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几何题的小思考

2022-03-28 01:34倪建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阅读

倪建

[摘  要] 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必备的专业能力,但由于一些原因,很多教师却忽略了. 通过对一些有难度的习题的练习及阅读期刊,可以保持甚至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有助于教师评定更高一级的职称.

[关键词] 几何题;解题能力;阅读

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必备的专业能力. 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进行探究思考,有助于教师解题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解题能力很重要,它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解题教学,最终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 最近同事参加高级职称笔试后问了笔者一道试题,有一定的难度,现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问题呈现

如图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a,P为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BAD=30°,求PA+PB+PD的最小值.

问题解法探究

解法1:数形结合,建立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如图2,设OP=x,设f(x)=PA+PB+PD,则f(x)=acos15°-x+2,则f′(x)= -1+,令f′(x)=0,所以x=asin15°時,fmin(x)=acos15°+asin15°=2asin(15°+30°)=a.

分析:题目中的条件30°并不好用,所以想着简单一些,直接建立坐标系,将PA,PB,PD用未知量表示出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此方法应用了一些高中的数学知识(求导,三角函数),虽然解决了问题,但总感觉“违规”,笔者想着肯定有更初等的方法.

解法2:利用菱形的轴对称性,得PB=PD,进而将问题转化为PA+2PB,即PA+PB. 联想将军饮马问题,利用30°这个特殊角和之间的关系可以给出下列解法. 如图3,作∠PAE=30°,PF⊥AE,则PF=PA,所以PA+PB=PF+PB. 当B,P,F三点共线时,(PF+PB)min=BG,因为∠BAE=45°,所以BG=AB=a. 所以PA+PB+PD=PA+2PB=2BG=a.

分析:利用菱形的轴对称性,将问题转化为λPA+PB,巧妙地应用了30°,解决了问题,有“运气”的成分. 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章[1],知道了这是个经典模型,关于直线的胡不归问题,关于圆的阿氏圆问题,最终都是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文中还提到了费马点,三角形内部一点到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问题,可通过将某一个三角形旋转60°,将三条线段和最小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解法3:要想出现三角形,连接BD即可,随着点P在线段AC上自上而下运动,PA一直在增大,PB,PD先减小后增大,所以满足题意的点P在△ABD内部,要求PA+PB+PD的最小值,其实就是△ABD的费马点问题. 由费马点的结论可知,当∠APB=∠APD=∠BPD=120°时,PA+PB+PD值最小. 如图4,∠BPO=60°,所以PO=asin15°,问题转化为解法1,(PA+PB+PD)min=a.

感悟

1. 数学教师通常都很忙碌,如日常教学、批改作业、找学生订正作业,辅差. 同时还有很多数学教师当班主任,那就更忙了. 他们往往忽视了自己专业上的发展,很少去解难题、写文章、做课题. 他们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在专业上停滞不前着实可惜. 这位同事最终没有评上高级职称,挺令人惋惜的,所以教师们要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多解难题,如中考压轴题,以提高解题能力. 除了解题,还要研究解题教学,研究怎样讲授习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 读专业的数学杂志有助于教师更快地提高专业素养,闭门造车断不可取. 笔者给出解法2属于灵光乍现,殊不知此类问题已有前人总结,即胡不归问题. 杂志上的文章都是精品,有优秀的数学同仁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有极好的数学解题思想方法. 笔者也是因为查阅杂志才了解了胡不归问题、费马点问题,开卷有益. “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需要有一碗水.”教师要多阅读、多反思,逐渐提升自身数学素养,并最终服务于日常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与此同时,教师也就减少了课下辅导学生的时间,用这些时间从事专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周杨. 线段最值问题的难点突破[J].初中数学教与学,2020(19):22-25.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阅读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探讨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