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金课”内涵与建设探索

2022-03-23 12:12谷正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金课教学内容

谷正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018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要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1]。《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也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由此,我国的“金课”建设开始兴起并不断拓展深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培育时代新人,塑造新人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本领担当、人生价值的重要课程,应对标“金课”要求,潜心“基础课”的“金课”内涵,提升教学质量,建设一流课程,使学生真心喜欢,毕生受益。

一、“基础课”的“金课”标准

(一)“金课”概念及其标准

“金课”首现于2018年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作为正式概念出现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文件中虽使用“金课”一词,但对其概念并没有明确界定。近两年,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金课”的概念进行阐述,如“含金量高的课程”[3]“高质量的课程”[4];如“凡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所必需,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都是‘金课’”[5];如“‘金课’是指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要求,以高校所有课程为约束对象,在各环节和全过程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6]。无论哪种解读,“金课”都涉及课程的高质量、学生兴趣学习、学生全面发展等几个关键维度。

吴岩在《建设中国“金课”》中具体提出,“金课”建设的标准,即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7]。结合“金课”的提出背景、“金课”的建设标准,“金课”显然还蕴含着一流课程建设的价值指引、学生中心的课程改革理念、使学生受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导向等内容。

(二)“基础课”的“金课”标准

“基础课”的“金课”标准,即“基础课”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1.“基础课”的高阶性

“基础课”的高阶性,就是通过“基础课”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在课程中习得辩证的思维、正确的认知、价值的评判,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引领理想信念,用科学真理分析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升辨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基础课”的高阶性在于知识的传授,在于学生学习之后的知、行、意、能的统一,还在于综合素质和独特的思维——高级思维的培养形成、应用。

2.“基础课”的创新性

“基础课”的创新性,就是“基础课”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成果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探究性。“基础课”教学课程内容创新,应基于时代要求,教学内容引入新思想内涵,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学,促进“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联系,以内容反映时代特征。“基础课”教学形式的创新,不仅仅是教学手段、载体、教学情境等方面的创新,还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教师中心转变学生中心、从教师主角转变学生主角。教师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辅助,在于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在“基础课”的教学形式创新中,最终实现学生自我个性特点的发展,实现学生课堂教学探索、课程探究,学生自己找到教学的目标指向和知识传授所隐含的答案。

3.“基础课”的挑战度

“基础课”的挑战度,就是课程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对于教师,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逻辑体系的掌握、对知识点重难点的掌控和化解;是对授课过程中的问题的提前预设,以及基于问题如何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提升能力;是如何通过教学教法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探索、课程探究。“难”对于学生,是“基础课”的挑战既超出学生的现有能力,又不至于超出学生现有水准太多,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够达成课程设置目标,完成课程布置的任务。

二、“基础课”的“金课”内涵

从“基础课”的基本要求和教育目的出发,结合“基础课”“金课”标准,“基础课”的“金课”内涵可概括为政治性、学习性、学生的受益性。

(一)“基础课”的政治性

“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课程,一直秉承政治性导向和政治性原则。“基础课”以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开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提升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通过“基础课”的教育教学,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所需的时代新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无论是指导思想、课程维度、教师维度和学生维度,“基础课”都具备鲜明的政治性。“政治性就是始终坚持思政课的性质,把宣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流意识形态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8]讲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这为“基础课”的政治性做最好的注解。

(二)“金课”的学习性

“金课说到底就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大作用的课,而学生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学生的内因,从教学角度讲即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金课是学生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7]判断一节课、一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学习——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内容。“金课”的学习性将使学生集中精力于课堂教学、课堂知识传授,教学实践,课后巩固,关注自己学有所得。

(三)学生的受益性

“金课”建设的动议、课程建设的标准、课程建设的最终价值评判标准都在学生的受益性。学生的受益性是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9]。摒弃“水课”,打造“金课”,学生通过“金课”课程学习,习得知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增强应对、解决课程问题、知识问题、实践问题,以及其他学习、生活所遇到的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素质、增强本领。

三、“基础课”的“金课”建设原则

“基础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的理论创新而不断变化,但教学规律没变,学生成长规律也未变,因此,“基础课”“金课”建设,需遵循课程建设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一)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

“基础课”承担着育人的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载体课程,其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统一,都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基础课”要遵循思政工作的基本规律——适度张力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规律;协同各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规律。在遵循思政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基础课”的育人效果,落实立德树人工作。

(二)遵循大学生学习成长规律

大学生学习成长,是知识能力的习得与提升,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也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完善与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血肉、有个性的“人”。因而,在“基础课”的“金课”设计上,要重视大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注重阶段性与连续性、注重共性与个性、注重大学生的多元需要和有效引导。以多样的贴近,满足学生成长的不同需求,达成学生成长与发展共促进。

四、“基础课”的“金课”建设路径探索

“基础课”的“金课”建设不能脱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师建设等关键因素。因此,应根据“基础课”的“金课”的标准,“基础课”的“金课”的内涵,“基础课”的“金课”建设原则,积极探索有效的“基础课”的“金课”建设的路径。

(一)坚持学生中心教学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理念,课程是解决这个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7]。“基础课”的“金课”建设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学生为中心,即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掌控者的作用,让其决定如何学、怎么学。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学生拥有话语权,拥有选择、质疑的权利,能够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决定教学进度,切实掌握知识。

在学生中心模式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教师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不是要放弃教师的作用,而是让教师更多地观察、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开展差别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二)精心打磨教学内容

打造优质、高水平的“金课”,教学内容是王道。对教学内容的尽心精心打磨,需要立足教材,还需要教材之外的其他资料相补充,这样方能形成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精心打磨教学内容,一要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进一步强调“统一实行集体备课、创新集体备课形式”[10]。通过头脑风暴形成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不同解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二要邀请专家不定期地对“基础课”教师进行理论辅导、课堂教学技能指导,提升“基础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基础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每周五的《周末理论大讲堂》学习国内权威专家的授课理论、授课经验,在学习中提升、发展。三要通过开放型课程、竞赛课程等提升教学质量。以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技能比赛为载体,促进“基础课”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精心打磨教学内容。

(三)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11]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2]因而,“基础课”的“金课”建设需要优秀的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师。首先,优秀的教学团队要具备政治素养、政治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其次,优秀的教学团队要在“基础课”教师情怀、思维、视野上下功夫,用语言承载思想,用语言感染和传播知识,用语言将“基础课”的内容讲出时代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第三,优秀的教学团队要提升“基础课”教师的现代技术运用能力,熟练掌握和使用微课、雨课堂、课堂派、AR技术、腾讯课堂,和学生的多样教学和多媒体教学需求相对应。

猜你喜欢
基础课金课教学内容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