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盖邮票出现的缘由考略

2022-03-29 13:51鲁振翔
理财·收藏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纪念邮票票面面值

鲁振翔

在浩瀚的邮票世界中,除众多未使用过的票面整洁的全新邮票是广大集邮爱好者收藏焦点外,随着集邮多元化发展,很多使用过的老旧邮票亦成了集邮热点。旧邮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贴在邮件上经邮局盖过邮戳的邮票,即“信销票”或“实销票”;另一类是邮票公司直接将发行的新邮票加盖邮戳后,以低于新票的价格出售给集邮者,即“盖销票”。总之,这些邮票或是用于实寄,或是用于收藏,都被加盖了相应的邮戳,标志其正式被使用,由新票变为旧票。

而加盖邮票则不同于“信销票”以及“盖销票”。加盖邮票是指已经被印刷发行的邮票在正式使用或销售之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该邮票本身的一些地方需要被整改后,才能再次正常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为了不将已发行出来的邮票销毁,节约成本,省时省力,便直接在现有邮票的票面上进行加盖、调整。这类被加盖后的翻新邮票不仅没有成为旧票、废票,反而成了真正可以继续投入使用的邮票,常见的是在邮票的票面上加盖时间、国名、数字等等。此外,还有在原来普通邮票的票面上加盖文字、图案来使之变为纪念邮票的。加盖邮票以其独特性和奇异性在邮票界占有重要地位。

发行加盖邮票的原因很多,有时候同一类型的邮票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历史时间段,使其票面上加盖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一般可以概括为四大类。

因改变面值大小需要而加盖

以香港邮票为例,该地区于1841年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抢占,标志着香港地区156年漫长殖民史的开始。次年,中英双方签署《南京条约》,正式割香港岛于英国。

虽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邮票的国家,但当年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却在1862年12月8日才迟迟迎来她历史上的第一套邮票。这是一套7枚普通的邮票,图案均为维多利亚女皇侧面像,且有2先时、8先时、12先时、18先时、24先时、48先时、96先时等7种不同的面值。随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相继发行了4先时、6先时、30先时,并对部分面值的邮票颜色进行更换。值得一提的是,在1876年发行的第五版邮票中,香港首次出现了两枚加盖邮票,一枚是在18先时邮票的票面加盖“16 cents.”(图1);另一枚是在30先时邮票的票面加盖“28 cents.”(图2)。1880年时发行的新邮票(图3)即在1877年发行的“十六仙”(图4)的票面加盖“10cents”而来。此后,为在短时间内快速丰富邮票的各种面值,香港邮政又在之前发行的邮票票面上加盖面值,形成新面值邮票(图5),香港的加盖邮票开始不断丰富起来。

邮票面值的大幅度变动,往往是与当时国家的经济走向紧密关联的。国家因内部纷争、阶级冲突,外部敌国入侵、经济制裁等导致物资贫乏、紧缺,物价飞涨,具有流通职能的纸币贬值,购买力随之下降,政府不得已发行更大面值和更多数量的纸币,而纸币泛滥又进一步推动了物价飙升,形成不断循环的恶性通货膨胀。

在这期间,邮资费用也自然升高,导致作为已付邮资凭证的很多新邮票刚印发出来,其原有面值与当下需交的巨额的邮资费用相差甚远,不便使用。在一些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国家中,这种现象尤为常见。为减少损失,适应当前紧张形势,很多国家的邮政部门会在原邮票的票面加盖更大的数字面值,方便它们可以正常地使用。如罗马尼亚1992年发行的新邮票则是在1990年发行的工艺品邮票的基础上加盖红色斜杠,使得原票面5列伊作废并加盖90列伊面值(图6),但随着该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使得邮票面值继续增大,1998年罗马尼亚发行的建筑邮票采用加盖红色爱心盖住原面值5列伊并加盖1500列伊(图7)。

