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思考*

2022-03-24 00:42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复学军营老兵

张 田 张 曙 吴 炜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4)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保障。然而,在制度层面给予保障的同时,退役军人还面临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就业转向困难、身体状况不佳、社会适应不良、教育培训缺乏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家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也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

一、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安置的积极作用

我国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主要涉及的是就业安置。然而对于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尤其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就业安置,仅仅是满足了退役军人的生存需要,当这一需要得以满足后,更高层次的需要自然就会产生。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已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涉及就业安置,他们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应当被关注。

对此,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的退役生活,使得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呈现社会工作化的趋势,无论是对于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创新发展,还是对于退役军人的退役生活,抑或是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方法更加专业

如果说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属于救济型、保障型的援助的话,那么社会工作则更侧重于福利型、服务型的援助。如能将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融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则能不断提升安置工作的专业性。这种专业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的方法,即通过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而非简单的行政安排来帮助退役军人回归退役生活,尽快融入社会;二是专业的理念,即在工作中注入“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理念,从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以退役军人为本、为退役军人服务的理念开展工作,体现安置工作中的“人情味儿”。

2.内容更加丰富

退役军人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单纯的就业安置只能暂时解决退役军人退役后的基本生活问题,而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与需求并不能随之解决。相反,社会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则更宽泛,正如斯基摩尔(Skidmore)在《社会工作导论》一书中对社会工作所进行的界定: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其目的在于协助人们解决其个人、群体(尤其是家庭)、社区的问题,以及运用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和研究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

可见,如能将社会工作与退役军人的安置工作相融合,不仅能继续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更能在此基础上协助退役军人解决其个人(如退役后的不良情绪管理)、群体(如协助其回归家庭)、社区(如帮助其尽快适应军营以外的社区和社会生活)的问题,进而不断充实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内涵,使得该项工作更加凸显人文关怀,也更加贴近退役军人的实际需求。

3.领域不断扩大

传统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往往只涉及就业转向,但除了工作,家庭、社区和整个社会都影响着他们退役之后的生活。正如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所言,发展的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可见,做好退役军人的就业安置工作固然能够帮助他们做好从军营到社会的过渡,但如果安置工作的领域仅限于此,恐怕也不利于退役军人的全面再社会化。

社会工作的参与恰好弥补了这些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不仅能够协助退役军人解决包括就业在内的个人层面的问题,还能全面介入包括家庭、社区等在内的影响退役军人退役生活的环境系统,使得这些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积极促进退役军人的发展。

4.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优劣,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加之科技水平的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向多元化和高层次化发展,传统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方式恐难以满足退役军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正如肇庆市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统计数据所显示,自2000年起,该市退役军人上访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尽管只是一市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将社会工作融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就是对该项工作进行不断完善的一种有益尝试,并且在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退役军人在离开军营、回归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实际困难,提升了退役军人对安置工作的满意度,军心稳了国家才能安定,国家安定才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的就业转向

与传统安置工作不同的是,社会工作的介入不是单纯地帮助退役军人“找工作”,而是围绕“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引导退役军人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最终完成从军营到社会的成功转型。

1.退役军人就业转向面临的困境

无论是传统的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还是社会工作的介入,往往将退役军人的就业问题作为重点,这主要是因为退役军人在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

其一,制度政策层面尚有局限。尽管国家对于退役军人的安置有着较多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政策指导,但这些政策制度层面的保障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亟待更新。这些法律法规大多颁布于20世纪,甚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虽然有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但总体的精神并无大的变化。二是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上位法规和下位法规缺乏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下位法规与上位法规存在不衔接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问题[2]。三是旧制度与新形式不相适应。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原有那种依靠政府安排工作的传统安置办法倍受冲击,新旧体制间的矛盾层出不穷,影响到国家安置工作的顺利落实。四是针对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经费不足。我国目前针对退役士兵群体的教育培训经费拨付力度有限,仅够完成短中期培训,无法保障长期培训,这使得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各地方对于经费的管理、监督力度不一,不合理使用经费的现象很普遍[3]。

其二,实际操作层面尚有困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人事制度也在不断改革,无论是单位招工还是劳动市场招聘,都是以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素质高低为筛选标准。为了响应这种社会转型,当前退役军人安置的相关政策也越来越鼓励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并逐步实现货币化安置。但同时,原有的安置政策并未完全取消,国家也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部分用人单位并未领会安置工作精神,片面追求企业和单位的经济效益,招聘录用功利化,忽略自身所应尽的义务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愿甚至拒绝招录退役军人,这也使得退役士兵在职业转向中无法享受到国家的照顾,加重了自身就业的难度。

