提出,首次提出“双主体属性”,并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出发,认为教育主体是教学的主体,教育客体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一经提出就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也成为至今争论较大的问题。笔者认为,“双主体论”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统称为主体,模糊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两个不同范畴层次,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双主体说”“主体性客体”“主导性主体”“中国共产党主体说”等概念相继被提出。如梁德友[7]认为基于无产阶级属性特点、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是中国共产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依然还会有诸多关于主客体及其关系探析的新观点不断呈现,主客体的界定问题依然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界讨论和关注的话题。

笔者在梳理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争论”的过程中,坚持认同陈万柏、张耀灿指出的“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对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者,教育客体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的受教育者”[1]。据此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应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虽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但并非单纯简单的被动式接收来自教育主体传授的东西,他们具备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思想独立且对事物有个人的选择判断能力。因此,基于学校这一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把教育者看成主体、教育对象当作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客体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讨,既有利于重视并且发挥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也能够更好地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主体的导向和引领价值。

基于上述对思想政治主客体这一问题的发展脉络整理,笔者在本文中坚持“教师单主体论”的回归,以教育者为主体,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发挥学生客体的主体性,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客体主体性迷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与客体的主体性发挥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良性互动是发挥客体主体性的前提,在教育主体的不断引导下,客体主体性的发展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加强教育对象进行自我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体的主体性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人、关心人、引导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重视教育客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发挥,而且把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作为重要主体。”[8]关注学生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各高校仍需付诸努力的重要任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作用发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现实中,学生主体性容易受到忽视,学生主体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正处在完成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需要唤醒人的主体性,只有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和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2.1 内外部因素叠加:教育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动力不足

思想观念相对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肩负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也离不开教育者的积极引领。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六个要”的思政课师资建设标准。但由于长期处于应试教育制度框架下,教育惯性让部分教育者迷恋传统的单向式输出,忽视主体性作用发挥的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容易挫伤教育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育主体相对传统的思想观念直接导致教育客体的主体性被忽视。

综合素质相对欠缺。教育者综合素质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只有教育者具备符合教育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时,教育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9]这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给予要求和期许。当前部分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所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错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发挥。一方面,教育主体在能力上存在不足。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很难将理论性十足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地传授给教育对象,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没能准确把握时代青年的个性化特征和学生成长规律,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主客体双方在话语表达与理解中出现错位,影响了教育客体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育主体在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上不够完善。有些教育主体将现代化教学工具狭隘地理解为PPT的使用,让部分教育者成为PPT内容的“搬运工”,过度依赖文本内容,缺乏思考与拓展,极易给教育客体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疲劳和枯燥感。倘若遇到多媒体出现故障或停电等不可控因素,课程教学将会直接“瘫痪”。没能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当前,思政课多为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活动不够。即使有少数实践性活动又多以讲座宣讲为主,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

教育制度不够完善。制度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具备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基于思政课在高校的全员化受教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一般以大班为主,多由几个班级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这样的班级模式导致教育者难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激发教育客体的主动性变得不太现实。此外,思政课所涵盖的理论内容之多与高校思政课课时较少发生冲突,基本上每周仅有一次课程。限于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排课机制,教育主体不得不协调好课时和内容之间的安排,使教育者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变得时间紧、任务重,无力关注教育客体的个性化和学习收获状况,同时教育客体也很难有机会发挥主体性。另外,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教育主体职能的履行以及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发挥。当前,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程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给予相应的支持,这也导致教育者除了课堂以外很难有机会和教育对象接触,无法及时关注到教育对象的精神和思想需求。

2.2 主客观原因复加: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作用发挥能力不够

主体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是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具备相对成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主体性的首要前提。教育客体只有具备主体意识,才能更清晰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育客体的大学生群体经历过多年的文化学习,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和相应的学习技能,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体系完全成熟,而且学生群体也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习惯了被动式教育,自我认知远远不够。部分学生对德育的认知片面甚至漠视,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用处不大,老师课堂教学并无多大意义。思政课本应是一门伴随学生成长全过程的独特学科,却成为很多学生口中的“副课”而采取冷漠且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更别谈主体性作用发挥。概言之,倘若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用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也只能停留于学术研究层面,很难付诸实践。

参与能力不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也只能在参与过程中方能体现。教育客体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前提是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教育主体所阐发的教育理念和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能够跟上教育者教学的步伐。但是,由于作为教育客体的学生群体知识水平和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自身的知识体系还尚未健全,因此很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法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来。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教育客体也无力寻得合适的参与方法,导致教育客体不知道该如何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此外,教育客体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影响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教育机制欠缺。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运行的重要保障,健全和完善相关机制能有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并能充分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激励学生参与的有效机制。高校主要是通过设置思政课开展教学,部分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空白,也很少从学生这一教育客体出发构建相应的机制。首先,课堂参与机制不足,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生参与机制体系,无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与动力。而且,有些高校对思政课教学的成效评估仅局限于理论考试,学生考试成绩被当作仅有的考量标准,将本应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素质教育课程学分化,容易让学生产生考前突击背诵知识点的应付心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机制匮乏,无法为学生提供除校园以外的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阵地,没能够带给学生更丰富生动的现实体验感与获得感。缺乏相应的教育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发挥的空间与可能性。

