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视域下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社团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3-25 09:18李亚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一流社团民办高校

李亚新

[摘           要]  社团是大学校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课后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助力,因此高校非常重视社团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推动社团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学校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社团的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强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促进社团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  “双一流”;民办本科;学生社团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2-0082-03

高校社团是将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或愿望的学生凝聚起来,共同开展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社团在高校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是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风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高校纷纷加强对社团的关注和重视。但有些民办高校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金不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社团的发展,也会影响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强关注。

一、“双一流”对高校社团提出的要求

(一)助力学校培养人才

国家关于建设“双一流”的方案中曾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不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得到实现,还需要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而社团作为第二课堂,也要肩负起培養人才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1]。比如,可以开展学习相关的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加强不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分享学习的心得和经验,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传承优秀校园文化

建设“双一流”高校,要求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优良校风,积极主动传承优秀文化。社团作为能够凝聚和组织学生的重要团体,应当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团结更多的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践行优良品德,助力学校形成优秀的校风,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社团应充分结合历史和当前的价值观,打造社团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优秀传统,发挥模范带动作用,打造文化名片,彰显校园文化的特色。社团也要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宣传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品质,鼓励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比如,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比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三)融入高校治理结构

“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发展。高校治理结构是影响高校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加强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能够帮助高校形成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团作为具有凝聚力的组织,尤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加强对高校相关政策和建设的支持,积极参与校园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当前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成员质量参差不齐

一个社团的生命力旺盛与否取决于社团成员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有些民办高校社团成员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社团招新宣传不到位,对于很多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而言,对校园中的很多社团都不了解,也并不清楚自己所喜欢的社团类型,因此在选择社团时往往根据社团的宣传内容,如果宣传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学生往往会选择应聘该社团。有些社团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社团招新宣传上不够有力,宣传内容较为混乱,没有突出社团的特色,宣传范围不够广泛,导致很多人并不了解该社团。另一方面社团的准入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有些人进入社团中[2],但往往缺乏对社团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导致社团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人很少,影响到社团的生命力。

(二)经费不足

一方面有些民办学校对社团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有些民办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团专项资金,有些学校虽然设立了部分资金,但由于学校内的社团数量过多,平均到每个社团的资金数量非常少[3]。另一方面社团在开展活动时缺乏资金管理意识,在开展活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预算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才发现资金不够,而且也没有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最后,社团负责拉赞助的人员能力有限,社团想要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外出拉赞助获得开展活动的资金,但部分社团的成员能力有限,不善于跟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无法展现社团的优势,在拉赞助方面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的结果,最终导致社团的很多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三)社团部门缺乏合作

每一个社团都含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有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通过责任划分能够确保各部门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促进社团的发展。但过犹不及,如果社团各部门之间泾渭分明,毫不沟通和合作,可能会导致社团缺乏凝聚力,很多社团的整体活动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不利于社团的整体管理。同时,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团的进步,不同部门擅长的内容不同,但每一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是多元化的,如果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可能会确保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效,而如果各部门之间相互孤立,则会加大工作开展的难度,影响工作完成的效果,也会阻碍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四)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社团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管理制度,优秀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社团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加强对社团成员的管理和约束,推动社团文化的建设和社团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有些民办高校社团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认为社团不需要管理制度,导致实际运转过程较为混乱,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活动的开展和社团职能的实现。有些高校社团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大部分管理制度的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结合社团的实际情况,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成为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而部分管理制度内容不够细致,在执行过程中有较大的操作空间[4],导致很多社团成员钻空子,破坏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比如,部分民办高校社团管理制度缺乏对部门和成员的考核,导致成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影响社团的进步和发展。

(五)缺乏专业指导

社团是由学生组成的,日常的运营和活动的开展也是由学生来推动的。但大部分学生没有社会经历,也没有管理和运营社团的经验,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时处理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团的发展。所以社团需要教师多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加强对社团管理和组织的了解和认知,有意识地提高社团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但部分指导人员工作较为繁忙,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缺乏对社团的关心和帮助,致使指导机制形同虚设。同时,缺乏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制度,教师完全凭借自身的责任心来完成这项工作,缺乏对工作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影响社团的整体发展。

三、“双一流”视域下促进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社团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提高准入门槛

