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观察

2022-03-18 00:03刘晓华 朴宇鑫 海伦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免疫功能肺功能康复

刘晓华 朴宇鑫 海伦

摘  要:目的  分析在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4月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日痰液量以及痰细菌培养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日痰液量以及痰细菌培养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M、IgG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毛膜水泡、中央微管缺陷、外周微管缺陷情况以及纤毛轴丝超微结构异常对应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匹多莫德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保障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目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药物;匹多莫德;支气管扩张症;免疫功能;肺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9-8011(2022)-5-0-03

呼吸系统疾病为临床最为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多数患者恢复较为缓慢,需要较长时间治疗才能得到有效的恢复。支气管扩张症属于目前临床接诊量较高的疾病。从临床当前的实际治疗情况可以发现,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支气管扩张症会使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抗感染以及祛痰等方式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对应症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且临床可用于该疾病治疗的药物类型较多。为充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需要合理选择用药方式,促使患者受损的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等得到恢复。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匹多莫德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且整体临床反馈较好[1]。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用药方案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4月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4.34±1.83)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5.45±0.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09±1.56)岁;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5.41±0.2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首次在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进行诊断与治疗;②无肝肾功能性疾病;③无认知功能性障碍以及精神类病症;④不存在高血压、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⑤无药物过敏症状;⑥无其他呼吸系统病症。

排除标准:①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②存在不遵照医嘱用药的行为;③外院转入者;④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病症者;⑤以往接受过肺部手术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吸痰、抗感染等治疗,同时需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类药物进行治疗,促使患者对应症状可以迅速得到改善,在患者病症基本稳定后展开维持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服用阿奇霉素(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04),100 mg/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匹多莫德(生产企业: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4)进行治疗,400 mg/次,早晚各服用1次。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需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得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物。用药期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症的變化情况。结合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适当使用祛痰以及止咳类药物进行治疗,但不得使用其他支气管扩张剂药物。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后评估其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肺功能指标、恢复过程中的痰液量以及痰液培养阳性率、免疫指标进行统计。肺功能指标主要对患者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统计。在对患者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对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并进行常规离心等处理得到上层血清,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生产企业: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2403800号]对IgM、IgG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同时需对两组患者气道纤毛超微结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以临床常用的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活检取材,以甲醛固定后展开光镜检查。同时需采集适量样本,进行固定等处理后制成切片,进行常规染色等操作后,进行计数等操作,主要分析两组患者纤毛膜水泡、中央微管缺陷、外周微管缺陷情况以及纤毛轴丝超微结构异常对应比例。上述各方面操作均由具备多年临床诊断分析经验的医师进行,确保各操作环节的准确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每日痰液量以及痰细菌培养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每日痰液量以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日痰液量以及痰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气道纤毛超微结构检查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纤毛膜水泡、中央微管缺陷、外周微管缺陷以及纤毛轴丝超微结构异常对应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呼吸系统疾病属于目前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其中支气管类病症占据着较高比例。支气管扩张症属于最为常见的类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较大,属于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病症以及气道黏液高分泌性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接诊情况可以发现,受到吸烟等不良习惯的影响,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发年龄段正在不断的扩大,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支气管扩张症会促使患者存在咳嗽、呼吸急促以及痰多甚至痰中带血的情况,病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2]。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恢复较为缓慢,长期以来,很容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生活质量不断下降。

结合临床诊断可知,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该部分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且在气道感染的作用下,会促使患者气管腔黏膜出现充血、水肿的症状,使气管管径逐渐变小,分泌物异常增加,出现分泌物阻塞管腔的情况。一旦支气管阻塞,导致引流不畅通,会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迅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病症对患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对临床用药方案进行持续优化。

大环内酯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处理支气管扩张症最主要的方式,常见有克拉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使患者症状迅速得到改善,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3]。同时,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使患者气道上皮细胞的黏蛋白水平分泌量不断降低,并有效阻滞氯离子通道,对患者痰液分泌水平进行控制。此外,中性粒细胞吸附气道上皮以及血管内皮等,使患者咳嗽等症状得到缓解。在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控制患者体内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形成,并对气道菌群水平进行有效调节,达到改善气道菌群的目的,对部分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同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加快炎症的消除[4]。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可以针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有效调整,促使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功能迅速得到恢复,提升气道的自我修复以及抵抗能力,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早在赵亮等研究中已经指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层面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促使患者在极短时间内结束急性发作期,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充分表明了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将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共同运用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该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保障整体治疗有效率,促使患者痰液分泌水平迅速得到改善。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痰液分泌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该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同时,和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联合用药治疗可以提升患者肺功能,达到对患者免疫系统功能进行调节的目的,促使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得到恢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免疫系统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对于促进患者恢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方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得到有效恢复,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合本次研究,临床在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匹多莫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療,从而充分保障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并帮助患者提升免疫力,增加气道的抵抗力,使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降低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冯广满.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阿米卡星对支气管扩张患者PA形成生物膜的清除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7,17(12):1593-1596.

[2]王海劲,梁文焕,黄燕萍,等.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扩张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1):83-85,98.

[3]魏婕,高莉,刘雪梅.匹多莫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0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3):3253-3255.

[4]刘丽青,陈小波,邹小娟,等.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3):363-364.

[5]赵亮,侯超,邹俊.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回顾[J].北方药学,2019,16(3):72-73.

2578501186288

猜你喜欢
免疫功能肺功能康复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静对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重度烧伤患者不同阶段营养支持效果探讨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