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高水平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群为例

2022-03-18 02:20李忠华彭雪明张翠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价值链白酒竞争力

李忠华,彭雪明,张翠莲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a.发展规划处;b.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近40 次提到“质量”一词,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质量生命线”“牢牢把住质量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群)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国家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程催生高职院校多维度、多层次的竞争新模式。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21 年底,高职高专达1486 所,但伴随而来的竞争也前所未有地加剧,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在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办学条件急需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虽加快转型,但能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优质生源,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竞争逐步凸显。如果高职院校不能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而是继续扩大规模使各院校之间的竞争变成规模扩张能力竞争的话,这样的竞争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高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一、核心竞争力及价值链的概念与运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最早由美国战略学家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 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1990 年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提出。所谓核心竞争力,指的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1]核心竞争力理论最初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广泛运用于企业发展、公司竞争,目前已发展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之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揭示了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企业如何持续占据核心竞争优势的方法路径,这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与决策者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提供一种新视角。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就显得尤为必要。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在专业竞争中获取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优势的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本质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但两者之间仍然具有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者均重视质量和效益。高职院校通过办学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用人单位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顾客,高职院校的最终产品应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建设、管理和服务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主要体现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的程度。高职院校作为学术组织,区别于非盈利组织,其追求的社会效益而非追求经济效益,即高职院校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以及大众终身学习的需求。可见,高职院校和企业都需要大力重视质量和效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高职教育教学加大改革力度,高职院校和其他高等教育办学主体一样在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上正面临激烈的竞争,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就必须正确、理性对待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积极主动、通盘策划,打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并巩固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品牌。高职院校着力于内涵建设,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成为职业院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实施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战略。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引入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域,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价值链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价值链由一系列可以导致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作业而形成,是一个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修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的集合”。他进一步论述到:“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以及它所指导的单向活动的方式都是这个公司历史、战略、实现其战略的方法,以及其作业的根本经济状况的反映。”[2]

一般来说,企业价值链由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链等三条价值链组成:

(1)纵向价值链分析。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是通过购销活动相互联系,三者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价值链共同构成纵向连锁链条。该链条可以向上追溯到原材料的供应商,向下可以延伸到企业产品或劳务的最终用户。

(2)横向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横向价值链,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活动及其成本,并有助于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从而为企业合理确定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3)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则是企业的横向价值链与纵向价值链的交叉点,即由本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价值作业构成,开始于产品的研发设计活动,终止于产品的销售活动,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载体,学生通过专业(群)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特色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品牌的集中体现,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社会和学校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构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高职院校应结合生源多样化实际,坚守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特色及所处环境等情况,明确专业特色化的方向和内容,大力加强建设和管理,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品牌凸显的专业。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有限教育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办好特色专业,才能形成和积累学校的社会声誉度和美誉度,逐步树立学校的良好品牌形象,才能形成学校的品牌价值效应进而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专业群为发展所需的资金、高技能人才、高质量的生源都存在稀缺性[3]。为谋求专业群的高质量建设,培育专业群核心竞争力,是当前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和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价值链理论,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它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围绕三个维度。

二、强化与外部产业的对应性,构筑专业群的纵向价值链,培养高水平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

专业群与外部产业的对应性,一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实现。一是对岗位群的对应,二是与技术链的对应,三是与流程链的对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主要产业或新兴产业,来构建完整的专业链。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泸州,泸州称为酒城,白酒产业是当地的三个千亿产业之一。为对应这个关键产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酿酒技术专业群,由酿酒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监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5 几个专业组成,共同构成服务于白酒产业链全过程的专业群。白酒产业链包括原粮种植、白酒酿造、白酒物流、白酒营销四个基本环节。白酒酿造是白酒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白酒物流和白酒营销是白酒企业经营的关键环节,全省95%的县有知名酒企的办事处。专业群内包括酿造工、分析检测师、品评与勾调师、仓储主管、物流营销经理、白酒营销企划经理、白酒渠道经理等岗位群。酿酒技术专业群立足白酒产业链,面向泸州白酒千亿产业的生产、营销、物流、售后,对接白酒酿造、白酒营销、白酒物流等岗位群。找准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对应性,找准专业群与产业逻辑的对接关系,是构成高水平专业群的必要条件。

加强专业群与外部产业的对应性,学校和企业必须全面打通,在纵向构筑专业群的全价值链的基础上,实现专业群对接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跨界,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跨界的重要实现方式。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就是专业群对接产业发展,只有基于专业群(专业链)与产业链融合、学习链与生产链融合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命运共同体[4],才能培养高水平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才能增强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筑职业院校、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多维一体的纵向价值链,保证高职院校的“产品”——学生转化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进而促进其价值增值;学校的最终“产品”——学生推向社会后,经过用人单位的检验认可,实现价值持续增值。纵向价值链有效助推高水平专业群发展,进而持续培育能推进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办学能够给学生、合作企业、用人单位等带来价值增值,并且通过价值构造,能回馈学校自身发展,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带来发展所需的资金、资源和高质量的生源,形成专业群核心竞争力,逐渐积累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应,使教学的要素与产业的要素相结合,促成以专业群为基础的深度产教融合,双向优化产业与专业发展。

