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策略浅谈

2022-03-28 02:40王凌杨千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隐者古诗文体

王凌 杨千子

“文无体不立。”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文体知识都是绕不开的基础。所谓分文体教学,就是教师从文体视角出发分析教材、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顺应学生文体阅读思维。这种教学旨在解决文本教学中“目标偏移与内容模糊”的问题,引导教师“识体而教”,引导学生“识体而学”。

古诗作为一种文体,具有格律严谨、节奏明快、意境优美、语言凝练、饱含深情等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古诗这种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内容,探寻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

一、树立想象意识,丰富诗境的画面感

古诗语言精练,诗人只要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具体事物或场景,就能用短短数语描绘出一幅幅或色彩艳丽、或动静结合、或情景交融的画面,呈现出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为让学生融入画面,唤起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即引导学生基于意象特点和已有经验还原诗人当时所见、所想、所感。

笔者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王维的《山居秋暝》时,首先确定本诗的教学重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要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就必须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这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几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为引导学生走进诗境,感受诗境的美好,笔者启发学生想象:这四句诗写了八个事物,组成了一幅画面,这幅画面美在哪里?学生基于观察、想象和联想,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明月”“清泉”“竹林”“荷叶”“渔船”交织而成的山村夜景,在脑海中形成了静谧美好的诗歌画面。借助联想和想象,只是对语言符号的组合,这种想象依然停留在表象,因此属于低阶想象。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将多个割裂的图像变成完整的图景呢?笔者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想象的第二层次,即想象图景。笔者提出了几个核心问题:“明月松间照”和“明月当空照”哪个好?“竹喧归浣女”中的“喧”可换成其他词吗?“莲动下渔舟”中的“莲动”与“下渔舟”谁先谁后?通过换词、对比,引导学生抓住意象及其特征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进行创造性想象,在充满诗意的场景中,进行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感受诗意的语言表达,充分感受山居生活的事物之美、活动之美、静态之美、动态之美。

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蕴,必须建立在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与学生人生体验的关联上,这就需要师生从意象的象征层面展开联想或想象,挖掘图景或画面背后的意境。在这一层面的想象中,笔者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你想住在这座山里面吗?”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主观感受进行想象、交流,将自己置身于诗歌画面中,感受画面的美好,和王维一起感受空灵、美好的“山居”生活,此时的明月、清泉、荷叶、竹子不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人内心的明朗、清澈、纯洁、中空,这些意境激荡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及怡情养性之功。

二、开展学科对话,丰富诗句的意蕴感

古诗文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古诗作者“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诗中的一景一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意,于是,这些山水景物便成了意象。诗人借助意象咏怀、言志,诗便有了意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教学古诗时,教师可借助学科对话策略,即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巧妙设计、精心组织讨论,围绕诗中意象开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品、诗人之间的深层对话,在对话中理解、反思、批判和建构,挖掘古诗背后的文化信息,深化理解,启迪智慧。

《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里有人物,有情节,内容丰富。诗人贾岛一路寻寻觅觅,拜访隐者的心情急切。诗中的一个“只”字说明隐者近在咫尺,可一个“深”字又说明云深雾浓,高深莫测。诗人所要寻访的隐者一直没有出现,但他的神态、气息、品格却通过对话传递给了读者。基于此,笔者由“寻”出发,与学生展开深层对话:“诗人不遇隐者,为什么还要寻?”“诗人寻的仅仅是隐者吗?诗人到底在寻什么?”这些对话其实是暗示学生找出诗中能代表隐者特征的意象。为了让学生更易于对话,笔者点拨:“小组合作,从文中找出最能体现隐者特征的四个意象。”这一点拨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初步对话。

各小组代表汇报后,笔者围绕大家公认的“松”“药”“山”“云”四种意象进行追问:“诗人为什么写‘松下问童子’而不是‘树下问童子’?为什么是‘言师采药去’而不是‘言师采茶去’?”学生便尝试从这四种意象背后的文化信息展开思辨,与作品深层对话:“松”象征隐者高洁的风骨,“药”象征隐者的超凡脱俗,“山”揭示了隐者的避世环境,“云”表现了隐者的悠闲自在。因此,这四种意象指向的正是高洁与飘逸的隐者特征。理解了“隐者”这一形象,笔者又引导学生回到主问题:“诗人到底在寻什么?诗人借‘寻隐者不遇’究竟要表达什么?”学生便能初步感受诗人内心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本真的探寻。

为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寻”的源头,理解“寻”的真谛,笔者扮演诗人贾岛,引导学生与笔者对话。有的学生质疑:“生活好好的,你为什么会冒出‘寻隐者’这一想法啊?”有的学生提问:“如果一直寻不到隐者,你会失望吗?生活可不能这样啊!”学生基于对作品的理解,结合现实生活经验大胆与笔者对话,笔者则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等巧妙回答。在一些关键点上,笔者把诗人身份交给学生,让学生以诗人身份解答其他学生的疑惑。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作品、诗人对话,教与学直抵文本深处,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真正的隐者其实隐在诗人内心深处,作者要寻的是心中另一个向往自由、脱离尘世的自我。

三、链接学科故事,直观感受诗意

任何一首古诗词都是时代的映射,要全面理解古诗所抒发的情感、志趣,读者需要对作者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进行全面了解。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搜集、选择相关资料,并将其创编成学科故事,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古诗,实现个人意义的古诗意蕴建构。

《赠刘景文》一诗先后写了荷、菊、橙、橘四种植物,这四种植物是有联系的,经过诗人组合,巧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当学生初步感受到秋末虽有“荷尽菊残”的萧瑟之景,但却有“橙黄橘绿”的丰收色泽时,为了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度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笔者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将苏轼、刘景文的生平、人生态度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结起来,并编成背景故事:这首古诗是苏轼送给好朋友刘景文的,出身将门、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的刘景文本应该大有作为,可他偏偏仕途不顺,虽然已经58岁了,却始终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苏轼一生起起伏伏,经历了各种挫折和打击,但也造就了他豁达的态度,当他看到好友身处逆境而意志消沉时,便想劝慰他,于是就给刘景文写了这首诗。

学生听完背景故事,便能体会诗人苏轼为什么能在“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时节抒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样的情感了。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我们將这首诗放置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语境中,不仅能让课堂呈现出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还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人的写作手法,真正理解诗人赠诗实际赠的是一种精神的默契、灵魂的沟通、心灵的抚慰和情感的勉励。再与学生对话,学生便容易探寻诗情和自身经验之间的联结点——热爱自然、珍惜当下、积极向上的人生道理,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完成古人的人生智慧在学生身上的“现代转换”,促进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武汉小学光谷分校)]

猜你喜欢
隐者古诗文体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续篇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寻隐者不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寻隐者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