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镜术治疗髋臼盂唇囊肿△

2022-03-23 11:37张柏青张加廷安明杨王明新李春宝刘玉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头关节镜

张柏青,张加廷,安明杨,王明新,赵 斌,王 龙,李春宝*,刘玉杰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北京 100048;2.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第二骨科,北京 100143)

髋关节盂唇囊肿是发生在髋关节盂唇的一类疾病,目前报道较少。除了持续疼痛和功能受限外,囊肿巨大时还可能压迫影响相邻神经血管结构。随着髋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该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髋关节盂唇囊肿的诊治中。既往个案报道通过关节镜下切除盂唇囊肿,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盂唇囊肿国内尚未见正式报道,国外也仅个案报道。本研究对16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盂唇囊肿患者行前瞻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分析其致病因素,评估关节镜治疗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10月,共1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均证实髋臼盂唇囊肿,髋臼侧及股骨头软骨无明显退变,超声引导下的关节内注射阳性;且经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效果欠佳。其中,男9例,女7例;左髋11例,右髋5例;年龄(34.46±13.62)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35±3.24)kg/m2。症状持续时间(6.35±4.45)个月,7例有明确外伤史,占43.7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患者平卧于牵引床,保护足踝和会阴部。透视证实关节间隙牵开达8~10 mm,穿刺建立前外侧入口。置入关节镜,并建立中前辅助入路。镜下切开关节囊,实现前外侧和中前入路之间的交通。依次检查盂唇、髋臼侧软骨、股骨头侧软骨、臼底以及圆韧带。确认盂唇及软骨盂唇移行处是否损伤。确定盂唇囊肿的位置与范围,刨削刀清理增生的滑膜以及囊肿,可见囊肿内胶冻样物质流出,刨削刀清理干净囊肿,尽可能保留正常盂唇组织。为确保置钉角度的安全,随后建立远端前外侧入口,置入缝合锚钉,间距为6~8 mm,锚钉使用数量根据盂唇损伤情况决定,缝合破裂的盂唇。如同时合并髋关节撞击征,还需处理髋臼钳夹畸形及股骨头凸轮畸形,解除撞击。术毕,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无菌敷料外敷切口。

术后第1 d,可负重,术后1~4周,允许患者拄拐行走,并逐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完全负重。术后5~12周,恢复全负重和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通过力量训练逐渐提高髋关节周围的肌力和稳定性。可恢复日常活动,慢跑和爬楼梯。

1.3 评价指标

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 scale,VAS)、改良 Harris髋评分(modified Harris hip score,mHHS)和国际髋结果工具评分(international hip outcome tool,iHOT-12)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测量α角、外侧中心边缘角(lateral center-edge angle,LCEA),以及股骨头-颈偏距(femoral head-neck offset,FHNO)。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

术中镜下证实16例患者均存在盂唇囊肿,囊肿大小为(217.24±250.88)mm2。囊肿位于12~3点位置(前上)13例,占81.25%;9~12点位置(后上)3例,占18.75%。术中见所有患者均存在盂唇损伤;6例存在滑膜炎性增生,术中切取组织与滑液送细菌培养及涂片,结果均阴性。术中还证实14例存在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占 87.50%。

所有患者均行囊肿切开清除盂唇缝合术,对存有FAI的患者行凸轮骨赘切除成形,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25.28±36.68)min,术中未透视。术后均未见重要神经损伤、关节内感染或症状性血栓等并发症。

16例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患者随访资料见表1。与术前相比,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mHHS和iHOT-12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与术后12个月相比,术后24个月时VAS、mHHS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而iHOT-12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16例患者临床与影像测量结果(±s)与比较

