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挖掘策略

2022-03-25 12:43李瑞贤赵中堂李真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电路课程思政

李瑞贤 赵中堂 李真真

[摘           要]  针对当前理工科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引入课程思政难度大,缺少具体的引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深入研究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总结出依据课程发展史角度、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角度、培养学生“三观”方面、培养学生矛盾观的角度以及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反省的学习习惯方面挖掘五种策略。结合理工科专业课程的特点,总结出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四条有效途径,为理工科专业课程引入课程思政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关    键   词]  挖掘策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28-03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历来是各行各业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导向。而“德性”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思政课程中,还体现在课程思政中。正所谓“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受众面较广、思政元素较丰富的一门课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责无旁贷。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大学的课程除了具有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够润物无声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要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它们本质上都是发挥思想政治和德育功能,核心内涵都是育人。思政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即通常说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不是只有思政课具有德育功能,所有课程都可以实现德育功能。同时两者的建设目标是一致的,是同向同行的,都是要落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要理解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纯是一门课。课程思政应该是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潜移默化地在各门课程中开展思想引领、实现德育功能,通过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专业课程之中,将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运用德育学科思维提炼出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很多知识点都蕴含辩证思维方法和哲学原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3]。

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

课程思政不是给教师增加额外的负担,课程思政不是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要有思政的设计,同时也不是额外增加学时学分,而是要求教师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促进,注重课程育人效果而非思政如何植入专业课程。因此,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非常必要的,依据隐性渗透、寓道德教育于各门專业课程中的特点,总结出五种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

(一)依据专业课程的发展史挖掘思政元素

教任何一门专业课,教师在第一次课都会介绍这门课程的发展简史。一是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著名的学者,通过对这些学者的奋斗史、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以及其卓越成就的讲解,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科技发展而努力奋斗。二是对比国内外该领域不同的发展状况,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集成电子芯片技术上对比国内外的技术高度,让学生客观地了解我国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激起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从内心意识到科技强国,激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角度挖掘思政元素

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论述:“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研究发展到现代,已经演化出新的特征,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具体体现为,辩证思维密切依赖于科学研究,反之亦然。譬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辩证思维方法,这无疑是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前提条件;另一面现代科学研究又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将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融合起来显得更为重要。

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事物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思维方式决定着人们思维运行的方向,且规范着其运行的侧重点。其次,思维方式对如何选择、组织和解释获取到的海量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决定了如何处理和转换它们。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结果,决定着人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以及认识事物的准确程度。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必要。

1.归纳的思维方式

在专业课程中会有很多以归纳思想为基础的实例,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五章反馈的判断中,可以通过多种电路反馈的判断方法,总结出通用的、一般性的、适合所有电路的判断方法。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这种实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方式。

2.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

在专业课程中涉及很多实际工程实例,需要先进行模块化划分,要求学生具有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式。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先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按照功能模块化分解,分为输入级、中间放大级、输出级和偏置电路四大模块,对每一个模块电路进行讲解分析,理清它们在整个综合电路中的作用,最后依据模块电路之间的关系,以不同耦合方式整合为整体电路,实现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整体功能。在这些章节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从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

1.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三观”

按照唯物主义辩证法,整体主导局部,局部服从于整体。

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绪论中讲解电子信息系统的结构,电子信息系统由各个模块组成,每一个模块都有自己的作用,缺少任何一个模块系统都不能正常工作。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份工作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输入级一般为差分放大电路,中间一般为多级共射放大电路,输出一般为功率放大电路。共同构成了性能好的集成放大电路。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优势互补,强调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各有各的优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全局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三观”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二章学习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时,温度会对静态工作点产生影响,如果温度影响太大使静态工作点进入饱和区,晶体管就失去了线性放大作用。这也揭示了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由量变引起了质变,改变了放大的性能[4]。

(四)从培养学生矛盾观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一种趋势和联系。

1.培养学生主次矛盾的辩证思维方式

理工科专业课工程性很强,实际应用的工程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能力。

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二章中单管放大电路有三种基本接法——共集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这三种放大电路各有优缺点;以及第八章各种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结构时,会介绍到四种放大电路,分别是变压器耦合的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OCL电路、BTL电路,各种放大电路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最好最优,只有最合适,要依据自己的要求,找到最适合的性能指标。

2.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第三章讲解差分放大电路时,差分放大电路要抑制零点漂移,要多用一倍完全对称的元器件,因此它要利用元器件的翻倍和参数要求增高换取抑制零点漂移。在第四章讲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改善和增益带宽积时,晶体管的增益和带宽是一对矛盾,当晶体管已确定,带宽和增益的乘积就确定了,因此,两个参数要想增大一个参数,另一个参数就要有所牺牲,降低这个参数。在第五章讲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时,负反馈改善了放大电路的性能,但是却降低了放大倍数,这说明放大倍数和放大电路的改善是一对矛盾。

3.通过矛盾的特殊性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矛盾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5]。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及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讲解第一章二极管的三种等效电路时,依据不同场合不同近似情况选择应用三种等效电路。在讲解第四章晶体管的高频混合π模型时,在前面学习的放大电路都是低频放大电路,晶体管等效模型中的Cμ和Cπ可以省略,但是在高频电路中它们不可以省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分析与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

4.培养学生内外因的辩证思维方式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内外因的工程例子,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在讲解第一章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时,晶体管内部结构和材料决定了有电流放大作用为内因,外加电压提供了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为外因,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提供合适的外在条件。

(五)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反省的学习习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而提升自我。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第七章讲解正反馈式振荡电路时,依靠正反馈形成振荡器,强调了正反馈作用,与第五章的负反馈作比较。引导学生意识到每日自省吾身的重要性,形成正反馈,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完善自己。

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人的认知情感、认知意识都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在专业课程中,从认知、情感、意志角度入手,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首先要设计精心组织的问卷调查,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做全面了解,不单单是学习知识的情况,更主要的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4]。要做好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专业课程不仅要设置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设置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目标[6]。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专业知识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做好思政教育的教学设计[5]。

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软着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逐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四条有效途径:知识关联生活,感悟生活,自我觉悟,自我教育;优化思考,体会逻辑思维,深入思考,讨论总结;通过实验教学的小组协作;知识培养画龙,课程思政点睛。

四、结语

总之,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全校应加强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动教师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鼓励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01).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与教育,2018(3):64-69.

[3]张静秋.模擬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72-73.

[4]翁芸.《模拟电子技术与实践》课程思政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1):198-200.

[5]《生活与哲学》专题复习[J].试题与研究,2011(7).

[6]匡江红,张云.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1):119-122.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电路课程思政
电路的保护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