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干预联合绘本训练对听障儿童的影响

2022-03-22 01:49高照勤韩治国安秀蓉米日喀米力玉苏甫柴广丽阿布利克木依明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奥尔夫患儿

高照勤 韩治国 安秀蓉 米日喀米力·玉苏甫 柴广丽 阿布利克木·依明

听力障碍引起听觉通路受阻,进而影响儿童语言的听取与模仿,阻碍语言的发展[1];同时会引起情绪障碍、异常行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心理等造成影响[2]。音乐干预对改善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具有一定作用[3],同时对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的生理、心理及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积极影响[4]。本研究通过对听障患儿进行奥尔夫音乐联合绘本训练干预,分析奥尔夫音乐干预对听障患儿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听障患儿76例,年龄3~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脱落1例(转入其它康复机构失访),对照组脱落2例(干预中途患中耳炎),最后纳入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听力障碍分级标准》[5]的重度、极重度听力障碍幼儿;②初次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③病例资料信息齐全;④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智力发育或其他发育障碍疾病者;②监护人不愿参与本研究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关于医学伦理研究建议。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听辅具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助听后听阈以及家属文化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绘本训练干预:选择人物特点鲜明、情节生动的故事绘本吸引患儿兴趣,首先通过生动的画面激发患儿兴趣,通过提问形式帮助患儿梳理故事的主要人物。分段落讲述故事内容,以板书形式串联故事情节,最后结合图片内容欣赏完整的故事,并根据故事中出现的对话内容进行表演。训练时间20 min/次,2次/周,干预6个月。

观察组采取绘本训练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绘本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与对照组相同。奥尔夫音乐干预课程时长20 min,根据患儿年龄与听觉言语发育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方面:①节奏训练:通过简单的声音(如动物叫声与喇叭声)进行听音,将熟悉的人物、事物(如姓名、交通工具等)编成有节奏的儿歌或诗歌进行节奏训练,共5 min;②身势教学:以身体打击乐进行教学,通过不同的音色、节奏以身体协调完成,如拍手、捻指、拍腿、跺脚等形式锻炼身体与节奏的配合能力,共5 min。③乐器教学:使用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打棒、木鱼、串铃、沙锤、碰铃、三角铁等培养儿童的节奏、乐感及听觉能力,共10 min。2次/周,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情绪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①听觉能力:选取Smart测听仪进行听阈测试,单侧扬声器给声,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评估标准及方法》[6]进行评估,所有项目以百分制计,得分越高,听觉能力越高。②语言能力评估:参考《听障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6]评估两组语言功能,包括语言清晰度、语法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采用闭合与开放两种方式进行,测试结果以语言年龄表示,范围为0~4岁。③情绪行为评估: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7](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评估两组患儿行为与情绪问题,包括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多动/注意缺陷5个因子与困难总分,共25个条目,均按照3级计分法,其中第7、11、14、21、25为反向计分。困难总分越多,情绪行为问题越严重;亲社会总分越高,积极行为越多。④社会适应能力评估:采用婴儿-初中学社社会生活能力量表[8](scale of sociallife ability for infant-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M)评估两组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交往、作业、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等共132个条目,回答“是”计1分、“否”计0分,得分越高,该项能力越高,标准分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经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满足以上要求,采用±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听觉能力比较

干预后,两组自然环境声响、韵母、声母、声调、数字、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短句等识别、选择性听取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听觉能力比较(±s,分)

表1 两组听觉能力比较(±s,分)

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下表同

观察时间 组别 自然环境声响 韵母 声母 声调 数字 单音节 双音节 三音节 短句 选择性听取干预前 对照组 51.26±4.68 53.77±4.94 54.15±4.69 54.63±4.52 53.87±4.34 55.14±5.03 54.16±4.87 53.47±4.21 52.17±4.51 51.38±4.69观察组 50.79±4.71 53.46±4.87 54.38±4.81 54.39±4.47 54.03±4.45 55.67±5.12 54.01±4.59 53.18±4.36 52.03±4.19 51.27±4.58干预后 对照组 70.54±6.12# 73.87±7.54# 72.84±7.41# 74.15±7.39# 74.11±7.43# 74.87±8.05# 73.08±7.16# 72.04±7.18# 70.58±7.03# 72.11±7.03#观察组 76.84±7.03#*82.79±8.11#*81.15±7.86#*82.13±8.01#*83.06±8.07#*83.57±8.06#*82.09±8.14#*81.67±8.20#*79.74±7.85#*80.41±8.15#*

