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研风下“三个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2022-03-25 00:39江鸿峰衢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衢州324000
关键词:工作者学术群众

江鸿峰(衢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衢州 324000)

研风是著书立说、调查研究、咨文辅政和科学研究所秉持的态度和精神。“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研风问题事关研究的学术原则和学术品质。“三个深入”(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是马克思主义研风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研风深刻内涵的应有之义,大力弘扬“三个深入”,对于形成良好研风,提升我国的学术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深入实际蕴含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想性

深入实际,讲究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是良好研风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是人们观察世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研究应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趋近实际,才能正确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然而,实际是富于变化且生动具体、复杂多样的,研究要寻找到根本性原因、获得更高可靠性依据,必须深入实际才能弄清事物真相、厘清事物发展脉络,直抵问题要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抽象和系统化,形成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研究性成果;相反,学术研究一旦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就难以真正掌握全面、丰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对真理的追求往往会被毫无科学依据的理论杜撰、凭空猜测的主观臆断所替代,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时间洗礼的研究成果便无从谈起。人类思想与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越紧密就越能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扎根于现实世界越深就越具有强大的理论张力,任何理论的学术厚度、精度与高度都取决于其联系实际的程度,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概莫能外;与此同时,理论要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再日新”的旺盛生命力,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从生活实际中汲取丰富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呼声中获取思想灵感,不断地走新路、说新话,向前奋进,从世界变迁和科学发展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新道路,并从深入实际中发现问题对理论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正如列宁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1]理论一旦脱离实际、缺乏现实生活的滋养就会失去蓬勃生机、枯萎凋谢。

如何深入实际?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开启思想大门的钥匙,正是有问题的存在,认识才找到缘由、具体内容和价值。问题的方向性、聚焦性能够帮助研究者有效过滤掉研究过程中无用的信息,将认识带出杂乱、零碎、笼统的泥潭;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2]研究只有直面问题、回应时代要求才具有学术生命力,回避问题、忽视时代要求的理论,一定是苍白无力的,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学术研究过程不是蛰居书斋分门别类地进行“纯学术”的探究过程,而是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摸清问题真相,弄清事物的全貌,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毛泽东曾在《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由此可见,毛泽东崇尚用实际调查来探究事物的本源。调查研究是把科学理论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和现实途径,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关键在于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追求真理、敢于同谬误作斗争的理论勇气。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3]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根本原则。研究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通过广泛接触实际事物、获取大量实证材料,全面弄清情况和问题,运用科学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最具科学性、真理性的研究成果。三是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随着中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既要善于总结新情况、新经验、也要直面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总结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创新和发展理论。

二、深入群众镌刻人民至上、为民代言的主体性

深入群众,崇尚人民至上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为民代言是良好研风的内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无论是劳动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还是思想文化的创新与积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历史性飞跃,都凝聚着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智慧,正是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才将自然改造成为社会的自然,推动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到今天、从荒盲走向文明。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无论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还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关于统治者与民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是毛泽东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律”的“窑洞对”,无不明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出发,才选择了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的政治立场和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科研工作者,只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做研究的思想,才能超越带有个人私利的学术狭隘和偏见,才能自觉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统一于学术研究之中,创造出人类优秀的研究成果,指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少受损失,帮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相反,一个不具有“人民至上”观念的科研工作者,即使其学识渊博、智慧过人,但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视野总会被个人偏见所遮蔽,研究成果难免抱残守缺,无法彰显出科学真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即便偶尔获得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但终究会因“主观偏见”所带来的理论缺陷被人民群众所摒弃,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唯有将人民性与真理性高度统一的理论,才会被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所践行,才会弥久愈新、永不褪色,成为人类发展大道上放射耀眼光芒的理论“灯塔”。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崇尚于立身立言立德,是社会良知的杰出代表。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不仅是科研工作者的价值诉求,也是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的内在要求。恰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5]那么如何实现“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其基本方法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中寻找研究工作的源头活水、汲取智慧和养分,提高学术研究素养和才干,坚持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检验研究成果的真理性。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入群众,首先必须保持老老实实、潜心向学的态度,以专注、执着、敬业、负责的精神做学问,淡泊明志、久久为功,真诚地为人民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大学问;与此同时,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研究工作与党的主张统一,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趋势相统一,重点突出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特征,用人民群众的强大智慧,推动研究工作的成果和成效。

