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 COVID-19患者外周血中动态变化分析研究

2022-03-29 12:12徐月周权陈波黄强聂龙肖力任品涂明利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均年龄外周血粒细胞

徐月 周权 陈波 黄强 聂龙 肖力 任品 涂明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首例发现至爆发以来便迅速蔓延至全球,其传染性极强[1],病死率高。部分患者迅速恶化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甚至死亡。因此,提高COVID-19的救治水平成为临床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而探索方便有效的临床监测指标也显得尤为重要[2]。中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发布,对世界COVID-19疫情的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版指南都把“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作为诊断依据之一[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较多COVID-19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在早期呈现明显降低,且随着病情的恢复而恢复,而死亡患者在死亡前则很少恢复。为了探讨EOS计数动态检测在 COVID-19 临床价值,对47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与分组

本研究经随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2020年2月1日至3月15日在随州市中心医院经病毒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19的所有患者,作为新冠组。本组病例共478例,男243例(占50.8%),女235例(占49.2%)。平均年龄48岁±14岁,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3]诊断标准。以同期4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患者作为CAP组。其中男性245例(占51.1%),女性235例(占48.9%),平均年龄50岁±16岁。以近期479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243例(占50.7%),女性236例(占49.3%),平均年龄46岁±12岁。以上三组人群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COVID-19患者生存或死亡情况,将新冠组分为存活组(441例,男性225例,占51.0%;女性216例,占49.0%,平均年龄46岁±13岁)与死亡组(37例,男性18例,占48.6%;女性19例,占51.4%,平均年龄70岁±10岁)两个亚组;按入院EOS计数降低与否,又将新冠组分为EOS正常组(男性127例,占48.1%;女性137例,占51.9%;平均年龄49岁±13岁)和EOS降低组(男117例,占54.7%;女97例,占45.3%;平均年龄46岁±15岁)两个亚组。EOS正常组和EOS降低组统计分析时共剔除无发热患者及胸部影像学资料不全的病例共155例。

二、指标和方法

统计各组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抽取肘静脉血2 mL于EDTA真空抗凝管中, 充分混匀后, 在迈瑞BC-6800 plu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各组(亚组)EOS、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白细胞(leukocyte,LEU)计数的变化趋势。

分析比较新冠组各亚组患者EOS计数恢复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胸部CT影像恢复时间、COVID-19病毒核酸转阴时间。

三、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版本,计算连续型变量以中位数M(P25,P75)表示,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组中患者的数据差异。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图形的绘制采用GraphPad 8.0版本绘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新冠组患者与CAP组、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计数

新冠组患者的EOS(0.01×109/L)、LYM(1.02×109/L)、LEU(4.40×109/L)计数降低的比例高于CAP组、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冠组EOS计数降低的比例为55.2%,高于新冠组LEU(3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冠组中EOS计数降低的比例高于LYM(55.0%)计数降低的比例,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所示。

二、存活组和死亡组COVID-19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计数

部分(67.5%)死亡患者入院时EOS计数降低至0,无法检出。死亡组患者的EOS(0.00×109/L)、LYM(0.45×109/L)计数低于存活组COVID-19患者,LEU(6.40×109/L)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COVID-19患者,死亡组COVID-19患者EOS计数和LYM计数下降率分别为91.8%和83.7%,明显高于存活组COVID-19患者的EOS计数下降率53.7%和LYM计数下降率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死亡组中,EOS计数降低的比例高于LYM、LEU计数降低的比例,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新冠组患者与CAP组、健康对照组患者的外周血细胞计数比较

表2 存活组和死亡组COVID-19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比较

三、存活组与死亡组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外周血EOS计数的动态变化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存活组与死亡组COVID-19患者住院期间的EOS计数的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存活组COVID-19患者EOS 计数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迅速上升,而死亡组EOS计数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EOS计数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死亡患者在死亡前仍有65.5%的患者EOS计数未恢复至正常。

