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东山

2022-03-29 02:09蓝凡武
美术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画

蓝凡武

但凡名山大川,皆有沙门结庵,高士隐迹,才子寻诗和丹青写照。桂林胜景,亦复如是。

桂林山水奇甲天下,江山到此不平庸。自建城2000多年来,文人骚客、方外逸士往往游戏其间,留下众多墨迹佳话和传奇故事。百里桂林,凡山皆空,山如春笋,森列无际,峰多佳岩,漓江如带,渔舟点点,云烟弥漫,宛若仙境。相传北宋书画家米芾观游桂山漓水而创出“米家山水”,更有历代众多画者从中沾得半点香火。近百年来,传写桂林山水者接踵而至。诸如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丰子恺、李可染、陆俨少、白雪石等名家巨匠皆跻身其间。桂林极美,却难下笔。故宋诗人黄庭坚感叹道:“桂岭环城如雁荡,平地苍玉忽嵯峨。李成不生郭熙死,奈此百瘴千山何!”然画桂林山水者不计其数,大多空得其貌或偶中一影,更有甚者,或罗列如算子或涎怪于狂涂,种种丑恶难以言尽。

中国画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鸟,皆以意境为灵魂,意境是画家修养的体现,意境有差异才有各家不同的风貌。画桂林山水,当探求其核心文化方能融合我意而自成门庭。泱泱华夏,山水神奇。桂林山水的神韵不在于其奇特的自然表象,而是在于它的神仙文化。唯有推溯历史的源流,穷元挥本,方见实相。溯流而上,翻阅2000多年的桂林历史,或行走于市井街坊之间,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世代不绝的漓水童谣和缠绵无尽的美丽传说。即便是毫不起眼的一座山、一口洞、一潭水,乃至几块石头、几段残墙等无不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正是这些根植于人们思想深处的传说故事,造就了桂林变幻莫测的仙佛真境和激发人们追寻仙山佛地的源泉。故说,桂林山水的核心文化在于它的神仙文化。不识桂林山水文化,即使百年与它朝暮相处,亦是对面千里。这也是众多画者尽管池水尽墨,退笔成冢地对景写生,最终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根本原因。

中国山水画源自道家思想,摒功利,归自然是其本性。故历代山水画成就者大多为山林之士或具有隐士思想精神的文人。中国山水画以写心为上,没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实难侧身入门。君不见古往今来,无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名家巨匠,皆为饱学之士。因为内在的修养决定外在技法的表现和开拓。所以说,中国画的精髓首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厚重的一种彰显,其次才是外象的笔墨技法。唯有学养和正见,才能与天地相应,物我两忘,进而各性自现,各得其所。如荆浩、关仝得北方之雄壮,董源、巨然得南方之秀润。至于天下江山亦为各家所占,如倪瓒得太湖之清凉,王履得华山之险峻。梅清、石涛、弘仁则得黄山清、奇、空之实相。至若现当代,陆俨少得三峡之云魂水魄,贾又福得太行山之磅礴气象,陈玉圃则得桂林山水之精气神。

当今中国画坛已进入多元化时代。大多画家皆以功利为最终目的,而“成教化,助人伦”和自得其乐的绘画功能早已泯灭无存。不过,任何时代,总产生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思想者,正是这些文人学者型的思想者,在实践中默默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线,成为中国画承先启后的传灯者与护法者。陈玉圃正是这样的文人学者画家。陈玉圃不仅是一代山水画大家,同时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他桃李满天下,其高足者多执教于高等院校或任职于各地书画院,并成为各地美术的精英力量。陈玉圃在广西生活工作17年,广西山水,特别是桂林山水孕育了他独特奇绝的山水画。陈玉圃笃信佛门,一意修行,故与桂林山水最为契合。昔日禅宗灵云见桃花开落而悟道,自此不与凡人同。当今陈玉圃遇桂林山水而笔法一变,删繁就简,直入万里无云万里青之境地。

陈玉圃所写的桂林山水皆隐形出神,非按图索骥能求之,何况外形非其本质。如同人生常以四大假我为真,日夜劳碌颠倒梦想,遂世世轮回六道之中。山川大地亦是虚妄之相,唯穿越其表方见真性。否则何以情景交融,得鱼忘筌?故千百年来,几多画者不明玄理画理,终日背个画板东游西荡,即便铁鞋踏破、木屐磨穿犹是门外汉。可谓:虽有多闻,与不闻等。如此这般,皆认表为质,以因为果,自误误人,若煮砂为饭,何时饭熟?然而,只明画理不识笔墨,犹似说食不饱,终是空言;而只识笔墨不知画理,则同猴子着衣,终是兽类。

陳玉圃弱冠即随恩师黑伯龙研习中国画,并在文、史、哲诸方面用功,稍长则博采古今,南北百家铸成自家。陈玉圃最得夏圭、倪瓒、石涛三家精神,终而圆融一体形成空灵无为之画风。

南方山水虽以秀润著称,然大多峰峦绝崖与北方山川面貌相差无几,皆为坚石硬质。故表现山石非以金刚之力不可。夏圭一派长笔最能表现北方山石之态。陈玉圃脱化其迹,以书写之遒劲,消散其戾气,内敛其刚烈,使山石形质多变,笔力厚重而不刻板,线条悠长而不柔弱。

南方多雨,奇象万生,桂林山水则最难捉摸。若积墨推垒则失于厚重,若随手挥扫则失于轻薄。桂林青山座座,却各自成主成形成阵,若照实描绘,则有孤阳独阴单薄之弊。陈玉圃深得石涛云烟三昧,以变灭之法使龙脉相接,遂令天地三阳开泰,山河无限生机勃勃。陈玉圃更是传承黑伯龙的墨法而自出机杼,其墨厚而透且清,即便随意扫出一笔,亦如龙潭之水,观见浅浅,实则深不可测。故其山水常令浅薄者以为浅薄,而厚重者自知其厚重。桂林多峰,峰多树老,每至寒冬,树枯石出,一派寂静。陈玉圃遥接倪瓒洁净之气,以损之又损之笔意,写出佛家非空非有之境地。

孤峰、虬树、洞府、云烟、扁舟、高士、仙鹤、溪流等是陈玉圃笔下常见之景,这些景物恰恰是桂林山水特有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桂林山水文化特质的主体。形乃神之迹,一个人修行有多高,他的作品一定会透露出其心灵深处的信息,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是陈玉圃书写桂林山水的境界,如月之皎皎出东山,照见桂林山水最真实的表情。自然当是其修行的境界。

就广西画坛而言,陈玉圃是实际的领军人物。尽管他极少在广西参与任何艺术活动,但他早年在广西铸就的艺术价值和人品价值早已深入人心,且愈久弥新。如今更多的有识者自觉地以陈玉圃的艺术理念为正道进行艺术创作,并取得硕果累累。然当代人远远未识陈玉圃的思想精神价值,也许尚需10年乃至20年……古来圣贤皆寂寞,如月行青天,静印千江,何须人知。以寂静为乐乃大乐也。

陈玉圃简历

号樗斋,七十岁后自号樗翁。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擅长山水画、花鸟画和写意人物画,少时师从著名画家黑伯龙、陈维信。1980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师从岭南大家黄独峰教授。曾先后任教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从事美术教育及美术创作数十年。先后出版美术理论研究丛书和个人画集数十种。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画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桂林行
桂林山歌
乐!乘动车,看桂林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