首先,要加强宣传。各社团负责宣传的部门一定要承担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做好宣传工作,扩大宣传范围,确保更多的人了解社团的具体信息,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团应聘,从中选出优秀的人才进入社团中,成为社团的新鲜血液,促进社团更好地发展。在宣传时要重点讲解社团的主要工作和部门组成,重点突出社团的优势和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同时在宣传过程中也要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和交流,解答新生的疑惑,让新生感受到社团的温暖,从而积极加入社团。其次,要完善社团的准入机制,明确规定社团进人的流程、具体操作,确保社团符合规定和要求。同时,社团也要加强监督,营造出规范、科学的管理氛围,让社团的学生能够增强对社团的认可和归属。

(二)加强经费支持

首先,学校应当加强对社团的资金支持。在学校的开支预算中要预留出充分的社团支持资金,促进社团更好地发展和开展活动。同时学校也应有所侧重,对社团的活动开展质量和整体水平进行评估,根据社團的预算报告和实际情况划拨资金,确保资金能够真正用到实处,助力于社团发展。其次,社团要加强对外联部门的建设和发展,选择优秀的成员进入外联部门,充分发挥外联人员的表达能力和谈判能力,确保外联人员能够拉到更多赞助,使社团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安排和分配,活动开展前要进行资金预算,根据预算结果和实际资金数进行均衡协调,能够节省资金的地方要坚持节约,确保有限的资金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加强合作

首先,应当加强对不同部门之间工作任务的梳理,理清边界,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因为工作内容而产生矛盾。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社团当前的发展情况,对工作内容进行及时更新,确保制度建设能够跟得上社团的发展。其次,应当加强社团部门之间的团建,拉近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团建时要充分考虑不同部门的优势和特点,给予不同部门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要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不同部门之间合作的热情和动力,让社团不同部门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彼此的魅力,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团结力。此外,社团还应当加强与其他社团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联合其他社团共同举办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集聚效应,带动社团整体的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四)健全制度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社团制度建设的重视度,充分认识到社团制度建设对社团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建立健全社团制度。其次,要确保制度建设更加具体化和细节化。结合社团运营的整体过程,明确各项制度建设的内容和标准。比如,完善准入制度,明确规定社团招新的方法、条件、要求等,确保社团准入符合规定,提高社团成员的整体实力;要完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工作要求制定考核细则,将不同部门和人员的实绩纳入考核标准中,让工作人员能有更明确的工作方向,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社团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对于在考核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人员也要予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于考核中表现稍差的人员也要制定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确保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最后,要确保社团制度建设的科学性。要加强与其他社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社团在社团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心得,有效借鉴并结合自身社团的实际进行融合吸收。要定期对社团制度进行反思总结,结合当前社团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升级,确保社团制度具备可操作性和指导性,防止社团制度形同虚设。

(五)加强专业指导

首先,要加强对指导教师范围的拓宽,扩大宣传和选拔的范围,从众多教师中选择出具备一定指导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指导工作,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和价值。其次,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由学校组织专业人员对指导教师进行思想和工作的培训,详细讲解社团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且对社团指导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充分阐述,提高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确保指导教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加强指导工作。此外,要加强对指导教师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规定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但同时也要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激励措施,可以与指导教师年度考核或薪资待遇等挂钩,激发指导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指导教师要加强与社团成员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社团成员对当前指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社团成员的反馈及时调整当前的指导方向和指导内容,确保指导工作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也确保指导工作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四、结语

“双一流”视域下对高校社团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团必须助力于学校培养更多人才,要传承优秀的校园文化,要融入校园治理结构。但当前有些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员质量参差不齐、经费不足、活动开展不畅、社团部门缺乏沟通合作、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缺乏专业指导等。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要提高社团成员的准入门槛,加强经费支持,促进社团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健全社团制度,加强教师专业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雷.高校学生社团融入“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思考[J].高校辅导员,2020(4):62-65.

[2]王莹.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8(5):132-135.

[3]梁恒志.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发展建议[J].才智,2019(27):145.

[4]谢泽华.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社团管理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8.

[5]李孟彦.民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初探[J].中外企业家,2018(7):153.

[6]李飞.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路径探讨[J].学园,2016(5):36,46.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双一流社团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