例如,在张雪峰围绕退役士兵就业问题而进行访谈研究中,就有退役士兵坦言:“我们有几个战友现在XX企业里做司机,说是靠关系进去的,还送了钱。而对于一般的退役兵,他们是不收的”[3]。另一个社区工作者也无奈地表示:“现在很多的企业宁愿多交转移安置费,也不愿意接收退役兵,因为他们算过自己的成本,到最后并不吃亏。我们也没办法,总不好硬把人塞给人家吧。”可见,从实际操作层面而言,退役士兵的就业确实存在困难。

此外,退役士兵的职业培训和社会支持都比较薄弱。就职业培训而言,对于退役军人的培训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部队开展的培训,即部队为军人们开展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但这些培训主要集中于驾驶、维修等方面,培训范围相对较窄;二是退役后的依托劳动和教育部门的培训,但这些培训时间较短,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提升退役军人的职业能力。就社会支持而言,除了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尚有不足之外,退役军人的家庭支持也相对薄弱。

其三,自身能力层面尚有不足。退役军人自身的一些不足也导致了他们在退役就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具体而言,这些困难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历水平不高,就业技能欠缺。尽管当前国家鼓励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也的确有很多专科、本科,甚至更高学历层次的热血青年来到军营,但总体而言,当前退役军人的学历层次还相对较低。二是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就业观念陈旧。军营与社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退役军人很难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做好预期,也使得退役军人对职业的认知有所脱节,就业观念相对陈旧。三是择业心理预期高,目标就业领域过窄。无论是退役军人本身还是他们的父母,都倾向于选择政府和事业单位作为安置工作。但一方面,政府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数量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庞大的退役军人群体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公务员招录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公务员法》的颁布,国家对于招录公务员和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着越来越严格的程序,这也在客观上降低了退役军人直接进入公务员和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的可能性。四是对职业教育认识不清,参与积极性不高。在实际生活中,退役军人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除了培训本身的问题之外,一些退役军人并未认识到职业培训的意义。因此,要想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对于退役军人就业转向的积极作用,除了不断完善培训本身以外,提高退役军人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

其四,自主创业层面尚有障碍。吴炜和王宇红[4]基于江苏省扬州市部分退役军人群体的调查显示,退役军人正在尝试创业的比例为10%,这一比例与大学生实际创业比例的l%[5]相比要高出9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实施的退役军人自主就业政策激发了该群体的创业热情。但是,除此之外,该研究也进一步指出,退役军人在创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缺乏创业资金的来源。由于退役军人的家庭条件一般并不佳,个人积蓄有限,所以退役时拿到的货币补助与创业所需要的启动资金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二是缺乏创业经验。退役军人,尤其是年轻退役士兵,一般都是从学校走向军营,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缺少在社会上打拼的经验。三是创业能力有限。经过军营的历练,退役军人们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品质,但对于创业者所需要的沟通协调、管理领导、获取资源、持续学习、承受与规避风险等能力,他们还比较缺乏。四是缺少社会资本与支持。大部分退役军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成分单一,主要由亲属和战友组成,这两个部分均和他们本人有着类似的生活和成长经历,以及类似的社会资源,因此,退役军人现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广度不足,拓宽潜力被限制,很难从中获得异质性社会资源,这就导致其社会支持薄弱。五是创业渠道狭窄。军营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了退役军人对市场动态的把握较滞后,因此他们的创业计划一般是依据周围人已有的创业项目来制定的,盲目且从众,未必适合自己,其风险仍然存在。六是缺乏必要的扶持。尽管国家对于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例如《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财政贴息。但是,这些政策法规还需要地方做更为详细的规定和其他配套政策予以辅助。同时,对于扶持力度,退役军人认为还应当进一步加大。

2.提升退役军人的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不仅仅是“找工作”的能力,更是围绕就业的一系列能力的总和。社会工作在介入退役军人就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是围绕“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引导退役军人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能,通过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最终完成从军营到社会的成功转型。

朱新秤指出,就业能力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两类,一是内在就业能力,指的是影响个体就业的内在心理因素,包括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与技能、社会资本、个人适应能力等;二是外在就业能力,指的是影响个体在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6]。

