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与促进机制

2022-03-18 06:52刘旭冉王昕萌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村

刘旭冉, 王昕萌, 孙 超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6)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1]17-18这一论述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地区要实现永续发展,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外力帮扶固然必不可少,但唯有乡村自身有发展活力,实现自身“造血”,乡村的建设发展才有稳定且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过程中,注重激发乡村内在潜能,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仅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一、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相关研究概述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内一些学者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现实难题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一是关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研究。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能破解城乡二元格局、化解新时代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2-3]。二是关于乡村振兴的现实难题研究。有学者提出随着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以后,由于部分地区尚未充分考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二者有效衔接的认识有待深化,因而导致衔接基础薄弱、动力不足以及衔接体制机制融合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4-5]。三是关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研究。学者提出要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农村改革、重塑乡村文化、加强数字乡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6-8]。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现有研究成果虽覆盖较为全面,但关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对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加以探究,既能丰富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又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在新阶段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内生动力”一词最早源于心理学领域,自这一概念被提出后,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但尚未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内生动力是指系统内部自发产生的驱动力,根据不同的系统主体单位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人、组织、地区以及其他层面的内生动力[9]。“内生动力”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在内涵意蕴上是一脉相通的,两者都认为驱使主体变革的力量来源于主体自身发展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10]。因此,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来源于乡村亟待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是“外因”,其通过外在“输血”为农村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研究认为,农民、基层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等集聚在乡村内部各主体要素力量的发挥是“内因”,为乡村发展变革提供根本性动力。其中,农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坚实基础;基层组织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把握发展方向、统筹发展全局,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为乡村长足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人才是使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根本,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作为筑牢乡村经济基础的前提条件,是稳定农民就业收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稳固的产业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文化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风向标”,是确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松懈、不变调、不走偏的重要保障,为乡村稳步发展凝人心、聚人气、振精神。因此,外力的帮扶固然重要,但如果只依靠外力的帮扶,无法让乡村从根本上摆脱落后贫困的状况。只有注重培育乡村内部各主体要素的内在活力,把握好外在帮扶“输血”与乡村自身“造血”的关系,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

二、 培育和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意义

培育和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旨归,有利于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也有利于促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和长远之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旨归

乡村振兴战略的初心之一,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进而实现农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1]。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既要解决“人”的问题,也要用好“人”的因素。农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发展成果的“阅卷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在推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有力举措。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一旦被激活,能让基层组织更有活力、人才建设更有保障、产业发展更有前景、文化建设更有动力,从而也使得农民生活更有盼头。农民享受了发展带来的切实红利,生活越过越好,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自然愿意主动投身于乡村的建设之中,进而形成乡村有序建设与农民发展双向促进的局面,体现了以农民为中心搞发展、以人为本谋“三农”的价值取向。

(二)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必要之举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12]。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当务之急是要在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保证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基础上,做好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工作。尤其是对于资源短缺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在以往的脱贫攻坚实践中,更多的是依靠“托底”来脱贫,由于脱贫基础尚不稳固,一旦外力帮扶不在,极有可能面临再次返贫的风险。当前正处于五年过渡期的关键时期,要真正实现农村地区“脱贫不返贫”的目标,仅仅依靠外力的扶持远远不够。除了要在政策支持上予以倾斜之外,还要切实激发乡村内在活力,尤其是注重激发乡村各类主体的内在潜能,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才能弥补落后地区发展基础薄弱的劣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和动力。

(三)促进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由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乡村人口数仅占比全国总人口的36.1%,较2010年下降了14%[13],农村“空心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之受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地区一直面临着“人、财、物”难以集聚的困境,发展难以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尤其对于发展基础薄弱、依附性过强的地区来说,“外扶”是解一时之困,“自立”才是根本保障。只有充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切实保障农民、基层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等乡村内部主体要素协同发力、发挥作用,才能真正破解“扶则立,不扶则废”的窘境,进而实现乡村地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旦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变足了,自然能吸引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进而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使农村社会更具活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难以持续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现实困境

农民、基层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等集聚在乡村内部的各关键主体要素,相互作用又协同发力,在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这些要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地发挥,导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

(一)农民主体意识匮乏,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邓小平曾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14]88作为乡村的主人,农民是带动乡村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当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亟待增强。一方面,靠“外”意识依然存在,发展意识不强。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帮扶下,虽然很多农民早已脱离了“贫困户”的队伍,但是主动致富、自力更生的积极性尚需提高,“等、靠、要”消极懈怠思想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素质有所欠缺,发展能力不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亟需一批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由于受到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运用现代化新型技术所必备的技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全国31 422万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占8.3%[15]。由此可以看出,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因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导致部分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以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的生产方式为主,对新出现的新技术、新业态的接纳度不高,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抱有畏难情绪,缺乏新型劳动技能是制约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一大短板。

