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综述

2022-03-18 03:37陈敬松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功能

陈敬松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进行的重要基础,它的发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得以凸显。在分析当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概貌基础上,较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什么样的内涵、存在哪些内容、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如何得到良好发挥等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概貌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探索也在不断发展。截至2022年3月,在CNKI数字资源平台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为搜索词进行主题搜索,共有文献5 469条,其中期刊论文3 408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67篇),硕博论文1 400篇,另还有会议文章及报纸文章。这表明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且成果丰富。为使研究文献更具代表性,本文主要基于767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展开梳理。同时,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著作以专章或专节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本文也予以参考。基于这767篇期刊论文和部分相关著作,通过分类以及进一步地逐一梳理统计,可以发现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哪里来,它的生成过程如何,对这一问题的追溯与明晰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基础性的一方面。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研究已有涉足,其中主要是从生成的逻辑入手。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基础。学者们一般从“功能”的分析开始,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看成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以系统逻辑、辩证逻辑和对象逻辑为基础”[1]。周琪等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基础,既包括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逻辑,又包括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逻辑,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逻辑。”[2]38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那么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应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生成呢。曹勇认为:“各要素之间是否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怎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功能生成的重要条件。只有要素在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是符合系统逻辑的,系统结构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合理的,才有可能生成合乎逻辑的系统功能,这是功能生成的又一条件。”[3]42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所要求具备的逻辑基础以及逻辑条件都不是单一的,而在这诸多的逻辑基础之中,他们互相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这些基础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也有学者进行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的逻辑结构,既包括基本逻辑结构……又包括衍生逻辑结构”。[2]143

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生成逻辑的探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生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功能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并且不会随着一些新的主观需要的产生而生出更多新的功能,这坚持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论。但从当前研究状况来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不断丰富,且大多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预成论,故会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诸多领域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我们党领导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以促进事业发展是值得期待的,但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丰富过快,承载太多,反而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效果。坚持在生成论的基础上探索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优化协调,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1.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的研究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才能使其其它方面的研究更为顺利地进行,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并未形成十分权威的阐述,学界对其所持有的观点仍存在差异。

第一,功能与作用等同论。这种定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且大多将其限定为积极有利的作用。如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满足人与社会需要的属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或发挥出来的有利作用”[4]。陈万柏等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受教育者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出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5]63

第二,功能与效果等同论。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将其实施后所能产生的效果。如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发挥的效能和它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6]曹勇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外部世界作用时所表现产生的效果。”[3]34

第三,功能与结果等同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后所产生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积极有利的,也有可能是消极不利的。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一种结果”[2]138,就属于此类观点。

第四,功能与职能等同论。从词义上来理解,功能和职能意思相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职能与功能也确实存在一致的地方,故有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解释为职能。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包括五个方面,即灌输、转变、调节、凝聚、激励职能,这五个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7]。从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哪些功能的阐释来看,这五个方面也较多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专门的实践活动,在其内部各要素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功能应该是积极有利的。尽管有时功能发挥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那主要是由于具体路径、方法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效果和结果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性质的情况,将功能等同于效果或者结果就会认为功能也存在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区分,那么这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将功能等同于作用或者职能的观点中,学者们限定了积极有利的性质,区分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结果,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发挥等方面应当是更有利的。

1.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研究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要的一个环节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有哪些。目前学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然非常深入,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阐释也十分深刻。在这诸多内容之中,大多数都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象即个人和社会来加以把握,这是当前学界广泛存在的观点。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于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该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4从这个定义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社会成员也即个人而言的,故其功能必然是要针对个人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学界有诸多阐释,如个体享用功能、个体发展功能、育人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审美功能、对人的潜能开发功能、培养人创造力的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转化功能等。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于社会。虽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个人而进行,但是通过人的改变,由人组成的社会也会发生改变,故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对于社会整体而言也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社会性功能。这些社会性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哺育功能、社会治理功能、社会心态调适功能、社会稳定功能、保证功能等。

从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理解并不仅仅只限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如国家治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智库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批判功能、负功能等。就目前学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阐释来看,十分丰富,甚至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经出现了泛化,令思想政治教育承载如此多的功能或许反倒容易致使太过分散从而影响其功能发挥的效果。因此,应当更多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以便将繁多的功能分为不同的层次,方便更好地把握不同层次功能的发挥,进而促进整体的发挥。

1.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丰富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以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人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具有与人的其它实践活动不同的特殊性,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有其特点。虽有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其特点,但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丰富,主要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

第一,从功能丰富内容来理解。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诸多功能,这些功能并不是同一层次的,其具有层次性、复合性、整体性或多面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层次性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按照不同标准划分出不同子功能以及针对不同对象发挥不同功能。”[9]47所以复合性、多面性、整体性也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功能而得出的结论。

