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的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28 11:27潘朝路王飞跃路孝琴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全科学习效果问卷

潘朝路,王飞跃,路孝琴,邵 爽

(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为阻断疫情传播,2月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高校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多媒体远程教学。全科医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核心临床课程,一直以传统的课堂教学+社区实践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较少有高校单纯开展线上教学。既往研究显示,临床医学由于学科特殊性,在开展线上教学时通常面临不可避免的问题,包括临床教学视频播放卡顿、不能练习操作技能、无法进行体格检查等问题[2-3]。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实施全科医学课程线上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实施效果如何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学生也就是线上教学的接收方这一角度,深入了解全科医学线上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全科医学课程线上教学质量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20年6月-8月期间,采取三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根据我国地理区域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9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10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阶段,从东部地区随机抽取5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随机抽取5个省市自治区、西部地区随机抽取3个省市自治区,具体见表1下备注;第二阶段,从抽取的省市自治区中,分别抽取1~2所大学;第三阶段,在所抽取的大学中整群选取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要求调查对象均已完成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任务,且全科医学课程为本校的必修课。由选取学校的全科医学课程授课教师下发问卷,所有学生对本研究均已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自行设计问卷,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预调查等基本流程完成问卷的编制、修改和完善。问卷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校、专业等;第二部分为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情况,包括学习状况、授课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率、线上学习参与度等;第三部分为全科医学线上课程效果评价,包括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影响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的原因。调查问卷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及填空题,线上学习效果评价等问题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非常赞同”=5分,“赞同”=4分,“一般”=3分,“不赞同”=2分,“完全不赞同”=1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分。问卷调查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70,表示问卷具有较好的可信度。问卷由调查者在问卷星上发布和回收。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①问卷经过自动筛选和人工排查,不符合要求的将被标记为无效答卷;②同一个IP地址、同一台电脑、同一用户名都只能填写一次,不能重复提交和修改;③设置问卷时要求必答题必须填写完整后方可提交,防止存在缺失值;④对问卷中的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的选项和填写内容进行内容限定设置,以减少异常值的出现;⑤采用匿名调查,在问卷说明部分注明该问卷调查结果只用于科学研究,不做任何其他用途。

1.3 统计学分析

调查问卷数据从问卷星后台导出,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作为因变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区、专业)的医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差异;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涉及9个省、2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共17所高校,586名医学专业本科生。其中东部地区共调查4个省份,1个直辖市,共9所大学,130人;中部地区共调查5个省份,共6所大学,300人;西部地区共抽取3个省市自治区的3所高校,由于本研究与全科医学授课教师联系,由授课教师下发问卷,其中1所高校授课教师未能协助完成本研究的问卷下发工作,故共回收2个自治区,2所高校的问卷,156人。共回收58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60人(44.37%),女生326人(55.63%),平均年龄(21.77±1.51)岁;88.57%(519人)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详见表1。

表1 本科生基本信息[n=586,n(%)]

2.2 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情况

94.88%的学生坚持按时上课,69.45%的学生坚持课后及时复习和完成作业;62.97%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互动一般;37.54%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同线下学习参与度一样,37.54%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参与度低,详见表2。

表2 学生线上学习基本情况(n=586)

2.3 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

51.37%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效果差,48.63%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效果好/相同。

2.3.1 不同特征的学生对线上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不同特征的学生线上学习学习效果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校所在地区(χ2=23.740,P<0.001)、不同专业(χ2=14.017,P<0.001)的学生对于线上学习效果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线上学习效果的单因素分析[n(%)]

2.3.2 线上学习效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线上学习效果作为因变量(比线下学习效果差=0,比线下学习效果好/相同=1),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无序分类变量进行哑变量处理,自变量赋值方式如下:X1学校所在地区(以东部=1为参照,中部=2,西部=3),X2专业(以临床医学五年制=0为参照,其他专业=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所在地区为线上学习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相较于东部地区的学生,中部(OR=0.539,95%CI:0.336~0.865)和西部(OR=0.381,95%CI:0.224~0.649)地区的学生对于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均较低,详见表4。

表4 学生线上学习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影响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原因

在影响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原因中,总体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网络条件限制”“社区实践内容不适合线上教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中部地区学生,西部地区的学生在“网络条件限制”方面评分较高(P<0.05);相比于东部地区学生,西部学生在“课堂教学秩序不好”方面评分较高(P<0.05),详见表5。

表5 影响学生线上学习效果的原因(分,

3 讨论

3.1 师生互动及学生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中,有62.97%的学生反映师生互动一般,线上学习参与度较低。针对该问题,有的学校采取线上互动教学,如中山大学、中国医科大学[4-5],在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选取钉钉、雨课堂、ZOOM等优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在线答疑、直播互动讨论、课后反馈等,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实施合适的医学线上互动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式教学指的是通过科学的系统论调动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及任务,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研究建议全科医学可采取互动式教学[6],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通过巧妙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线上学习既需要授课教师做好课程准备和管理工作,也需要学生课前预习和踊跃提问,带着问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7]。

3.2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线上教学的实践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而影响线上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包括“社区实践内容不适合线上教学”,反映出目前全科医学课程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脱离临床实践”的问题,该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临床专业的线上授课过程中。为有效解决该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利用云查房(通过视频会议,依托临床病例,尽量还原临床查房过程)、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和基于案例学习的多种教学方式[8],在钉钉平台上开展本科临床实习网络教学,84.4%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无法进行临床实习的问题。基于案例学习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全科医学课程也应借鉴上述线上教学经验,结合课程自身的内容特色,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线上教学的实践性。

3.3 提高线上学习效果,减少地区间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51.37%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效果比传统线下学习效果差,表明全科医学课程线上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受“网络条件限制”及“课堂秩序不好”影响较大,考虑与部分偏远地区的学生面临网络延迟、卡顿,以及学生线上学习中自我约束力较差有关。针对以上问题,有高校建议从教学平台、高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9],如解决网络资源无法下载、播放卡顿的问题,开发弹幕互动、监督打卡等功能,以及丰富网络课程资源,支持和保障学生的线上学习条件。针对临床医学生[10],可通过观看医学资料片、基于问题学习、线上病例讨论等方式,提高线上学习效果。另外,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存在差异,考虑与各地区全科医学发展存在差距、教育资源不平衡有关,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全科医学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相关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都较为完善。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11],通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逐渐形成了以“概念渗透、理论灌输、实践结合、社区导向”为特点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模式。建议将优质全科医学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在各医学院校中予以共享,通过借鉴成熟教学经验,减少地区间线上学习效果的差异。

3.4 有效衔接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

随着各高校陆续开学,教育部要求在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逐渐恢复正常教学,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工作[12]。医学院校开展线上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到医学教育理论中[13],充分利用前期线上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随着线上教学的深入开展,授课教师和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多种教学平台和网络资源,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建议根据线上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制定线下教学计划,如以线上理论教学结合线下实践教学,从而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14]。只有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做好课程反馈和质量改进,才能实现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有效衔接。

4 结语

各地区全面实施全科医学课程线上教学,普遍存在线上互动不足、脱离临床实践等问题。不同地区对全科医学课程线上学习效果的评价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评价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在全科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整合学科资源,完善线上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线上教学的实践性。建议利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各自优势,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的有效衔接。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潘朝路: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王飞跃:数据整理、统计学分析;路孝琴:指导研究设计;邵爽:指导研究设计、论文修改。

猜你喜欢
全科学习效果问卷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投稿信息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好机制留住全科型乡村教师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