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激趣导入的方法

2022-03-22 02:40张二妮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激趣导入小学

张二妮

摘要: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作为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起着目标定向,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求知欲,创设轻松氛围等的作用。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趣导入的方式有哪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摸索了一些激趣导入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导入;方法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要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每堂课开始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达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彰显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摸索了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激趣导入的方法。

一、设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悬念,心理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教师要善于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巧妙设疑,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小强今年8岁,他姐姐丽丽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同学们想一想丽丽今年是几岁?有的学生脱口而出:“3岁”,有的学生质疑:姐姐比小强大,不可能只过3个生日。大家疑云骤起,借此教师引出新课,说“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答疑解惑。”

二、故事导入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新课伊始,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取得水到渠成的教学功效。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播放录音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妈妈做的饼了。有一天,猴妈妈做了三张大小相同的饼分给小猴吃,它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妈妈就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急着说“我要三块!”于是猴妈妈又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紧接着,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最多吗?”然后老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解、观察、验证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老师就说:“聪明的猴妈妈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中去了。

三 、学具导入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持久集中。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的手、脑、眼、口同时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在情境中思维,在活动中思考。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操作感知:(1)把10根小棒,一双一双的摆,可以摆几双?(2)用10根小棒摆三角形,(每三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还剩几根?教师:剩下的一根还能摆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3)用10根小棒摆正方形(每四根摆一个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教师:“剩下两根还能摆一个正方形吗?我们就把剩下的不够再分的部分叫做余数。”这样导入新课具有真情实感,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把学生的思维很自然地带入预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

四、编制儿歌导入法

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还比较幼稚,对于儿歌、谜语、游戏等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而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这样引导:同学们,小时候你们念过儿歌吗?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念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ー…唱到后来,学生们的声音越来越轻了,于是,我不失时机地问:“这首儿歌谁能把它唱完?学生说:“这样随着青蛙只数的增加水远也唱不完!”然后我紧接着兑:“我能用一句话把它唱完,你们信不信?”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怎么可能?学生议论纷纷。趁机我说:“今天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学生不用老师教都能用一句话就把它唱完。这时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我也不失时机地引入了新课。

五、应用导入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当学生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备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现实情景中开始数学学习,体验和理解数学。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例如: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长与身高长度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处呢?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頭上绕一周,就全知道这双袜子是否符合你穿,你如果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了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身材的大约高度……这里实际上是用这些组成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去计算的,你想知道什么叫比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的意义。这样引出课题,让学生在跃跃试试的情绪下进入新课的学习,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参与本课知识的学习。

总之,新课导入的好与坏,对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无定法,同样新课导入也没有固定的套用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研究才能,同时兼备为学生发展而教学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必须在遵循小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精彩的新课导入,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小学生积极思维,创设轻松、民主、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真正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境界。

2617500511217

猜你喜欢
激趣导入小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