第二,从社会历史发展来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便是一种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客观性”[10]4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比之过去显得广泛、深刻、复杂”[11]64。从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发展性,或有的学者认为是变动性、动态性。

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体现。”[5]53~55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为本并且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有的学者便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阶级性、人本性、长期性。

第四,从功能有效发挥来理解。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不同的功能又形成了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功能是协同作用的,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协同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取得良好发挥也需要使各种功能协调优化。

第五,从功能发挥方式来理解。基于这一角度,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潜隐性、柔软性。“潜隐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效果往往不是直接显露的,而是潜在隐秘的……柔软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不是……而是通过以引导社会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等软性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3]36~37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研究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来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特点并不是仅能从一个角度来阐释,而需要进行多角度的阐释。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的探索已经较为全面与丰富,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发挥等方面的分析是有益的。

1.5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功能,不论对功能作何探讨,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其功能能够发挥出来,否则这一实践活动进行的意义就将不复存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在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上做出了诸多探索,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面临挑战的分析。对于这一方面,部分学者并未从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出发而是更多从某个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如白云华认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扩张和网络科技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带来了挑战。”[12]王宏宇认为:“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发展态势,我国社会文化的分化发展态势及其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兴起,社会发展的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功能的发挥造成了挑战。”[13]

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良好发挥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是一个系统过程,既需要主体、客体,也需要介体、环体等其他部分参与。不仅如此,环境等其他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同样也存在着很大影响,因此学者们也从这些方面探讨了应该如何保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是从大众传媒入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网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如鲍中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彰显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与发展。”[14]以电视节目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如赵钦认为:“文化类电视节目近几年备受关注,不仅丰富了电视荧屏,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传播提高了关注度,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更高效、更富价值的渠道。”[15]以电影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这一方面关注的主要是主旋律电影,如连那认为:“主旋律电影作为弘扬思想、展现价值的重要传播媒介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体现和外在彰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具有能够使彼此发生积极改变的特征,最终发生积极改变。”[16]以报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如梁瑞英认为:“我们只有不断发挥党报的引领功能、服务功能、宣传功能、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7]

二是从仪式入手,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分析。政治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高梦潇等通过分析政治仪式在形式、内容、对象、资源等方面丰富、提高、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归纳和总结出实现政治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18]。纪念性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温小平认为:“一直以来通过纪念性仪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在提升社会思想认同、政治认同、道德认同、心理认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

三是从文化资源入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学者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节日、国学经典、中国哲学、儒家人本思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进行了研究。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作用,如颜军等认为:“红色资源……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积极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动的实践效能等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具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天然优势’。”[21]更有学者分别分析了红色诗词、革命美术作品、革命歌谣、井冈山精神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除开上述两个方面,关于制度文化、城市精神、广场文化、文学艺术、文学作品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有其他学者进行了研究。

四是从高校这一特定场域入手,主要关注了六个方面。高校新闻宣传,黄飞指出:“高校新闻宣传媒体,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也极大地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水平,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保障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关键作用。”[22]高校各门课程,王光彦认为:“要深入挖掘高校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3]大学生社会实践,洪晓畅等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优势的战略重要性更加紧迫。”[24]高校学生组织,刘宏达认为:“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组织的教育和引导,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它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25]辅导员的行为及活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如王鹏云等认为:“高校辅导员微信朋友圈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载体,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高校辅导员微信朋友圈的受众广泛,面对不同对象,微信朋友圈具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6]班集体建设,申小蓉认为:“不断加强班集体建设,切实发挥班集体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功能必须要经过实践才能得到发挥,学界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进行的,因此,从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了功能如何得到有效发挥。但学界多是以探索路径或者从理论上分析路径的可能性这一角度出发,对于实践的深入探讨与研究还需更进一步;同时,对路径推行的状况也应更多予以关注,如此才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的进一步落实优化。

1.6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主体又针对人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背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会发生转变。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方向。马学勤认为:“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创新,认真分析其经济功能,这对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更好发挥思想政治聚焦于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7郑永廷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实现“由再生功能向超越功能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样功能的发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28]。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路径。有学者注意到在社会环境等大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足,从这一问题出发,部分学者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机遇,进而从“革新思想、创设舆论氛围、完善微观战略、推动构成升级换代、建立衡量标准”[29]提出了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环境、条件等的变化,置于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发生转变,所以,随着时代发展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是必要的。但这种发展是否应该是其内容的不断丰富扩大还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如果仅仅是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不断探索出新的功能,这又会进入有的学者认为的功能泛化局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承载太多,最终可能会使得功能发挥不佳,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1.7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类与评价的研究

由于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类以及评价的研究尚还不足,所以本文将二者结合在一起阐述。