2.2 两组语言能力比较

两组语言清晰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语法能力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语言能力比较(±s,分)

观察时间 组别 语言清晰度 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 交往能力 语法能力干预前 对照组 0.59±0.11 0.79±0.14 0.47±0.12 0.52±0.10 0.72±0.14观察组 0.60±0.12 0.80±0.17 0.48±0.11 0.49±0.12 0.74±0.15干预后 对照组 2.04±0.15# 2.42±0.14# 1.94±0.10# 1.81±0.19# 2.01±0.13#观察组 2.56±0.23#* 2.99±0.25#* 2.23±0.16#* 2.19±0.25#* 2.56±0.24#*

2.3 两组情绪行为比较

干预后,两组情绪状况、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与困难总分均降低、亲社会行为评分升高,观察组分别显著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情绪行为量表比较(±s,分)

表3 两组情绪行为量表比较(±s,分)

观察时间 组别 困难总分 情绪症状 品行问题 多动/注意缺陷 同伴关系 亲社会行为干预前 对照组 12.38±2.54 2.20±0.43 2.15±0.53 3.51±0.72 3.87±0.93 6.87±1.24观察组 12.40±2.58 2.21±0.46 2.18±0.49 3.49±0.70 3.89±0.90 6.92±1.27干预后 对照组 10.27±2.26# 1.12±0.16# 1.14±0.26# 2.78±0.46# 3.54±0.52# 8.13±1.35#观察组 7.16±1.20#* 0.87±0.13#* 0.92±0.21#* 2.41±0.35#* 3.15±0.41#* 9.48±1.47#*

2.4 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干预后,两组交往、作业、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运动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s,分)

表4 两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s,分)

观察时间 组别 交往 作业 参加集体活动 自我管理 运动能力干预前 对照组 6.31±1.04 7.41±1.13 8.15±1.14 4.03±0.52 6.21±1.14观察组 6.29±1.08 7.43±1.16 8.18±1.19 4.09±0.50 6.23±1.17干预后 对照组 7.01±1.13# 8.11±1.36# 9.32±1.56# 4.93±1.06# 7.34±1.15#观察组 8.89±1.22#* 9.41±1.43##* 10.61±1.62#* 5.62±1.05#* 9.08±1.17#*

3 讨论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过主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节奏训练为基础,结合听、唱、动、奏[9]的教学方式。教学中通过身势动作、乐器演奏等形式增强听障患者视觉、触觉的感知,以弥补听觉的不足;节奏感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互动、乐器演奏的形式可改善其交往能力。奥尔夫音乐干预可改善儿童的语言行为能力[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听觉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语言清晰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语法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奥尔夫音乐干预可显著改善听障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其原因为音乐刺激可激活大脑的听觉区域,致使该区域发生的突触学习与可塑性变化增加;音乐教学环境可增强患儿的视觉与触觉,促使患儿多器官感受音乐。聆听音乐可激活大脑听觉区域,以提高听觉能力[11]。由于Broca区域是解释音乐与语言处理的大脑重叠区域,激活的大脑区域越大,该区域内发生的突触学习与可塑性变化随之增加,在神经可塑性的原则下,可通过激活大脑语言处理区域提高语言能力。音乐与语言神经处理区域相同,在音乐的刺激下可唤醒神经的发育,促进语言发展,而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听觉能力密切相关,奥尔夫音乐教学为听障患儿提供更多轻松、愉快表达的机会,以及更好的课堂氛围,促使患儿放松、敢于表达。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况、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与困难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奥尔夫音乐干预可改善听障患儿情绪与行为问题。音乐可直接作用于人脑中枢神经,调节人类情绪与情感。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多种音乐教学元素,使教学氛围轻松愉悦,降低了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音乐干预作为一种新兴的干预手段,不仅可激活大脑的听觉区域,还可激活大脑对音乐作出反应,产生开心、愉悦的情绪,从而减轻抑郁与焦虑感。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交往、作业、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运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奥尔夫音乐干预对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特色为主动参与式教学,通过设计不同方式的教学互动、丰富的教学器具,激发患儿的兴趣,使其参与教学,既提高了教学的参与度,也提高了患儿的积极性。患儿积极地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演出与乐队的形式促使其交往、集体活动、运动能力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奥尔夫患儿
符号分析视角下的“奥尔夫热”
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雷鸟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沙漠里的精灵
你容易适应新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