就提升退役军人的内在就业能力而言,社会工作的实践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途径是通过小组或个案的方法,直接提升案主的内在就业能力,例如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提升职业认同度等。张雪峰的研究发现,小组介入有助于提升退役士兵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可以改善该群体的社会资本和职业认同,然而该研究还指出,经过小组干预,退役军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变化[3]。这就需要社会工作提升退役军人内在就业能力的另一条途径,即通过介入职业培训,间接提升退役军人的职业能力。针对退役军人的培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培训开始和教育部门相结合,尝试建立退役军人培训的长效机制。例如,2017年9月,74名来自江苏省直有关单位和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军转干部,在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融入式全脱产插班学习。此次培训学习以推动军转干部转型发展为目标,贯彻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工作理念,实现从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转变。

就外在就业能力而言,与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外在因素相关的问题对于退役军人的就业转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关注到了这些内容。

以家庭因素为例,Sharma等人(2015)的研究显示,家庭资源对于年轻人的创业有着积极的作用[7];Tala和Prasad的研究则发现,家庭资源影响着个体就业信息和资源的获取[8]。然而,家庭资源对于个体就业的作用依赖于家庭关系的质量,当家庭成员之间保持密切的社会关系时,家庭资本才能有效地被运用与就业,从而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资本传递;相反地,如果家庭成员的关系疏远,即使家庭拥有丰富的资源,由于缺乏社会资本从中发挥作用的中介——高质量的家庭关系,丰富的家庭资本也无法有效地传递[9]。

这就给了社会工作以介入的切入点,即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实现家庭资源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由于长期在军营生活,退役军人与父母、家庭的沟通不多,这也使得有限的家庭资难以实现有效的传递。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改善亲子间的沟通方式,加强亲子间的沟通频率,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让父母看到子女的成长,让子女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实现家庭资源的有效传递,最大程度地发挥和利用家庭在情感和资源方面的有力支持,从而促进退役军人更好地就业,弥补家庭资源不足对该群体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3.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就业后的人际交往与适应

除了直接介入退役军人的就业转向,社会工作的实践还关注到了退役军人在就业后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就业后的人际交往与适应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退役军人难以适应军营外的生活,甚至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例如存在自卑羞怯心理、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无法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等。

对此,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均可以运用于退役军人就业后的人际适应介入。其中,个案工作以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退役军人为介入对象,通过建立一对一的助人关系,基于不同的理论、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提升该个案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逐渐适应退役后的工作与生活;小组工作是通过团体或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使得退役军人个体能够在小组活动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加快自身的再社会化过程,并将小组中习得的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退役后的工作;社区工作则是将就业的单位组织视为一个功能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关涉退役军人员工的社区资源,与拥有这些资源的机构部门密切合作,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帮助退役军人适应就业后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三、社会工作介入特殊退役军人群体

近年来,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军人的实践已不仅仅局限于普通退役士兵,还涉及退役复学大学生、退役老兵。

1.社会工作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介入

退役复学大学生指的是参军前未完成高等教育,服役期满而退出现役继续回归高校、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些年轻人经历了从学校到军营,又从军营回归学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历练,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然而,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他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适应问题。有学者形象地将这些适应问题概括为“一个冲突,两道门槛,三个障碍”[10]。

“一个冲突”指的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角色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冲突,即军人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冲突。军营的绝对服从环境和高校的相对宽松环境造就了军人和大学生截然不同的角色,退役复学大学生要实现两种角色的顺利过渡实属不易。

“两道门槛”指的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在人际适应的过程存在两道门槛,其一是社会的快速变化,其二是年龄和发展的压力。对于前者,军营生活使得退役复学大学生在社会信息获取方面远落后于其他同学,造成了该群体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不畅。对于后者,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归校园后,一般编入低年级班级继续学业,这使得他们感受到年龄的压力,觉得和现在班级的同学不是同年龄层的人;与原来班级的同学相比,他们又感受到发展的压力,觉得原本班级的同学已经毕业有了好工作,自己却还要继续读书。

“三个障碍”指的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适应的过程中存在三个障碍:一是国家政策落实难,该问题在前文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二是个人求职信心弱,主观上讲,几年的军营生涯造成了该群体大学知识学习的停滞,这种知识的断层使得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客观上讲,社会上对于该群体还有一些错误认知。三是同辈发展压力大,等到退役复学学生毕业时,他们原本班级的同学已经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现在班级的同学又有着年龄的优势,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该群体学生都处于劣势,同辈发展的压力可想而知。

基于以上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从以下三个理论入手,对退役复学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一是从优势视角理论出发,重塑退役复学学生的自我认知,关注自身优势,从而达到激励和完善自我的目的。严杰利用个案的方法对一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问题进行了社会工作介入,介入过程中,其基于优势视角的理论,利用校园征兵宣传的契机,邀请案主向大学生们讲述其军旅生活的感悟,分享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既增进了案主与同学的交流,也让同学们加深了对案主的了解[11]。