三、深入基层凸显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实践性

深入基层,坚持在实践中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是培育良好研风的基本路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源于实践、被实践所检验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研究工作正是认识世界、发现未知、探究未来的过程,卓越的学术思想来自科研工作者深入的社会实践和对重大问题的长期思考、探索,正如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6]在研究过程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持久、广泛的结合,才能寻找到理论创新的源泉,创造出思想精深、逻辑严谨、影响巨大的理论精品。尤其在遇到研究难题和障碍时,只有依靠实践,才能驱除迷雾、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发现规律、揭示本质,避免沦落为缺乏科学性的空洞抽象或玄学思辨。马克思强调“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相反,离开实践的研究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会缺乏可靠的学术论据、多样的学术观点、严谨而充分的学术论证,所谓“全面、深刻、精辟的”理论概括和学术思想更是无从谈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理论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此外,研究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物质性力量,充分发挥其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作用,必须以实践为条件,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来摧毁”。[8]离开实践,一切研究成果都会变成无用的理论说教被束之高阁,难以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

实践以客观对象为前提,“基层”正是人们展开实践活动的广阔天地和舞台,因此,学术成就从哪里来,科研工作者向哪里去?“基层”是一个理想的答案。首先,基层遍布着“学术富矿”和研究素材。中国的故事,在广袤无垠的基层中展开,中国的精彩,在生机勃发的基层上演,基层蕴藏着中国的“精气神”,书写着创业者的雄心、改革者的魄力、奉献者的情怀、劳动者的神采;基层也呈现着发展的真问题:最新鲜的实践经验、最前沿的改革探索、最质朴的民声民意、最紧迫的民生诉求。深入基层,不用无病呻吟,那里有感人事迹需要创作者去讴歌,不用冥思苦想找寻研究课题,那里有丰富的研究素材可供选择。其次,基层隐藏着解决问题、破解研究难题的金钥匙。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群众,学术成果、党的政策与社情民意才能产生真情互动,才能切实了解一大批人民所思、所盼、所忧的民生问题,发现解决诸多社会难题的现实答案。基层有客观真理,它为专业研究、述学立论提供了现实舞台,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引导科学研究不断开拓创新。最后,深入基层是磨炼意志、祛除“浮躁病”的良药。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事业,犹如马克思所描述“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研工作者倘若没有顽强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在科学大道上将难以到达“光辉的顶点”。科研工作者要在广阔的视野中寻找开拓事业的着力点,深入基层群众,既要带着问题意识,也要摒弃俯视目光,真正地与基层群众站到同一个高度,用同一个基准去把脉时代的律动。唯有如此,科研工作者才能真正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内心世界,寻找到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生活的科研精品。

“沉下去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纵观古今中外,凡是留下极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或经典之作的历史人物,都会以不同方式深入了解他们所处时代的基层以及百姓生活,孔子周游列国,司马迁曾经到达过昆明,亚里士多德游历过整个地中海世界,亚历山大曾经到过印度。近代中国也留下了不少科研工作者深入基层的佳话,费孝通先后对我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从实求知录》等著作。温铁军秉承“功夫在农外”的理念,心贴百姓,脚踏大地,用腿写出了《世纪之交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认识误区》等一篇篇真知灼见学术成果,多年的农村研究给他最深刻的感受是:“深入基层试验所得到的感性经验,比书本上那些精确漂亮的理论模型更能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面对新时代中国社会深刻变革带给学术研究的良好契机,深入基层、不断提高自身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每位科研工作者都应当践行的职业途径,也是培育良好研风、开辟中国学术研究事业新境界的重要路径。

列宁曾说过,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要运用好这个伟大的认识工具,首先必须大力改变研风,将“三个深入”贯彻于科学研究工作之中,力争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科研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猜你喜欢
工作者学术群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