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研究

2022-03-21 22:37余淑苗李焯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淑苗 李焯

摘要:自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印发《国民旅行休闲纲要》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以来,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取得显著成效,但高校研学旅行却未逐步开展,其仍存在巨大开发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让高校学生承担起传承非遗的主力军责任是社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研究分析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状况下,结合高校教学形式,探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研学旅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一、研学旅行概念释义

研学旅行可谓之古代“游学”,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以孔丘为首的一大批士子游历于各诸侯国、远游名山大川,希望传播自身道德理念,增長见识,一展才华抱负,以实现自身理想。从“游学”到“研学”,亦是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演变。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对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与研学相关的活动便陆续开展起来,如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旅游等活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一些校外机构也开始组织起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学生们对于日常学习之外的国内外研学旅行的需求日益增多,于是乎一些教育理念较开放的学校开始组织学生修学旅行,旅行社也抓住社会需要推出一些符合家长和学生兴趣爱好的游学旅行团,更加推动了研学旅行市场的发展。直到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通知印发《国民旅行休闲纲要(2013—2020年)》,倡导“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这才正式出现。广义层面上,研学旅行是覆盖全年龄段,出于求知目的前往各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旅游活动;狭义层面,它是指由学校组织,面向所有学生,以开拓视野、提高素养、强化学习知识等为核心目标,利用集体学习、集中旅游等形式迈出校门实施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1]。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研学旅行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们的欢迎,这一教育与旅行相融合的产物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途径,成为教育与旅行的跨界新宠。新时期的研学旅行即是对我国传统游学的继承与发展,其目的无外乎于博闻强识,本质与实践出真知这一内涵大同小异。

二、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幼儿园至高三年级阶段人口约为1.8亿,其中研学、夏令营比例占5%左右,约1000万人[2]。根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6年以来,国家颁布相关研学旅行政策的增加,中小学研学旅行的需求端也随之加速扩大。近些年来,研学旅行企业数量猛增,研学业务每年增长速度惊人,甚至在2021年达到了3万多家[3]。无疑,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形成了文化主题、红色主题、中医药主题、农业主题、工业主题、科技主题等类型丰富的研学旅行。但纵观我国研学旅行大市场,高校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数量可谓少之又少。截止目前,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3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38万人[4],结合高校学生升学压力较小和学习方式更自主的特点,高校研学旅行市场同样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共同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是历史文化与民族记忆的集中反映,是民族情感表达与民族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加以严格贯彻落实,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近年来,在教育部指导下,各地各校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在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的指导下,各地中小学组织举办“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充分结合校外活动场所和当地非遗文化资源,组织开展非遗研学旅行,让学生零距离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和相关非遗产品,感受非遗魅力;除此之外,教育部也大力支持高校依法自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引导高校加强非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研学旅行的寥寥无几,开展非遗研学旅行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国目前开展的非遗研学旅行项目多呈现以游为主,许多非遗项目的体验课程只是简单带领学生参观,走马观花式参观并不能让非遗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学生也便不能真正领悟到非遗的创造性价值之所在,因而传承非遗文化的效果甚微。研学旅行的核心价值便在于其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性”特征不可忽视,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化建构则是高校非遗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保障,因而高校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建设不可或缺。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课程建设路径

非遗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何让高校学生承担起传承非遗的主力军责任是社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高校是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各类人才培养中,课程教学作为高校主要的教学形式,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将非遗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建构系统、科学的非遗研学旅行课程是保障高校非遗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关键,笔者认为高校非遗研学旅行课程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进行建设。

(一)理论课程

1.开设非遗通识教育课程

非遗通识教育课程分为通识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尝试开展非遗选修课程,如南开大学开设了“非遗公选课”、四川工商学院开设了《巴蜀非物质文化遗产赏析》公选课等,但很少有高校开设非遗通识必修课。通识必修课不同于专业必修课,它更强调培育高校同学在非专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将非遗纳入高校通识必修课至关重要。

高丙中先生认为,“非遗”是一项重要的学术发明,它蕴含着重要的、再生性强大的理论创新和机制创新[5],高校开设非遗通识必修课需要创新,要与其它通识必修课相互区别。首先,高校开设非遗必修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非遗相关的普遍知识,如非遗的起源与历史、发展与危机等,以提高学生对非遗的兴趣,提升学生对于非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非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传承问题。其次,高校可根据自身所在地区拥有的非遗资源与办学水平自主编纂必修教材。高质量的教学材料是保证通识教育良好实施效果的关键[6]。各地区的高校为提高非遗教学质量和防止非遗教学课程过于松散,需要和非遗传承人共同编写一部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非遗教材。最后,高校应就开设非遗必修课完善配套设施,配备专业的授课教师,必要时也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和专家进行授课。

