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2022-03-29 02:42潘宇高博杜秋红东洋刘靖陶虹霏
当代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硬化

潘宇,高博,杜秋红,东洋,刘靖,陶虹霏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四科,辽宁 沈阳 11000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多发于老年患者,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年轻人熬夜导致生活作息紊乱,致使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1]。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循环动脉血压增高现象,可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伴有多种器官功能损害,如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延误病情,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2-3]。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长期发展会引发脑血管不良事件,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要坚持血压控制的同时注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这是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关键[4]。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明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较好,常用于降脂治疗[5]。但目前关于二者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接收的12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男31 例,女29 例;年龄41~62 岁,平均(49.75±5.12)岁;病程0.5~4年,平均(2.53±1.15)年。对照组男29 例,女31 例;年龄43~65 岁,平均(51.34±4.75)岁;病程1~5年,平均(2.78±1.29)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诊断,均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患者;继发性高血压及不自愿配合治疗患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及合并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实施常规治疗,包括血压、血糖控制及舒筋化瘀积活血治疗等。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70)口服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22)口服,每次75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和厚度明显减少,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血压状况有所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和斑块厚度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血压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斑块厚度均未得到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血压水平监测:采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③血脂水平检测:采用Zak 及ALBK、磷酸甘油氧化酶、选择抑制法、接匀相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食欲下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降低,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组别对照组(n=60)实验组(n=60)t值P值收缩压治疗前152.78±10.68 153.21±11.02 0.217 0.829治疗后130.66±11.57 119.74±11.33 5.223 0.000舒张压治疗前89.13±5.05 89.09±5.22 0.043 0.966治疗后80.98±5.33 75.84±4.28 5.824 0.000

2.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LDL-C、TC、T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L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n=60)实验组(n=60)LDL-C治疗前3.32±0.46 3.28±0.50治疗后2.86±4.98 2.31±5.01a TC治疗前4.80±1.48 4.78±1.42治疗后4.01±1.258 3.37±0.62a TG治疗前1.75±0.62 1.83±0.59治疗后1.58±0.49 1.02±0.50a HDL-C治疗前1.16±0.17 1.18±0.19治疗后1.30±0.28 1.55±0.30a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血压患者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7]。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为降压并联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两项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作用[8]。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形成,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较好,常用于降脂治疗中[9]。阿托伐他汀钙片是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的一种,使用此药物能有效抑制TC 还原酶及其在肝脏内的合成,降低血浆内TC水平;增加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水平以促进其摄取和分解代谢,从而抑制LDL生成。阿托伐他汀钙片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效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使用能有效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结合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减轻动脉炎症反应。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LDL-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采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和血压水平,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相关细胞改变
抗过敏药促进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