同理,有的国家因前期发展中通货膨胀,导致所发行的邮票面值越来越大,在经过休养、调整后,经济水平得以恢复,一切得以回归正常,这时他们也会对于先前印发的邮票上的巨额数值进行调解、修正,如重新加盖数字,缩小面值,如达荷美共和国(现为贝宁共和国)在1960年摆脱法国殖民,独立建国后,开始发展经济,百废待兴,该国政府也开始逐渐调整纸币与邮票的面值,1965年发行的土著妇女邮票就是在原25法郎面值的基础上,加盖1法郎标志,使面值缩小(图8)。俄罗斯在1999年发行的面值邮票也是在1995年版5000老卢布面值的基础上,加盖1.2卢布标志,调整了邮票面值,使得之前发行的邮票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图9)。此外,日本(图10)、埃及(图11)、法国(图12)等多个国家都曾为不同程度地降低邮票面值而发行过很多加盖改值邮票。

因改变隶属关系需要而加盖

邮票与纸币一样,都是一个国家、一个特定地区对内对外交流与展示的名片,多方面呈现出这个国家、地区各方面的特色、成就。因此,每一枚邮票自印刷诞生后,就已经具有一定的归属性和代表性。而当一个国家的政权发生更替时,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为他国附属国或殖民地期间,对邮票的印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俄罗斯曾在1917年成功地通过两次大型革命斗争,完成了国家统治阶级的转换与过渡,即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二月革命”和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十月革命”。自此,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对于沙俄时期众多新邮票的处理,也成为困扰苏俄邮政人员的棘手问题。最终他们决定在沙俄邮票的票面上直接加印象征无产阶级的“锤子与镰刀”等标志,并改变原邮票面值。1922年发行的新邮票即在1908年沙俄雙头鹰邮票的基础上加盖而成(图13)。

15世纪时,随着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航海技术的不断推进,各国都逐渐展开对外界的探索,其间涌现出很多欧洲著名的冒险家和航海家。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抵达美洲,卡布拉尔到达巴西。这些航行拉近了各国间的距离,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此举虽对各国间的经济往来有着一定影响,但也产生了罪恶的三角贸易,殖民与奴役也就此萌生。1415年,葡萄牙占领北非城市休达是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此后的发展中,先有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崛起,再有英法等国后来居上。

伴随着邮票的出现以及近代殖民扩张的加剧,许多国家常常采取在本国邮票的票面加盖被殖民地名称的方式来进行发售、使用。如非洲东北部的厄立特里亚国的部分港口最初在1869年遭到意大利军队的侵占,后逐渐成为其殖民领地,直到二战结束,意大利才放弃了在非洲的所有殖民地。在意大利占厄立特里亚期间,意大利统治邮政局在本国发行的邮票上直接加盖“ERITREA”(厄立特里亚)字样,并修改面值为5分(图14)。美国于1898年赢得古巴的占领权,1902年古巴独立,成立共和国,在4年统治期间,美国邮政同样采取在美国原邮票的基础上加盖“CUBA” (古巴)字样,并将邮票的面值单位改为加盖后的“PESO”(比索)(图15),方便于在古巴统治地区的邮政使用。英国驻摩洛哥邮政机构办事处于1898年发行的邮票是直接在直布罗陀5分邮票的票面上加盖“Morocco Agencies”(图16)。这种加盖方式一方面有利于殖民国家对外展示自己对被殖民区域的绝对统治,加强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被殖民区域范围内邮票体系的合理运行与区分。

因改变用途范围需要而加盖

这一类型的加盖邮票目的主要是为了让邮票在使用之余具有某一特定的使用属性或用途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日常的普通邮票。常见的方式是在票面上加盖英文缩写、文字简称或是绘制图案等。

1929年冰岛从刚刚发行的国王肖像邮票中抽出一部分,在票面加盖飞机图案(图17),使得这部分加盖邮票被指定用于航空邮政途径。很多国家也采用在票面加盖“AEREO”或“AEREA”字样表示该枚邮票仅作为航空用途,如厄瓜多尔(图18)、圣马力诺(图19)等。

