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感知研究

2022-03-19 23:36严佳静徐嘉剑赵超越伍嘉茵刘战慧
中国市场 2022年8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中学生

严佳静 徐嘉剑 赵超越 伍嘉茵 刘战慧

摘 要:近年来,研学旅行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广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中小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效果感知度對进一步促进研学旅行发展以及更新研学旅行形式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得出研学旅行存在内容形式单调、缺乏专业研学导师、研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户外研学环境差、旅行社信息缺失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中学生感知角度出发,提出研学教材及导师专业化、研学旅行时间契合课程进度、研学类型多样化,巩固学生“主人”地位、旅行社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等建议,增强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

关键词:研学旅行;感知效果;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08-0073-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08.073

1 引言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青睐,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研学旅行发展。在研学旅行推广的过程中,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成为一大问题。文章从学生感知角度出发,利用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研学旅行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有效增强研学效果的建议。

2 研究设计与分析

2.1 研究设计

游客感知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游客感知是旅游过程的所见所闻作用于游客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思想活动反映[1]。对研学旅行而言,研学内容、研学时间、研学环境等是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对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的感知进行研究。问卷从研学内容、研学时间、研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对影响研学效果的因素进行细分,最后从这三方面提出增强研学效果的建议。

问卷发放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通过问卷星平台填写,线下则到学校邀请中学生实地填写,参与填写的学生均参加过研学旅行。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12月2日至12月14日,共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

本次研究共采集285个样本,均为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男女比例为5∶4。其中初中生占比52.63%,高中生占比42.46%。

2.2 研究结果

2.2.1 可信度分析

通过SPSS软件分析,Cronbach α系数为0.678,研究数据信度系数值高于0.6,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可以接受。

2.2.2 研学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61.4%的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动机是学校要求,36.84%是自身需要。调查的285个样本中,其学校一学期组织一次研学旅行的占49.12%,一学期组织两次的占23.16%,学校没有组织过研学旅行的占27.02%。

2.2.3 研学内容分析

本部分对中学生研学类型偏好、研学教材、研学教师、课后作业、研学收获进行调查。61.05%的学生认为需要为研学旅行制定相匹配的教材;81.05%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应该配备专业的研学导师;53.33%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应布置相关作业;69.47%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过程中,研究和旅游同等重要。

本部分还对中学生认为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应该改进的地方进行调查,56.49%的中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内容形式单调,层次低;67.02%的学生认为旅游与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43.86%的学生认为研学景点缺乏吸引力。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学生更希望在研学旅行中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增强独立性。

2.2.4 研学时间分析

本部分对研学旅行时间长短及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进行调查。44.21%的学生希望研学旅行在学期内开展,34.74%的学生希望在长假期间开展。56.14%的学生认为2~3天的研学旅行更为理想。同时,中学生认为研学旅行研究与旅游的时间分配不合理。

2.2.5 研学环境分析

本部分对中小学生在户外学习环境、研学旅行目的地满意度感知进行调查。在学习环境的调查中,38.6%的学生认为户外环境不影响学习效果。研学旅行目的地感知调查分为导游人员服务态度、目的地可进入性、研学目的地食宿条件、研学目的地服务设施四个部分。50.88%的学生认为导游人员讲解技能、服务态度良好,50.53%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目的地可进入性强,43.51%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目的地食宿条件好,46.67%的学生认为研学旅行目的地服务设施完善。

3 研究结论及建议

3.1 结论

3.1.1 研学内容形式单调,缺乏专业性导师

从研学内容研究结果来看,中学生希望在研学旅行过程中配备专业的研学教师,并且配备相应的研学教材。研学内容形式单调、知识浅、层次低是目前研学旅行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学生更想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丰富知识,增强独立性,培养团队精神。因此,要丰富研学形式,合理分配学习与旅游的时间,将研学教材及教师专业化是当下研学旅行活动中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增强研学旅行效果,就要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中学生的偏好和社会热点设计研学旅行产品、研学教学内容,提升其对研学旅行的兴趣。

3.1.2 研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从研学时间研究结果来看,中学生更偏向于在学期内进行研学旅行,且希望研学时间控制在2~3天内,“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均会影响研学旅行效果。在学校教学进度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开展研学旅行的时间应与学校的教学进度相契合,对教学进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研学旅行是将知识化为实践,研学时间与教学进度匹配,能够将书本知识在研学旅行中得到落实,强化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

3.1.3 户外学习环境差,旅行社信息缺失

从研学环境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中学生对研学旅行目的地环境较为满意。中小学生对目的地导游人员、设施设备、食宿条件持满意态度。从学生角度来看,户外环境是影响中学生研学效果的一大因素,嘈杂的学习环境会减弱研学效果,因此要把控好户外教学环境。中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体验者,旅行社是研学产品的提供者,两者沟通不充分造成双方信息缺失,从而影响研学旅行效果。因此,学校及旅行社要积极沟通,要选择与研学旅行主题相呼应的研学基地和研学食宿地。

