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

2022-03-28 08:59王洪旭温晓会刘万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图谱

王洪旭 温晓会 刘万明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吉林 长春;2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大庆;3 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 农安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能够具象显现相关知识的发展进程,显示知识个体与知识群组之间复杂的网联、建构、互动、交叉、演化、衍生等关系,是通过知识可视化来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Citespace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表现卓著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能够将节点文献、研究热点领域和研究前沿自主标识出来,实现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协助探寻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学科前沿。

1.数据来源

选择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基础数据来源。从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全社会对经费使用管理的关注和讨论也越来越多。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01年至2020年的论文文献为基础,来揭示、探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的热点。检索条件设定为:“篇名”包含“科研经费”,且“篇名、关键词、摘要”包括“高校”或“高等学校”,“来源期刊”点选“全部期刊”,检索到中文文献2102 篇。

2.知识图谱绘制

使用Citespace 软件对检索到的2102 篇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绘制。时间切片(Timeslicing)的时间间隔(Yearsperslice)选为“1(年)”。因为关键词是一篇文献中最能体现研究主题的元素,所以节点类型(Nodetypes)选择“关键词(Keyword)”。遴选标准(Selectioncriteria)选择“G指数(G-index)”并保持常数k不变。为使知识图谱能够完整且更为清晰地显示重要关键词节点及网络关系,剪枝策略(Pruning)选择“寻径(Pathfinder)”;并适度修剪每个网络和合并网络,即复选“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ing merged networks”。运行软件,得到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

3.知识图谱简析

图谱中的圆形节点代表文献的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两关键词共现于同一文献的强度。节点及标签越大表明关键词的词频越高,越能反映该关键词在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对图1进行梳理,可以得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的研究热点,包括管理制度、放管服、预算、使用、核算、内部控制、绩效、审计、监管及信息化管理等。

图1 高校科研经费研究知识图谱(2001―2020年)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部门涉及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等;管理环节涉及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报、审批、拨款,科研经费报销核算及支付,科研经费内控管理,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及管理,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等。

“制度”“放管服”“预算”“使用”“内控”“绩效”“审计”和“监管”等主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呈现系统性关系。“制度”和“放管服”不属于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具体环节,处于统领地位。毋庸置疑,制度化是科研经费管理各环节的基本遵循,所以“制度”与各个环节有着普遍的联系。而“放管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要求,是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环境,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化变革要以“放管服”为标杆,制度化水平也影响着“放管服”的成效。

“预算”“拨款”“使用”“审计”等属于科研经费运行和管理中的环节,“内控”“绩效”和“监管”贯穿于整个科研经费运行和管理过程。立项部门按照预算批复进行拨款;项目负责人按照预算使用经费;审计部门对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基于内控风险点对科研经费使用进行控制;绩效一方面关注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基于评价结果实现奖惩及对二次经费分配施加影响;监管要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检查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关注绩效评价指标设定的科学性等。

三、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8月5日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为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在各方面积极予以推进。

1.制度建设方面

按照“上位法”尽快调整现有规章制度,保证“下位法”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落实经费管理责任制。完善后的制度文件要能够实现分类指导和差别化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各环节高效协调运行。同时,注重政策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科研经费管理相关人员能够尽快把握文件精神和操作规程。

2.“放管服”方面

简政放权主要在“放权”,下放预算调整权,将权限下放至经费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扩大项目负责人的经费管理自主权,让经费切实为科研活动服务。放管结合既要放,又要管,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内控和绩效评价方面,着眼于更加便捷智能的信息化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优化服务,将科研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一方面,配备科研财务助理帮助科研人员完成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繁杂工作;另一方面,创新劳动报酬发放方式,体现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使科研人员能够专注于科学研究。

3.预算编制和拨款方面

科研活动的不可全然预见性,使得对预算编制的内在要求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和弹性的。一方面简化和归并科目,科目内支出调剂使用;另一方面施行“包干制”,通过在人才类项目和基础研究类项目积累经验,尽快扩展包干范围。注意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比例问题,特别是间接经费中要留足50%~60%的人员经费。督促科研人员按计划完成科研任务并按进度使用科研经费,同时使用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经费拨付要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实际需要,在保障科研人员顺利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下,依据项目类型、研究计划制订及时的经费拨付计划。专项资金年度预拨方式,能在项目任务书签订一个月内将经费拨付给项目负责人,缩短了经费拨付周期。

4.经费使用和报销方面

科研人员的经费使用意识对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规合法起着关键作用,而监管惩处的力度对经费使用行为具有很大影响。建立科研人员信用档案,结合学术共同体自治,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进一步完善财务报销细则,设立协调结构,建立联动机制,落实科研经费大额支出和非常规支出的会签制度,对报销票据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积极推动经费报销和支付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电子化发票和公务卡支付等手段变革科研经费报销方式,提高科研经费报销效率。配合科研经费“包干制”的施行,应建设经费使用负面清单,划定经费使用红线。

5.科研经费内控方面

结合科研经费内控关键点设计内控管理制度,加强经济责任、控制规范、人力政策等内部环境的基础作用;发挥风险评估的指引作用;提高预算、收支、资产、合同等控制活动的管控作用;加强项目与经费的信息沟通联动效应;发挥全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的内部监督作用,等等。设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明确各自职责范围;加大财经纪律和内控知识培训力度,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通过内控制度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6.科研经费审计方面

内部审计对科研经费运行的过程控制,主要是对预算环节、拨付环节、支出环节和结算环节的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应共同发挥作用,保证审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审计氛围。科研经费审计工作应逐步常态化,依法依规进行跟踪审计、抽查审计,强化审计结果应用。

7.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和应用方面

设立绩效评价专门机构,强化科研人员对绩效评价的认识;完善绩效评价方法,将绩效评价贯穿于经费使用全过程;树立绩效预算观念,建立以绩效评价为依据的经费分配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反馈机制,完善奖惩机制,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性作用;有效利用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保障科研人员收入稳定,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项目类型有所区别,根据资助项目的差异性评价经济效益、科学价值和人文社会价值等。

8.科研经费监管方面

健全监督体系,形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包含对经费分配、使用和效益的全方位监督。除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外,将廉政建设的“一岗双责”要求扩展到项目负责人;将宣传教育与监控机制、奖惩措施相结合,不仅加强财经法规教育,同时开展价值观教育并辅以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完善处罚办法。强调内外监管结合,内部监管通过相互制衡的制度设计来实现,加强内部审计;外部加强审计部门及立项部门的监管力度,委托第三方开展事后审计,使社会公众成为科研经费监督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应以中央政策文件为指引,进一步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科研人员为中心构建和谐的环境机制、充分的竞争机制、基本的保证机制、弹性的约束机制、适当的压力机制和正向的激励机制,以促进科研事业不断发展为改革目标。

推进“放管服”改革,破除落后的经费管理制度对高校科研活动的束缚,在管制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通过积极理顺关系,革新管理制度,提供高效服务,主动释放科研人员创造力,激发科学研究活力;完善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分配机制,保障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发挥经费投入和分配的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活动的速度,助力产出原创性科技成果;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和结算方式,化解“报账难”和“监管难”的矛盾,拓展科研经费“包干制”,依靠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为科研经费“智慧”监管提供可行路径;深化高校科研经费绩效改革,体现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价值,对前瞻探索、创新过程、社会影响等给予合理的绩效评价,尊重、承认和实现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及人生价值;改进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确保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综合目标任务、可选路径和预期效益等统筹规划科研经费使用,构建多元的、弹性的和客观的评价体系;提升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充分发挥科研经费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科教结合,理实融通,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图谱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刍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绘一张成长图谱
图表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