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唐布衣——郇谟传》中真善美的创作追求

2022-03-22 03:00王素敏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布衣人性美正义

王素敏

摘要:文学创作的真善美是作家进行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大唐布衣——郇谟传》始终坚持历史理性的真实与合理虚构的假定真实的交织、善的颂扬与恶的否定、人性美抒写相统一的创作追求。

关键字:人物塑造;真;善;美

该作虽以“传”为名,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传文学,而是一部历史小说。郇谟身为一介布衣,历史中确有其人。但史料对他的记载不甚详细。那么,如何将这一布衣人物的经历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饱满而饶有趣味地呈现出来呢?这就需要在史实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虚构,即假定的真实了。小说在历史理性的真实与合理虚构的假定真实中交织展开。特定的时代背景、曲折的情节及立体的人物是对小说“真”的完美体现。

以“立体的人物”为例,郇谟和元载是作者重笔墨塑造的人物,其丰满典型的人物形象自不必说,作者就连对唐代宗李豫的处理也煞是用心,对沈梦芜的虚构则是重要的体现。作为一朝君王,李豫自然有着君王的高高在上与利弊权衡,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普普通通、渴望亲情的父亲与爱人。第一次与沈梦芜相见,当着文武百官他真情流露:“女儿,我想你与你母亲想得好苦。”读之,让人动容。独孤贵妃临终前,作为丈夫他心神不宁,有所察觉。贵妃殁后,他腿有点发软,也慌了手脚——皇帝也有柔软的内心,并非坚不可摧。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听到噩耗后的表现。他“背过身去,肩膀耸动,掉下了眼泪”,该是多么悲伤啊!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帝王细腻的内心情感与身不由己的一面。如此一来,作品中唐代宗的形象就立体了起来。诸如此类,有血有肉的人物、一波三折的情节完美地诠释了作家“真”的文学追求。

文学创作中,“善”是情感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无论作品是审丑还是审美的,终归会有一定的价值显现。同样,作品中无论善恶,总会体现作者的价值追求。往往写“恶”是为了否定鞭挞“恶”,以此来弘扬“善”。郇谟的所想所为将“善”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表达不仅通过郇谟本身所具有的善良正义来体现,又在他与以元载为首的反派的对比中显现。

进京赶考的郇谟一直抱定赤胆忠心、为百姓办实事的信念。做了元载的门客后,现实给了他很多的考验。一边是与元媛相爱,一边是逐渐认清元载的真面目:沈梦芜与元载对话,故意引出科考舞弊案质问元载。虽然科考舞弊是郇谟心中永远的痛,但凭借寥寥数语还让郇谟对元载抱有希望。后来的一次谈心更是让郇谟认为元载所做尽是身不由己,他又选择了相信元载,甚至想改变元载让其向善。郇谟认为向善何时都不晚。后经过李少良冤案、真假公主案、贪污灾款案后,郇谟终于明白元载已无药可救。为了光明与正义,为了内心的坚守,郇谟失去了心爱的人,失去了爱他的人,但他义无反顾,懂得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情感必须让步。

元载虽坏事做尽,但对郇谟的欣赏也是不可回避的。元载心底是有“善”的,对待郇谟如亲人一般,还要将女儿许配给他。他对郇谟的欣赏更像是内心本真对正义的向往与惧怕。卓英倩心底是有“善”的,良心发现,他阻拦了刺客,救下了郇谟,不再做垂死的挣扎。权力和欲望已经蒙蔽了他们的本心,让他们与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元载不止一次地叹息,他与郇谟相遇地太晚。卓英倩还是后悔了,如果时光倒流,刚踏入长安的那一刻他要对郇谟说“阿兄,咱不考了,我们还没准备好,咱俩回家吧。”这一刻,一切回到最初的美好,人间重获太平,正义得到彰显。

“美”即作品的完美性,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好的作品要有美的内核和艺术形式,比如画面美,人性美 ,声音美,语言美,建筑美等等。美是丰富的,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作者对于美的追求的侧重点不同。

人性美。这里不谈郇谟,谈一谈沈梦芜、宁疾云、元媛、李栖筠、徐少良们。沈梦芜、宁疾云为心爱的人丧命,为了锄奸不遗余力。宁疾云临死前对沈梦芜道,“梦芜,找个好人好好过日子,我祝福你,忘了我吧。”读之,声泪俱下。梦芜不顾自己生命垂危,听到郇谟的承诺后开心地像个孩子。这是至纯的爱情啊!他们在爱情面前没有迷失方向,爱得纯粹。元媛单纯善良,她的爱情亲情不能两全,她在二者之间挣扎犹豫,尽力周旋,慢慢成长。郇谟指正元载时,不做无理取闹之举,作为女儿她只希望留得父亲的性命;郇谟落难,她也会挺身而出。也正是这份善良与敢爱敢恨让她在父亲落败后逃过一劫。李栖筠、李少良们为国家大义献身,大无畏精神在他们身上閃闪发光。当然,审美不仅包括对美的确证,还有对丑的否定和摒弃。卓英倩的变化令人痛心:初入京时,为让朋友脱罪四处奔波,值得称赞;但一步步接近权力和欲望时,他陷进去了。他的结局一定是毁灭。作品以此来表现对人性恶和丑陋的否定,进而赞颂人性的美。

美是丰富的,也是难的。尽善尽美很难。小说在语言方面便是这样。小说中不乏洗练的语言,但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时代环境的人物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说的光彩,不能将读者更好地带入情境。比如,宁疾云刚得知沈梦芜公主的身份时,竟发出“天啊,我与公主天天在一起,我的天!”的感叹,与其侠客男儿的身份不符。郇谟和元媛第一次到长安城外散心时,元媛抒发内心的不快,竟然喊道:“我不要读书!我不要上课!……我要玩!玩!玩!”这样的语言将读者一下带进现代的时空,让读者从作者极力想描绘的历史时代中跳脱出来,人物不再是典型环境中的人物,产生了一种违和感。无疑,这样的语言表达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阅读缺憾。

真善美的创作追求是作者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该小说中透露出作者烛照现实的至纯至善的审美理想,有着强大的人文关怀。作品所蕴含的正义善良、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难能可贵。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太平的时代,是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建立起自己对家国的责任,有高站位、大格局。作者在小说中多次引用《道德经》的内容,追求无私无我的状态,这与习主席所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大境界、大作为是想通的。读《大唐布衣》应坚定我们的初心——我们要坚守善良与正义,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公民。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闫月珍.文学批评史观念的介入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端[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2456500783287

猜你喜欢
布衣人性美正义
“乌克兰赫本”爆红ins,凭复古穿搭圈粉10w
用正义书写文化自信
余廷林(一首)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性美探究
温暖的绝望
《花乱开》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