3 实践路向: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破题

3.1 教育主体: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探寻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实践路径

转变教育观念。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这就强调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同样重要,不能过于夸大或者忽视某一方的存在价值。同时这也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关注教育对象的需求。传统的教育学派将学生比作“船”、教师比作“舵手”,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安排。现代教育学派则将学生比作“太阳”,教师被比作“月亮”,教师围绕着学生转。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的主导性与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相统一,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地位,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全面的人才观、开放的教材观和科学的知识观,才能在行动上真正引导教育对象发挥主体性。摒弃固化的传统教育思想,具备和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

提升综合素质。“从供给侧为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来看,教师需要发现并生成学生的需求,并围绕需求开展教学,学生变成教学的主体。”[10]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需求对教育主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理解和掌握得足够透彻,才能讲好思政课程、传好思政理念、做好思政工作。其次,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相比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其他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殊性对思政教育者的表达能力要求更为严格,充分利用好课堂和其他阵地讲好思政故事,和教育客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大众化的语言风格实现化大众的效果。最后,必须具备新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一方面,要熟悉利用和熟练操作教学工具,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新媒体工具,充分利用好教学工具的辅助功能,让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教育客体,引导其发挥主体性。另一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外,教育主体可以辅佐开办更多实践教学活动,如“雷锋日学习”等具体活动,通过真切体验,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当然,无论是在工具的使用或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育主体切不可追求所谓的“网红”时尚,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的统一,让工具和方法能够成为激发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和课堂效果的有效载体。

优化教育制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注入便捷动力,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教学过程过分依赖技术载体、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学术化以及教学评价依赖数据化等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以距离感,技术化、科学化的滥用,导致魅力思想政治教育一度从人们的视野中脱离。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日常生活世界,使之更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实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难题。魅力思政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高校应该通过制度设计的方式推动魅力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归位,既要重视魅力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学生获得感和教师亲和力,也要重视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率和现代化教学方式。首先,要健全思政课课堂教学机制。合理安排思政课程的授课规模,适当减少每堂课的人员容量,可以考虑采用“中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既减小了思政教师的授课压力,又能够让教师更易于关注到学生个体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发挥主体性。另外,还要构建好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机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学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体验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3.2 教育客体: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找寻人的现代化自我完善路径

增强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性迷失的一大原因在于主体意识的缺失。被动内敛是中国人的普遍性格特征,追溯到历史根源来看,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统治的束缚,造就了“中国传统人”。传统人的基本人格类型为内向型,集体主义意识强烈,追求平和安定,但是缺乏主体意识。伴随时代的发展,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人具备更加开放的心理特征,积极的主体意识让个体的能动性充分释放,从传统人转向现代人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积极回应这种转变,要善于激发学生群体的自觉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由传统转向现代,敢于表达,勤于思考,乐于发问,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高主体意识是发挥主体性的关键性一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主动冲破传统的思想桎梏,争做现代人,自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习得的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提高参与能力。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参与能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甚至有部分传统学派的学者持“学生不成熟论”,认为学生缺乏参与能力,因而反对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从现代教育理念的视角来看,这种观点是狭隘局限的。一方面,学生虽为客体,但并非冷冰的物品,他们是拥有自己想法的现实的社会的人。另一方面,教育效果离不开教育对象的参与,仅有教育者一方“独角戏”的教学只会收效甚微,思想政治教育也概莫能外。因此,相较传统人而言,现代人在能力上,尤其是参与能力上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加强理论基础知识学习,提升知识文化素养,拓宽知识面,为更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知识基础,让参与变得有底气有意义。此外,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教育客体可以得到真切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健全参与机制。推行“参与式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现代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要善于引导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各个环节,完善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参与机制。就课程教学参与而言,需要建立全程化参与机制,学生可以参与教学准备,提前预习,收集所需资料;参与教学实施过程,多组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课上互动活动;参与教学评价,通过调查问卷、沟通谈话、网络评教等方式对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环境、效果等进行多维评估。就实践教学参与而言,需要完善实践参与机制和实践教学保障机制,要加大支持力度,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学分”“暑期社会实践学分”和“学生综合素质学分”三分互认机制,尽可能扩大参与面,保障学生参与后有一定的获得感,不能将思政课教学实践变成少数精英学生的游戏。此外,进一步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利用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通过组织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4 结 语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应当始终坚持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遵循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生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的现状,本文立足高校这一特殊场景,简单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发展历程,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主体性迷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对的解决路径,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当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争依然在持续,但“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谁,都必须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结论已基本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今后研究方向应当关注应用研究,探寻如何将这些理论成果转化为行动方案,为促进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展现主体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获得感提供多路径选择。

猜你喜欢
主客体客体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浅析“物我本相因”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