(二)基层组织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16]407-408身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克服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扎根基层,为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然而在部分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仍有待加强。一方面,干部队伍结构有待完善,基层组织活力亟待增强。当前,在部分农村地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年龄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有学者基于对湖北省136个乡镇的4 798个乡镇干部的调研中发现,40岁以上机关干部共计2 937人,占实有人数的61.2%,且50岁以上干部占比34.71%,整体年龄结构呈相对老龄化特征[17]。因干部群体年龄结构整体偏老,导致其难以最大限度地带给村党组织创新活力。另一方面,基层干部能力亟待提高,基层组织动力不足。对于年轻基层干部来说,虽然普遍学历较高,理论学习较为扎实,对于扎根基层也有着满腔热情,但由于工作经历相对较短,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导致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18]。同时,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存在知识储备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等问题,其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

(三)专业人才保障不足,乡村活力亟待增强

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19]等重要论述。然而当前在农村很多地区,人才留不住、育不出的问题依然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展。

第一,本土人才“育不出”,缺乏稳定人力资源。乡村本土人才生于民间、长于故土,凭借其对当地人文环境的熟悉程度及其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与情结,理应是推进乡村振兴最忠实、最稳定、最前沿的珍贵人才资源。特别是对于发展基础薄弱、引才难度较大的地区来说,本土人才能准确把握当地资源情况及发展优势,因此要把本土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事实上,农村不缺乏各领域本领过硬的种田能手、退休干部、能工巧匠等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也具备服务乡村、奉献乡村的热情和意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与载体,抑或未能达到相应的“门槛”要求,导致其空有服务乡村的志愿与能力却未受到太多的重视[20],致使农村本土人力资源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

第二,外来人才“留不住”,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人才是使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关键动力,如果缺乏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才队伍,即使出台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引进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基层条件苦、发展空间不足,尤其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基础条件短板明显,尽管国家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但农村农业科技、经营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仍然紧缺。对于一些发展基础薄弱的地区来说,高层次人才“引不来”,专业性人才“招不到”,人才数量、质量双不足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短板。以贵州省乡村地区人才建设情况为例,由于人才引进前后落差较大,抑或相关的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该地区人才流动性较强,很多外来人才只是将基层工作当成“跳板”,人才流失严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建设的基本要求[21]。

(四)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22]258只有立足于农村实情奠定稳固扎实的产业基础,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重要抓手,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乡村振兴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亟待破解。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产业发展支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关乎农民民生福祉,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是带动产业振兴的助推器。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改进和完善,然而同城镇相比,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然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明显,在东北和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23]。尤其当前正处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乡村数字新基建短板明显,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建设缺乏规划,数据获取机制欠缺,尚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24],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支撑不够,已经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提档升级的掣肘。

第二,特色产业稀缺,产业融合度不够。有些地区在选择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倾向于见效快、效益高、成本低的产业,抑或直接生搬硬套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尚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地选择产业,因而导致产业同质化、萧条化明显,缺乏特异性与持续性[25]。同时,因缺少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机制,导致三产融合发展层次不高,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仍不完善,抗风险保障不足,产品质量和档次有待提高,产品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安徽寿县乡村产业发展状况为例,全县农村产业以农业产业为主,且普遍存在产业同质化明显、规模不大、产品竞争力不够等问题,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的产业不多,对于农村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的运用依然是流于形式,产业发展尚有明显短板[26]。

(五)文化建设体系不够完善,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乡村文化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是乡村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汇聚精神力量的同时发挥着铸魂化人的作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移风易俗活动推进有待深入。部分农村地区对文明乡风的宣传力度不够,对陈规陋习监管亟需加强,规章制度上的“硬治理”手段尚不丰富。以安徽滁州市移风易俗情况调研报告为例,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腐朽落后文化得到了有效的抵制,但赌博恶习、封建迷信、婚丧活动大操大办等行为仍时有发生[27]。同时,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不具特色。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得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单调,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28]。另一方面,乡土文化资源功能开发不够。乡土文化是根植于本土并历经长期发展与积淀进而形成的极具当地特色的文化,是乡村风貌底蕴的生动体现,也是助推乡村发展的活资源。然而,很多农村地区对于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不深、开发不够。在乡土文化宣传方式的选择上普遍比较单一,只局限于宣传栏和墙体绘画等传统手段,宣传主题不新,更新速度慢,导致乡村文化影响力不足。抑或只是简单地模仿抄袭,一味地追求城市化、西洋风,舍弃了田园风貌、农耕文化等最为宝贵的乡土资源[29],不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