3.2 建议

3.2.1 研学教材及导师专业化

研学旅行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以学生在户外学习研究为主。学校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教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材是其重要的学习载体[2]。因此,为增强研学效果,学校可以针对学生和教师制定相应的研学教材,首先是为了学生在参加研学旅行前做知识准备,在研学过程中着重研究解决问题。其次是为了学生研学旅行结束后增强学习效果,做好课后总结,将“研学”落到实处。研学教材的内容可以是学校专业课程的补充,将课堂的内容融合到研学旅行的实践中去。研学教材的制定可以为旅行社设计研学旅行提供依据,让旅行社兼顾市场和学校的需求。研学旅行要求教师教学不局限于室内。人流、噪声等使得研学环境十分复杂,这既要求学生能够分散学习,又要求教师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学校要配备专业的研学导师,提高导师对户外教学环境的把控力,关注学生动向,解决突发问题。教师能把握室内环境,导游能把握户外环境,两者相结合则能把握研学环境。学校可以在原有的教师基础上增加研学教学技能培训,也可以打造专业的研学导师团队。旅行社也可以将导游“教师化”,让导游辅助教学,承担教师角色。

3.2.2 研学旅行时间契合课程进度

学生期望研学旅行在学期内举行。为增强研学旅行效果,适应学生研学实践的需要,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应设置在学期期中。学校课程教学在学期期中完成过半,研学旅行的开展可以为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研学旅行内容设置可以总结学生上半学期已学内容,在研学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研学旅行内容设置也可以为预习下半学期课程,在研学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强调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如此一来,研学旅行在学期中举行对教学起到了过渡的作用,这既契合教学课程,又增强了研学旅行效果。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也要给学生留出学习与旅游相互转换的缓冲时间。游客在旅行前期会产生好奇心理,后期则会产生倦怠心理。教师和导游应抓住学生的新鲜感,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旅行前期进行教学。在旅行后期,教师应把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里,让学生自主实践,以消除倦怠心理。配合教学进度在学期期中开展研学旅行,并合理分配研学时间能够增强研学旅行效果。

3.2.3 研学类型多样化,巩固学生“主人”地位

研学旅行是一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能力的主体性实践活动[3]。要想提高研学旅行效果,就要求一切活动设计以学生为出发点,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自主性。自尊心强是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点,大多数中学生拒绝被动地接受事物。旅行社在设计研学旅行产品时要考虑中学生研学旅行类型偏好、市场发展趋势、教育热点,抓住社会“潮流”,让学生对研学旅行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研学的主动性。同时,研学内容要有深层次,浅显、单一的研学内容不足以激发学生对研学的兴趣。研学内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要拓展知识,与学校课程和社会热点相联系,达到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扩展思维的目的。转换学生以老师教学、导游讲解为主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主人”观念,提高学习自主能力。要让学生不拘泥于“一切知识由老师教学”“一切事物由导游讲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换到主动学习,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实践出真知,增强学生在其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3.2.4 旅行社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研学旅行包含教育和旅游两个领域,要想增强研学旅行效果就必须要把握好游与学的平衡点,不能只游不学,也不能只学不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擅长教育领域,旅行社擅长旅游领域[4]。因此,学校要架起学生与旅行社之间沟通的桥梁,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双方信息充分交流。目前,旅行社所制定的研学旅行路线偏向市场化,通常忽视教育和受众群体差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及教学层次编写研学教材,为旅行社研学路线设计提供参考。旅行社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学校要求制定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实现自身长久盈利的旅游路線,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定的研学教材为依据,结合市场需求设计研学旅行路线。研学旅行结束后,学校要及时收集学生的评价信息,并且将信息反馈给旅行社,旅行社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整改。为了实现双方长久合作,学校也要起到监督检查的作用,监督旅行社是否及时整改,检查旅行社的整改效果。旅行社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就使得市场与学生相衔接,旅行社只有真正了解中学生研学旅行市场,才能实现自身长久盈利。学校能将属于旅游的部分交出去,专注研学旅行的教育部分,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与旅行社相结合既能够分担研学旅行教育与旅游的功能,又有利于强化学生研学旅行效果。

总之,研学内容、研学时间、研学环境是增强研学旅行效果的三大要点。首先,要考虑中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需要,增强研学旅行的专业性,培养专业的研学导师,编写专业的研学教材。其次,还要考虑中学生的偏好,将研学旅行内容多样化、兴趣化,巩固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最后,研学时间要契合学生课程进度,学校与旅行社要充分开展合作,实现双方信息充分交流。中学生、学校、旅行社三方共同作用才能有效提高研学旅行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珂,陈浩.基于游客感知的红色旅游产品质量网评数据研究:以合肥市渡江战役纪念馆为例[N].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

[2]倪学超.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5(11):155-156,171.

[3]张帅,程东亚.研学旅行的特征、价值与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1):3-6.

[4]赵明.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建议[J].中学教学参考,2021(3):53-54.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347053X);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001018)。

[作者简介]严佳静,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就读于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指导老师:刘战慧(1969—),女,汉族,陕西蒲城人,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

2519500783386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