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

2022-03-22 01:56韩利红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韩利红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提升,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同时也融合了生态城市建设 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开始重视城市建筑和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海绵城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为促进传统城市建设进步以及居住区能源节约以及 生态宜居水平而采取的设计形式,以期能够最大水平提高城市中雨水的收集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率。

关键词: 海绵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

引言

当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各类工程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  市硬化面积不断增多,与之对应的是绿化面积的不断减少,这种情况使得  城市在遇到降水天气容易出现城市内涝等水生态问题。各大城市“看海” 现象在网络上不断发酵,背后反映出社会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水生态问题的  关注。海绵城市被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  人心,海绵城市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与技术构成

1.1  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

海绵城市即为在城市适应环境变化与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如海绵 一般具有储水与释放水的能力,具有弹性化特点。在下雨期间,能够吸收 水,储存水且净化水,在需要水资源的情况下则可以释放水且进行有效利 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则能够满足雨水较多与干旱状态下的城市发展需 求,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循环利用,对现代良好生态环境的构建也能够产生 积极影响[1]。

1.2  海绵城市技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居住区中海绵城市理念与技术 的应用更加关注,比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等等,均为海绵城 市发展中所可以应用的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屋面设计方式, 绿色屋顶的应用能够降低对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影响,且对周边道路及景观 绿地渗透设计都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在面临雨水频发的情况下,则能够有 效储存水。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植被缓冲带等低影响开发技 术,提高城市绿地与广场的雨水渗透能力。对绿地种植局部进行改造,将 道路与绿化相互融合;生物滞留池建造, 则可以增强小区蓄水能力, 且在设 计过程中,将景观与道路节点相互融合,增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效果的基 础上,也能够创设良好的生态环境[2]。

2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居住区居住的主体是人,因此海绵型居住区的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围绕人的生活来展开规划活动,利用海绵城市“弹性”的特点, 解决水生态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同时通过相应的景观规划使人们 的居住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真正创造出一个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城市 居住空间[4]。

2.2  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城市居住区水文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规划时绝不可一概而论, 而是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居住区的实际地质、水文情况进 行相应的规划设计,按照自然降水的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生态化屋顶、下 沉式绿地等海绵型水体调蓄设施。在景观营造方面,也应当根据其所在地 的土质情况,栽种适宜生长的景观植被,营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景观效果[2]。

2.3  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居住区在规划时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即便是 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也应当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居住区水文情 况不同,对海绵型设施的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规划设计者对居住区水文 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继而在规划中科学地确定海绵型设施的规模以及种 类,以确保其具备较高的可行性,不会造成资金方面的浪费,最大化实现 海绵型设施的利用效率[3]。

3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简单来讲,城市应该具备在大规模降雨环境中能够实现对雨水进行渗 水、吸收和净水,实现蓄水功能的具备,而在需要水资源时可以将所蓄存 的雨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循环利用。在海绵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首先要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首要原则,将建设的重点和规划设计放在如何有效地进行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循环利用方面,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利用城市中 有利的环境特点与人力所能够实现的技术优势做出巧妙的融合,在保证城 市能够具备应对洪涝灾害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城市的海绵弹性,将雨水通 过相应的渗透设施例如可渗透道路和排水系统将雨水进行渗透、蓄存和净 化;其次,要注意对雨水长期的蓄存和水质的保持等方面,要确保城市具 有充足的蓄水空间和城市自然降水、地下水、地表水等功能系统的连接与 协调,如此,就能够充分发挥出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作用,实现城市水环境 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促进,为城市居民区提供更好的宜居环境[2]。

4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  海绵公园

众所周知,湿地系统不仅在雨水调蓄、水体净化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同时还能够营造一定的景观效果,因此,在进行居住区公园等公共 绿地共建规划设计时,可以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将其规划为湿地公园,对居 住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进行调控, 发挥公园的海绵作用。此外,海绵公园还 可以与旱溪相互连接,在降雨天气使雨水快速汇集通过旱溪流入海绵公园 内,不仅为公园补充一定的水量, 同时也缓解居住区域的内涝,而海绵公园 内的植物也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一定的吸附和过滤,起到净化的作用, 促使雨水达到可以循环再利用的要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1]。

4.2  结合居住区实际条件进行蓄水池的修建

如果居住区面积较大,而雨水量较高的城市居住区不具备很好的疏 水功能,很容易导致雨水储留在居住区而无法排放,给居住区人们的出 行带来不便,这时就可以考虑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中蓄水池的原理解决雨 水量过大带来的困扰,通常可以采用塑料模塊或防水材料进行蓄水池的 修建,尤其是大型城市居住区当中,可以通过多个雨水蓄水池的多点规 划布设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和雨水的收集储存,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和 雨水的循环利用[4]。

4.3  透水铺装地面

居住区为保证地面的整洁,通常都采用硬化铺装,利用管网进行排 水,这样的排水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若是遇到强降水,很容易超出 其排水能力,进而在居住区引发内涝,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海绵城市理 念的提出给居住区的地面铺装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就是利用透水铺装 材料进行地面的铺装,这些材料包括透水砖、透水沥青等。当雨水降落到 地面上时,可以有效地下渗,即便是强降雨也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削弱径 流,使居住区内涝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透水铺装地面相对于传统的硬 化铺装,既满足人们对硬化地面的使用需求,又利用生态优势减少地表径 流的冲刷,增强居住区域的蓄水能力[3]。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减少,水生态 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内涝等情况有时发生,人们的居住环境受到极大的影 响。海绵城市建设对这些问题有着很好的解决效果,在居住区建筑、道 路、绿化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在实际居住区规划的时候,应当遵 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性、经济性等原则,科学合理地运用海绵 城市措施,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推动我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雅婷, 闫雪,于宝,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海城市居住区规划策略研究 [J].居舍,2021(4):5-6.

[2]宋伯年.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艺术与设 计(理论),2021,2(1):50-52.

[3]李晓阳.海绵城市在居住区的设计实践[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 (2):71-72.

2319501705394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