四、EOS降低组与EOS正常组COVID-19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

COVID-19存活患者中有237人EOS计数在治疗前低于正常下限值。EOS降低组患者发热,退热时间较EOS正常组用时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部CT改善(治疗后复查胸部CT炎症较入院时的胸部CT明显吸收)时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较EOS正常组用时久,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OS降低组患者EOS计数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是5天, EOS计数的恢复早于胸部CT改善、病毒核酸转阴,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

表3 EOS降低组和EOS正常组COVID-19患者临床恢复情况

讨 论

COVID-19是以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起的以肺为主要靶器官的全身多器官损伤性疾病。大多数COVID-19患者只出现轻微或不复杂的疾病,但约14%的患者出现需要住院治疗和氧气支持的严重疾病,5%的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4]。严重时可导致严重的肺损伤和ARDS,甚至死亡[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指出疾病早期患者外周血LEU总数正常或下降,LYM计数下降;重症患者外周血LYM计数逐渐下降[3]。LYM减少是COVID-19患者的常见特征,可能是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相关的关键因素[6]。本研究显示大部分COVID-19患者EOS计数降低,且降低比例超过LEU,但各版指南均未提及EOS在COVID-19中的作用。Zhang[7]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出现EOS计数减少(55.2%)。同样,Qian[8]等人回顾了91例COVID-19患者的病历,发现47例患者(51.65%)EOS减少。本研究发现,随州地区COVID-19患者发病初期EOS计数减少,55.2%的COVID-19患者EOS计数减少。进一步分析还发现EOS减少比例高于LEU,这一结果与先前的研究[9]一致。

EOS通常只占循环LEU的小部分(1%~3%)[10],Xie[11]等人的研究表明,EOS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本研究显示,91.8%的死亡病例EOS计数明显降低, 大多数死亡患者的EOS计数低至0。死亡病例住院期间的EOS计数始终低于存活患者,且死亡患者在死亡前仍有65.5%的患者EOS计数未恢复至正常。本研究中两组COVID-19患者EOS计数不同,死亡患者EOS计数明显降低,而在治疗后大部分患者EOS计数持续低下。在存活组COVID-19患者中,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EOS计数很快恢复至正常。而EOS计数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患者几乎全部死亡,这在某种程度上或可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本研究还发现EOS计数的恢复较胸部CT改善、病毒核酸转阴早。治疗后患者EOS计数迅速恢复,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判断。本研究中新冠组与CAP组患者均无鼻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情况,也无寄生虫感染情况。因为EOS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12],在限制病毒感染及促进体内病毒清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3]。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抵抗致命的呼吸道病毒感染[14],嗜酸性粒细胞不仅参与免疫效应功能,而且还执行组织保护和免疫调节功能,这些功能积极地促进了体内稳态。因此,长期嗜酸性粒细胞耗竭,可能导致继发性疾病的发展[15]。所以长时间的嗜酸性粒细胞缺乏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OS计数不仅在SARA-COV-2中呈现出这种状态,在SARS病毒感染[16]、甲型H1N1流感[17]、伤寒中也呈现同样的状态。同样有研究表明,EOS可促进宿主细胞免疫,从而减少流感病毒在肺中的复制,提高病毒的清除率[18]。所以一定数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促进体内维持一种稳态的状态。如果患者在病程中出现EOS计数持续低下,则说明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佳,也提示此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其他继发性病变,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在临床上需要予以重视。

EOS的变化通过血常规就能检测,可重复性强,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可行且费用低廉,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且有效的指标。所以EOS在评估COVID-19患者的疗效、病情严重程度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证实了COVID-19患者早期EOS计数正常或下降,且下降的比例甚至超过LEU,但各版指南中并未将EOS计数下降纳入COVID-19患者早期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且大部分死亡患者在死亡前EOS计数始终未恢复至正常,所以EOS计数在某种程度上或可作为COVID-19患者病情评估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所以希望本研究能为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的修订,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平均年龄外周血粒细胞
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分析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滴鼻净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