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思辨阅读 突破传统模式

2022-03-22 19:45陈婉京
高考·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愈发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与思维品质培养。基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被《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列入学习任务群,旨在发展学生“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等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提升其理性思维水平。因此本文围绕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微析对高中语文思辨阅读教学策略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背景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注重的是对文本的解析,教师和学生都是侧重从文本中去分析语言文字的含义、篇章结构的层次及思想感情的领悟,而这仅仅是感性的表面的阅读。这种缺乏学生批判性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堂,缺乏高质量的思辨性阅读的教学活动,导致了大部分高中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的不足。正如朱少山教师所说:学生缺乏思辨能力的原因在于“‘满堂灌式’的窠臼,‘标准化答案’的枷锁,‘思辨意识的缺位’”。浙江师范大学的潘涌教师更是结合美国大学在国内招生考试的实例,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弱于认知、记忆和再现诸能力。……独立评论的题型因明显的思维批判性而成为中国学生的‘最大软肋’。”为此,巢宗祺教授早在2014年就说道:思辨在浅阅读时代确实是有必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維品质。教育部于2020年10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等片面行为,要“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要“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教育界内外诸多人士也给予极大响应,在《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0日第12版《专家解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用好教育改革的指挥棒》一文中,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翟博具体分析:“‘唯分数’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能力素质等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唯升学’评价学校,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也表示:“在教育评价上突出立德树人,旨在引导教育回归根本。”

二、思辨性阅读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一)关注文本阅读回归本源

思辨性阅读是建立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而阅读是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的必要途径。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选用的阅读文本都是具有极强典范性和时代性的文学经典,它们都是每位作者情感、见解的倾注,都是经过历史沉淀、艺术熏陶、深得大众认可的,都是意蕴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都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思维启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教育价值。因此一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要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力指向、文字语言、形式结构等对文学经典进行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的开发和挖掘,进行思辨性阅读指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帮助学生搭建起文本阅读、情感共鸣、思辨思维三者之间的桥梁。

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如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另立、汪精卫反共政变等前后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冰心《斯人独憔悴》、庐隐《或人的悲哀》、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郭沫若《牧羊哀话》等同期不同作家作品,更好地领会旧中国知识分子想求解脱又无法摆脱的迷茫苦闷。

再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文章描绘的是北平的“悲凉”景物,流露的是作者“悲凉”的心绪——其子龙儿北平病逝,北平风雨飘摇,祖国衰老颓败。故都之秋是作者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是故都故国之爱的深深寄寓,是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是特定时代小家大国重重风云留下的悲痛。因此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也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更跟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关。

当前新高考对中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新课标还是高考命题,都对学生提出新要求,要重点关注优秀的民族文化,要重视整本书阅读与群文阅读,要考查考生的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以及阅读面与阅读品味)。这就要求学生进行高质量阅读,要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作者经历、时代背景、同期作品等,不要停留或满足于碎片化阅读或浅层阅读。只有回归文本,回归经典,认真阅读、琢磨与理解,才能感知领悟文本固有的语言层面、文学形象层面与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进作品的艺术殿堂。

(二)设置核心问题启发思维

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以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教材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高中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活动,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科学求真的态度。这种精神与态度也正是高中生概括性、反省性、监控性认知思维能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古人常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能够抓住且善于抓住文本的矛盾质疑之处。余党绪教师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必修四教材)提出了非常经典的质疑:如果秦王是外强中干,那么历史上秦国的大国地位怎么解释?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怎么体现?如果不是,那秦王为什么表现出怯弱:是道德上的自惭形秽,是国力上的自愧不如,或者另有所图,隐忍不发?蔺相如真如司马迁所写的智勇双全,公忠体国?几次三番戏弄斥责却全身而退,是鲁莽还是胆略过人?顾玉之珍贵不顾国之安危,胆略?拜为上卿,廉颇折服,鲁莽?

只有这样的思辨性阅读才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反思甚至质疑。只有这样,思辨思维的培养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不再是只知道读书的人,而是能运用书本知识应对生活问题的人。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意义上地“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与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笔者曾尝试以核心问题的设置来层层深入地展开思辨阅读教学。较为满意的一次是执教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教材《六国论》。文中苏洵认为韩、魏、楚灭亡是因“赂秦而力亏”,齐、燕、赵亡国,是因“不赂者以赂者丧”。教师先抛出问题一:这是历史真相吗?引导学生联系史料进行推证,可知魏、韩之丧实是鹬蚌相争秦王得利,楚之亡主因是楚王亲小人远贤臣,齐是国君骄傲自大,盲目自信等,不能完全归因于“弊在赂秦”。然后抛出问题二:作者苏洵作为一代文学家,为何如此归因呢?引导学生联系宋代历史背景:国内积贫积弱,国外豺狼环伺。最后抛出问题三:如何辩证地看待历史与文学(或说是与政论文)的不同。通过教师的正向引导,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辩证思考,从浅层到深层、从表现到本质地进行思考,才能够更充分理解文本真正要表达的意思,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与思想情感。课后还借助思辨性思维的原理、方法与技巧,以“说理”为核心,按照所读文本中的认知逻辑和建构程序,积极构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将价值观教育与思维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如:参考《六国论》,学习总分、推理、实例、假设、退让等多种论证结构及方法,实现写作学习中实用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为此黄玉峰教师指出:“批判性思维乃至思辨性阅读应该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强调思绪过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强调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事实认定必须借助于逻辑思维的分析与反思,逻辑思辨必须依靠对事实的理性认知。