公事邮票也是专用邮票的一種,专供政府机关寄递公事邮件使用。而对于公事邮票的加盖设计,各国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有直接加盖“OFICIAL”字样,如哥伦比亚(图20,1937);有加盖“O”字样,如新西兰(图21、图22,1951);有加盖“O.B.”字样,即“OFFICIAL BUSINESS(公事)”的缩写,如美占菲律宾发行的公事邮票(图23);有加盖“O.H.M.S”字样,即“On Her Majesty’s Service(为女王陛下效劳)”的缩写,如加拿大(图24、图25);有加盖“OFFISIEEL”字样,如西南非(该名是纳米比亚共和国在1915年至1990年间的正式名称)(图26);有加盖“OS”字样,即“OFFICIAL SERVICE(官方服务)”的缩写,如澳大利亚(图27、图28);有加盖“DIENSTMARKE”字样,即“服务”的德语词汇,如德国萨尔区发行的邮票(图29)。

此外,关于公事邮票的加盖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不同,其方式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因添加纪念属性需要而加盖

一般来说,自发行计划之初,各类邮票便已经归类有序,大致有以下三类:为了各类邮件贴用而发行的普通邮票;为了纪念国内外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和节日而发行的纪念邮票;为了一些特殊用途或特殊作用的特种邮票。三类邮票各有特色,发行目的和用途亦有不同,三类邮票是需要区别认识的存在。但是在一些国家的邮票发行史上,有时不单独发行相关的纪念邮票,而是采用加盖纪念标语的形式来使之前已发行过的全新的普通邮票转变为纪念邮票。有时不但要加盖纪念标语,还有可能加盖新年份和新面值,继而对原有的老旧年份和面值进行调整。

这种加盖后产生的纪念邮票,既是对已发行的老邮票的一种“资源”再利用,同时也巧妙地将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两大领域贯通起来,为纪念邮票的设计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切实可行的方案。由普通邮票加盖后诞生的纪念邮票也成了邮票世界中一朵出众的奇葩。

1891年1月22日,香港邮政发行《开埠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枚,面值为2先时,这是世界上第一枚以加盖形式发行的纪念邮票(图30),发行数量仅有5万枚,该票以1883年发行的维多利亚女王侧身肖像的普通邮票为基础,在票面上加盖“1841 Hong Kong JUBILEE1891”字样而成。此票一出,举世瞩目,堪称邮票设计开新思路之先河,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这种在普票上加盖纪念的做法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邮政在设计发行邮票时所采用。

尼日尔共和国于1960年8月3日独立建国,其所发行的独立日纪念邮票(图31)则是在狮子普通邮票的基础上加盖“Indépendance 3-8-60”字样并修改原100法郎面值为200法郎。此外,柬埔寨邮政为纪念于1961年11月12日在本国首都金边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佛教联谊会而发行的纪念邮票(图32),多哥邮政为纪念于1974年在德国举办的第十届世界杯而发行的纪念邮票(图33),摩洛哥邮政为纪念于1981年11月在本国召开的第十二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而发行的纪念邮票(图34),以及科摩罗(图35)、柬埔寨(图36)所发行的纪念邮票等等,均是在原来发行的邮票上进行加盖纪念标语而成,有的顺带修改了时间和面值。

加盖邮票的加盖内容与设计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加盖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以上四类情况只是大致罗列影响其出现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举之例也十分有限。对于加盖邮票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入研讨,不断探究。

最后,关于加盖邮票的加盖重叠、多次加盖等问题,也是研究加盖邮票的热点范畴。1902年,马耳他邮政在原票票面加盖面值时,就曾出现过加盖重叠的问题(图37);1949年,埃塞俄比亚帝国在原红色背景的邮票票面上进行加盖“EXPOSITION 1949”等蓝色标语并更改了面值。两年后,该国邮政在已加盖的邮票上进行二次加盖,除盖有黑色的阿姆哈拉文外,又更改年份为“1951”,使得该票成为多次加盖的邮票(图38)。

近年来,随着加盖邮票的种类不断丰富,加盖内容的多样化,使其较一般邮票而言更加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特殊性。近十几年间,加盖邮票的热度愈加攀升,已然成为邮票世界中别具风格魅力的璀璨之星。

猜你喜欢
纪念邮票票面面值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
百万“大”钞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纪念邮票赏析
掉钱
欧洲央行不再发行500元面值欧元
2016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发售
整理零花钱想到的问题
法国发行中国 虎年生肖邮票
比体育大赛晚发行的纪念邮票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