表1 16例患者临床与影像测量结果(±s)与比较

指标V A S评分(分)m H S S评分(分)i H O T-1 2评分(分)α角 (°)L C E A(°)F H N O(m m)术前6.9 1±1.6 0 6 2.6 3±3.1 3 3 0.9 3±4.1 2 5 1.6 8±6.8 0 3 1.2 2±6.0 5 7.3 9±1.8 2术后1 2个月1.6 4±0.8 4 8 6.5 1±3.5 7 7 3.9 0±2.1 8 4 6.4 0±3.7 1 2 8.2 6±5.7 1 8.8 2±2.0 1术后2 4个月1.5 9±0.9 6 8 7.5 8±3.7 2 7 6.6 3±2.8 2 4 6.8 7±4.2 1 2 8.5 7±5.1 1 8.7 8±1.8 7 P值<0.0 0 1<0.0 0 1<0.0 0 1 0.0 1 1 0.2 7 4 0.0 4 3

2.2 影像评估

16例患者影像测量结果见表1,与术前相比,术后α角显著减少(P<0.05),而FHNO显著增加(P<0.05),LCEA无显著变化(P>0.05)。

至末次随访时,16例患者影像检查均未见盂唇囊肿复发,髋关节无明显退变。典型病例影像见图1。

图1 患者,女,25岁,左髋疼痛5个月 1a:术前横切面MRI显示髋关节前盂唇囊肿,呈高信号,箭头所示;股骨头颈交界处凸轮畸形 1b:术中可见盂唇囊肿 1c:术中切开盂唇囊肿,可见胶冻样物质流出 1d:行囊肿清除,盂唇缝合,并磨除股骨头颈凸轮畸形骨赘,术后横切面MRI示前盂唇囊肿消失,α角较术前减少,而FHNO加大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髋关节镜手术可以明显改善髋关节盂唇囊肿患者的VAS、mHHS和iHOT-12评分结果,是安全及有效的。

髋关节盂唇囊肿通常是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但巨大囊肿相对较少见,因此很少引起相邻神经、血管结构的压迫[1,2]。Sherman[3]报道 1 例盂唇囊肿的病例,该囊肿大小为3.3 cm×2.4 cm×1.8 cm,该病例导致坐骨神经的临床受压症状。Kanauchi[4]报告1例髋关节盂唇囊肿引起的股神经麻痹的罕见病例。本研究16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周围神经、血管压迫症状,可见周围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比较罕见[7]。

盂唇囊肿是相对常见的与髋关节盂唇撕裂有关的疾病,MRI检查中发现髋关节盂唇撕裂患者囊肿发病率多达 50%~70%[5]。 Magerkurth[6]报道 18 例MRI关节造影的髋关节盂唇囊肿患者,盂唇囊肿位于前上位的比例为56%,位于前位的比例为22%,位于后上位的比例为17%,位于前下位的比例为6%。本研究结果显示囊肿的位置分布大多数位于0~3点位置,与Magerkurth[6]报道的位置结果相似,且与FAI发生位置高度重叠。本研究结果提示髋关节盂唇囊肿的诱因与外伤及髋关节撞击有很大的联系,外界的刺激因素均会成为髋关节盂唇囊肿的发病诱因[8]。

非手术干预治疗盂唇囊肿已显示出较高的复发率[5,12]。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步,髋关节镜越来越受到重视[9~11]。Lee[12]报道了 2 例髋关节镜治疗盂唇囊肿取得了的良好临床效果,Granger[13]在髋关节镜下治疗盂唇囊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16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良好。手术过程中,如清除囊肿且磨除髋臼的异常骨性隆起后剩余足够盂唇组织且形态好,没有明显退变,可选择盂唇局部修整或者缝合。如残留盂唇少,组织退变显著,建议行盂唇修整。手术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进行充分的撞击解除。

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病例为16例,数量较少,有待进一步收集并对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未设立保守治疗或未进行手术治疗的对照组,随访时间较短。这些局限性将在未来进一步的研究中改进。

总之,髋关节镜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盂唇囊肿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髋关节症状和功能。适当的手术策略是髋关节盂唇囊肿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头关节镜
1.5T常规和放射状MRl诊断髋关节髋臼盂唇损伤的价值比较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创伤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
无明显移位的 髋臼骨折可以保守治疗吗?
什么是股骨髋臼撞击症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的处理策略
关节镜在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