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在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2022-03-18 00:03马玉洁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托洛尔胺碘酮冠心病

马玉洁

摘  要: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用于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QT间期离散度]、血液学指标[血浆脂联素(APN)、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組患者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HR、LVEDd、QT间期离散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HR、LVEDd、QT间期离散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N、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N、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应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胺碘酮;美托洛尔;冠心病;心律不齐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9-8011(2022)-5-0-03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容易引发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影响患者的心肌功能,并发心律不齐,出现胸痛、头晕、气急、多汗、昏迷等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胺碘酮为心肌动作电位干扰药物,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以消除心电折返运动,减轻窦房结自律性,改善心律失常症状,但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中,其单一应用效果有限[1]。美托洛尔为临床常用β受体阻滞剂,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细胞,减轻因心肌缺血引发的心律失常症状,促进左室功能恢复,满足心律失常临床治疗需求[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的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58~73岁,平均年龄(67.08±2.3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53±0.56)年;体质量指数(BMI)19~31 kg/m2,平均BMI(26.42±1.30)kg/m2。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56~76岁,平均年龄(68.13±3.1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2.67±0.72)年;BMI 19~32 kg/m2,平均BMI(26.81±1.56)kg/m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临沂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冠心病诊断标准;②符合《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4]中心律不齐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有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史者;②服用其他影响抗心律不齐药物者;③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功能损伤者;④有治疗药物禁忌证者;⑤存在精神异常性疾病、难以配合完成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应用胺碘酮片(生产企业: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 g/次,2次/d,服用7 d后,依据患者病情变化逐渐减少用药剂量,将剂量维持在50~200 mg/次,1次/d。

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生产企业: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50044)口服治疗,23.75 mg/次,1次/d,后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治疗2周时将用药剂量增加至47.5 mg/次,1次/d。

患者治疗期间,若出现心动过缓则及时停止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持续治疗4周时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参考刘红[5]的研究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胸痛、头晕、多汗等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率(HR)≤100次/min;有效:治疗后患者胸痛、头晕、多汗等症状改善,心电图较治疗前显著改善,HR较治疗前下降水平≥20%,但仍>100次/min;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SBP与DBP均在8:00~9:30测量,测量部位为左上臂,以首次测量结果为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HR、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QT间期离散度。HR、QT间期离散度选用18导联心电图检查仪检查(10 mm/mV、走速25 mm/s);LVEF、LVEDd以超声心动图检查仪(生产企业:德国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Sequoia512)检验。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浆脂联素(APN)、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试剂盒分别购自瑞典Merocodia AB(批号193142)、上海劲马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批号190100)。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包括窦性心律过缓、恶心呕吐、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窦性心律过缓+恶心呕吐+低血压)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HR、LVEDd、QT间期离散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HR、LVEDd、QT间期离散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N、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N、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胺碘酮为轻度非竞争性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干扰心房传导纤维细胞、心肌细胞运动状态下离子运动状态,即抑制向内钠离子流动速度,减少离子效应下动作电位异常状态,以减缓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减少窦房结自律性,且在治疗中,不干扰运动电位高度,对静息状态下膜离子运动状态无影响。静脉注射治疗期间,可避免血管平滑肌细胞电位异常、过度紧张引发的收缩作用,促进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进而可改善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临床症状[6]。

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滞剂,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后,可对抗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引发的β受体激动效应,进而抑制激动引发的心肌收缩力及心率增加情况,通过促进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以减轻患者心肌紧张引发的心律不齐症状,并通过扩张冠脉血管恢复减轻患者心肌细胞功能损伤[7]。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在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可减少窦房结自律性,缓解心律不齐症状;联合美托洛尔后,可通过阻断β受体激动作用,维持心肌细胞松弛运动状态,提升治疗有效率[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相近,观察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HR、LVEDd、QT间期离散度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高血压为冠心病发病基础,出现血管收缩、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心肌细胞血流灌注质量和心肌功能,增加心律不齐发生概率。在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中,可通过改善冠脉血流、减少窦房结自律性,以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血流灌注质量,减轻心肌细胞损伤,改善左室运动功能;联合美托洛尔后,可通过减轻患者心电运动、儿茶酚胺对其心率影響,提升心律不齐抑制作用,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在此基础上,美托洛尔可通过阻断β1受体作用,减少血管平滑肌兴奋性,以改善周围血管阻力,达到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之效;而随着患者冠状动脉、外周动脉血管阻力下降,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血流灌注质量,减轻心肌负荷,达到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目的[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N、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原因为,APN为脂肪细胞分泌的内源性活性物质,为胰岛素增敏激素,具有改善动脉硬化症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多用于冠心病、糖尿病发展评估,在发生冠心病后,其血清指标显著上升[11];TNF-α为系统性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分泌,在机体发生创伤、炎性损伤时,其血清学指标显著上升。在对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两种药物协同作用可改善患者心律不齐症状,并通过增强患者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损伤;同时联合美托洛尔后,可通过改善患者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进一步减轻患者心肌细胞损伤,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程度,降低TNF-α;而随着患者冠状动脉内径扩张、冠心病症状改善,APN分泌需求降低,进而可降低患者APN水平[12]。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近,说明联合治疗安全性良好。

综上,在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治疗中,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黄大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0,43(4):309-313.

[2]朱丹桂,陈晶,杜晓马,等.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效果评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1):3760-3761.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4]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6,20(4):279-326.

[5]刘红,蒋维武,段超英.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36-37.

[6]张志敏,高淑梅,侯瑞田,等.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 36(10):1180-1182,1190.

[7]杨小密,王凤莉.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9):1789-1793.

[8]黄晓茹.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20-121.

[9]张伟民,陈谨献,陈豪,等.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0,23(2):233-236.

[10]李大勇,肖婉侠.索他洛尔与美托洛尔单用与联用对老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及QTc间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 20(20):3469-3471.

[11]孙叶海,钟丽颖,王聪,等.美托洛尔辅助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浆APN和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9,17(9):117-118.

[12]陈伟.黄连温胆汤联合美托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病人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5):2313-2315.

1057501186201

猜你喜欢
美托洛尔胺碘酮冠心病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