第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学界对其进行了充分回答。面对如此多的功能,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分类,会造成诸多不利。侯丹娟就从“本体—具体”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为了本体功能和具体功能。“本体功能是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根本功能……具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功能派生的具体化功能。”[30]

第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存在一个过程,也存在一个结果,对其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过程,更要关注结果,如果功能发挥结果或者效果被忽视,那么它的意义显现也就缺失了。对于评价的标准,李辽宁提出“是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以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31]这两条基本标准,并在此基本标准上衍生出了具体的标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类和评价的研究还不丰富,今后需进一步推进。如现今学界阐释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已逾几十种,如果不将这些具体的功能进行分类而加以更好把握,使之处于单一发挥的状况下,这不仅不利于统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且也不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良好发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评价也是必须的,加强评价才能更好地关注到功能发挥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发扬优点,并在不断总结经验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地良好发挥。

2 研究特点

经过上述对研究概貌以及检索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内容、发挥方面,并且注重从学科交叉的视野进行多角度探讨,从而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特点。

2.1 重视实践性问题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开展必然需要紧跟社会条件的变化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重要的是要将其放在社会实践中去考察,关注其发挥,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必须要重视实践性问题。

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及发挥的研究都是以实践性问题为导向的。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近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条件还是其它方面都处在巨大变化之中。基于这种变化,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愈发多样;同时,学界还应时刻保持敏锐性,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之下分析如何借助有利条件去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规避不利条件。

2.2 重视多角度的研究

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整体情况看,研究是多角度的。这些研究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成、内容、内涵、特点、发挥、分类等方面,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完善,可能还会出现对新方面的研究。

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某一方面来看,研究也是多角度的。如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特点存在不同理解,这也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而形成的,学者们从功能的内容、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发挥等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如果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来理解或从社会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社会性功能,从个体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又有了不同的个体性功能。

2.3 重视学科交叉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也集中体现了学科交叉研究,这主要是借鉴不同学科的知识来探索如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良好发挥。

如分析大众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握大众传媒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功能造成的挑战以及提供的机遇,在大众传媒的特性等基础上为其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效发挥的路径,对于文化、仪式等的分析也是如此。另外,重视学科交叉的研究也体现在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其它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处于蓬勃发展中的学科,本就应多方面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多方分析,不断总结。

3 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文章汗牛充栋,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深入的方面。

3.1 进一步深入基础理论的研究

保持对实践性问题的高度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以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但同时也需要深入研究理论性问题,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更好发挥,其它方面的研究也才能愈发完善。而从文献来看,近几年来主要关注实践性问题,对理论性问题的研究有所弱化,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仍旧未形成共识。

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目前仍存在不同解释,其作为基础的理论性问题得不到较好的阐释或者说无法形成较大的共识,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存在不利影响。如果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受教育者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那么像学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负功能存在的合理性就丧失了。同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价值、作用等相近概念的研究也需要深入,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扰。

再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阐述已然十分丰富,但是否种种功能都是存在的或者说表达都是科学的在学界仍旧存在争议。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的阐释,并且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容问题应当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既要关照实践更要理论上明确,否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学科建构。

3.2 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系统性

学界从多个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十分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略显散乱的情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容的研究成果丰硕,如“迄今为止学界提出的功能种类已逾80种”[9]183。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的功能如此之多,对其功能的良性发展极可能产生阻碍,因此应该加强对功能内容的系统研究,总体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其进行层次上的分类,区分开种种功能以便在实践中更具针对性、侧重性。如果要将这几十种功能完全无差别的加以发挥,结果反而可能是种种功能都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有学者曾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逐渐形成了‘教育功能泛化’的思潮,即无限扩大或夸大教育的功能,把它讲得无处不功,无所不能,几乎是万能的”[32]。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仍然存在泛化现象,其内容不断扩大,而其中部分内容有些是否恰当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整体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一方面进行,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系统考察的研究却很少。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应当是具有逻辑性、系统性,某一方面的建构发展不是孤立的,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建构起来,内容、特点等方面的研究才能得到更好发展。由此可见,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整体,把握各方面关系,科学界定相关内涵,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

3.3 进一步重视功能发挥状况的考察

虽然很多学者基于学科交叉的视野下广泛讨论了如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但大多研究都是在寻找路径,从理论上分析可行性,而对实际执行较少关注,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际状况的关注更是不足。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切实发挥。

不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促进其产生实际的作用或者效果,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或者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才是其最终目的,如果这个目的无法达到,其它方面的研究进展再多,意义凸显也是不充足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状况的充分关注,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够更好发现功能发挥存在的不足,在动态过程中完善举措,探寻最佳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尽管当前研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但社会性功能的发挥需要紧紧依靠人,所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状况,首先应该保持对人的发展状况的关注,从人的发展状况来判断其功能的发挥是充分还是欠缺。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