二是从角色互动理论出发,改善退役复学学生的人际交往。退役复学大学生人际互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角色的适应不良。因此,要帮助退役大学生完成学生角色的再适应,离不开积极良好的互动。社会工作在介入退役大学生的适应问题时,可以从小组和社区的角度出发,增加该群体与周围老师和同学的互动,进而帮助其在互动中不断适应自己的大学生角色。

三是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出发,给予退役复学学生发展支持。学校社工可以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整合协调多方资源来帮助服务对象适应回归学校的生活[11]。可见,对于该群体的帮扶应该多部门协调推进,社会工作者在此就应当承担起整合多方资源的任务,为退役复学学生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总的说来,社会工作介入退役复学学生群体,不仅仅是简单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实现社社会工作实践思路的转变:一是理念的转变,要从单纯地满足该群体的需求,转变为帮助他们自我成长,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终极目标。二是方式的转变,要从被动地介入,转变为主动的帮助。三是策略的转变,要从教师、社工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不再是“我说你听”“我给你方法,你遵照执行”,而是发挥退役复学学生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学校生活和班级生活。四是支持的转变,要从单一的、分散的支持,转变为支持系统的整合。社会工作者要做的不是单枪匹马解决问题,而是构建有利于该群体个人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2.对退役老兵的介入

传统的退役老兵优抚一般是通过行政化手段来开展,即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解决老兵们的实际困难。当前,对于退役老兵的帮扶多是依托社区而开展,但是传统的社区帮扶还存在一些局限之处,这也正是社会工作介入退役老兵群体的必要性所在。

首先,退役老兵的公共生活较少,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杨蓉的调查研究中,有一半的退役老兵表示平时基本不与人交往或只与家人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该群体在社会交往上的缺失[12]。随着毕生发展观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尽管在某一些身体机能上有所退化,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退役老兵也是如此,因此在关注他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应当通过社会工作等实践来关注该群体精神世界。

其次,社区活动的内容单一,缺乏专业性。当前,越来越多的社区已经关注到了退役老兵的交往需求,也尝试开展了一些社区活动。但总体而言,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上门慰问等形式开展。此外,社区公共活动的专业性相对缺乏,尤其是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理念和方法,这使得很多活动看上去很热闹,但无法真正满足退役老兵们的精神需求。

最后,退役老兵群体往往被看作是弱势群体。老兵们由于自己身体机能及生活条件所限制,家人、社区和社会组织人员常常把老兵放在弱势群体的角色上,这容易让老年人感到生命价值感缺失,这并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发展。老年人的价值感是老年人由于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正如有学者指出,老年人存在的价值感和尊严是他们积极心态的重要方面[13]。

基于以上几点,通过社会工作的实践对退役老兵群体开展介入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一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一些特殊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也可以运用于该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例如积极老龄观、缅怀治疗理论等。

积极老龄观应当包含四大方面:一是老年个体具有良好的身体运动机能,即身体健康;二是老年个体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三是老年个体具有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健康;四是老年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即能够健康、幸福地度过老年阶段的生活。积极老龄观不仅强调身体健康,更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因此,在当前退役老兵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在介入该群体的过程中更应当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维持完整的认知功能、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社会功能等。

缅怀治疗源自老年精神医学,是通过引导老人回顾过去生活,重新体验过去生活片段,协助其了解自我,减轻失落感,增加自尊及增进社会化的治疗过程。其实对于人生的回顾在个体生命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生,但其对于老年人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老人完成自我的整合,从而达到成功老龄化的目的[14]。因为缅怀治疗需要老年人去回顾过去积极的事件或者感受,它的着眼点不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而是通过引导老年人回忆过去积极的事件来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一方面,缅怀疗法不是为了回忆而回忆,而是通过回忆为当下营造一个积极、正向的心理氛围;另一方面,也是让老年人在回忆中借鉴自己的经验,回忆自己过去是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退役老兵们有着光辉的参军岁月,他们在战场上的奋力拼杀、在军营中的挥汗如雨,都可以作为实施缅怀治疗的绝佳回忆材料。当然,缅怀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我国的时间较晚,还存在适用领域和人群有待拓展、本土化干预方法有待开发、评估指标有待完善等问题,还需要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复学军营老兵
花开疫散复学日,少年逐梦正当时
——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一至五年级师生重返校园
开心复学
王伟平书记对学院返校复学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The Sun Also Rises from Hemingway
军营里的奥运会
老兵笑了
军营游
老兵
军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