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之路

2022-03-29 09:58
中国篆刻 2022年2期
关键词:硬笔毛笔书法

吴 勇

其实小时候父亲强调学业为重,并没有有意让我去练字。记忆中喜欢上书法是初中的一个寒假,和往常一样赶回常州老家过年。老宅很大,威严的青砖山墙,青石板地面的天井,还有墙根和瓦缝里穿越出来的蕨,儿时嬉戏的声音犹在耳畔,温暖而沧桑。老宅有些神秘,有许多故事,爷爷做过地下党,这里藏有不为人知的暗室,曾经是当年的地下联络站,教书先生的爷爷爱诗,读起来摇头晃脑,他说唐诗是用来吟唱的,那份投入和迷醉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与寿镜吾老先生。昏黄的白炽灯下,爷爷带我到阁楼的旧书房,看他的宝贝。《古文观止》是清代印本,柔软的线装书,封面工工整整用欧体楷书题写,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爷爷的毛笔字,当时的感觉很震撼。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拓本,封面的锦缎已经破损,但极雅致。爷爷说这是多少石米换来的。我看到了凸凹在纸面的有立体感的字迹,和印刷品不一样的是,它可以触摸,手指间高低错落的笔道是那么的——美。当时脑子里只有这一个字,没有其他字可以代替或言表。还有爷爷最珍爱的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旧拓本,还有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旧拓本,还有许多没有封面的散页拓片。其他还有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尚古山房石印版, 集王羲之草书《千字文》,岳飞、翁方纲、李瑞清、黄自元等人的民国期间刊印的字帖。还有许多线装书,上面有毛笔的批注。还有许多线装旧书因为年代久远已经被虫蛀得破损不堪了。后来,这批书就随着我读高中,上大学,一直陪伴到今天。这些书对我的影响是直接的,尽管爷爷并没有让我去练字。但我却因为它们开始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当时还不知为何物的书法。

高中时候,班主任马少杰老师是远近闻名的语文教学名师,尽管后来他调回了上海。马老师强调听、说、读、写,他手把手地教我们每个同学做手抄报,要求自己写文章,自己设计版面,从报头到内容都要自己书写,还有评比、展览,记得我的手抄报还获过奖。住校生的宿舍布置时,他亲自拿毛笔为各个宿舍写条幅,那一手郭沫若体的行书,还有装饰性颇强的隶书至今还有印象。高中时候我对语文的兴趣,包括对书法的兴趣深受马老师的影响。高考时,尽管最终选择考了理工科,但我的高考语文却是当时那届我所在学校的最高分。爸爸写得一手端庄的硬笔字,毛笔亦能书,却更关注我的学业,并不鼓励我练字。记得直到高三复习最紧张的时候,我还偷偷在书房水泥地上用毛笔蘸水临写字帖,记得是《石门颂》,为此还被爸爸批评过。

我相信有一颗热爱的种子,总有一天会生根开花。大学读的是工科的造纸专业,却关注到了纸背后和我热爱的书法、传统文化居然有那么深的渊源,这才有了后来的那本小书《中华传统老作坊——走近造纸坊》。读大学的时候,我先后在校、院学生会宣传部,出板报、橱窗,全部都是手写。当时林散之先生就住在学校,而萧娴先生就住在锁金村我的班主任楼下,所以觉得爱书法的我上南林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大学期间,书法伴我快乐成长,我把几乎所有零花钱都用到买字帖上,我有了一个钟爱书法的朋友圈。1990年的时候,我提议向学校申请成立南林书法协会,得到大家响应,协会成立后我们几个主其事者轮流上台给同学们做书法专题讲座,主持笔会,也利用一切机会向书法界的老师们请教并请他们来校讲座交流,如南大的黄正明老师,南师大的常汉平老师,还有孙洵、桑作楷、庄希祖、吴振立、王惠松、汪寅生等各位老师。经常组织协会外出看展览、游览书法名胜。1992年我毕业留校工作,1996年我开设书法公选课,指导书法协会变成了责任和义务。今年南林书协28届了,在在宁高校也颇有影响。我常说是南林书协陪我走过了这将近30年的学书道路,与书协的同学们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因为热爱和坚守,才有了今天的一点收获。其后我在南京印社的书法篆刻学校坚持了四年左右,从篆隶、楷书、行草等专题班到研修班,聆听了马士达、徐利明、黄惇、徐畅、苏金海、王光明等多位老师的课程,在马士达等老师耳提面命之下系统临习各体书法,黄惇老师的深思与睿智也让我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感。之后在中国美术学院受教于陈振濂等先生。2000年左右我加入省书协,参加省书协的系列培训,之后陆续参加了一些展览,临习与创作成为平时着力最多的事情。同时,因为在高校从事书法教育的关系,我有机会不断关注与书法相关的理论书籍,自己编印了《书法概论》《中国书法源流》等讲义,作为当时教学之用。之后就陆续参编了《中国书法通论》《中国书法鉴赏》等高校教材。这些年,每年有1000多学生选我的课程,南林书协天南海北的毕业生们也时时传来信息,有考上书法专业研究生的,有入省展、国展的,这些都让我欣慰。我爱书法,因此爱与书法有关的一切,行走于山水之间,欣赏美景的同时,关注期间的书法景观。日积月累手头有了许多资料写了系列文章。

因为教学的关系,我购买各种字帖,到各图书馆去借阅各类书法资料并扫描留存,在美国时我也是当地大学图书馆的常客,因为那里有许多珍稀版本的书法资料,每到博物馆有重要书法展览,只要允许,我都会拍摄很多资料,我关注所有与书法相关的东西,积累了十来个移动硬盘的资料,我还曾参与过刘有林老师书法空间网站的建设。这些书法资料都是学习和研究书法的宝贵财富。

写字是我的最大爱好。每次出差途中,我都会带上纸墨,讲课或活动间隙我都会写上几笔。2014年暑期我参加了几个省的书法中小学师资培训,其间陆续写的作品成为年底个人展览的主要作品。我将来会办一个展览,主题大概叫书于途,选取写自美国、加拿大、台湾、新疆、黑龙江、海南、广西、湖北等各地出差途中书写的作品,这会很有意思。

我搞书法近30年,教学20多年,可以说教学或高校的环境对我影响很大。大学书法教学本身要求教师诸体兼善,理论、创作并举。我觉得书法是一项无止境的探求,譬如登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但每登高一步,都有无限风光等候着你,也都能让你感到今是而昨非,感到昨天沾沾自喜的渺小,感到经典的博大深远。书法是真实的艺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下得到位,纸上就会有真实的呈现。你会感受到进步,享受到提高的欣喜,又会感觉到前行的距离,所以不断探求,其乐无穷。我想这也许就是书法的意义所在吧。

硬笔书 栖霞诗

硬笔书 咏栖霞诗

硬笔书 熊文愈《沁园春》词

硬笔书 卢纶《奉和李益游栖岩寺》

毛笔书 砖拓题跋

毛笔书 陆游诗三首

毛笔书 黄庭坚诗手卷

毛笔书 苏东坡诗手卷

毛笔书 河长制

毛笔书 《诗经·车攻》

毛笔书 王梵志《观影元非有》

毛笔书 手摘气摩联

猜你喜欢
硬笔毛笔书法
刘玥辰
书法
周玥函
书法欣赏
书法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练就一手好字 奠基幸福人生——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拓展型课程“一手硬笔好字”实践研究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