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听觉功能的检查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价值

2022-03-29 01:32游桦郑华娟佘君慧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上海200443
贵州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嗅觉功能障碍气味

游桦 郑华娟 佘君慧(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上海 200443)

老年痴呆症具备起病隐匿、持续性发展等特点,成为临床较多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中包含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型痴呆等[1]。近些年,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我国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相关数据中表示其以每年10%~15%的转化率,可转变成痴呆,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2]。目前国际针对痴呆尚无确切治疗方案,因此,若能够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阶段提供科学合理的干预,可有效减低痴呆的发生率[3]。随后临床经研究不断深入分析,发现嗅觉、听觉功能检查在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但目前临床尚无详细报道。本文对此展开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一时间纳入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50~72岁,平均(61.23±1.25)岁;病程10~28个月,平均(20.25±1.46)年。纳入标准[4]:记忆能力退化症状及表现>3个月;日常行为能力及社会交往水平完好或轻度受损;临床痴呆量表(CDR)=0.5;27分≥简易精神状态评价表(MMSE)>24分。剔除标准:因血管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癫痫、精神性疾病等导致的认知能力减退;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疾,最佳矫正视力≥0.2;明显噪声暴露史、中耳炎史和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助听器应用史、传音性耳聋病史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5岁,平均(61.45±1.2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由耳鼻咽喉科医生实施耳镜、纯音测听等相关检查,将平均听力损失程度(500、1 000、2 000、4 000 Hz气导纯音听阈的均值)划分成听力正常(≤25 dBHL),轻度听力下降(26~40 dBHL),中度听力下降(41~60 dBHL),重度听力下降(61~80 dBHL)和极重度听力下降(>80 dBHL)。嗅觉检查:选择五味嗅觉测试法来测算两组嗅觉觉察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分别选取酸味、香蕉味、薄荷味、花香味、氨水味等多种气味物。每一种气味对应6个级别浓度值(-2~3),相邻级别的浓度值相差10倍。在安静、通风、无异味的室内进行测试,在5种气味物中随机选择一种气味物,从最低浓度值-2开始,逐次置于受试者鼻前1 cm位置,受试者嗅到气味但不能辨别时该浓度对应的分值为受试者的嗅觉觉察阈值。继续检测,受试者能分辨出测试气味物时该浓度所对应的分值为受试者的嗅觉识别阈值。取5种气味物的测试平均值为嗅觉觉察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阈值高于正常范围上限时表明受试者出现嗅觉功能障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嗅觉察觉阈与识别阈,并评估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同时比较两组视盘面积、视野缺损、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比,最后选择Pearson法分析CDR、MMSE与嗅觉、听觉的相关性。

2 结 果

2.1两组嗅觉察觉阈与识别阈的比较 观察组的嗅觉察觉阈(1.83±0.51)分、识别阈(2.51±0.7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5±0.36)分、(2.03±0.57)分(t=6.502、3.686,P<0.05)。

2.2两组平均听力损失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轻度23例(25.56%)、中度18例(20.00%)、重度13例(14.44%),对照组轻度3例(7.50%)、中度2例(5.00%)、重度1例(2.50%)。观察组平均听力轻度、中度及重度损失的发生率均高出对照组(χ2=5.642、4.786、4.111,P<0.05)。

2.3两组视盘参数及视野缺损情况比较 两组视盘面积对比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视野缺损、盘沿面积低于对照组,但视杯容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比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视盘参数以及视野缺损情况比较

2.4CDR、MMSE与嗅觉、听觉的相关性 CDR、MMSE与视野缺损、盘沿面积呈现负相关性,但与嗅觉察觉阈、嗅觉识别阈、平均听力损失、视杯容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呈现正相关性(P<0.05)。见表2。

表2 CDR、MMSE与嗅觉、听觉的相关性

3 讨 论

近几年,医疗水平的不断探究,发现听力降低与认知障碍存在一定关联,且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改变较多,包含大脑皮质萎缩、皮质神经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中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等[5]。曾有报道[6]显示,老年性聋患者中存在较多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存,尤其在听觉联合皮质区的密度更高,由此证实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中枢听功能受损的病理基础。且在老年性耳聋模型中发现耳蜗带状细胞数量减低,海马突触退变明显,停止高音量刺激后数量减少的突触可能恢复,因此海马突触的退变及数量减少可能与听力及认知功能下降存在关联[7]。另外有研究[8]表示,嗅觉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一定关联,其中嗅觉障碍与β-淀粉蛋白在嗅觉系统沉积息息相关,患者嗅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实质中均存在β-淀粉样蛋白,提示嗅觉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就出现相关病理改变。通常情况下,嗅觉系统存在较为丰富的胆碱乙酰转移酶、乙酰胆碱以及其他神经递质,一旦紊乱后可成为记忆障碍或者其他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嗅觉障碍的机制[9]。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嗅觉察觉阈、识别阈、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均高出对照组(P<0.05);两组视野缺损、盘沿面积、视杯容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比较差异显著(P<0.05);CDR、MMSE与视野缺损、盘沿面积呈负相关,但与嗅觉察觉阈、嗅觉识别阈、平均听力损失、视杯容积、平均杯盘比、垂直杯盘呈正相关(P<0.05)。提示嗅觉、听觉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在早期诊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嗅觉、听觉功能检查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猜你喜欢
嗅觉功能障碍气味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超强嗅觉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气味图书馆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好浓的煤气味
这个“气味”不简单