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2-03-29 01:32朱媛媛秦静潘红方王莉娟葛昌荣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陕西西安70043宝鸡市陇县妇幼保健院内科陕西宝鸡72200
贵州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男女比例毒血症危重症

朱媛媛 秦静 潘红方 王莉娟 葛昌荣(.西安市东方医院内科,陕西 西安 70043;2.宝鸡市陇县妇幼保健院内科,陕西 宝鸡 72200)

一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AKI)流行病学权威文献记载,经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工作组(KDIGO)发布的诊断指南来看,ICU内AKI发生率可高达50%以上,病死率超过50%[1]。内科危重症患者合并AKI,不仅会提升治疗难度,产生更高的治疗支出,还会加大病死等不良预后风险。刘婷等[2]研究提出,甲减为致AKI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选择AKI疾病作为研究立足点,旨在探究甲状腺甲减对内科危重症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内科危重症患者100例。基于是否确诊甲减进行分组:其中70例(未确诊)入对照组,男女比例32:38,年龄24~67岁,平均(52.03±7.82)岁;另30例(确诊)入实验组,男女比例14:16,年龄22~65岁,平均(51.12±7.74)岁。基于是否合并AKI进行分组:合并者42例入试验组,男女比例20:22,年龄22~66岁,平均(52.48±7.90)岁;未合并者58例入参照组,男女比例27:31,年龄23~67岁,平均(52.57±7.93)岁。纳入标准:成年;病案资料保存完整;实验组确诊甲减,部分患者经血清学等检查确诊AKI[3]。排除标准:既往确诊慢性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入住ICU 24 h死亡;接受肾移植治疗;妊娠、哺乳期女性。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参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选择性回顾本单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病案资料,并基于循证医学指导[4-5],进行两轮影响因素研究:(1)甲减方面:主要观察实验组、对照组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4项检测示阳,评估为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白蛋白(SAB)、高血压病史差异。(2)AKI方面:主要观察试验组、参照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6]、甲减、肾毒性抗生素用药、脓毒血症差异。随后记录甲减合并AKI患者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率、ICU入住时间(>7 d)、住院死亡率差异,作为预后依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在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致甲减发病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实验组Scr、eGFR、甲状腺功能、SAB异常率与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单因素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r、eGFR、甲状腺功能、SAB水平异常与高血压原发病是致甲减发病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致甲减发病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2.2致AKI发病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试验组APACHEⅡ评分Ⅲ~Ⅳ级、确诊甲减、肾毒性抗生素用药、确诊脓毒血症率高于参照组(P<0.05);对单因素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APACHEⅡ分级、确诊甲减、肾毒性抗生素用药、确诊脓毒血症是致AKI发病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致AKI发病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2.3甲减合并AKI患者的预后结局 甲减+AKI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率、ICU入住>7 d率、住院死亡率分别为32.00%(8/25)、56.00%(14/25)、52.00%(13/25),其余AKI患者分别为29.33%(22/75)、26.67%(22/75)、28.00%(22/75)。两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4,P>0.05);甲减+AKI患者的ICU入住>7 d率与住院死亡率均高于其余AKI患者(χ2=7.190、4.813,P<0.05)。

3 讨 论

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甲减发生率较高,但此类患者的疾病症状往往并不典型,因此误漏诊问题一直是困扰甲减疾病早期检出的关键。

本文结果显示,Scr、eGFR、甲状腺功能、SAB水平异常与高血压原发病是致甲减发病的影响因素,这一结论与陈德珠等[7]研究相呼应。临床发现,甲减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对蛋白质的渗透性提升,尿蛋白排泄率较之甲状腺功能正常或甲亢人群更高,可致机体SAB水平下降。另外,甲减可提升集合管对加压素的敏感性,从而提升对水的重吸收,亦可致血管内皮扩张物质合成下降,提升全身血管阻力,致舒张期血压升高[8]。本文中AKI患病率42.00%,且甲减合并AKI者25例,高于AKI无甲减患者(17例);Logistic回归分析也已证实,甲减是致AKI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数据上看,甲减发病风险与AKI发病风险成正比,为风险因素;且甲减合并AKI患者的ICU入住时间与住院死亡率亦更不容乐观。分析原因:甲减患者机体肾脏转运系统与水钠平衡被打破,加之危重病情下,往往患者自身血流动力学不稳,代谢物的清除效率下降,加重AKI发生风险;甲减患者对β-肾上腺素敏感性降低,肾素基因表达下降,释放削弱,以至于机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下降,致肾功能自我调节机制被打破。Logistic回归分析还显示,高APACHEⅡ分级、肾毒性抗生素用药、确诊脓毒血症为致AKI发病的影响因素。这一结果提示,临床在甲减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慎用肾毒性抗生素,积极抗感染预防脓毒血症,并做好APACHEⅡ评分监测,围绕该评分调整护理方案,尽可能避免危险因素的重复出现,做到对甲减、AKI危险因素的有效规避,保障患者积极预后,改善病死率。

综上所述,甲减可诱发AKI,为改善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需要积极防控甲减,做好疾病影响因素的防控培训。本次研究亦存在一定局限,即样本纳入量不够,或导致数据客观性不足,未来需要提升样本回顾量,改善统计学客观性,更好地指导临床。

猜你喜欢
男女比例毒血症危重症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介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男女比例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男女比例对团队执行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