四、 促进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机制探索

基于当前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要着力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人才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最大程度地培育和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主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30]只有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充分发动农民群众融入到现代化进程中,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为乡村永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加强农民宣传引导,让农民“想发展”。通过走村入户、村民大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让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方针、目标意义深入人心,真正让农民意识到政策的切实利好,把乡村振兴当成是自己的事,培育农民的自觉意识,从而主动投身于改善自身生产和生活条件的乡村建设中来。同时,加强农民的理想信念教育,提振农民精神风貌,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把乡土变成农民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热土”,实现从“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的转变,用勤劳的双手、积极的心态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第二,加强农民培训教育,让农民“敢发展”。根据镇域特色产业特点,结合乡村各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充分收集农民意愿,邀请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专家团队,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个案指导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讲解,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力求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切实转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开拓农民的见识与眼界,提高农民畜牧养殖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文化意识、市场意识,加快实现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型。

第三,保障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能发展”。在乡村振兴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生活、生态、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的矛盾和问题,不搞“一刀切”,要同群众共同研究商讨,加强沟通协调,与农民一起分析情况、商量对策,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发展,对乡村规划与布局建言献策,培养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农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待、满足农民合理诉求,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确保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实现其主体性的自我认同,从而更好地推动惠民工程和惠民政策落地落实。如江苏溧阳市为提高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的积极性,实现农民当家作主,首创了村党组织引领下的“百姓议事堂”,秉持村里的事由村民商量着办的原则,为村民提供敢说话、能说话的平台,将群众关切的困难诉求、基层发展建设的要事实事等都通过这一载体拿上桌面、逐个商讨,真正把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交给村民,获得了村民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31]。

(二)完善乡村制度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党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短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切实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第一,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基层组织活力。针对当前基层干部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要在确保发展新党员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拓宽选人用人方式,积极发展年轻党员、培养后备人才,优先把综合素质高、思维能力强的青年党员汇聚在基层党支部,为乡村党组织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制度,鼓励和吸纳高校优秀毕业生驻村任职,打造结构优、学历升、年龄降的“两委”班子成员队伍,为基层党建聚英才、合群力、集群智。

第二,加强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创新工作模式。一方面,要强化干部履职能力培训。以专家集中授课、实地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为抓手,因岗位施教,将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活动长期化、制度化,及时厘清基层干部在政策理解上的误区,确保学有所得,着力化解“业务夹生”问题,提升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公仆意识,使其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践行正确政绩观。另一方面,在解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群众等实际需求的过程中,要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立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帮带关系,通过老干部的真传真教让履新干部在实践中迅速成长成才,有助于新老干部之间及时交流经验、研判会商。年轻干部与老干部为伍,要多向老干部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能少走弯路,丰富基层工作实战经验,而在老干部传经送宝、发挥余热的同时,也能汲取年轻干部身上的新观点与新思想,从而让新旧班子干部成员互相“充电”、优势互补,形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新局面。

第三,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基层干部积极性。一方面,要严格落实控制各类重复低效的检查评比活动,减少检查强度和频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32]要让广大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山会海、督察检查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中,调动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实绩系统性评价,建立群众广评、干部自评、同事互评、领导点评、组织综评的多元考核机制,奖优罚劣,尤其要注重实地走访、深入群众,从百姓口中了解干部的工作作风及其对干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并将上级交予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群众对工作的认可度等中心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考核和评价干部日常工作实情。

(三)推动乡村人才建设,增强乡村潜在活力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长远之计,针对当前乡村人才建设不力的现状,只有着力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且能够扎根农村的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在外引内育上下功夫,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高质量实施。