除此之外,高校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可以“小班教学”为主,拓展通识必修课的理论深度,让同学找到自身对某种非遗的“兴趣乐园”,如可以根据同学的兴趣程度选择开展宣纸技艺选修课或黄梅戏选修课等选修课程。与此同时,非遗选修课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授课,以达到系统化讲解非遗文化的目的,提高高校学生对于文化现象的纵横思考能力,激发其文化自觉与自信。

2.开展非遗研学讲座

讲座是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在高校开展非遗文化的研学讲座能给高校学生带来区别于地域限制的非遗文化享受,让其能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非遗文化進行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目前,全国高校开展非遗研学讲座的事例较少,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非遗研学讲座主要是通过邀请知名的非遗传承人或者非遗智库专家来为高校师生就某个方面的非遗文化通过图片、音乐赏析等形式进行展示和讲解,让高校师生可以深入地了解某种非遗文化。讲座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对演讲者的资格没有太多限制,采用讲座的形式可以让非遗文化方面的权威可以自由地传播自己的学识,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更加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3.将非遗知识融入高校网络课程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线上授课因其自由、便利和快捷的特点也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因此,高校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开设非遗研学课程必然是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线上教学方面,高校可以通过MOOC、学习通、云课堂等多种软件和平台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非遗研学课程,将地方的非遗文化推广至全国高校。除此之外,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也可以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对某种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学识与素质。除此之外,在线上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开展非遗知识线上答题活动,设置“每日一答”和“极限挑战”环节,了解学生对于非遗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入奖励机制,学生可凭借答题获取的积分,累积一定数额时可兑换特定奖品(如非遗文创等非遗相关小奖品)或者证书,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二)实践课程

1.开设假期非遗研学旅行课程——“非遗夏令营”

在完成一段时期的非遗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高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非遗夏令营”。“夏令营”的基地选择应符合学生兴趣原则、经济原则、便利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可就近选择学校附近的非遗基地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非遗基地。“夏令营”的具体开展可包括以下内容形式:一是邀请非遗传承人到营地讲述匠人故事,传递工匠精神;二是组织高校学生参观非遗文化馆或者博物馆,讲解员向学生讲述非遗历史,讲解员除了由馆内配备,这一职位当然也可由参与到“非遗夏令营”中并且掌握了丰富非遗知识的学生担任。同时,馆内高科技设施可帮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非遗的传承过程,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非遗文化的滋养,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三是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非遗的实践过程,如参与到非遗产品的相关制作过程、非遗文化的表演中去;在“夏令营”的举办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引入竞赛机制,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获得“优秀学员”的称号。与此同时,学生参与“非遗夏令营”的过程由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记录下来,剪辑过后上传到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进行传播,为其他高校提供经验借鉴的同时还能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望掀起大众学习非遗的热潮。

2.开设非遗实地体验课程

在非遗通识课程学习之余,高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的不同选择是否开展非遗实地体验课程。该体验课程需要参与的同学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了避免产生像传统体验课程“走马观花”式的体验结果,该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成果方可结课。非遗实地体验课程主要是由非遗授课教师带领学生前往相关的非遗文化基地或者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地进行深入学习。实地体验过程中,非遗匠人将会介绍该种非遗的历史发展、工序和制作工艺等,一对一地指导高校同学如何进行制作或表演,学生们可以和非遗匠人一起探讨和研究非遗的制作以及如何改进,在熟记非遗匠人指导之后自主完成一项或者几项非遗作品,由授课教师和非遗匠人共同选拔出优秀作品展示到高校的“非遗文化角”之中。

四、结语

非遗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今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形势严峻,许多非遗可能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会逐渐消失,因此,探究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成为现今的热点话题。传统的非遗课程只在中小学进行了构建,而在高校则经验较少,高校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在传承非遗文化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聚焦于高校非遗研学旅行的课程建设,希望能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长久地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廖丽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学旅行相结合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1,(09):51-53.

[2]《回顾2021:影响中国旅游的十大现象》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649336307/9de9a9f302000x72c

[3]《中国研学企业达31699家 安全和经费问题制约市场发展》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784473157/6a5ce64502002cjpc

[4]《我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 https://edu.youth.cn/wzlb/202108/t20210828_13191689.htm

[5]高丙中.非遗学的建设与新文科的探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8-13

[6]李海燕.音乐非遗融入地方高校通识教育资源的拓展研究——以缙云道情为例.艺术评鉴.2020年:82-85

2673501705396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课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