(三)建立和谐关系推进思辨

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围绕阅读主题来进行文本分析,并在其基础上依据文本矛盾展开深入的推理及论证,从而證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那么为了达到该目的,作为教师,则需要为学生创设出更为开放、更为平等的课堂氛围,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论述,让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及交流,从而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搏击以实现思辨思维的提高。

在思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摘下有色眼镜,克服功利思想,正视语文学科和身为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务必要摒弃简单的“灌输式”传教,不要以教师的权威解读来取代学生的独立探究,也不要以集体的谈论结果来否定学生的个性思考,更不要以僵化的模式来驱逐学生的多样体验。教师应该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保证学生自由思辨的空间,要关注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由易而难、逐层深入地分析文本、思考问题,适度点评、及时鼓励,营造和谐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

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怀以宽容,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不尽完美,但只要是学生认真查阅、思考、讨论等得出的,教师就应给予肯定与鼓励。比如:人教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丹柯》,教师鼓励学生依据文本解读主题时,有的学生品读出了丹柯“一切都是有尽头”的自信果敢、勇于实践、永不言败的精神,有的同学读出了丹柯爱身边人、爱忘恩负义的族人的大爱精神,有的学生读出了丹柯不善于组织领导族人、孤军奋战的英雄悲歌,有的学生读出了丹柯身处困境未谋双赢却以死明志的不知变通等,主题的多元化显现学生思辨的拓展与升华。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精神,时刻保持对教育动向的敏感度,获取更多更新更前沿的知识,探索新课程新教法的开发与使用,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譬如当前正风起云涌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教改实验,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改突破了传统教学“一书一文一课”的教学模式,以文本为基础,整合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思辨阅读,采用讨论交流、专题汇报等多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具体实施中,因学生个体差异,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习专题的选择到学习问题的设计,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从学习方法指导到必要学习资源的提供等,在各个环节中,教师都是不可或缺的。

2020年新教改在全国小初高学校全面推行。教材、授课方式、考试侧重比等教育模式的全面革新,对广大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育观念上要树立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及评价观,教学行为上要学会理解宽容、重视帮助引导、强调反思,角色定位上要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社区型的开放教师。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一个压力与动力同在的时代!我们教师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行走在学习、实践与思考的路上。

结束语

“如果把教育质量比作一条生命之河,那么基础教育的质量肯定是这条生命之河的开端。如果把基础教育看作那奔腾不止的源头,那阅读素养则是这个源头的精华,形成那滔滔不绝的生命之水,并贯穿这生命之河的始终。”传统教学注重文本,思辨教学兼顾实践。后者已然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多元化解读文本,让经典萌生新内涵、让传统焕发新活力。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依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逐层推进思辨阅读,以适应教育改革潮流之需求。首先,文本阅读是思辨性阅读的基石: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更好领悟文本知识信息,从而更好更高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其次,核心问题是思辨性阅读的风向标:指向文本信息背后的因果逻辑、评价反思,人物性格、社会文化逻辑等主要内容;最后,人性情思的感悟是思辨性阅读的升华:将学生的知识背景、文化底蕴与通过阅读锻炼的逻辑思辨能力结合在一起,透过文本血肉,透视人性情思,实现文本思想内涵的传递。让思辨性教学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和运用,不仅是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负责。正如作家狄马先生所言:“一个人如果真的养成了独立、自主、理性和思辨的习惯,那他已经是个现代公民了,语文教育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大半,甚至是完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加大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力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思考,努力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与批判性,让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少山.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J].语文知识,2015(11).

[2]潘涌.“创造性文化基因”的缺失与培育:对美国大学在华招生考试的深度透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2(24).

[3]吴格明.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思辨性阅读[J].语文学习,2015(1).

[4]余党绪.我的阅读教学改进之道:思辨性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4(10).

[5]黄玉峰.如何看待经典及如何看待思辨:由余党绪教《英雄和好汉的边界》所想到的[J].语文学习,2015(1).

作者简介:陈婉京(1973—),女,汉族,福建宁德人,宁德市第五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阅读与写作教学。

3665501908280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