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治疗活动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2022-03-29 01:32韩登雷马雄雄王燕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陕西延安76000榆林市神木市医院眼科陕西榆林79300
贵州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腔葡萄膜黄斑

韩登雷 马雄雄 王燕(.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延安 76000;.榆林市神木市医院眼科,陕西 榆林 79300)

葡萄膜炎是指受到感染、免疫或是损伤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的眼内葡萄膜炎症情况,主要包含眼球前部虹膜、中部睫状体以及后部脉络膜炎症情况[1]。在葡萄膜炎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可并发黄斑水肿,黄斑水肿及后遗症会引起中晚期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IU-ME)患者视力持续性损伤[2]。当前临床对于NIU-ME主要是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但是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其产生全身系统副作用。而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会诱发青光眼及白内障。研究[3]指出,对NIU-ME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可获得良好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活动性NIU-ME实施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干预作用。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106只眼)NIU-ME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女59例(59只眼),男47例(47只眼);年龄15~65岁,平均(45.29±5.11)岁;病程2~30个月,平均(9.34±1.28)月;37例为中间葡萄膜炎,69例为后部葡萄膜炎。纳入标准: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超过300 μm者;通过开展各项临床检查后均被确诊为NIU-ME[4]。排除标准:屈光间质混沌,无法有效观察眼底情况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发现有玻璃体视网膜或黄斑前膜界面牵拉情况者[5];存在细菌性眼内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以及结核性葡萄膜炎等感染性葡萄膜炎症性疾病者。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均实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眼底彩色照相、眼压以及最佳矫正视力检查。其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选择Mocean-3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采购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检查,针对患侧眼部黄斑区实施水平线性扫描。合理设置各项扫描参数:扫描深度是2 mm,扫描模式选择512×128,扫描面积是6 mm×6 mm,对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1.6 mm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实施测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使用APS-AER型数字眼底造影检查仪(采购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选择DFE-53型眼底照相机(采购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开展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检查使用Snellen视力表开展检查。全部测量以及检查均由同一眼科医师开展,分别进行3次,并将3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在其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开展治疗。之后对全部患者持续随访6个月及以上,在随访过程中,当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需进行重复治疗:(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提示有弥漫性毛细血管荧光素渗漏情况再次出现;(2)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超过300 μm;(3)Snellen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及以上。针对需要开展重复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治疗,但自身情况及经济状况不允许的患者,尤其是白内障术后安装人工晶状体眼的患者,可在其玻璃体腔内注射40 mg/mL曲安奈德进行治疗。针对年轻患者,可使用甲泼尼龙开展静脉滴注治疗,用药期间可通过在玻璃体腔内注射400 μg/0.1 mL甲氨蝶呤来减少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剂量。

1.3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1、3、6、9、12个月时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水平变化情况。分析患者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注射情况。

2 结 果

2.1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水平变化情况 干预后1、3、6、9、12个月时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低于干预前,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1、3、6、9个月时眼压水平高于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时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2.2患者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注射情况 106例患者均持续随访12个月,其中有32例(30.19%)开展一次注射,有60例(56.60%)开展两次注射,有14例(13.21%)开展三次注射。

3 讨 论

研究[6]发现,化学介质持续释放,例如白三烯、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会使得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升高,大量液体渗出,蛋白质及其他大分子渗漏到视网膜间质内,可能扩展至细胞外空间,进而出现黄斑水肿情况。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炎症水平,对改善黄斑区水肿情况具有积极意义[7]。在叶娅等[8]研究中,对NIU-ME患者开展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治疗,干预后患者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明显下降,眼压得到一定改善,矫正视力水平有明显提升,因此其认为对NIU-ME患者实施上述干预措施,可促进其视力恢复。

本文结果显示,在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方面,干预后各时期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在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干预后各时期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在眼压方面,干预后1、3、6、9个月时眼压水平高于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时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分析结果可知,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能够发挥有效抗炎作用,从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迁移,从而降低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减少液体渗出,最终改善黄斑区水肿情况。结果还显示,106例患者均持续随访12个月,其中一次注射、两次注射、三次注射人数百分比分别是30.19%、56.60%、13.21%。分析结果可知,由于NIU-ME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因此患者多进行两次注射,从而保障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NIU-ME患者在玻璃体腔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可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提升患眼视力,达到良好的干预目的。

猜你喜欢
体腔葡萄膜黄斑
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单环刺螠体腔液抑菌特性研究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儿童葡萄膜炎86例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常用中药提取物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新进展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关于葡萄膜炎的那些事!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