三、对标同类专业群的发展,打通专业群的横向价值链,采用差异化错位发展战略,提升专业群发展的品牌辨识度

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规划、组建与建设主要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社会市场需求维度,二是学生发展需求维度。正是这两个维度,在社会市场资源配置的动态作用下,专业群的组建宜采用差异化的战略。高职院校在激烈竞争中求发展,要求对标同类型专业群的发展,精准专业群的市场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培养路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识别和分析竞争专业群的价值活动及其优势。采用差异化错位发展战略,通过突出自身专业群的特质以发挥资源配置优势,以优化、调整来满足社会的市场变化需求、学生的就业需求与发展空间来持续拓展多元化需求,进而提升专业群发展的品牌辨识度,构筑基于专业群的横向价值链,提升专业群的品牌辨识度,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进而提升专业群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国双高校立项的197 所院校中,没有单独的酿酒专业群,而在四川省的双高建设计划中,只有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的酿酒专业群,省外只有贵州省的茅台学院的酿酒专业群。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群,依托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背靠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资源,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学校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泸州,拥有中国唯一浓香鼻祖“泸州老窖”、酱香典范“郎酒”的白酒产区和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区域白酒产业链条完整,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展。酿酒技术专业群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与中国酒业协会合作,申报酿造工、品酒师等职业资格鉴定点;建好“四川同酿”,建成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龙涧酒庄”,创建集白酒粮食种植、生产加工、质量控制、观光鉴赏为一体的国家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依托相关研究中心,助推区域白酒文化与技术传承创新。与中国酒业协会合作,借助蒋英丽大师工作室、沈毅大师工作室等,引进行业技术骨干;搭建技术技能平台,协同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白酒非遗文化研究院。

四、强化内部核心资源整合能力,营造内部价值增值链,采用集群式发展模式,提升专业群的资源共享度

核心资源是高职院校具有的能够形成学校核心竞争优势的各种可以被确认和测量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总称。包括职业院校的优质生源、专业(群)课程体系、高层次人才、高素质管理队伍以及学校的社会声誉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等。高职院校需要在办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持续挖掘与整合自身的核心优势资源,只有在获取这些核心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整合并使其发挥有利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校的持续竞争优势,优化内部发展的聚合性。内部发展的聚合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的整合上面,这种整合,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产业资源的共享,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三是实训基地的整合,四是师资队伍的共建、共享与共用。高职院校内部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主要包括招生、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涵盖于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要素中。内部价值链之下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于学生价值增值,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要求高职院校强化内部核心资源整合能力,构造内部价值增值链。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酿酒技术专业群围绕白酒产业链主干,先后有白酒酿造、白酒物流、白酒营销三个环节,形成酿酒、物流、营销三个节点,构成一主干三节点的逻辑关系,形成了酿酒技术专业群内各专业“产业背景相同、专业基础相通、双师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享”,营造内部价值增值链,共同服务于白酒产业链的格局。一是产业背景相同。群内各专业均对接白酒产业,重点服务泸州区域产业,共同服务泸州老窖、四川郎酒、名酒都网科技、宏图智能物流等区域重点企业。二是专业基础相通。群内各专业均开设《白酒品鉴》《白酒文化》《白酒物流》《白酒营销概论》等共享专业基础课程,实现基础平台课程互通。三是实践基地共享。群内各专业共建、共享“白酒标准化考评室”“白酒生产与物流虚拟仿真实训室”“白酒营销ERP 沙盘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共享中国酒业协会、国家酒检中心、国家酒类包材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郎酒、泸州老窖、宏图智能物流等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四是双师队伍共建。群内的专兼职教师均具有酒类行业、企业背景,共享度高,建有一支以邓波博士为带头人,蒋英丽、邬捷锋等品酿大师引领的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双师教师队伍。同时,酿酒技术专业群发挥集群优势,以酿酒技术专业为引领,带动市场营销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联动发展,提升专业群的资源共享度,内涵建设成效显著。酿酒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首批轻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四川省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以优秀等级通过省级重点专业验收,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专项重点支持专业。

当前,“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下的高水平专业群正在加快建设与发展。基于价值链的高水平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着力于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以及内部价值链的全价值链构筑,通过强化与外部产业的对应性、采用差异化错位发展战略、用集群式发展模式,培养高水平的适销对路的人才、提升专业群发展的品牌辨识度、提升专业群的资源共享度,助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类型教育核心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价值链白酒竞争力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推动白酒行业生产方式升级(二)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太白酒
日本竞争力
一起自制白酒引起甲醇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