第一,完善乡土人才培育机制,让人才“育得出”。农村发展离不开本土精英的带动,要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动力引擎来抓。一方面,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破除以往以学历、资历、职称等作为唯一导向的选拔倾向,坚持以作风、能力、业务水平为首要衡量标准,以创新性、技术性、实践性的评价标准精准识别“千里马”。对于业绩好、能力强且贡献突出的人才,要在职称评定、薪资待遇、业务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不断激发具有真才实干的本土人才创新创业的动力和热情。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乡村“本土人才库”,促进乡土人才供求精准对接。重点瞄准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能手、创业创新带头人等重点领域相关人才,精准挖掘潜在人力资源并进行分门别类的归档梳理,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培养。搭建乡土人才“大本营”、充实乡土人才“蓄水池”,打造能留守乡村、服务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通过强带弱、少带多的发展模式,切实发挥本土人才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本土能人”熟悉乡情民意的独特优势,让本土人才带强产业、带动致富,从而营造有分工、有动力、有干劲的“大气候”。

第二,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让人才“留得住”。要不断完善开放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的待遇保障,激发人才投身基层的积极性,从选人用人、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方面建立更加科学可行的运行机制。通过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基本条件,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满足人才健康体检、子女入学、人才津贴等基本需求,为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让其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文关怀,从而更有信心带领社员和村民干事创业。

(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夯实乡村经济基础

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要破解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困境,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为乡村发展建设筑牢经济基础。

第一,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牢产业发展根基。要依托各地生态、产业等资源禀赋优势,综合新时期农村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形势,以满足产业发展所需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乡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质增效、日益完善,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新形势催生新技术,新技术带来新动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2]。因此,要积极应对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结合乡村产业“智造”需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33],促进农业机器人、农村传感器等新型智能设备在农村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乡村数字化转型。

第二,打造特色产业,加强产业融合。一方面,要立足实际,邀请专业团队到各村进行实地考察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造乡村产业品牌,着力在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富民强县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在村村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以产业为基础,带动二产、三产不断向前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将产业做精做强。秉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打造立得住的品牌,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渗透融合、互促共进,丰富乡村农业产业业态,打造宜游宜居的美丽乡村。如素有“中国草莓之都”之称的安徽长丰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定位,大力发展草莓特色产业,形成了覆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休闲采摘到长丰”文旅品牌,建设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乡村体验旅游项目,依托“农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模式带动了当地村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既融合了三产,也带富了百姓,成为了合肥及周边城市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34]。

(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的发展不单是产业发展,不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生活也要搞好。”[35]要坚定文化兴农的意识,将文化振兴作为培根铸魂工程落实到位,坚持“塑性”“铸魂”两手抓,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走深走实。

第一,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目标精细化,并将成效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干部阶段性考核标准,以此督促其转变思想、统一观念,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另一方面,要完善经费投入及管理机制。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营经费、各项文化活动的筹办经费等支出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并设立专项经费,确保文化资金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做到乡村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以政府帮扶、社会募集、乡村自筹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扩大资金筹集渠道,从而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第二,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一方面,定期开展以“文明祭祀”“反对大办婚丧喜庆事宜”“杜绝高价彩礼”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村级广播、悬挂横幅等形式,广泛宣传文明新风,弘扬“孝善和俭”传统美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倡导农民摒弃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同时,要加紧巡查整治跟进,调动当地党员干部建立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对违法乱纪行为零容忍,以此加强农民的自我监督管理,让文明新风尚在农村蔚然成风。另一方面,发挥好乡镇基层文化站、民间文体团队的作用,通过筹办“村晚”“文化艺术节”“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戏曲、小品、比赛等形式,举办形式多样的原创文体作品汇演。同时,鼓励社会团体、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化志愿者深入农村汇报演出,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三,创新乡土文化的宣传方式手段。一方面,各地区要以“文化墙”建设为抓手,通过立体画、墙体彩绘等形式,弘扬历史悠久、积极向上的民俗文化,打造极具地方特色、文化气息浓厚的宣传阵地,让“文化墙”成为宣传政策、传播文化知识的窗口,提升乡村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的村落布局、发展状况等现实因素,结合抖音、微博、快手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对乡村的古旧建筑、民俗风情、小吃美食等特色地域文化进行宣传,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29],这样既能提升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能促进乡土文化与当地其他资源相结合,进而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将文化动能转化为经济动能。如素有“蒲草之乡”之称的湛江雷州市,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在村镇集中组织传统技艺培训,通过该村文化驿站的发展模式,打造兼具经济、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该镇还在旅游区用蒲草作材料建造古旧建筑,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参观和称赞,传承并创新了当地的传统技艺[36],其先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效仿。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也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上了新日程。当前,乡村振兴正处于砥砺奋进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乡村发展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许多重大的目标要实现,亟需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挖掘乡村内在潜能。立足于当前乡村工作的新形势、新势头,要通过提高农民主体意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乡村人才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最大程度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乡村长足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在新征程上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