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的路径探索

2022-03-18 03:43段美龄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校企

段美龄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14)

国务院于2019年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既强化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基础属性,又进行了技能升级与拓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输出必须紧密贴合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多维度创新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因此,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进行衔接融合,充分体现“1+X”证书制度育人效能,是当前高职院校实现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专业教学标准定位模糊,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存在脱节现象

高职院校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往往是依据院校自身的客观条件,由于近些年随着高职扩招,学生知识基础相差较大,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定位不够准确,制定出较低层次的课程标准去迎合多层次的生源类型,更遑论去契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行业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这一现象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滞后现象,实训条件有限

相关专业课程通常局限于一个学期内开设,知识的连贯性和拓展性较差,忽视学生主体差异性,授课标准统一,知识输出没有形成梯度,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适应职业技能考核证书由易到难层次性推进的特征。除此以外,传统课程建设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滞后等问题,不能及时追踪和导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产业的新动态以及职业岗位对技术技能的最新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受限于教学资源,教师依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获得的动手实操机会较少,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待加强。此外,书证分离的现象既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贯彻实施,也降低了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专业知识分布疏散

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设置通常都是遵循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循序安排在各个学期,知识分布呈现碎片化、割裂化的形式,课程衔接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需要修读完全部的课程内容才能具备考取证书的能力,课程排布在不同的学期,知识技能点分布疏散,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取证的难度。部分高职院校基于这种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却陷入一种误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追求证书通过率,驱使教学倾向极端化,由纯粹的普适性教学转变为盲目的技能化教学,大刀阔斧地投资实训设备,教学资源严重失衡,尤其是取证之前针对性的突击强化练习,虽然证书通过率大幅提高了,但是培训质量却有待考证。

(四)标准融合受限于校企利益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输出的主阵地,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则以利润为衡量标准,关注的更多的是“1+X”证书制度实施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而未能从长远角度思考这一举措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二者在推进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利益冲突;而且校企合作需要借助于企业的平台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作业环境,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会占据一定额度的企业的资源,扰动企业的正常运营,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隔阂。

二、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融合框架,提高“X”证书含金量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涉及高职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三个主体,培训评价组织作为牵头方,需要深入调研行业动态和企业用工需求,依据行业企业优势资源,同时结合院校实际教学,实施、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兼容互补。行业企业发挥自身在职业发展上的前瞻性和岗位用人标准的把控能力,为培训组织提供专业意见,协助完成证书的筛选和定位。院校根据“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厘清企业岗位技能和责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内容,设计融合框架。通过多方主体的深度参与,进行资源整合,提高“X”证书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推动其在企业用工层面的效力,并进行大力推广,使X证书成为拓宽复合创新型人才成长提升的重要渠道。

(二)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纲要性文件,也是组织实施专业教学的基本规范文件。高职院校践行“1+X”制度,必须先从思想上与企业融合,形成同频共振,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并轨同行,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岗位调研,了解行业产业核心能力需求,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专业实际,全面梳理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关键要素,挖掘书证对接的关键点和融通面,坚持育训并举,重新进行顶层设计规划,以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书证融通的理念重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定人才培养规格。

从职业面向、课程结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着手,将职业培训内容融入专业教学,统筹安排专业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测评,有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平台为契机,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通过顶岗实习、请专家进课堂、到企业参观学习、实际工程案例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学生实操技能水平,培养学生获得满足市场需求的“X”证书,实现职业技能的强化和拓展,提高“1+X”制度的人才培养效能,形成从专业知识到专业能力,再到专业素养的阶梯递进式的人才培养链,构建“理实一体、产学结合、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级水平等值互认,专业教学和职业岗位无缝对接。

(三)重塑课程体系,深化“三教”改革

高职院校应根据专业实际,对接行业发展趋势,融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课程设置,重塑“1+X”模块化课程体系。对于公共通识类课程,教学过程注重思政元素,尤其是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渗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核心类课程作为改革的重点,应根据专业匹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解析,梳理其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与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合并同类项,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创建模块化课程。这样既可规避教学内容重叠,又能提高教学与生产的关联性,同时还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难易程度匹配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层次性;此外,再适配不同的选修课程,拓宽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路径。

基于上述基础,高职院校要以践行“1+X”证书制度为切入点,创建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机制,从教师、教材和教法三个元素着手,深化“三教”改革。

1.打造“双元”创新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推动“书证融通”,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师资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融通对接,需创建一支既能整体规划好专业教学设计,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操能力,又能领会“1+X”证书制度教育理念,掌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法,适应“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的教学团队。一方面,专业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顺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积极参与专业建设,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积累教学资源,提高教师队伍“X”证书相关的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依托现代学徒制,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及一线优秀员工到校兼职授课,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向学生输入岗位技能动态,优化师资结构,打造一支“能讲会做”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双元”教师队伍。

2.更新课程内容,开发新形态校本教材

开发“书证融通”的校本教材是实现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通对接的重要环节。在证书培训机构的指导下,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学生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紧贴证书标准,突出案例作用,与企业合力研讨教学内容,联合开发工具式、活页式教材。从工作岗位反向推演,划分工作模块,梳理关键技能,确定教学知识点,整合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编写校本专业教材。同时,密切关注产业升级情况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契合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对教材进行定期更新,形成动态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新型教材编写机制,确保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教法改革

(1)采用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作驱动的教学方式,将教学活动和工程案例有机结合,对标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分析岗位能力需求,分解证书技能考核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理论知识、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2)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VR、AR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实现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无缝对接,突破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实训教学的局限性。同时配套开发符合“课证”要求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线上教学资源库,推动远程教学、移动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试用,全面推进高质量课堂建设。

(四)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1.书证融通,引领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往往会参照企业真实作业环境建设实训基地,但是其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设备规格和数量都无法完全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的要求,而且高校的办学条件也跟不上企业的工艺、设备、流程更新迭代的速度。为了保证“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效融合,更加离不开实岗育人,因此建设校企合作框架,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参照证书考核标准配置实训资源,升级改造原有的实训环境和实训设备以满足证书考核工位及设备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专业的作业环境,让学生亲历实岗工作全过程,切实开展各岗位分岗实训教学,使学历证书教育与“X”证书培训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机融合,企业也可以借此平台向学生输出自己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感受企业的价值观、精神风貌和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

2.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校企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可与行业内技术先进,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水平,这有助于推动专业教学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链与区块产业链的融通对接,有助于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有助于企业输出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企业文化,为“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提升职业教育的活力。

3.开展“校企联合”的顶岗实习教学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开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制定顶岗实习的方案和标准,利用企业的平台资源,为学生提供针对不同专业的对口岗位,学生根据自身就业意向或职业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既契合高职院校教学大纲的规划,又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担当。

(五)明确教学标准,改革评价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践行“1+X”证书制度,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还需要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个方向着手,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能够兼顾理论知识、技能要求、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考核的重要性。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评价可升级拓展为题库考核机制,以检验学生掌握的层次水平,考察的知识点也更为全面翔实;对于技能方面的评价,则可通过动态追踪实践过程和成果输出,考察学生的参与度,规范地设定定性分析的内容。同时,根据指标的动态变化不断调整融合方案,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论

“1+X”证书制度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全新战略方针,在这个制度背景下,实现书证融通需要充分调动各方主观能动性,多方共同发力,遵循融合原则,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融合框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时刻关注技术和产业更新升级,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教师教学团队,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关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过程,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校企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